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房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2节
  那天茂生放学后走大路,就来到食堂门口,正在犹豫着是否进去,茂莲看见了他,满满打了一碗烩菜和两个白面馒头,说钱她已经开过了,要茂生尽饱吃。说实话,那是茂生长这么大吃过的最好一餐,饭到嘴边他咽不下去。他问茂莲吃了没有,茂莲说她们天天是这样的伙食,都吃腻了。茂生吃了几口,说茂莲姐我现在不饿,想把饭拿回去慢慢吃。茂莲给他找了把带盖的缸子,连汤带水倒了进去。一路上茂生都小心翼翼,生怕倒了。
  那天晚上,茂生家充满了欢声笑语。
  茂莲在村子的时候就有许多人提亲,特别是宝栓家的二小子红星对她穷追不舍。如果不是来到食堂工作,茂莲说不定会嫁给他的。茂莲到食堂工作后红星还来了几次,后来觉得差距太大,知趣地退缩了。一年后,茂莲回家时已经有人接送了,她变得很清高,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也难怪,村里不管谁买化肥,交公粮,都要去找她,因为乡领导经常在食堂吃饭,茂莲跟他们都很熟。
  大妈在学校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习惯,又回来了。大妈回来后也和以前不一样了,都穿上的确良的衫子和的卡的裤子,甚至在夏天的时候穿着带花点的裤子,薄薄的又宽又长,迎风招展。大妈说这都是茂莲给她买的,她不穿,茂莲非得让她穿上。
  大妈到茂生家的时候带来了一串香蕉,说是公社领导到南方出差带回来的,茂莲让她吃,她就带回来了。村里人那时还没见过香蕉,茂生也只是在图片上见过。茂娥拿起一根就往嘴里送,咬了一口嚼不动,吐了。大妈说香蕉不是这样吃的,要剥皮的。大妈说茂莲经常拿回来一些好吃的东西,她都没见过。唉,要不是走了这一步,一辈子还真瞎活了。茂生妈听了不以为然,说村里一茬人哩,人老几辈都没见过这东西,还不是活得好好的?大妈觉得脸上无光,拍拍身上的土,走了。
  一九八0年的春天,北塬乡各村实行责任到户,田地都分到各家了。供销社食堂也实行了承包制,茂莲承包了那所食堂,成了食堂的经理。茂莲在村里的时候就是妇女主任,经常教训人。当了经理后就更不一样了,经常回到家里也教训人,一副蔑视一切的样子。
  茂莲后来回到村子也很少来茂生家了,茂云、茂强去了她也爱理不理,让人很伤心。有一次母亲病了,茂生想在她那借点钱,茂莲一口拒绝,茂生从此不再去她那里。茂英初中没念完,也去食堂当了服务员,村里的人更羡慕了,都说茂莲有本事。茂莲最后在县城找了一户人家,是城镇户口。结婚的时候来了三辆吉普车,黄泥村的人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左看右看稀罕的不得了,一些孩子更是上窜下跳,吓得大妈直呐喊,生怕他们把车弄坏了!除了汽车还有几辆摩托助阵。茂莲被人用红绸裹着抱了出来。
  走出院门的时候茂莲突然放声大哭,这是大姑娘的离娘泪,大妈也跟着哭了起来,娘俩难分难舍的样子,倒像是去赴一场鸿门宴。村里的娘们于是都夸茂莲懂事,事情干这么大了还没忘记娘,一般女子早就高兴得忘乎所以了,谁还记得哭?
  作为本家,茂生兄弟跟着车队去了县城。
  县城里张灯结彩,很是热闹。新房布置的明光呈亮,三转一响(当时结婚最讲究的东西。三转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一响是录音机)样样具全,高低柜、床头柜一样不少。送女的人们算是大开了一回眼界。筵席请了专门的厨师,很丰盛。想起父母在家吃的东西,饭到嘴里他都有些难以下咽。
  茂强见他那样,觉得有些可笑,说茂生没出息。他说自己长大了,要让父母天天吃上那样的伙食!
  九、以庙为家的恐怖生活
  茂生家的房子着火了!火光映红了天空。
  因为村里放电影,孩子们都不在,茂生妈只顾得抱了几床被子出来。待村人赶到时,火光冲天,已经没法收拾了。
  火焰象狞笑的魔鬼,伸出长长的舌头舔噬着这一切,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那凝结着茂民鲜血与生命的椽木在烈焰的炙烤下发出痛苦的声音,锥子一样深深地扎在茂生母亲的心上。
  人们从家里提了水桶,对着窗户往进泼水,火焰象一条毒蛇吐着红红的信子,喷出有毒的烟雾,熏得人睁不开眼睛。茂生父亲头发都烤焦了,衣服也烧着了,大家忙把他拉了出来。
  火光中,大家看见麦娥不知从什么地方冲了出来,手舞足蹈,又跳又唱,人们惊呆了!
