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家九博士-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学生们在邱校长名下,还发现几笔巨款,单是每月的利息收入,就相当的可观了。看到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存款,使人想起那些被丢弃在山沟里的学生尸体。校长的贪赃枉法,使学生们义奋填膺。
  一场暴风雨过后,学生们有些害怕。学生囚禁校长,有人说这是“犯上作乱”,当时这是很大的罪名。他们心中也是不安。然而没有想到查问校长贪污的案件,出乎意料地顺利。各校的慰问信件陆续寄来,都表示大力声援。这件贪污案已传遍全国,他平时口口声声吹嘘的,什么亲友部长,什么将军靠山,纯属子虚乌有。邱友正贪污的款项,数目实在太大,学生们就向###申请,要求发还给学生,以此作为生活补偿。###立即批准了请求,他们每人领到一笔生活补贴。
  大家拿到大笔补偿款,就像禾苗久旱逢甘雨,欢欢喜喜,说说笑笑,乘机去打牙祭。受了那么多年的罪,饿了那么久,到镇上馆子里,有滋有味,饱餐一顿;买套衣裤鞋袜,用来换洗褴褛的衣衫,以补偿长期物质生活的缺乏。得偿多年夙愿,喜气洋洋,一片欢歌笑语。

第二章  求学之路(12)
庆鑫拿到这些钱,在欢庆声中,一颗忠厚善良的心猛跳不止,热泪涌出,思绪万千。他想起,这笔款来得太晚了。那些英年早逝的同学,弃尸荒野,没有坟碑,没有姓名,被野狗撕咬。他们的爹娘还在日夜盼望,等着他们归去呢。他想起,当时国军节节败退,消息传来,同学们绝望地相拥而泣。他想起,每晚饿得不能入眠,饥肠辘辘,眼冒金星。他也想起,每到开饭前,一个个小萝卜头们,拿了破碗,蹲在厨房外边,竖起耳朵,细听里边的动静,然后像一窝蜂,奔涌进去,争食米汤。他也想起,离家受骗,阜阳二十二中的同学,节省馒头,救济自己的情景。
  这时,刘重晋来信说:国立二十二中的部分同学,在逃亡之时被日军拦截,留在皖北,遭到敌人封锁,后方接济不上,学生生活艰难。他们每天只有一碗稀饭,饥寒交迫。看信后他不禁掉下眼泪。辛酸的眼泪,培养心灵的美德,经历痛苦磨练的人,才有深厚的同情心。杨庆鑫心中不忍,把钱封好,给几位认识的同学邮去。他觉得别的同学困难,要比他自己更需要钱。
  无巧不成书。在艰苦的道路上,开满了鲜花。这却引来一位女学生的故事。此人名叫刘佩兰,收钱人名单中,并没有她。因为,庆鑫那时不认识她,受当时“男女有别”的思想影响,也不能贸然给哪位女子寄钱,那样会引起非议。可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定陶中学上学时,同学刘重晋,大他三岁,仁爱仗义,忠诚老实,在逃避日军的追击时,替小同学背行李。在阜阳时,他给挨饿的同学送馒头。庆鑫与他友谊深厚,给他邮钱去。可巧,他是刘佩兰的堂哥。当时,佩兰父母随军仓促撤退,父女没法相顾。佩兰被隔在敌后,冬天没有棉衣御寒,等到别人吃过饭,她才能借件棉衣,再去吃剩饭。重晋接到钱以后,给佩兰买了一件女蓝军袄,使她有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事后,重晋来信致谢。信中提到买袄之事,也提到佩兰,称她乖巧聪明,成绩优异。几年以后,没有想到一件棉袄,打动她的芳心,改变她做修女的初衷。这位女孩子,后来成为庆鑫的第二位妻子,伴随他浪迹天涯。这是他当年寄钱时所没有想到的。这桩婚事,以后还要详述,这里不多费笔墨。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11月底,###派来马元材先生来接校长之职。马校长德高望重,是研究秦史的泰斗。后来,他作了很多专题报告。有几个题目,庆鑫几十年后还记忆犹新,如:“父母之爱,昊天罔极”,“敬业乐群”,“秦始皇对中国的贡献”,“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历史讲座,影响学生一生。马校长只管教育,不问财政,学校面目一新,学生们从内心尊敬他。
  马校长向同学提出,希望让邱校长出来洗个澡。因为他的派头已烟消云散,脏得不像样子,蓬头垢面,臭气熏人,头发胡子粘在一起,人也瘦了一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如果他逃走了,贪污的钱,就没法全部追回来了。马校长笑了,说:“难道一个校长,连这点信用也没有吗?我权且做个保人如何?”
