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师爷入仕-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递给母亲,女儿也放学回来,盛上饭,一家人象过年一样,喜气洋洋。 相互谈论着离别的思念,霍师爷向妻子母亲和孩子谈到自己工作的变动,要调离这个乡到县里工作,却并没有说起升迁的事,妻子母亲和孩子却知道他担任了更重要的职务,只是都没有问。在她们眼里,霍师爷当什麽官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安稳和平静,不要犯错误,给老百姓留下好口碑。霍师爷也帮着做了一些家务,算是对妻母的一点补偿和赎罪。晚上,母亲给霍师爷讲了有关老支书的一些往事。听着母亲不停的咳嗽声,霍师爷心里一阵难受。
老书记是抗日时期入党的。多年来,他为庄稼人做了一辈子好事,也为党工作了一辈子,有过荣誉也有过挫折。往往做出了成绩归功于别人,有了错误就会属于自己,领导在的时候不会工作,做了工作领导又不在。总而言之,他是实在人也是蠢人。貧穷的人都在思变,而更貧穷的他却在保持着传统。农民们都说他好也在爱戴着他,当官的人也说他好可并不喜欢他。他的各种奖状锦旗挂满了村委会的墙壁和自家的屋里,奖金从来没有得过一分。他为乡亲们都办过事,可貧穷的乡亲们却无力帮他的忙。他衣衫滥缕的装束不象一个村庄的书记,可他操的心办的事远远超出自己的职务所承担的范围。今天,他去了,带着光荣去了。他什麽也没有留下,却把怀念留给了人们。霍师爷听了后,嘴角又微笑了一下,他知道老支书很伟大,也应该向他学习,可是他又能怎麽向他学习呢。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他还是象广大的庄稼人那样,把老支书铭刻在心里,永远怀念他的伟大吧。夜深了,霍师爷该休息了,他感到自己比老支书劳累的多,他们想的和干的都是党的工作,结果却不同,他还是再穿上农民的衣裤和鞋子,另辟溪径或者走一步看一步吧。谈到老支书的死因,母亲说,从贾倩当书记后,老书记心情就不好,前些日子被免了职,加上原来的老病,不到一个年头就死了。谁都知道,老支书曾多次当众狠批贾倩利用批宅基地捞取好处的事情。
太阳总是伴随着霍师爷,铺满白雪的田野闪着金光。一大早,太阳就把眼前的云彩赶走,露出它的笑脸,把阳光洒满通往县城的大道上。霍师爷的办公室在县委大楼的四层。原任书记办公室的摆设远比霍师爷在乡里的办公室气派的多。如果说霍师爷的办公室是春意盎然的农村富人的派头,这里的办公室似乎更多的是书卷气,墙上的字画只有大学的教授才能解释的通。霍师爷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让事务科的人把这些豪华的家具和墙上的山水画统统去掉,而从仓库搬来几件旧桌凳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纪委的干部们看了都面面相觑,不解其意。他们只知道霍师爷在乡里时的绰号叫“霍师爷”,却不知道此番的用意究竟在哪里。原来,霍师爷在偏僻的农村,把办公室打扮的豪华,是为让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貧苦庄稼人看着眼热,而不敢小觑他这个乡长。如今,这里的人看惯的是*,而罕见的是俭朴,他要把他这个纪委书记的形象塑造的更接近党的光辉和灿澜。一般的工作人员怎能理解这个老谋深算的霍师爷的另一层用意呢。
霍师爷打算用半个月的时间整顿作风和调整人员。一大早儿,工勤人员打好开水,纪委的干部们都端坐在纪委的会议室里。会议室里安静的像没有一个人一样,当霍师爷端着茶杯,拿着文件,穿着农民的服装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会议室里暴以雷鸣般的掌声。霍师爷向大家摆了摆手,然后坐下来,和大家拉了会儿家常,先讲了干部们的福利问题,简要总结了前段工作的大好成绩,干部们见没有挨批的阵候,且还有好处拿,紧张的情绪才松驰下来,霍师爷笑容可拘的样子并没有隐藏住他镜片后面的险峻和深沉,当年乡里的农民们并不怕霍师爷的历害,因为他们和霍师爷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今天不同,不论哪一个党政干部都在霍师爷的监管之下,他们大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即使没有也怕万一犯在他的手里。