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胄-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谏嗳ソ馐鸵环馐呛笫蓝嗌俣嗌倌辏懈鼋行疗驳睦贤匪吹摹H绻茄幕埃慌轮仪淄醮笕司突岜蝗说背煞枳恿恕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画的一侧是刘凌亲笔书写的破阵子,这首词是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的南宋名将,也是著名的词人辛弃疾所写。辛弃疾出生的时候,中原已经被金兵所占领。他二十一岁参加抗金的义军,后归入南宋。

    辛弃疾原名叫做辛坦夫,后来为了表示自己有能力驱逐鞑虏抗击金兵,将坦夫二字改为弃疾。这是效仿大汉武帝时期,名将霍去病的名字而改的。一个去病,一个弃疾。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是他想表达自己愿为国效力征战沙场的一种决心。

    辛弃疾,是开创了一代词风的著名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勇冠三军,熟稔军事的将才。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的瑰宝!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所以,当裴浩第一眼看到这首词的时候,顿时被那种豪迈的气势所震撼了。他是一个文人,能从诗词中感受到那种苍凉豪迈血腥壮烈的场面,心中顿时就对刘凌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敬佩。

    喃喃的将这首词咏念了一遍,裴浩觉得自己的心都被这诗词振奋了起来。

    正好这功夫,刘凌举步走了进来。见裴浩正全神贯注的看着自己随意涂鸦的那一幅画,刘凌不由得苦笑了起来。其实他了解自己的水平,这幅画若是论画工也就是三流,不过配上辛弃疾的这首词意境就上升了一个档次。不过即便如此,也入不了大家的法眼。若不是柳眉儿执意要将这画挂在这里,只怕他早就拿去烧了。

    “裴大人,有失远迎,倒是本王失礼了。”

    刘凌咳嗽了一声,朗声说道。

    裴浩一转身见刘凌到了,赶紧躬身拜倒在地。

    “下官刑部侍郎裴浩,拜见忠亲王。”

    刘凌快走几步,将裴浩搀扶起来说道:“自己家里没有那么多规矩,裴大人不必行此大礼。”

    裴浩道:“早就想来拜会王爷了,只是一直俗事缠身,还请王爷恕罪。”

    刘凌哈哈笑道:“裴大人倒是客气了,来来来,这边坐下说话。”

    刘凌和裴浩分宾主落座,小丫鬟敏慧给裴浩上了茶。敏慧轻巧的给裴浩行了礼,然后躬身退了出去。裴浩笑道:“王爷府里的丫鬟都如此聪慧,真是让人羡慕啊。”

    刘凌讪讪的笑了笑,心说一会儿让潘金莲过来侍候你

    “王爷,下官这次冒昧来访,其实”

    裴浩放下手里的茶杯,想了想说道:“还是跟王爷直说了吧。王爷的为人裴浩心中一直敬佩,刚才见了王爷的词更是对王爷的品德多了一层的了解。而裴浩也不是一个善于言辞之人,所以若是言辞不当之处,还望王爷赎罪。”

    他站起来躬身施了一礼。

    刘凌眉头挑了一下,随即笑道:“裴大人,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裴浩道:“下官是来跟王爷道别的。”

    刘凌心里猛地一跳,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此话怎讲?”

    刘凌问道。

    裴浩看了一眼刘凌,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王爷,虽然裴浩从来不曾拜会过您。在朝堂之上除了公务也不曾和王爷多有交流,私下里见了王爷也只是行臣子之礼。但是,裴浩心里对王爷的敬重,甚至比对自己父母的尊敬还要深切。”

    他真诚的说道:“裴浩一生之中,一前一后只敬重过两个人。一个,便是我的恩师,刑部尚书司马律。另一个,就是您了。司马律对我恩重如山,虽然后来因为政见不合彼此间有了间隙,但是裴浩心里依然是尊敬他的。而王爷您,所作所为无不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好事,裴浩是发自肺腑的崇敬。”

    “等等,裴浩,你到底打算如何?切不可自误!”

