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孤王特许昔阳侯,以后见孤王可以不拜!”
    从称呼上,赵风就知道小王爷心里是怎么想的。
    赵风被扶起后,行了一长揖:“多谢王爷!”
    刘稚点了点头,对着后面的众人,虚空一抬手:“诸位也都请起吧!”
    众人起来后,对刘稚行了一揖:“谢王爷!”
    刘稚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看向赵风:“昔阳侯,随孤王一同乘坐车架进城。”
    赵风行了一揖:“多谢王爷抬爱。”
    赵风把刘稚扶上车架,然后自己也上了车架。
    长史在车架下方,大声喊道:“出发!”
    队伍缓缓前进。
    赵风则在车架上和刘稚闲聊了起来。
    在行进到城门口时。
    赵云率领骑兵,开始转向,前往军营驻地。
    一行人行进了半个时辰。
    才抵达王府门口。
    赵风率先下了马车,然后把刘稚扶了下来,笑道:“为了保持王府原样。”
    “属下前些日子,才把王爷的行宫整理了下。”
    “等王爷过目后,在进行全面整理。”
    刘稚不知道怎么回答,看向长史。
    长史笑道:“赵侯爷有心了。”
    赵风把这话说出来的意思,很明显就是。
    王府我只派人看守,根本没有进来住过。
    里面的东西,我也没有动过。
    当然,实际上赵风是派人查看过的。
    根本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也就没去管他了。
    长史给刘稚使了个眼色。
    刘稚才带着大家开始进府。
    这时。
    甄尧跑到赵风身边小声道:“刚刚家里又传来关于洛阳方面的消息。”
    “原先大将军……”
    话还没说完。
    赵风就直接打断道:“有什么事。”
    “稍后当着王爷的面,一起说。”
    说完,就跟着刘稚的脚步,往王府走去。
    甄尧点了点头。
    跟着赵风一同进了王府。
    众人行走了一刻钟。
    才来到景曜殿。
    景曜殿既是大殿,也是王爷居住的地方。
    刘稚跪坐到主位上。
    长史则是站在刘稚的身旁。
    赵风跪坐在左边第一位。
    依次是田丰等人,甄尧坐在末尾。
    张辽则是,跪坐在右边第一位。
    中间空了几个位置。
    最后几位是典韦、苏由等人。
    等众人都跪坐好后。
    刘稚开口道:“孤王刚刚回归。”
    “一应事务还是照旧。”
    说完,然后看向长史。
    长史干咳了一声:“后天,也就是九月一日,是黄道吉日。”
    “适合王爷行即位大典。”
    “届时整个中山国,应当同庆!”
    说完,然后给了刘稚一个鼓励的眼神。
    刘稚接着道:“孤王在鲜虞亭生活了几年。”
    “深知百姓困苦。”
    “孤王即位后。”
    “中山国三年内,减免杂税一成。”
    赵风听了,内心一动。
    这肯定不是刘稚自己的想法。
    以刘稚的年纪,肯定是不会考虑到这事的。
    八成是长史教的。
    这就是要刘稚,收拢中山百姓的人心。
    毕竟赵风之前就做了很多收拢人心的事。
    减免赋税、杂税,赵风是没有权利调整的。
    这个减免一成杂税。
    也是大有文章可以做的。
    一般赋税是百分之三十,杂税是百分之二十。
    减免一成杂税,既可以是减掉全部税收的百分之十。
    也可以是在杂税的百分之二十里,减掉百分之十。
    第一个相当于只要缴纳百分之四十的税。
    第二个就是缴纳百分之四十八的税,其实影响不大。
    赵风对此也是支持的。
    之前赵风就把反贼张纯,设置的额外杂税,全部废除掉了。
    那些杂税加起来,差不多就是整体的百分之十。
    赵风率先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王爷此举大善!”
