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胄-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子鱼帮刘凌将外衣脱了下来,从桌子上将还暖着的参茶端起来递给刘凌。刘凌斜靠在椅子上,拍了拍陈子鱼的手背示意她在自己身边坐下。陈子鱼笑了笑,娇艳如花。她就蹲在刘凌身边,将臻首枕在刘凌的膝盖上。

    “王爷,乏了吧。”

    陈子鱼轻声问道。

    “头有些晕,不过却没举着乏。”

    刘凌笑了笑:“那些家伙,真能折腾!”

    陈子鱼也笑了起来:“我见王爷还没有回来,自己跑到到客厅外面去偷偷看过,十几位穿着一品国公袍服的大人物,再加上一位英雄盖世的汉王,喝的酩酊大醉,满嘴胡话,我在外面偷看都忍不住笑。”

    刘凌伸手在陈子鱼的翘臀上轻轻拍了一下笑道:“大胆!偷听我大汉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该当何罪。”

    陈子鱼娇笑道:“最高军事会议?我怎么听到有五魁首六啊六的,还听到大姑娘美来大姑娘浪之类的胡言乱语,十有八九倒是全出自王爷之口。”

    刘凌忽然收起笑容,语气中有些伤感的说道:“你知道的,这样的机会,以后说不定再也没有了,所以我今晚容自己放肆了一回,也容他们放肆一回。”

    刘凌停顿了一下,难得的用自嘲的语气说话:“其实他们也知道,今日之后与我再也不会这般亲近了。我也知道,今日之后,我和他们之间再想这样齐聚一堂,只怕很难。”

    “我知道。”

    陈子鱼轻轻的按摩着刘凌有些酸软的小腿:“他们其实心里也明白,所以才借着酒撒了回疯。明年十月份就要举行大典了。他们虽然都要赶回来参加,但那日之后,君臣有别,他们再没有机会这样闹一次。他们都是从很早之前就跟着王爷南征北战的,现在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从认识王爷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他们中,如鲁国公,英国公,已经跟随王爷有十几年了吧。”

    “英国公?呵呵,赵大,他和赵二算是跟我一起长大的。算一算,赵大比我年长七岁,赵二却要比我小了五岁。”

    刘凌仰着头,似乎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他们两个是我奶妈的孩子,我们三个是吃一位母亲的奶长大的。”

    这话,刘凌以前从没有说起过。或许是因为酒精麻醉了的缘故,或许是因为他的心里话终究还是要这个人倾诉。不过,这只是从那个真刘凌那里传承来的记忆,刘凌真正的认识赵大,那一年他已经十六岁了,赵大二十三岁,而赵二才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虽然是这样,但是刘凌脑子里还是经常会出现自己小时候被太子欺负的时候,赵大护在自己身前的样子。

    “奶妈走的早。”

    刘凌有些遗憾的说道:“我已经忘记她什么样子了。”

    “所以王爷才会如此安排?”

    陈子鱼轻声问道。

    刘凌怔了一下,伸出手在陈子鱼的额头上揉了揉:“你会怪我吗?”

    陈子鱼昂起下颌,坚定的摇了摇头:“王爷的安排,虽然子鱼不是很明白,但子鱼知道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能陪在王爷身边,就是子鱼今生最大的幸福!”

    刘凌感动着,将陈子鱼的手握在自己手心里。

    “赵大这个人是个能堪重任的家伙,只是心里太阴沉黑暗了些。前些日子将他监察院的差事剥了,也是为了压一压他。他想杀铁獠狼,明着是为我考虑,其实心里还不是有着那么点肮脏的妒忌?这个心思若是不让他断了,我又怎么能做以后的安排?这些日子他在家里养花喂鸟,估摸着心里也明白了我想让他明白的事。”

    “花翎罗旭他们跟着我,是因为尊敬我,何尝不是也为自己求一个好前程。赵大是最早跟着我的人,他心里那点想法,还能瞒得住我?”

    “从小,他就是一个阴谋论者。”

    刘凌说了一个陈子鱼不是很理解的词汇。

    “他做监察院的指挥使比你合适。”

    刘凌笑了笑道:“他那个阴沉的性子,能压得住院子。也正是因为在院子里的时间久了,他心里的阴暗也越来越浓烈。若是再不敲打敲打他,那阴暗就会浓烈的化不开。”

    “院子”

    提到监察院,陈子鱼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忍住没有问出来自己心中的问题,她知道答案,只是很不舍。

    “不舍?”