    刘凌打断了裴浩的话语问道。

    从裴浩之前的几句话中,虽然他没有表达出什么别的意思。但是刘凌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也嗅到了一丝某种不祥的味道。所以,他才会打断裴浩的话直接问了出来。

    裴浩楞了一下,随即轻轻一笑道:“王爷多虑了,裴浩只是想辞官不做。”

    他叹了口气说道:“王爷也知道,刑部出了那么大丑闻,虽然皇帝陛下并没有严厉的责罚尚书大人和我,但是我心里,难以平静。”

    “现在刑部的丑闻已经越传越烈,我是太子乱党一案的主审官。出了这样的事,我难辞其咎。陛下和王爷抬爱不追究我的责任,但是我心里却愈加的惶恐了。为人臣子者,没能严于律己公正办案,这是不可原谅的。所以,我决心这次将案子彻查完毕之后就向陛下递交辞呈,在这之前,先来向王爷您禀报一声。”

    刘凌是何等的聪明,他又怎么会全信了裴浩的话?从裴浩的话里,他隐隐感觉到了一丝悲凉绝望的气息。这一点让他心里不安,他觉得这个裴浩或许要孤注一掷了。而现在刘凌已经猜到主使范元山等人刺杀司马律的就是裴浩,他要是再猜不到裴浩所说的告别意味着什么,那他就太笨了!

    “裴浩,或许,咱们确实该好好谈谈了。”

第54章 雌雄斗() 
“裴浩,虽然本王并没有和你有过太多的接触,但是你的为人本王还是了解的。”

    刘凌想了想,淡淡的说道。

    “给你讲个故事吧,或许会对你下决定之前有所帮助。”

    裴浩点了点头,安静的听着刘凌的下文。刘凌喝了一口茶,若有深意的看了裴浩一眼,接着语气平淡的讲述了一个让人有些感叹的故事。

    “很久之前,也是一个乱世的时候,有一对师徒一起辅佐一位诸侯。师父叫做康有为,徒弟叫梁启超。最开始的时候,师徒两个人形影不离,政见一致,都一心想辅佐那位诸侯登基为帝,造福苍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徒弟梁启超渐渐的发现,师父的很多主张都是错误的。而作为弟子,他却只能按照师父的思想去行事。这让他心里十分的矛盾,也十分的痛苦。他知道,若是按照师父的主张,到最后必定会将百姓带到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

    “他的师父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完美的,最好的,只要这样做就能达到心中理想。而梁启超却知道,这只不过是师父的一厢情愿罢了。”

    “经过再三的考虑,终于,梁启超做出了令所有人震动的决定。他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站在了他师父康有为的对立面,宣扬他的主张,一种真正的能带给百姓幸福的主张。”

    “在当时的环境下,他这样做是大逆不道的。不但遭到了他师父的唾弃,更是让很多同僚都看不起。就连曾经对他信任有加的诸侯也渐渐的冷落了他,然而,梁启超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对诸侯动之以情晓之于理,终于说动诸侯采取他的主张治理天下。”

    “十年,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年。在这十年当中,梁启超背负了一切的骂名。他的恩师康有为甚至写诗骂他,将其称之为梁贼启超。更是当众宣布将梁启超逐出师门,说他是个窃国而求名利的伪君子!而梁启超也反唇相讥说他师父:大言不惭之书生,于政局甘苦,一无所知!”