    “中山百姓有福了。”
    赵风表了态。
    田丰、甄尧等人,也跟着表示支持。
    他们也没理由反对。
    至于张辽、典韦等人,就没有发表意见了。
    张辽是武官第一。
    这民政之事,武官通常是不会发言的。
    除非强力反对的那种。
    一行人赞同完,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
    赵风开口道:“洛阳方面发生天大的事情。”
    “张让等常侍,合谋杀了大将军。”
    “虎贲中郎将袁绍、吴匡、张璋等杀宦官二千余人。”
    “刚刚在进门时,甄县丞还有大事要禀报。”
    赵风说完。
    众人就都看向甄尧。
    甄尧马上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原先大将军遣云中张杨还并州募兵,大将军死后,杨留上党,有众数千人。”
    “董卓之弟董时任奉车都尉,与大将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
    赵风可以直接在自己的位置上说话。
    甄尧就不可以了。
    直到看到刘稚示意,才返回了自己的位置。
    等甄尧跪坐好。
    刘稚看向长史。
    长史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洛阳发生大变。”
    “我们也爱莫能助。”
    “此事没什么好议的,暂时搁置吧。”
    “先以王爷即为大典为重!”
    赵风对于长史说什么,根本兴趣不大。
    赵风一直盯着张辽。
    想看看张辽听到何进身死后,会有什么反应。
    好在反应不大。
    赵风心里一喜。
    只要张辽现在不立马带兵回洛阳。
    丁原也马上就要死了。
    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死的。
    但想来,董卓进洛阳后不久,应该就死了。
    长史环顾了一圈:“诸位都各自回去,准备一下大典的事宜吧。”
    然后看向赵风,行了一揖:“时间比较紧,要劳烦赵侯爷了。”
    赵风站起来,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好说。”
    “稍后就招人进王府,由长史吩咐他们整理王府。”
    “其余诸事,长史直接派人来通知就好。”
    “告退!”
    说完,赵风就退出了景曜殿。
    其余诸人,也跟着赵风退出了景曜殿。
    在出王府的路上。
    赵风找到田丰,笑道:“这即位之事,风既没参与过,也没处理过。”
    “就劳烦元皓兄,多多费心了。”
    田丰摇头笑道:“丰也没处理过。”
    “不过在洛阳也有所耳闻,应该没问题。”
    这时,张辽走了过来,一拱手:“伯虎兄,借一步说话!”
    ps:赵风祝大家新年快乐!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即位大典
    这时,张辽走了过来,一拱手:“伯虎兄,借一步说话!”
    赵风点了点头,跟田丰告了罪,就跟张辽走开了。
    两人一直走到无人的地方。
    赵风才开口道:“文远贤弟,找我有什么事吗?”
    张辽沉吟了一下:“辽刚刚听闻周边之人,都在大为称赞,伯虎兄的星象占卜之术。。”
    “说伯虎兄,从星象占卜之术,已经知晓大将军身死之事。”
    “伯虎兄,为何不派人告知大将军?”
    赵风摇了摇头:“谁说我没派人告知大将军的!”
    “我曾派赵狗蛋跑了一趟洛阳。”
    “要他告知大将军此事,要他叮嘱大将军,最近一定要小心行事。”
    “因为此事,赵狗蛋那小子,还差点被何公子,砍了脑袋。”
    张辽一拱手:“原来如此。”
    “是辽鲁莽了,多有得罪。”
    “伯虎兄勿怪!”
    赵风罢了罢手:“些许小事,无碍。”
    张辽好奇道:“这星象占卜之术,真有那么灵验?”
    赵风哪里知道什么星象占卜之术,摇头道:“我就懂点皮毛。”
    “此事可能只是巧合吧。”
    张辽感叹道:“如今大将军身先死。”
    “伯虎兄有什么打算吗?”