    刘凌握紧了陈子鱼的手:“院子太大了。”

    他停顿了一下说道:“大到已经能威胁到将来国家的安稳,你想想看,若是以后天下没有了什么战事,监察院庞大到让人害怕的机构那么多人,那么多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在太平天下无事可做,监察院会变成什么样?”

    “就算院子里的人还都是对我忠心耿耿,他们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天下承平之后,文官们容不得有那样一个庞然大物威胁着他们。平和的日子久了,也会让院子里的人都没了斗志。腐化,然后滋生出邪恶。”

    “其实”

    刘凌看着陈子鱼的眼睛说道:“从院子建立的那天,我就已经给院子定下了结束使命的日子。先一点一点来吧,最迟明年这个时候这世间就再也没有监察院这个衙门了。至于院子里的人,一部分安排进军中,一部分”

    刘凌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陈子鱼明白。

第621章 是忠犬() 
大汉大治三年春,已经拖了几个月的发兵吐蕃的事终于确定下来。刘凌以梁国公程义厚为主将,卫国公赵二为副将,以程义厚所部兵马十五万为主力,又从晋州,代州,潞州,雍州等地调集五万人马,共计二十万大军在南昌集结后开赴战场。

    四月末,大军云集吐蕃边境。

    大理倾国之力出兵六万,从南出兵与汉军遥相呼应攻入吐蕃境内。

    汉军的战力当世无匹,强大的汉军再一次展示了战无不胜的实力。从四月末开始,汉军高歌猛进杀入吐蕃国内。凭借着犀利的炮火,重弩,连发火弩车等令吐蕃人闻风丧胆的大杀器,汉军连战连捷。仅仅一个月,就与艰难前行的大理军会师。大理国王亲自出大营三十里迎接大汉雄兵,向北叩谢汉王天恩。

    又是一个草长莺飞的六月,当幽州的大片宫殿已经攻城收尾的时候,汉军已经押着吐蕃国王还有他的妻子,儿子等囚徒踏上了回程。

    “王爷,真的要撤销监察院?”

    没有实缺一直还赋闲在家的英国公赵大在听闻王爷打算解散监察院的时候终于坐不住了,他立刻更换了国公朝服急匆匆的赶到了画苑中。从那次晚宴之后,刘凌已经差不多一年没有见过赵大了。再见到他的时候,竟然发现赵大的两鬓都已经白了。

    “我以为你会一直躲在家里。”

    刘凌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赵大,视线在他两鬓的白发上停留了片刻:“从你的宅子到画苑,走着用不了一顿饭的功夫。”

    “属下知罪,属下只是没脸来见王爷。”

    赵大有些惶恐的说道,他脸上的表情不是作伪,这一年的打压,已经让他的锐气和棱角都被打磨下去了不少。也不知道是老伤一直没好,还是因为激动,他的两条腿一直在微微的颤抖着,让人看了心中不忍。虽然刘凌没有召见过他,但一直让李东昌勤去几次英国公府,给赵大调理身体。

    “坐吧,腿不好就别撑着。”

    刘凌放下手里的奏折,指了指桌案不远的椅子说道。

    “谢王爷。”

    赵大没拒绝,欠着身子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王爷,院子,不能裁撤啊。”

    赵大终究还是忍不住,刘凌之前打断了他的话,他知道王爷是让他静一静。虽然侍女端上来的香茶味道很醇香,婷婷袅袅的热气冒起来,茶香总是能让人心旷神怡,赵大捂着还很烫的茶杯,他心里却一刻也宁静不下来。

    “为什么?”

    刘凌没有直接回答赵大的话,而是反问道。

    “院子院子为王爷立下过无数次功劳,每一次大战,都是院子里的密谍冲在最前面。说句造次的话,若是没监察院,大汉雄兵很难做到百战百胜!院子里院子里的编制,还有不下三万人!”