因而,他们对霍师爷敬而有之,远而亦有之。霍师爷看得明白,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纪委的人们团结在他的周围。他郑重地宣布了纪委内部的人事任免问题和人人都要注意的几点倾向。其中新调来的涂小萌担任纪检科的科长。然后,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讲了本县当前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安排了今后一段工作的重点和几个案件的调查步骤和结案时间。
霍师爷驾轻就熟地召开了县纪检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室的紧张气氛还没有完全散去,县里不少人的心里却紧张起来,他们纷纷托人找关系,在暗地里进行说情活动。霍师爷第一次感到被权力满足的*,然而他的心并没有随着那阵*而欢腾起来,反而却不平静起来,像带着蓝藻的潮水一波盖过一波,他很难预料这表面平静的流水下面会有多少暗礁和险滩。于是,阴云布满霍师爷长长的窄脸,雷电在他深邃的半大眼睛里不停地闪过,他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待续〕 若愚文稿2009…5…12 txt小说上传分享
师爷入仕〔第十一章〕若愚文稿
师爷入仕〔第十一章〕若愚文稿
柳树沟两面的山坡被各种野花儿点缀的五颜六色。青蒿、艾草和开着各种不同小花而叫不上名子的茅草长的十分茂盛。绕过村中的水塘沿着蔓蜒的山路往上走是方圆几十公里的开阔草甸,牛羊粪的刺鼻味扑面而来,一攬无余的草原景象展现在眼前。山民们除了开垦小片的土地种植大豆、莜麦、土豆和高寒菜类外,就是靠畜牧业来养家糊口或者发家致富了。涂小萌带着两名同伴,从下了班车,已经步行近两个小时还没有到达他们的目的地。此时,他们刚刚踏上草甸的边沿,眺望一望无边的野花儿的海洋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场景,他们连日来走访调查的烦恼和行程的劳累被一扫而光。远处的牧羊犬见有生人来象驱赶狼群那样,一边跑一边狂吠起来,涂小萌他们只好芡起刚坐稳的屁股,还没有来的及休息一会儿,就急急地朝不远的小山包走去,猎狗们也不在追赶他们,涂小萌带着同伴迈着劳累的步履来到山下一个小小的清泉边上,他们扔掉手里的矿泉水瓶,用手捧起清凉的泉水,慢慢地喘上一口气,然后,躺在草地上,仰望天上的白云。其中一个同伴突发豪情,竟然嚷嚷起来:“…风吹草底见牛羊…”,声音顺着风向,还没刮远,猎狗就朝他一阵吼叫,吓得他赶紧闭上嘴巴。
涂小萌是奉霍师爷的指示,来这里调查柳树沟乡副乡长苑世安的养羊问题的。苑世安原是县委组织部的一名普通干部,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苑世安出生在柳树沟乡一个貧苦的山民家里,与霍师爷一样,从小聪颖好学,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在县里工作。与霍师爷不同的是,苑世安和他的父亲一样,有着憨厚和对什麽事情都好奇的特征。参加工作后,他除了努力干好领导交给的本职工作外,从来不关心其他的任何事情。至于领导和同事们每天都在干什麽,他一律不知道。他每天有看不完的书,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通,而在处理人事关系上却一窍不通。他聪明时象十三当宰相的甘罗,糊涂时不如四十不理朝政的阿斗。当部里一块来的青年人纷纷到领导岗位上任职后,他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甚至他的同事何时来何时去他都一无所知。看到昔日的同事每当出入时前呼后拥的阵势,还有坐在小汽车里的派头时,他感到大吃一惊。他的心里有些不平恒,没过多久,他就找到领导要求自己也要一份这样的工作,部里领导答复他说:“等机会吧,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并对他要求进步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之后,他想当官的愿望已经高于他苦心读书的精神了。一年过去了,另一批年青人又走上领导岗位,他有点等不及了。于是,他领着看风水的人在他家的祖坟上着实地转了几圈,又用罗盘定了位,风水先生说他家的祖坟受到天狼星的吼叫,把官星吓跑了。必须在他祖坟的要害处,埋上上好的犀牛角和五谷丝线,才能把天狼星赶跑。那几样好找,可犀牛角是稀缺之物又去那里找呢。没了还是风水先生有办法,给他弄到一块,他仅仅掏了两万块的工本费。果不其然,一个月后,他接到部里的调令,到柳树乡当了一名副乡长。