    赵风摇了摇头:“死者已矣。”
    “何况虎贲中郎将袁绍、吴匡、张璋等人,杀宦官二千余人。”
    “想来张让等常侍,也应该被杀了吧。”
    “大将军的仇,也算报了。”
    张辽长叹了口气。
    赵风拍了怕张辽的肩膀:“如今时局越来越乱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跳出个反贼,来攻打中山国。”
    “好生练兵,方能自保。”
    “文远贤弟如今也是护节校尉了。”
    “去中山国各地,招募五百新兵,补足编制。”
    “分散来招募,如今中山国急缺壮丁。”
    张辽一拱手:“喏。”
    “那辽这就去操办此事了。”
    “告退。”
    看到赵风点头。
    张辽才快步离去。
    赵风也慢悠悠的返回了相府。
    然后吩咐府里的两百侍女和苏由的曲部。
    去王府进行大扫除了。
    第二天夜晚。
    甄尧火急火燎的跑到了相府书房。
    进了书房后,对赵风行了一揖:“伯虎兄。”
    “二哥传来了洛阳方面最新的消息。”
    “张让等常侍,劫持陛下和陈留王,上了北芒山。”
    “如今朝中无主!”
    赵风感叹道:“陛下居然被迫流落在外。”
    “真是大汉朝的悲哀啊!”
    甄尧跟着感叹了下,问道:“那妖星入朝,祸乱朝纲之事……”
    “是不是也要发生了?”
    “如果此时有人救驾,然后把陛下护送回洛阳。”
    “此人定能权倾朝野!”
    “根据伯虎兄的星象之说,看来此人应该就是董卓了。”
    “真是拦都拦不住啊!”
    这事很容易推出来。
    就像某大师告诉你,你即将走桃花运。
    本来你是不信的。
    结果你意外来了个英雄救美。
    那么你肯定会把两者联系起来。
    认为大师所说的桃花运,就是指的你所救的美女。
    赵风也感叹道:“是啊。”
    “派谏议大夫种劭,两次劝阻董卓进洛********据之前的消息。”
    “董卓此时在洛阳城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他去救驾的可能确实最大!”
    “当真拦都拦不住。”
    然后突然想到什么:“对了。”
    “此事告知王爷没有?”
    甄尧摇了摇头:“没有。”
    甄尧这才猛然发现,自己得到了重要消息,居然第一时间告诉了赵风,而不是去告诉中山王。
    赵风沉吟了一下:“明日王爷要进行即位大典。”
    “此事先拖延一日在说吧。”
    “别坏了王爷的心情。”
    甄尧想了一下:“也好。”
    “明日还要早起。”
    “那尧告退了。”
    赵风点了点头:“明日城中的治安,就交给你负责了。”
    甄尧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书房。
    本来治安是要县尉负责。
    都城的治安,最起码也是县令负责。
    不过,都城卢奴,既没县令,也没县尉。
    现在就只有一个县丞,还是暂时当当。
    之后都会由刘稚或者长史去安排这些职务。
    赵风当初是准备一起任命完的。
    不过被劝阻了。
    免得被人诟病,说手伸的太长。
    翌日,辰时。
    即位大典正式开始。
    一切都是按流程进行。
    而且因为时间比较紧,很多能省的,统统都省去了。
    今天一切都是以刘稚为主。
    赵风只是一个吃瓜群众,在旁边看着仪式的举行。
    仪式从辰时,一直弄到巳时,才基本结束。
    到了午时,就开始大摆筵席了。
    赵风、张辽、田丰等人,进入景曜殿用席。
    只有少数几个世家之主,被邀请了进来。
    刘稚即位中山王的消息,也从这一刻,开始传遍全国。
    各人跪坐好后。
    侍从们,开始把酒水、饭食等,端了进来。
    田丰对赵风笑道:“今天就属伯虎最闲了。”
    赵风举起酒杯笑道:“仪式由长史负责。”
    “各项准备由元皓兄负责。”
    “又没我什么事,我当然闲了。”
    “来,喝酒!”