    “然而,十年之后,在梁启超的带动下,诸侯改变政策,渐渐地这个诸侯国强大了起来。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太平安稳。十年之后,人们也终于知道了,梁启超的主张是正确的。”

    “而在这十年当中,师徒反目,师父派人辱骂徒弟,甚至想尽一切办法阻拦徒弟整改朝政。而徒弟在这个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以至于两个人的关系到了不可两立的地步。”

    “再后来,作为师父的康有为执迷不悟不惜鼓动一个叫张勋的将领造反,以便恢复自己的主张和除掉自己的徒弟。最后徒弟取得了胜利,造反的将军被打败后处死了。老师气急攻心,病死在了家里。”

    “实现了自己理想的梁启超,带领着老师的其他弟子为师父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并且用最真挚的感情写了篇悼文。在这篇悼文中,他肯定了老师前期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并且深深的尊敬老师的作为。而后,婉转的点明了老师在后期其实是错误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还是老师的弟子。”

    梁启超曾经对讥讽他不尊师重道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师弟自师弟,政治主张则不妨各异,吾不能和吾师共为国家罪人也!”

    刘凌说完,若有深意的看着裴浩。

    这个故事其实一半真,一半假。真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师徒反目成仇的故事,假的是刘凌给他俩换了一个时代一个背景。这个故事的真实背景其实是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时候,代表着保皇派和革命派的师徒康有为梁启超师徒的真实历史事件。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和司马律裴浩师徒二人的事情十分的契合,但是刘凌在这么短的时间想到这件事已经殊为不易了。要不是他前世博览群书,也不会在这么快就想到康有为和梁启超。

    他自然不能说,这是在清朝末年发生的事。对于裴浩来说,千年后的清朝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存在。

    裴浩端着茶杯,陷入沉默当中。

    刘凌也不再说什么,站起来伸了下懒腰,径自出了客厅走了。

    刘凌知道自己的故事还是对裴浩有所触动的,现在裴浩这个人钻进了牛角尖里,一时间很难自拔。此时若是没人拉他一把,或许他就会进入死胡同再也出不来。不但搭上自己的前途,还得搭上自己的性命。而若是有人点醒他,或许就能给他一种拨开乌云见明月的豁然。

    或许就是一句话,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或许一个微笑,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决定。一件小事,一件善事,何止胜造七级浮屠?

    正如一个人,因为生活的困苦或者某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而心情沮丧的时候,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明天,绝望的情绪已经占据了他的内心。此时,若是没人帮他一下,或许将是一种悲惨的结局。而如果有个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话,或许就是一种美好的结局。

    一个人,一种人生,因为不同的际遇,或许将有不一样的结果。

    对他人对自己都不冷漠,对家庭对社会都有贡献,抱着一种欣欣向上的心态,或许在不一样的心态下就能做出不一样的决定。

    裴浩先是被刘凌客厅中的那首破阵子触动了心弦,紧接着又被刘凌所讲的故事影响了心绪。他的思维正在悄悄的做着转变,一颗洁白的雪莲种子,已经在他的心灵土壤中悄然发芽。

    其实,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是在到了绝境,看不到前途的光明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产生孤注一掷的念头。

    这个时候,别人的意见其实是很重要的。

    刘凌也不打扰裴浩此刻的那种空明,而是举步走出了客厅。出门正看见很多侍卫朝着演武场的方向跑了过去,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

    刘凌见到这些侍卫们的怪异表现,一开始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猛然间心头一道闪电炸起,他才想起自己不久前把潘金莲诱骗到演武场去了,而为了引她走,自己不得不牺牲了赵二。

    虽然赵二真的说过那些话,但是他说出来告诉潘金莲总归是不怎么厚道的。

    一想到大怒的潘金莲极有可能变身终极怪兽,就是奥特曼来了也只有被虐的份,刘凌的心咯噔一下子,心说赵二坚持住,本王救你来了。

    想到这里,刘凌如此淡定的人都少了三分的风度,脚下加快,一路朝着后院演武场的方向赶了过去。

    一路上不断有侍卫对刘凌行礼,刘凌只是点头示意直奔演武场。

    演武场上已经被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不大的场地外面至少围着一百多人。除了当值的侍卫之外,京畿大营调过来的精兵再加上忠亲王府原来的侍卫,还有从大内调过来的高手此刻差不多都在这里了。