这年儿,柳树乡并不缺雨。可是,老天爷象死了娘似地哭个不停。涟绵的细雨下了十几天,山上的土豆秧和大豆秧都烂了,莜麦同样烂在了地里,很多牲畜都得了病,把老乡长孙大胖子急坏了,他拖着疲惫和沉重的身子,带着几个干部一头泥一头水儿,连明昼夜在各村调查灾情,组织山民生产自救,并和县畜牧局、民政局商讨救灾办法,足足忙活了四十多天。当太阳出来,山坡上的庄稼开始返青,牛羊都站起来的时候,孙大胖子病倒了。山民们把他用担架抬下来,送到他办公室的里间,秘书叫来医生,打上吊针,孙大胖子才从昏迷中醒来。几个老农民感动地掉了眼泪,乡干部们都从各村赶来嘘寒问暖。几天后,老乡长孙大胖子的病好了,体力也逐渐恢复了。在党委会重新评估了灾情后,他感到当年还有六七成的年景,一颗久悬的心落了下来。于是,他豪爽和暴躁的性格不平静了。他自掏腰包让伙房准备了几桌酒席,他要好好庆祝今年从老天爷手里夺回来的丰收年。秘书拿着报账后取回的款子塞给他时,让他臭骂一顿。要不是他正在兴头,他敢给他几个耳光。
晚上,餐厅里灯火辉煌。书记乡长坐了主位,其他副职依次坐下,一般干部也随便坐了。书记简单说了几句,无非是些感谢和鼓励的话,老乡长孙大胖子早已不耐烦,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干部们见老乡长干了,不敢怠慢,一气喝下,也都干了。书记站起来,似乎又想说什麽,孙大胖子看也不看,书记只好自己饮下最后一杯酒。接下来,大家轮流向老乡长敬酒,趁机说几句恭维的话。不一会儿,老乡长早已喝下半斤白酒,起始耳根先红起来,然后满脸都红了,走路也踉跄起来。此时,苑世安端着一杯红酒走过来,他刚刚举起手中的酒杯,老乡长见眼前来了一位西服革履的人,头发油亮,还以为又来了小领导,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月都没谋面的副乡长苑世安,不由地一股无名之火冲上脑门儿,虽手一扬,将苑世安的杯子打翻在地,不是几个人拉的快,苑世安的一顿臭骂是挨定了。还是老伙夫急忙端来一盆红炖羊肉,又劝解几句,老乡长孙大胖子的火气才慢慢消了下来。
回到寝室,苑世安躺在床上。天上几颗不亮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嘲笑苑世安的无能。他越想越气,他气自己的无能,更气这里的人们和这里的领导,由其是那个孙大胖子,他总是看着自己不顺眼。他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并不少什麽,为什麽从领导到一般人,老是跟自己过不去。苑世安百思不得其解。他觉得还是从书里找答案吧。他翻身下床,一口气喝下伙房专门给他一人准备的红酒,趁着火气,他又翻遍放在床头的各种有关为人处世名言名句,似乎和自己的事情没有关系,又似乎有点关系。他想想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是俗了又俗的庸货,怎麽他们那麽会来事呢。也许他们和中国人骨子里的习俗有些瓜葛。想到这里,他从柜底翻出孔子的《论语》。苑世安在回顾自己从参加工作到眼前所有走过的路程,他觉得自己正是孔夫子说的那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苑世安读到这里,骂了一声儿:“他妈个屄!”,他想起自己目前的处境:“如今自己虽然免强立起来,可年逾四十,还什麽也弄不明白,到五十才知道干什麽,七十才会办事情。还不如回家去养羊,等到七十再回来干工作呢?”,苑世安还真悟出道理来。他想:“自个儿的爹和儿时小伙伴们到如今也不就是放羊的吗,他们照样活得很好,更逍遥自在。”。他想想孙大胖子,什么学问也没有,一天到晚瞎操心,还挺牛!又想想自己,虽然不是“学富五车”,也是“才高八斗”,为什么要屈身于孙大胖子的掖下,为这“五斗米而折腰呢?”,他趁着酒力,大呼一声:“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苑世安脱掉西装和皮鞋,重新穿上山民的衣裳,回到自己的家乡放羊去了。从此,苑世安这个一乡之副乡长,只拿工资而不去乡里任职了。
