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冰眼看日本-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倒霉男人在家里受了“里面的人”欺负,出去了就更加变本加厉地去欺负别人家的“里面的人”和那些就要成为别人家的“里面的人”的人,同时那些“里面的人”们也把一肚子气撒在自己的“主人”身上,整个一恶性循环。
日本的老两口,女方先走了,男的很快就会跟着而去;而男的先走了的话,你看着吧,女的顿时年轻了起来,精精神神的,准能再活个几十年。老冰有个客户,老爷子有一手绝活:能在金属上开直径细到、深度达20mm的圆孔,而这是精密设备少不了的。养了两个儿子,全是国立大学毕业,一个进了水产公司,一个进了化学公司,嫌老爷子没出息,一辈子就开那么一个小作坊,要进大公司去发展。老爷子火冒三丈:“八格野郎,老子没出息?你们开的奔驰不都是老子给买的!你们就有出息啦?看你们将来有没有出息给你们的儿子买奔驰?”说着老爷子关门歇伙,退休不干了。
退休以后不到两年,老头就得了胃癌。两个儿子一个在泰国当厂长,一个在马达加斯加卖章鱼,老爷子半夜3点钟走的,就老太太一人在身边。老太太也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医院的护士叫她打电话给亲戚朋友。这老太太当时可能真是糊涂了,就记起来老冰的电话号码了,半夜3点钟打电话过来。老冰一听电话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说老冰马上就到,医院离我们住的地方开车也就10分钟吧。老冰一边开车一边想,老太太呀老太太,老爷子兄弟八人你不喊,把老冰个老外喊去有屁用啊?到了医院问她,你的电话号码簿呐?老太太这才明白过来,把电话号码簿给了老冰,又继续哭她的“主人”去了。
说着话,那老爷子也走了三年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那老太太,整个越活越年轻了。原来成天在家里,人胖得像个桶,现在天天在外面打义工,帮忙护理残疾人、老年人什么的,累得都出腰身了。一次去看爱知万博,没想到在那儿碰到了她,自己掏钱去那儿帮忙捡垃圾。碰见我就告诉我今年又去了那些国家,“印度的咖喱真难吃”什么的。
跑到世界哪个犄角旮旯,都能看到成群的日本老太脖子上挂着护照,在一面三角旗的指引下糊里糊涂地走向什么地方(老头也有,但比起老太来少多了)。原来来中国的不少,现在改去印度了,反正她们也不见得分得清中国和印度在哪儿不一样,是外国就行了。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长,日本老太太就更长了,平均85岁(老头岁)。不知道是不是寿命长了,青春期也跟着长?反正有时候日本老太的举动,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变态”,老冰在前面举的老太追星族就是一个例子。有一次老冰在咖啡馆等人,边上一位老太太过来搭讪,拿出一摞照片,说是在韩国拍的,什么《冬季恋歌》的拍摄现场。好在就在此时朋友来了,救了老冰,否则老冰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光是裴勇俊,日本老太说起“贝克汉姆”“姚明”什么的也是情急吼吼,面红耳赤,比18岁的小姑娘有过之而无不及。哦,也不是,有一点肯定不及:18岁小姑娘的机会,怎么说也比60岁的老太要多吧。
2006年日本高中棒球联赛的冠军是早稻田实业高中,最后取胜的小帅哥投手叫斋藤佑树,因为经常用手帕擦汗而被人称为“手帕王子”,人气冲天。斋藤每次出来比赛,前来助威的小姑娘当然是层层叠叠,但让人发晕的是老太太的数量绝对不会比小丫头们少,要是听听她们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话就更有意思了:“斋藤君为什么不早生四十年?”
。。
学完《毛选》学《蒋记》的鬼子(1)
老冰跑图书馆一般是周末,先从终端搜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书目,交给管理员,然后就坐在地板上看杂志,等管理员拿出书来,再找个位置全浏览一遍,决定借哪几本回家。因为能借回家三个星期,所以老冰跑图书馆也不是很勤。
但老冰这段时间几乎每个星期六都去图书馆,说是去图书馆,但还带上全副装备:名片,笔记本,录音机,照相机。冰太在一边疑惑地说,怎么每星期六都要去?