    人群中不断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刘凌快步走到跟前,许多侍卫见到他纷纷跪下行礼。大家自发的让出一条通道来,刘凌举步走进了人群之中。

    到了场外一看,刘凌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一些。

    只见场上,赵二正与潘金莲两个人打得难解难分!赵二脱了长袍,只穿了一身短衣襟的服侍,浑身上下显得干净利落。手持一根沉重的镔铁大枪,那枪上下翻飞间如蛟龙出海,如猛虎下山。这一杆大枪,在他手里真的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带着一股虽百万军吾往矣的气概。

    而那潘金莲,却是再次让刘凌大吃了一惊。这个彪悍的女人,竟然也将碍事的衣裙脱了,只穿了一件贴身的衣服,手持一对铁锤和赵二对攻。这一对铁锤看样子不下二百斤,被她舞动的虎虎生风。如此沉重的兵器,在她手里竟然如轻若无物一般。如此的举重若轻,便是一般的武将都难以做到。

    也不知两个人斗了多久,但是从两个人身上都被汗水湿透可以看出,两个人已经交手的时间不短了。两个人现在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彼此往来谁也奈何不了谁。

    刘凌看了一会,忽然发现在演武场边缘处坐着几个武将,一个个垂头丧气,几乎个个挂彩。刘凌问身边的一个侍卫道:“那几个人怎么回事?”

    那侍卫道:“启禀王爷,那几位大人都是被那潘金莲打伤了”那侍卫讪讪的说道:“也不知那潘金莲今天怎么那么大的火气,一到演武场就高呼赵将军的名号,说要与他决一死战。赵将军不在这里,见她骂人,几个大人上前理论,结果一言不合打了起来。谁知这女人真是彪悍,几位大人都不是对手。”

    “上次败在那潘金莲手下的百夫长大人,一双铁锤也被她夺了去,掂在手里还嫌轻了,不趁手!后来赵将军来了,见手下人受了欺负,赵将军就和那婆娘打起来了,现在已经打了半个多时辰,两个人还是不分胜负!还是赵将军神勇啊”

    刘凌暗道了一声惭愧,心说神勇,神勇也是潘金莲逼出来的吧,他很自觉的将自己的功劳给抹除了。

    见赵二没有什么危险,刘凌提着的心倒是放了下来。此刻认真观看,见两个人的本事在伯仲之间,一时谁也拿不下谁。赵二枪法绝伦,而且最不缺的就是实战经验。只是和一个女人缠斗,难免还是有些放不开手脚。倒是那潘金莲,手持两只大锤,舞动起来气势如虹,呼呼带风。

    那潘金莲一锤砸下,赵二举镔铁大枪格挡了一下。只听当的一声脆响,震的围观众人耳朵都有些生疼。赵二被这一锤砸的连着退后了两三步才站稳身形,而那潘金莲也是退后几步。

    “哈哈,想不到你这小白脸倒有几分力气,来来来,再接老娘三锤!”

    潘金莲打的兴起,不由得高声喊道。

    赵二怒道:“你这婆娘得势逼人,若你不是女人早死在本将军铁枪之下。既然你得寸进尺,就别怪本将军辣手无情了!”

    说完,赵二一抖长枪冲了上去。

    两个人都拼出了火气,谁也不服谁,照这么打下去,只怕到了天黑也分不出胜负。只是如此长时间的缠斗,对两个人都会有很大的伤害。若是两个人钻了牛角尖,只怕最后难免会有一人先力竭而亡。

    刘凌刚要说话,只见一道人影飞鹰一般从人群后面掠了出来,三两步到了场上。这人两手分开,一手抓着赵二的铁枪,一手捏住潘金莲的手腕,大喝了一声:“开!”

    这一声喊,中气十足,如雷贯耳!

第55章 胜券在握() 
跃到场上分开赵二和潘金莲的,正是花三郎。

    花三郎两臂之力不下千斤,也就是他,换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