    刘凌喝了一口茶,点头示意赞同赵大的话。

    “你说的是实情,没有监察院的密谍,大汉统一天下的步子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完,没有院子,确实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大汉雄兵。”

    他停顿了一下说道:“院子里现在没有三万人了,从去年开始逐步将文职转到各部任职,军职的调入军中任职,现在院子里还剩下的在编制内的人,还有七千三百一十八个人。这些人大部分是当初院子临时征召的密谍,他们都有自己的营生。”

    “可是王爷,天下才太平一些,这么快就将院子裁撤了,会寒了不少人的心啊。”

    这次赵大没有再退缩,而是看着刘凌的眼睛说道:“院子有多重要,王爷比属下清楚的多。若是贸然的将院子裁撤了,只怕。很多人心里都会不舒服。院子里的密谍遍布大江南北,若是院子没了,他们怎么办?”

    “你能这么问,就说明你知道监察院存在的利弊关系。”

    刘凌没有在意赵大语气中稍稍带着的不敬。

    “战时,监察院的存在能让大军与敌交战轻松很多。只要有院子提供情报的战役,大汉的军队从来没有打输过。你说的没错,每次战役的时候,冲在最前面的都是监察院的密谍,没有他们先去打探情报,战争不会那么顺利。所以,那个时候监察院的存在是对我大汉十分百分有利的。”

    “但现在没有什么战事了。”

    刘凌看着赵大说道:“无所事事的监察院,留下来是是利大,还是弊端大一些?”

    刘凌问。

    赵大张了张嘴:“属下知道,院子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了。日后天下承平用到院子的时候越来越少,院子里的人整天闲着无所事事,俸禄却比同级别的官员高三倍,现在虽然看起来还相安无事,用不了多久文官就会对院子群起而攻之。这些,属下都明白,可王爷不该将院子整个都裁撤掉,哪怕哪怕留下一小部分也行啊!”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鼻子说道:“留下一处,一处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这对于日后朝廷稳定有大好处的。王爷,属下已经离开院子一年了,但属下还了解监察院,朝廷离不开监察院,属下离不开监察院,王爷,也离不开监察院啊!”

    “监察院的职责,已经分派到刑部,大理寺几个衙门头上。”

    刘凌淡淡的说道。

    “督查百官?”

    他似乎对赵大这样愚笨和顽固有些生气:“院子如果留下来,将来就是一个祸害!院子里没有不知道事,别说百官,就是普通百姓家里今天晚上吃什么东西,如果我想知道,随意指一户人家,用不了多久我就能知道的一清二楚。监察百官!我怕的就是院子里的人拿着这个大到没边的权利胡作非为!”

    他伸手摆了摆制止赵大继续说下去:“我的话已经说得跟明白了,现在你闭嘴,给你一刻的时间来想一想,今天你来画苑到底对不对!”

    “属下真的舍不得啊!”

    不知不觉,赵大的眼角流下了两行清泪。这是刘凌第一次看到赵大落泪,记忆中,那个挡在自己身前被当初北汉的那个太子踢了无数脚,被推倒在地踩断了腿骨都没有的家伙,坚强的好像一块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可是现在,赵大已经学会了退避。

    “舍得,舍不得,院子终究是不能留下的。能分派出去的人都会分派出去,实在各衙门都无法接收的人,每个人我会发一份钱财,最起码够他们不愁吃穿的活半辈子。你来的很巧,明天一早我就要调集进军围住院子了。既然你来了,明天这件事还是你去做的。你为了大汉,为了监察院付出了不少努力和血汗,监察院是你看着一点一点庞大起来的,所以最后这终结之事,你去做倒也合适。”

    赵大还要说什么,却再一次被刘凌打断:“十月初一的登基大典已经基本上筹备妥当了,还缺一个执另官,按品级来说不高,正四品,如果你想回来做事,这个位子我先给你留着。等你想通了再来找我,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位子给你留着,很重要。”

    刘凌重复着那三个字“很重要。”

    “在属下心里,第一重要的是王爷,这个永远都不会改变!第二重要的就是院子,属下不知道,还有什么事能让属下觉得,比监察院更加重要。”

    刘凌笑了笑:“大典之后我会告诉你什么事,但不是现在。”

    赵大还想再劝刘凌,刘凌却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我可以推迟一天,明天你先回院子里见见那些老部下,替我也劝劝他们,告诉他们,我不会丢弃他们不管。监察院没了,我还有别的事安排他们来做。”

    “赵大。”

    刘凌叫了一声。

    “王爷请吩咐。”

    刘凌白了赵大一眼道:“这么多年,难道你就没有想过给自己换一个能上得了台面的名字?”