老冰是去守株待兔,不,待鬼子。这次去待的是正宗的“鬼子”,不是老冰平时拿日本人打趣的时候开口就来的“鬼子”。
一天老冰坐在地板上正在研究自卫队的F…2飞机,突然听到有人大声说:“我要找的是ou sei ei的自传,就是那个反对蒋介石,成立南京政权和日本提携的ou sei ei的自传,汉字是这样写的。你们这里会没有?”
嗯?汪精卫?新鲜,日本知道汪精卫的人好像不多诶,怎么会有人来找汪精卫的自传?老冰抬头,见一老头坐在柜台前正和管理员嚷嚷呢,老冰就凑上前去:“对不起,打搅您了,您是不是对战争的历史很熟悉?”
老头的脸上满是老人斑,看上去上了年纪,老冰注意到他脸颊上有一块伤疤——枪伤,这是位军人,老冰顿时觉得今天运气真好,怎么觅来了这么一块宝,伸手就到兜里去掏名片。但是摸了一个空,老天不太照顾众生,怎么让老冰出门没带名片。
老头对老冰说:“你说什么?我耳朵不好,大点声。”
大声没事,但这是图书馆的阅览室诶,老冰只好大起嗓门很尴尬地说:“对不起,今天没带名片,我是记者,您曾经是‘兵队桑’吧?”日语里的“兵队桑”就是“军人”的意思。
“是啊,我是陆士56期的。”
好,天上掉下来了个林妹妹:“陆士56期,昭和17年毕业的,那您今年86岁了。”
“你倒知道的不少啊,有什么事吗?”老头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
“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找汪精卫*。”
“啊,我在写东西,要找参考资料。”
“能告诉我您在写什么吗?”
“我是‘昭和史研究会’的,在写文章批判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都写到22回了。”
事情好像越来越有趣了:“您写的文章能不能让我看看。”
“能啊,我写的东西都发表在会报上,我们的会报都捐赠给图书馆的。”老头说着,带着老冰又到了柜台,看他走路的样子,还真不像已经86岁了。
到了柜台前,老头对管理人员说:“刚刚拿来的会报呢?”
管理人员拿出了两张A3大小的纸,算是八版。老头很得意地指着第一版对老冰说:“这就是我写的。”
老冰扫了一眼,哦,这位姓长泽,随即脱口问了一句话,把个长泽老头很可能给问成了短泽:“您是第27师团的?”
“诶,你怎么知道?”
“哦,碰巧我知道点日本陆军的事,你这里提到李运昌,当时和李运昌作战的应该就是第27师团,正好我就在找有关第27师团的资料,我想知道第27师团参加攻略武汉作战时期的几件事。您如果是昭和17年才毕业的,当然没参加那次作战,但您总听说过啊,还有您手里应该有第27师团史,能不能借给我看看?”
“我现在在写东西,要作参考用的,不能借给你,你可以去找公刊战史。”
“公刊战史太粗了,我想找写的详细点的。”
“详细到什么程度?”
“武汉作战中第27师团参加救援第101和第106师团的作战情况,那场作战是在我的老家打的,所以我很关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学完《毛选》学《蒋记》的鬼子(2)
“师团史除了人事记录之外比公刊战史还粗,所以除了本师团出身的人以外不会有人感兴趣的。”长泽说着就往座位上走。
哼哼,老冰不会放过你。俗话说“雁过拔毛,水过地皮湿”,今天不让你开口,就算老冰白看《红灯记》了,今天就算你长泽是李玉和,老冰就是鸠山队长。“歌乐山下黑铁牢,地狱烈火熊熊烧,美式刑法四十八套,渣滓洞白骨比天高”,哦,不对了,这是《江姐》里的沈养斋。
老冰跟着他一起到了他座位上。说实话老冰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号年纪的日本人态度居然这么不友好,估计他对中国人有些什么成见。但老冰知道人到了这个年纪最大的弱点:寂寞,只要你在他边上想法子和他胡说八道,就不怕他不开口。
老冰就问:“您现在在写什么呢?”