  鸡叫的时候,火终于被扑灭了,房子已成了一堆灰烬。大家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
  茂生妈欲哭无泪,呆呆地在那里坐了一晚上。
  “——作孽呀!上辈子不知做的啥孽!我亏什么人了,老天为啥要这样对我!?”暗夜里,一声声凄凉的声音回荡在小村的上空,搅得大家不能安宁。
  天亮的时候茂云终于扶起了母亲,突然发现母亲的头发一夜间全白了。
  哥哥离开后母亲病了半年,刚刚缓过气来,灾难又接踵而至——如此沉重的打击有几人能够承受得了!?
  一个严酷的现实又摆在他们面前:房子没有了,一家人哪里去住?
  寨子的北头有一个旧庙,庙里供的是关老爷的神像。黄泥村大多数人姓关,他们自认为是关羽的后裔,因此在那里给他供了神位。
  寺庙在三十年代曾风光一时,远近几个县的关姓人氏都来这里祭祀。庙宇的后面原来有一座很大的院子,里面全是仿古建筑,很气派,曾经是黄泥村人的骄傲。每年的正月十五这里都有庙会,有戏班子前来助阵,因此很热闹。后来文化大革命要求砸烂一切,关爷庙也未能幸免。茂生还能记得墙上的壁画是三国演义上的故事,画得惟妙惟肖,也不知是什么人的杰作。茂生的爷爷曾经给寺庙捐献过银元,使其得到很好的维护,这也是黄泥村人一直感激他的原因。物是人非,高老爷苍天有灵,如果知道他的后人落魄至此,以庙为家,不知作何感想?
  一场秋雨一场凉。
  才过白露,已是寒气袭人了。屋漏偏逢连阴雨,房子烧完了,一家人总不能住在露天地里。于是在福来的倡议下,他们搬进了关爷庙里。
  经过文革的洗礼,关爷庙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尊严,变得满目苍痍,千疮百孔。周崇德从灰烬中拣了一些瓦片,把上面瓦了一遍(瓦在此为动词,指用泥浆把房顶抹一遍,然后再搁上瓦),一家人就搬了进去。庙门的台阶很高,也很陡,下面便是茂生家原来居住的沟渠,与村中隔沟相峙。一颗柏树弯弯扭扭地把头探了下去,在空中改变了方向,蓬蓬勃勃地长了起来,树冠已经覆盖了整个庙宇。
  庙里不大,仅能置身而已。好在茂生家也没什么家什需要摆放。一张土炕盘在神位的后边,在庙的后面开了一孔烟囱,让人想起西游记里二郎神追孙悟空时的情景,茂生哑然失笑——谁说庙堂背后就不能有烟囱?二郎神如果见了,当会重新认识那件事情。
  由于庙门正对着沟畔,四周又没其他建筑,晚上的时候风便打着哨子在门外徘徊。半夜的时候门没关好,“嘭”地一声就开了,茂娥吓得钻在母亲怀里不敢出来。
  第13节
  夜静得怵人,母亲一闭眼便隐约听到唱戏的声音,先是很模糊,后来那声音便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好像有许多人,“叮叮锵锵”,有打有杀……母亲猛地坐起,点亮油灯,那声音便嘎然而止,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可是躺下后不久,那声音便又响了起来,“叮叮锵锵”,“叮叮锵锵”……一股森森的阴气回荡在庙梁上,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像是一个生命垂危的人发出垂死的呐喊……后来,茂生的父亲说他也能听到什么声音,一到深夜就会有很多人跟他讲话,都是一些古代的装扮,声音沙哑乏力,空洞沧桑,让人不寒而栗!于是午夜时分他便会在睡梦中大声呐喊,或是走出庙门,跌跌撞撞地到下窑转一圈,然后摸索着回来睡觉,醒来后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茂生妈便频繁地梦见茂民回来了。……茂民佝偻着手,从嘴里一直往外掏泥,泥越掏越多,越掏越多,把人都埋住了……