    “名字?”

    赵大有些不解。

    “赵大,太俗气!”

    不知道刘凌为什么会突然说起这个:“这是当初你爹随便取的名字,那个时候你和赵二还在奴籍,随便叫个名字也没什么。可现在你和赵二都已经身为国公了,这名字难道你自己不觉得有点寒酸?”

    赵大抬起头,很严肃的回答刘凌的话:“是俗气,赵大,就好像阿猫阿狗的名字一样。”

    “可我就是王爷的一条狗!”

    他咬了咬嘴唇,毋庸置疑:“忠心不二的狗!”

第622章 还远吗() 
“实在没有想到,倭国弹丸之地竟然这么难打。历时一年多,垣国公才将要把倭国拿下来。”

    不知不觉中,君臣二人的谈话已经转移了话题。

    自从去年乾宇大殿封赏群臣之后,昭先又赶回水师指挥征伐倭国。从大治二年六月初就开始打,打到了大治三年六月中旬,一年还多几天,据说倭人还站着大概有三四个县那么大地方负隅顽抗。这个时候的倭国,并不是四个岛上都有不少人居住。昭先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虽然慢了些,但胜的彻底。

    “不是倭国难打!”

    刘凌笑骂道:“是昭先妒忌杨砍头的外号,自己也想弄一个昭砍头的名字来顶在脑袋上。从去年六月,他步步为营的打法没错,可也不至于推进的这么慢吧?你知道他往大海里丢了多少颗人头了吗?”

    刘凌叹了口气:“具体数字没有人知道,只是据说有一处海湾的缺口硬是用人头给填满了!”

    赵大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震惊。填满一处海湾,就算再小的海湾,那得需要多少颗人头才能填满?如此说来,王爷说垣国公昭先妒忌辽国公杨业顶着那个杨砍头的外号,看来也不为过了。

    “上个月,与倭国残余的军队主力决战,一仗下来之后,昭先让士兵们砍了倭人的脑袋堆人头佛塔,一千颗人头堆一座,堆了足足六十四座!”

    刘凌也不知道是生气还是想笑,嘴角微微往上翘着:“倭国笃信佛教,昭先用人头来堆积佛塔,也不知道佛祖知道了是该觉得高兴呢,还是该生气。”

    无论是佛祖还是倭人,肯定不会高兴。

    赵大苦笑着摇了摇头:“这样打下来,等垣国公回师的时候,岂不是把整个倭国屠了族?一个人都不留,还要那几个破岛子有什么用。我听说倭国那个贫瘠的地方,种水稻都结不出穗子!”

    刘凌笑道:“倒也没有那么严重,不过确实贫瘠了点。”

    “四座荒岛确实没有什么用,不知道漏网的要用多少年才能继续繁衍成群。”

    赵大想了想,忽然说了一句让刘凌都有些意外的话:“若是王爷看那些倭人不顺眼,每年派人上岛去杀几回就是了。一次有漏网的,两次有漏网的,十次百次,就算还有漏网的还能成什么气候?”

    “看倭人不顺眼?”

    刘凌笑了起来:“还确实是这样。”

    南宋崖山之战,宋军最后的十余万兵力组成的水师与元军水师决战,因为小皇帝的船被围困在中央无法突围,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此战随行的十余万军民尽皆投海追随皇帝而去,南宋灭亡,当时的倭国举国戴孝,百姓皆哭。那个时候的倭国其实对中国还没有什么威胁,刘凌这仇报的稍微早了些。

    不过没关系,他心里没负担。

    要不是后来几千万人口挤在那么屁大的贫瘠地方,或许他们也不会没完没了的搞侵略吧?

    前世的时候曾经有人对刘凌这样分析过。

    刘凌当时摇了摇头,他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估摸着,十月之前垣国公肯定能凯旋归来。”

    赵大想了想说道:“正好奏着凯歌参加大典。”

    刘凌嗯了一声说道:“这一年,你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