果然,长泽开口了:“在写天津军为什么增兵。”
“天津军为什么增兵?”
“你们中国说是日本为了准备侵略中国。”
“不是这个原因吗?”
“不是。”
“知道山西省吗?”
天哪,这也太不把红薯当干粮了,无论老冰如何白痴也不能让个鬼子问这么可爱的问题:“您放心,年纪是小点,但您说出来的县以上的地名,少将以上的人名我基本上都能知道,您尽管说。”
“这么说你也知道*的‘长征’了。长征就是*在和蒋介石的内战中失败,从南方的江西省逃往北方的陕西省。”
你别说,到底是陆士毕业的精英军人,学过点东西。这么复杂的中国政治问题,他还弄得挺清楚:“嗯,可是这和天津军有什么关系?”
“*在陕西站稳脚跟以后,就开始向阎锡山的山西省活动。”
连阎锡山都知道:“嗯,但这是中国的内部事情啊。”
“这就给天津军造成了威胁,所以天津军为了自卫才增强军力,不是为了侵略。”
“天津军是怎么增强的?”老冰在装糊涂。
“具体记不清楚,要查资料。”
“不用查,我记得。编制从2 000人增加到5 000人,司令官改为亲任官,就是说相当于师团长级别了,第一任亲任司令官就是梅津美治郎。这次增兵和*无关啊,是不是侵略意图我们先不去做争论,但你必须承认增兵以后就出来了卢沟桥事件的扩大化,这说明了什么?”
“天津军是《日清条约》(也就是中国人说的《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不是侵略军。*进出山西,对天津军造成威胁,天津军增兵没什么奇怪的,当然不是侵略了。”
老冰没打算说服这位86岁的老头,黄土埋到了眉毛上边,怎么可能改变观点呢?同时也还得留神用词,别把这位朝不保夕的给当场气倒或者激动倒了,那样的话老冰可打不起民事官司,老冰就是想尽量引得这位开口说话:“《日清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这点先不说,就是根据《日清条约》日本也没有随便增加驻军的权利对不对?现在根据《日美安全条约》驻扎在日本的美军人数能够随便改变吗?这是一个道理。再说您说的‘*军进出山西,对天津军造成威胁’这句话在时间上也不对,*军的长征确实是失败以后的转移,但是长征的口号是‘北上抗日’,就是说从长征开始时*已经表明是去威胁日军去的,为什么要到昭和11年4月(1936年4月)才想起来单方面增兵?这实际是天津军的梅津美治郎想学关东军搞满洲国,同时又为了防止关东军南下的措施,和*军的活动毫无关系对不对?*军当时还没有真正进入山西,只是刚刚开始在山西的政治活动,天津军根本不会注意到只有不满3万人,隔了河北、山西两个省的*军队。而且你找不出来任何可以支持你的“防共”的说法的天津军或者参谋本部的文件。”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学完《毛选》学《蒋记》的鬼子(3)
长泽看着老冰,可能有点郁闷。这不是个历史的白丁,不像一般日本人那么好哄骗。
老冰接着说了下去:“您是陆士56期,36期的辻政信和44期的濑岛龙三总知道吧?”
“那是大先辈,怎么会不知道呢?”
“他们说的话,会不会有错?会不会像你所说的是像中国人那样在歪曲事实?”
“他们不会的。”
“那么辻政信的《中立的条件》和濑岛龙三的《几山河》看过没有?”
“《中立的条件》看过,《几山河》没看过。”
“这里就有,您可以找来看看。对于您说的《日清条约》一事,这两位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当时的日本就应该放弃在平津的驻兵权,而天津军不但不放弃驻兵权,还要增兵,这是不是整个十五年战争的祸根?”
长泽没有想到对面的这位中国鬼子没有和他扯什么侵略不侵略的,搬出他大先辈的话来和他扯,想了半天:“辻桑和濑岛桑都是在战败以后才说的话,有可能是对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实现的可能。”
老冰得礼不让人了:“但您现在也是在战后,您却主张天津军的增兵是对的,我想作为过来人的您不应该留给后辈这种结论。天津军的增兵行动就是卢沟桥事变扩大化的直接导火线,这是当时池田纯久在《陆军葬仪委员会》里给出的明确结论。”
长泽有点挠头了:“那个池田桑是谁?”