  同学们听了他的话,有可敬的马校长担保,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把邱友正放出来,让他去洗澡。可是,他就是一点信用也不讲,这个澡洗得很出奇,竟不知他的去向了。其实他身上的污秽,一盆水就可以洗干净,但他心灵上的污垢,贪污的罪恶,又岂是一盆水能够洗得干净吗?也不知道,邱友正这几个月被关在小屋里,对他的贪心是否有洗涤作用呢?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好消息不断。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代表日本签字,向盟国投降。9月9日,在南京,日方代表岗村宁次,向中国政府投降。10月25日,在台湾的日军末代总督安腾利吉,在台北投降认罪。他血债累累,随后被押往南京监狱,接受审判,不久畏罪自杀。中国接受了台湾日军20万人的投降,台湾光复,回归祖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求学之路(13)
秋风和煦,阳光灿烂。胜利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进入了“狂欢节”,大家拍手称快,欢声雷动,欣喜若狂。祝捷的炮声像雷声响,爆竹烟火满天飞扬,人人欢笑,个个喜气洋洋,热泪盈眶,八年血战,千万忠魂血染战场。
  天理昭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南京和东京都组织了军事法庭,对十恶不赦的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罪有应得的东条英机、松井石根、谷寿夫等战争贩子,终于走向审判台和绞刑架。日本战时报纸报道的“英雄”,杀人超过三百的“常熟之郎”田中军吉,杀人竞赛超过一百的向井敏明、野田毅等杀人凶手,被从日本押回南京,公开审判,枪决在雨花台。
  穷学生流亡多年,天天想念家乡,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是兴高采烈,手舞足蹈,思绪乘风远扬。未曾远离故土,没有漂泊他乡的人,感受不到思乡的痛苦与寂寞。流浪四年多的学生,已经从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迫不及待地回家拜见父母,急不可耐。他们每天都计算着回家的日子。
  9探家情深
  他们像对待将要宰杀的猪羊一般,将庆鑫周身用绳子捆个结实,嘴里塞个臭袜子,又将他的双眼用黑布蒙上,押到村外的荒野里,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把他塞进一个高粱杆搭成的庵子里。
  归心似箭。庆鑫脑子里每天都在想,不知父母健康否?这么多年没有见到忠诚厚道的妻子,她怎样了呢?妹妹长多高了?自己是个长子,出门那么多年,徒增老人挂念,不但没尽孝道,反而生死不明,真是对不起家里人。这一切的不愉快,总算是过去了。从此以后,可以经常回家看看。自己一定要做个好儿子,当个好丈夫。为双亲分劳,为妻子分忧,补偿那几年的亏欠。
  1946年5月底,庆鑫申请回家,等到8月初才领到返乡路费。一拿到钱,他立即就与几位同学上路。从西安坐火车到郑州,陇海铁路就不通了。他们只有用一双脚板步行返乡。好在流浪岁月里,经过惊涛骇浪洗礼,早就炼成了钢筋铁骨。他们从郑州步行而来,沿途经过许多村庄,田园荒芜,残破不堪。在路上走走停停,不知不觉拖延了好久。他当时刚刚高中毕业,还打算继续升学,那时距考试的日期不远了,心中的焦急,可想而知。
  到了朱集(商丘)火车站,遇到一些家乡来的百姓。他们大伙儿相约着同路返乡。庆鑫加入他们的行列,高兴地交谈乡情,与他们同行。第二天到了曹县。当时,邱清泉的部队在曹县和定陶一带驻防。新五军在路口设下关卡,查问来往行人。返乡的人很多,检查得非常缓慢。好多人扶老携幼,都被挡在后边。