风景秀丽的草甸子格外宁静,早晨被浓浓的雾气胧罩着,太阳一出来,天空一片蔚蓝,旷野里碧绿无限,各种野花绽放开美丽的笑脸,来迎接到这里淘宝的每一个人。这里是未曾开垦的处女地和发展经济的聚宝盆,在发展养殖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苑世安来这里放羊已经五个年头了。起初,苑世安只买了十几只母羊。俗话说,母羊下母羊三年下五个,加上不断引进优良品种,这样成倍数的增长,到如今苑世安的羊群早已发展到两千多只。每年可产羊毛近万斤,卖羊肉两万多斤,尽收入达二十万元有余。苑世安已是腰缠万贯的富翁兼豪绅了。他是县里唯一的开着轿车放羊的人。乡里的人们早已对他刮目相看了,老乡长孙大胖子见了苑世安不在是白眼的模样,而是早早地伸出胖胖的手手,紧紧拉住苑世安嘘寒问暖,高傲的神态已不复存在,象给苑世安放羊的小羊倌。乡里主管畜牧业的人,见老乡长对苑世安如此客气,在安排草场税收和种羊等方面都给予特殊的照顾。在他们眼里,苑世安是既有文化又有气魄的现代实干家,不再是那个白球不懂的书呆子了。他们常说:“如果让他当这个乡的领导,肯定能把这个乡的经济搞上去!”,苑世安骂他们都是一伙舔*子的蠢货。可惜县里那些官僚主义者的心思都在煤矿上,哪里会想到他苑世安呢?他们就这样把一匹“千里骏马”放归“山林”了,实在是对“人才”的“最大浪费”。
苑世安并没有因为人们对他态度的改变而改变他的情绪。他厌倦了乡里那种比市井还要低俗的阿谀奉承和势力小人的习气,更厌倦了小吏们那种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的险恶心肠。更使他伤心和断肠的是他的女人及其家人。他的岳父是一个靠盗掘国家资源发财的商人,妻子也是一位见利忘义的无情妇人,当他调到这个貧穷的山沟沟时,岳父见他已没有任何可利用的价值早已对他冷若冰霜,妻子见他“后山没雨”悄然离他而去,如今他是孓然一人。青山草地是他的温床,羊群和猎犬是他的伴侣,那钞票自然是他的爹娘。他惟一眷恋的人就是“埋在山那边的两位亲人”。
每当夜晚,群羊互相依偎在一起而彼此获得温暖时,为他牧羊的老人和孩子已经熟睡,他却躺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望着天上闪闪发光的繁星,内心的惆怅和空虚就会一阵阵地涌入自个儿的胸怀,他象一个被人间遗忘的流浪人被远远抛弃在荒郊野外。这里没有电,什麽也没有,有的只是茫茫的群山和暗淡的草地,还有他无限的哀愁和暇想。有时,放羊老人会给他们讲一些老羊倌的趣事,他会象孩子那样望着星星细心地聆听和琢磨。连日来,涂小萌一行三人在柳树乡对苑世安养羊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走访调查,不多日的感同身受的生活,使他们有了于苑世安一样的心情,他们除了感到那少有的心旷神怡和世外桃园的感受外,更多的是这里的空旷和寂寞。山民们对苑世安有不同的认识,他们觉得苑世安是一个办事认真和有钻劲的人,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不要说是国家干部,就是老百姓谁又忍得了这样的坚苦呢?再说,几年来,他给山民们也办了不少事,光给大家伙解决种羊一项就花掉自己几万块,从来就没有心疼过。他还给村里办学,老人就医花掉自己不少钱,都也不说什麽。当然也有人认为他行为古怪,有点让人难以理解和猜测不透。但是,他终究比乡里那些只拿工资混吃混喝的人和成天钻在一起鬼鬼怪怪的人强多了,山民们还说:“现在乡里还有象苑世安这麽好的人吗?”,其实,山民们谁也不问,他们只是在问自己的良心。看看那些头头脑脑们,他们除了想往上爬以外,什麽也不想干,而实际上他们什麽也不会干。“孙大胖子是好人!”每当黑夜沉沉的时候,苑世安对着星星为孙大胖子开脱。
涂小萌听了山民们的话,觉得很有道理。细一想,苑世安除了不上班外,他又有什麽错误呢,就是那些所谓上班的人又怎样呢,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老百姓再多掏点钱而养活他们。涂小萌来到了苑世安的窝棚,窄小的空间只有空方便面袋子和空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