  有一次她梦见茂民回来了,趴在外面的柏树上不能上来,要母亲拉他一把!茂民浑身是血,手里抓着一把衰草不放……母亲说孩子你快把那撮草扔了,抓着树就爬上来了!茂民说那草不能丢,那是他的救命草!母亲递给他一把锄头,要他捉住,茂民努力地向前伸手,伸呀伸的,就是够不着锄把!母亲急得满头是汗,急急地喊茂生快来,却怎么也喊不出来,声音好像都被空气吸走了,眼看着茂民离开柏树跌下悬崖,母亲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那梦是如此的真真切切,以至母亲都信以为真了。她于是一跃而起,跌跌撞撞地把门打开——一股寒风裹着砂砾袭了进来,老人一个趔趄便坐在地上,躺在炕上睡了几天。
  这样的日子挨过了秋天,凛冽的寒风便携着大雪如期而至。庙宇的顶上秋天没漏,一家人都觉得托了关老爷的福。进入严冬,千疮百孔的庙墙如何抵挡得了强劲的北风?感觉屋里比外面暖不了多少。缸里的水晚上结了厚厚的冰,第二天做饭砸不开来,把缸都砸烂了。没了缸,大雪封路,水挑不上来,一家人于是就吃雪水。满满一簸箕雪倒在锅里只能消一点水,但是这样的劳动却充满了乐趣,久违的笑声在屋里响了起来,兄妹几个脸上红突突的,乐此不疲,白皑皑的雪地上到处都是他们的脚印。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
  三九的时候,家家的瓮沿上都结了冰,庙宇里更是滴水成冰,冷得人受不了。母亲的手上全是冻疮,肿得象发酵的馒头,上面全是横七竖八的裂痕,每天还在增加新的伤口。茂生兄妹的手脚也冻烂了,痒得都挠出了脓。如果再住下去,全家人会被冻死的。更为奇怪的是自从他们住进了关爷庙,全家人就没有平顺过:母亲上台阶的时候扭了脚踝,脚腕肿得老高,疼得不能走路;父亲在沟里拾柴,连人带柴从坡上滚了下去,幸亏茂生及时赶到,把他背了回来;茂云去村里磨面,套牲口的时候骡子惊了,拖着她跑了很长一段路,腿被牲口狠狠地踩了一脚,鲜血直流……父亲于是请了阴阳先生来营造(做法事)。阴阳先生说庙里的风水太硬,一般人是伏不住的,你们赶快搬走吧。
  沟渠的下窑自从他们搬走后,被人圈上了牲口。窑掌的后半截已经塌了,留下前面盘炕的部分。墙上黑得发亮,像是烧过木炭的炭窑,但厚厚的黄土却可以保护人不受寒风的侵袭。
  地方不住人就显得更荒凉,顶上的建木不堪重负,已经被压得变了形,好象马上就撑不住了。窑帮上新增了几道裂痕,眼看就要塌下来。但就是这么个破地方却可以避风挡雨。特别是冬天,只要烧热了炕,哪会有这么冷呀!
  茂生与父亲于是把旧窑拾掇了一下,一家人又搬了回去。…
  雪下下停停,下下停停,太阳终于露出了容颜,温度却下降了好几度,冷得人不敢出门。才过了腊八,空气中便弥漫着一股年的气息。家家的碾盘上铺满了黄橙橙的小米,毛驴带着眼罩在那里转到天黑,间或发出一声长长的嘶鸣,惊起碾边觅食的鸡婆。
  硬米经过细碾后再跟玉米面相合,经过一夜的高温发酵,然后摊出酥软金黄的黄馍馍。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这是粗粮细作的最好办法。
  摊黄馍馍的时候手法要快,一个人同时照看三四只鏊子。因为没有油,便用一块带膘的猪肉(最好是猪尾巴)在上面一擦,鏊子“吱”的一声,趁势便把发好的米面糊糊浇了上去。摊黄是一件很累人的差使,烟熏火燎,炝得人睁不开眼睛。因为没有麦面,所摊的黄馍要应付一个正月的来人客去,因此家家做得都比较多。女人一坐下就是一整天,有时夜深了还没完,下一个用鏊的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摊黄要用上好的干柴才能保证速度,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男孩子都跑到很远的地方拾干柴。
  福来家没有男孩,拾干柴的任务便落在女孩子的身上。凤娥经常跟茂生一块去,路上走两个多小时,到了山上女孩已经累得走不动了,哪有力气拾柴?茂生于是把自己拾的给凤娥分一些就够她背了。
  孩子们去的时候跳跳蹦蹦,回来的时候走得异常艰难,往往天黑尽了才能回来。有时实在走不动了便扔在半路上,回来吃点东西再去。豆花知道茂生对凤娥经常关照,于是在摊黄的时候有意在里面加一个鸡蛋,等茂生来了便看着他吃掉。有时茂生不肯,豆花便会生气,拿手绢包了,塞进他的口袋。
  米面黄酥软酥软,回到家里还热腾腾,咬在嘴里舍不得咽。