  庆鑫看见,关卡上的士兵在检查行人时,竟把百姓身上的钢笔、手表、现金都搜去了。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怎么可能呢?光天化日之下,为什么中央军抢夺平民的钱财呢?他在学校受过教育,又是从后方来,便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军队,认为他们如此地做法,明目张胆,会影响军誉。大凡侠义人物,不爱伪装做作,遇事心直口快,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很少转弯抹角。庆鑫直肠子性格,更掩饰不住自己的想法。他和气地走上前,对军人说:“这样做,好像有些不应该。”那位士兵竟然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连看也没有看他一眼,仍继续检查。
  稍后,该轮到检查庆鑫了。那位士兵想找麻烦,咄咄逼人,在他身上仔细查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看到他手臂上有打针的痕迹,忽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无事生非,一口咬定,这就是“###”的铁证。他很不服气,再三力争,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国军恣意妄为,不由分说,像对待将要宰杀的猪羊一般,将他周身用绳子捆了个结实。嘴里塞了只臭袜子,又将他双眼用黑布蒙上,押到村外的荒野里。就是这样,不明不白的,他被塞进一个高粱杆儿搭成的庵子里。他知道处境十分危险,夜深人静时,他们一定会狠狠地收拾自己。
  好心好意地劝说,却飞来这场横祸。庆鑫暗暗叫苦,想:该怎么办呢?要是出不去,不真是完蛋了吗?心中不免悲叹。在流浪途中,没有累死;在饥寒交迫时,没有饿死;在瘟疫流行时,没有病死;抗战胜利了,难道在离家仅有几十公里的地方,竟被自己的中央军害死?要是这样死去,实在太不甘心了。就在这个野地里,前不着村,后不靠店,中央军不来解决他,过几天也会被饿死。性命攸关,情不由己,心脏噗咚噗咚跳个不停。思前想后,苦无脱身之计,只好听天由命。

第二章  求学之路(14)
庆鑫被捆在庵子里,大约个把钟头光景,听到外头有脚步声,心想来的人干什么的?于是,他急中生智,尽力用肩膀去碰高粱杆,以弄出声音,引起此人的注意。听到脚步声忽然停住了。他便更加用力,发出更大的声音。这样果然引起来人的注意。庆鑫听见,有人拨开高粱杆儿。来人发现五花大绑的他,便将他蒙住眼睛的黑布解开,把嘴里袜子取出。
  他看到来人,肩上有颗梅花,是一位陆军军官。他就把前因后果,全盘托出。军官问他从哪里来,他回答说汉中。他当时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到底是吉是凶。军官说:“你既是汉中来的,可以给我说说那儿的景物吗?”庆鑫的高中是在汉中读的,在那儿两年多,当然对答如流。庆鑫说,学校在冷水河旁,附近有韩信的拜将台,方先觉的点兵处等名胜古迹。说得清清楚楚,天衣无缝。
  峰回路转,军官的态度马上缓和下来,脸上顿时起了变化,冷漠傲然的表情,刹那间烟消云散。原来他是汉中人,提到他的家乡,似有无限的骄傲。于是,他很亲切地跟庆鑫说长道短,心平气和地给他松了绑,答应送他回去。
  庆鑫随着他,走到检查站,以为曲终人散。可是,那些与他同行的父老乡亲,都还留在那里,没有离去。原来,他们看到庆鑫被抓走,都在替他磕头求情哩。纯朴忠厚的乡民,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真是可爱可敬啊!庆鑫对他们深表感谢,继续同行。
  过了曹县,离家越来越近了。他的心情渐渐紧张起来。真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点不假。忽然,无数个可怕的念头袭来。庆鑫几乎哭出声来了。父母都平安吗?八姐还跟从前一样吗?会不会发生什么不幸?想着想着,不由自主地就加快了步伐。到定陶县城,眼前的景物越来越熟悉了。那是他上高小的地方,好多街道他都游玩过。到了司集,这是他经常赶集购物之地,也是他小时候的天堂,常演大戏。那时,多么希望经常看戏啊!听戏时,可以吃到糖果、瓜子、山楂糕、枣泥饼、花生等,母亲还会把戏中的故事,详细地讲给他听。他最喜欢的戏目是《宝莲灯》,说的是沉香救母的故事。