“当时的天津军作战参谋,后来的关东军参谋副长池田纯久中将啊。”
“噢,池田参谋副长啊,你连他的书都读过?”
“这个图书馆里所有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我全读过。”本来想再加一句:“所以您说的不对”,想想算了。
长泽当然不肯退让:“结果是一回事,事实又是另一回事。我要说的就是中国说的天津军增兵从一开始就是在准备侵略不对,不是这么回事。”
“历史就是结果对不对?东条英机也没有准备把日本弄成一片焦土,但事实上日本就是成了一片焦土。”
再一想,老冰又不是找他辩论来了,继续让他说吧:“战争很可怕?”
“可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你说可怕不可怕?”
“您在中国两年吧,都是和*军在作战?”
“嗯,*军是我们日本人的叫法,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正式名称叫八路军。”
得,没治了,这位确实有点老年痴呆了,说着说着又要给老冰上中国ABC课了。上就上,可那耽误时间呀,老冰就提醒一句:“那个,我是中国人。”
“对啊对啊,你是中国人,忘记了。”
“八路很厉害?”
“很厉害。”
“你们打得过八路。”
“参りましたよ,(头疼死了)。他们武器不好,打的是游击战。”
“陆士不教怎么对付游击战?”老冰逮着机会报仇。
“别说傻话,陆士哪有这种课程。”
“那要是八路有了好武器,不和你们打游击战,日本军打得过八路吗?”
老头认真地想了想:“打不过。”
“您别拍马屁,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真的,那是共产主义,精神能力很强大的。”
老冰这时是认真地在问了:“八路的士官知道共产主义,士兵不就是没有训练过的农民吗?八路的士兵也知道共产主义?也有精神力量?”
“知道知道,八路的士兵也知道。你不懂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精神能力很强的。*的教育是很彻底的。过去的中国,能够认识自己的名字就是很了不起了。八路军的士兵人人都会写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很了不起?” txt小说上传分享
学完《毛选》学《蒋记》的鬼子(4)
老冰顺便问了一句:“您是哪个联队?”
“*驻屯军第一联队。”
现在是老冰吃惊了:“牟田口廉也当过你们联队长?就是你们搞了‘*事变’(卢沟桥事变)?牟田口廉也中将后来去了新加坡缅甸,你们没有跟他一起去?”老天很不公道诶,这支联队应该让牟田口带到英帕尔战役去铺“白骨通道”才说得过去。
“没有,我们一直就在北支军,后来归属第11军参加湘桂作战。”
“终战时你们的位置在哪里?”
“江西省的南昌。”
靠,开战时你们也在江西诶,老俵们让你们祸害惨了。
老冰就这样想,但没有表露出来,这时候长泽倒又开始说了:“‘*事变’不是我们联队干的。”
“是谁?你是不是想说是*干的?”
“是啊,就是*干的?”
“呵呵,秦邦彦教授有专著研究这种说法的,他否认了这种说法。”
“秦先生不是当事人,他的结论不一定对。”
“您也不是当事人,您是在*事变5年后才到第27师团的,您说的也不一定对。”
一位管理员过来了:“实在对不起,你们能不能到外边去谈,这里是阅览室,你们的声音实在太大,妨碍别人。”
老冰对长泽说:“楼下有咖啡馆,一起去喝一杯?”
“对不起,光和你说话了,连书都还没有看呢!”
老冰这才注意到这长泽老头面前放的书——《毛泽东选集》,全八卷。中国是四卷,到了日本给弄成了八卷。这老头有意思,为了批判中国历史教科书,从汪精卫*看到毛选,也真下本。
“那您能不能给我个电话号码,我有不少东西想请教您。”
“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不是时候。”
“您常来图书馆?一般什么时候来?”
“常来倒是常来,但没有规律,对不起,我要看书了。”
就这样把老冰给打发了。
老冰成天去图书馆就是待那只“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