  软米经过细碾后也要与玉米面混合,然后放在热炕上与硬米面一块发酵。第二天一家人便会起个大早,把发酵好的软米面搁在案板上反复地揉搓,然后做成窝头的样子,把豆沙包进去。那时候农村很少有白糖,就在豆沙里搁了糖精,甜丝丝的好吃极了。软糜子面除了包软馍外还用来炸年糕。“热腾腾的油糕热炕上坐”,是陕北人待客的最好食品。
  做米面很有讲究,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味道大为不同。有的人会发酵,黄米馍又坚又韧,松软可口;软馍馍金黄金黄,香甜细腻,令人回味无穷;有的人茶饭不好,做出来的黄馍又酸又硬,比玉米馍还难吃,一番功夫便全白费了,这个年一家人便过得不舒心。
  孩子们最为兴奋的是蒸白面馍的那天,屋里热气腾腾,白雾缭绕,炕上的人几乎看不清础。一股浓郁的芳香溢了出来,溢了出来,走进院子就可以闻到。新媳妇进门,这一天便要看本事,白馍捏得好不好,蒸出来的馍白不白,绽得好不好,都有很多讲究。劳累了整整一年,唯独这一天可以放开肚皮吃一顿白馍。于是有些人便夹了辣子,香得直醉在心里。“白馍馍蘸辣子,神仙也想吃。”要是再有上一块猪肉,那简直就是真正的神仙日子了,一般人谁敢奢望?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有资格享受这种生活的。茂生家今年便不需要受这些洋罪,因为他们家的粮囤里总共也没几颗粮食。队里管仓库的是茂生的老舅,偷偷地把发了霉准备给牲口吃的的粮食拿出来一些,帮他家度过难关。发了霉的粮食蒸出来的馍又黑又酸,咬在嘴里粘在牙上取不下来,吃得人直吐酸水。就这也没有多少,仅够一个多月就没了,前半年一家人只好吃野菜度日。
  这个年,茂生家是在辛酸与泪水中度过的。
  第十章第一节 福来被劁了
  宝栓托了媒人,给红星说茂云。红星是宝栓家的老二,说话有些结巴,二十多岁了还没媳妇。
  红星原来一心看上了茂莲,茂莲出去后,他就断了这个念想。宝栓托了好多媒人给红星说媳妇,媒人上门的不少,女方见了红星几句话就泡汤了。他那二杆子脾气喝了酒谁也敢骂,媳妇还没过门,就把老丈人打了。
  红星与西塬上一个姑娘已经订婚了,送人家回去的路上见四周无人,红星便有些憋不住了,对姑娘动手动脚。姑娘不愿意,把红星的脸抓破了。红星火了,一不做二不休,把人家姑娘强奸了!姑娘回去后娘家来了一群人,把红星打了个半死,并扬言要告上法庭。幸亏宝栓托找关系,上门赔罪,才平了这桩事。
  第14节
  宝栓家光景不错,就是在村里口户不好。别看他是队长,仗势欺人,五个儿子除老大红旗还有些人品,比较老实,其余的都是滑头,一肚子坏水,村里的坏事离不开他们。红星看上茂云也不是一两天的事,红星妈曾问过茂云,茂云当时就拒绝了。后来红星就在集子上追茂云,给茂云买饺子,茂云不吃。于是他就有事没事到茂生家来,没人理他。小时候红星不想上学,经常躲在茂云家灶火睡觉,等茂生他们放学了,他也背着书包回去了。后来茂生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宝栓,宝栓把红星吊在老槐树上挂了一天,红星就不上学了。
  这次宝栓托的媒人是豆花,嘴皮子没问题。豆花把红星说得天花乱坠,茂生妈说那么好咋不把你女子给他?春娥、秀娥都不小了。豆花说人家红星看不上咱女子,就喜欢你家茂云。素云说这门亲事我们高攀不上,再说女子也不愿意。说话间茂云回来了,知道了豆花的来由,说婶你要喝水我给你倒,你要再说这事现在就走,我不留你!——天底下男人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那号货的!
  豆花讨了没趣,回去后便给男人发脾气。福来说不如这样,咱把春娥介绍给他。托人去说了,宝栓不愿意,嫌豆花糊涂片子,福来人品不好。媒人灰溜溜回来了,没敢把这话给福来说。
  其实茂云的条件并不高,只要男方家有上房,光景可以就行。家里的穷光景过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