  过了司集,离家只有一里路了,庆鑫心跳加速,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奔跑起来。村庄、田地、房舍的轮廓清晰在望,他含着泪,悲喜交集,哑着嗓子,大声叫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庆鑫进村,看到自家的宽门大院,只见面目全非,跟以前大不相同。大门的油漆已经剥落,两旁的柱子也灰沉沉的。他擂起两个拳头,用力打门,大声喊叫。开门的是一个陌生面孔。当庆鑫告诉开门人,他是谁时,那人立刻说,他的父母与弟妹都到舅家去了。他连喝口水的时间也不肯耽搁,就又火速向马纪庄奔去。
  到舅舅家,终于见到家人了。一见母亲,庆鑫竟像小孩子一般,叫了一声娘,就泣不成声了。母亲见了他,呆在那里,好像不认识似的,愣愣地站着不动。待别人连声喊着,“这是庆鑫!庆鑫回来了!”她这时才如梦初醒,搂着儿子大哭起来。好像把这几年的挂念、忧心,一股脑儿都哭出来似的。
  庆鑫说起在外之苦,流亡上学,饥寒交迫,瘟疫盛行;回家的路上,在曹县被捆,几乎命丧黄泉时,家人都流泪不止。母亲说,“抗战八年,沦陷区的百姓已够苦了,鬼子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中央军到来,也没有保护百姓。常常搜捕,像要把每块土地都翻过来一般。有一次,在村庄驻军,把民房都霸占了。硬把村民说成匪区的人,当间谍对待。认为他们都通共,将所有的村民,都赶到一个柴草园里。好几天不叫出来,不给吃,不给喝,刮风下雨,谁都不准回家,乡亲们个个又渴又饿。尤其是苦了老弱病残,最后支持不住的,就病倒了。”那次兵灾以后,流行瘟疫,村里病死的竟有一百口之多。国军竟如此迫害自己的同胞,真令人痛心不已。
  庆鑫到舅家时,妻子八姐正住娘家。妹妹跑到东王店韩家,把八姐叫回。他与母亲谈话时,八姐在旁边相陪,人逢喜事精神爽,她总是笑盈盈地,显得又活泼,又可爱。可爱的是她身材匀称,如出水芙蓉,像谷雨盛开的牡丹,脸色娇嫩,白里透红,更是鲜艳美丽动人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求学之路(15)
正在说话之际,游击队入村。父母有些害怕。母亲摸着儿子的头说:“看样子,近期事态平和不了,你从南边来,穿着一身军装,目标太大,这里不是你的久留之地,吃过晚饭,你就走吧!如果命中注定有你这个儿子,今后总会相逢的。不要挂念家里,我们不会有事的。”他从没见过爹爹流泪,这时却泪流满面,唏嘘不已。妹妹长高了,小弟弟拉着哥哥的衣角不忍离开。
  这天,他听了父母的话,连夜辞别父母,再次离开家园。八姐在前边走,给他扛着行李,陪同他一起,在暮色苍茫的夜色中回到县城。庆鑫说,几年来,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天伦之乐,竟没有享受到五个小时。上苍待他何其薄也!
  到了县城,庆鑫与八姐一起拜访了舅舅。当时舅舅在县城任职,把他们安置在一家旅店住宿,三人交谈到半夜。舅舅临走时嘱托:八姐近来体弱多病,心事重重,你要好好地劝劝她。
  夜阑人静,舅父走后,他俩关门谈心,一点不困。俗话说,新婚不如久别。他们有说不完的相思之苦和悄悄话。少年结婚,虽由父母包办,但从小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五年不见,两地相思,一朝相会,姐弟之情,夫妻之爱,既甜蜜,又欢悦。
  庆鑫夫妇当夜叙谈好久,才共同睡去。一觉醒来,却已八点多钟了。他们到店铺里吃过早饭,又到市场上溜达。庆鑫买些衣物给八姐,以报答她苦苦相劝,说服大姨,自己才能外出上学的情意。回到旅店,给她谈起快到升学考试了,时间紧迫,在家不能久停,明天就要动身回去,这又触发了她的离情别绪,流泪不止。庆鑫知道八姐的性格,她不爱多说话,有了苦恼,闷在心里,只是哭泣。他们手拉着手,眼对着眼,千万种情思难于诉说。庆鑫又劝又哄,给她讲了很多道理,说明只有上好学,才能有前途。八姐希望夫妇能够团圆,在家受罪,也不要那个“前途”。她还是流泪不止,哭得花容失色,发鬓凌乱。他追问她,有什么要求?
  在庆鑫的追问下,她才说出她的要求。原来,他的姐夫在外工作,已与那位热恋的女朋友结婚。七姐哭得死去活来,要“生为婆家的人,死为婆家的鬼”。在众人的劝说下,七姐亲自到丈夫那里去一趟,想着破镜重圆,但也没有挽回失败的婚姻。最后她不得不改嫁,生活艰难。看到他们,八姐想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