    田丰轻微摇了下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赵风也一仰头,一口把就干了。
    喝完酒。
    赵风感慨道:“如今宦官,已经被基本杀戮一空。”
    “就只剩张让等少部分,胁迫陛下逃出了洛阳。”
    “元皓兄,当初就是因为宦官之事,才弃官不做的。”
    “如今有没有考虑过,重回洛阳任官?”
    田丰吃了一惊:“此事当真?”
    “如此重大的消息。”
    “丰为何没有听人说过?”
    赵风呵呵一笑:“差点忘了。”
    “此事是贤达兄,昨晚告知的。”
    “元皓兄不知道也正常。”
    田丰小声道:“王爷知道此事了吗?”
    赵风看了一眼刘稚。
    发现根本没注意到赵风这里。
    摇了摇头:“暂时不知。”
    “为了不影响王爷即位大典的心情。”
    “我要贤达兄,明日在禀报王爷。”
    田丰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赵风再次问道:“元皓兄,有没有考虑过,重回洛阳任官?”
    田丰刚准备开口。
    长史就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笑道:“二位这是再聊什么呢?”
    “何人要回洛阳任官?”
第二百六十四章 董卓入京
    赵风笑道:“当然是元皓兄。”
    “元皓兄曾任侍御史。”
    “因为宦官迫害贤臣,于是弃官归家。”
    “因缘际会下,被我遇到了。”
    “帮了我不少忙。”
    “如今虎贲中郎将袁绍、吴匡、张璋等杀宦官二千余人。”
    “这些宦官被杀戮一空。”
    “就问问元皓兄,有没有回洛阳的打算。”
    长史摇了摇头,感叹道:“我们离开洛阳时。”
    “洛阳城里的人都在明争暗斗,互相争权夺利。”
    “如今又是特殊时期。”
    “依我之见,不是回洛阳的好时机!”
    “再说,如今中山国百废待兴。”
    “正值用人之际。”
    “我看还是留下来的好。”
    赵风心里暗骂,这长史够无耻。
    当着自己的面开始挖人。
    你直接说不是回洛阳的好时机,就可以了。
    至于后面的话,需要你来说?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好吧。
    不过,赵风也就心里骂骂。
    并没有表露出什么。
    赵风也想看看田丰怎么回答。
    田丰沉吟了一下:“今日不谈此事。”
    “谈点开心的。”
    赵风觉得,田丰避开不谈也好。
    酒宴吃喝了一个半时辰。
    众人才开始陆续返回。
    翌日,辰时。
    众人第一次在景曜殿正式议事。
    之前那次是迎接中山王回来,不算是议事。
    各位按照自己的位置跪坐好。
    长史率先开口道:“我昨夜连夜查看了中山国各官员的任职情况。”
    “发现都城卢奴、蠡吾、安国、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等县,还没有县令一职。”
    “我推荐四人,分别担任都城卢奴、望都、唐县、蒲阴,四县县令一职。”
    “诸位可有意见?”
    虽然表面上是问的是大家。
    但其实是在问赵风一人。
    因为在说可有意见时。
    长史是看向的赵风。
    赵风行了一揖:“没意见。”
    长史点了点头:“那就好。”
    “至于广昌、北平、蠡吾、安国,我们到时候在商议,或者由朝廷来任命。”
    赵风暗自感叹,这长史果然是聪明人。
    知道这几个地方,自己都派驻了重兵。
    安排了人,也没意义。
    就干脆不安排了。
    先把赵风没安排的地方,安排上自己的人。
    看到众人没有意见。
    刘稚接着道:“如今中山国百废待兴。”
    “希望诸位能同心协力,把中山国恢复过来。”
    赵风率领表个态,然后众人纷纷表态。
    刘稚笑道:“很好。”
    “有事可以尽情说!”
    赵风示意甄尧去禀报消息。
    甄尧看到后,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揖:“前日晚间,收到洛阳方面的消息。”
    “张让等常侍,劫持陛下和陈留王,上了北芒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