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陈毅的非常之路-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稍勿松懈”,积极准备向各解放区推进;命令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继续抵抗八路军、新四军的反攻。
  由于国民党当局的背信弃义和妄图抢夺抗战的胜利果实,国共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陈毅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变化。
  8月12日,中共中央指示华中新四军,改变夺取大城市的方针,要求江南部队就地向四周发展,夺取广大乡村和县城;江北部队力争占领津浦铁路及长江以北、津浦路以东、淮河以南一切乡村和城市,以配合八路军占领陇海路。
  陈毅当天即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对华中局和新四军贯彻中共中央8月12日指示的具体部署:在江南方面,立即有计划地分路发动进攻,占领吴兴、长兴、宜兴、溧阳、溧水、郎溪、广德、金坛、句容、高淳诸城镇,太湖西岸各地及浙西敌区各县;对京沪沿线苏州、无锡、武进、镇江、丹阳等城,可相机占领,不可能时即不要去,能占领时亦不宜作久住之计,而主要的是去占领各该县的农村市镇。
  在江北方面,应将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运河两岸这一整块地区打成一片,占领所有城市,解放所有地区,打定长期巩固根据地的基础。
  军部在运河沿线,选择适当指挥位置。
  8月23日,陈毅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共中央为加强军事工作的领导,会议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陈毅为12名军委成员之一。
  时局的急剧发展,国民党当局为准备内战加紧调兵遣将,迫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做两手准备:一是决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蒋介石的代表张治中陪同下,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和蒋介石谈判,争取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一是现在延安的各大区高级军政领导人立即返回原地,迅速负起各自的领导责任,做好应付国民党挑起内战的准备,以免形势逆转时而措手不及。
   。。

八、“只要你坐在那里就起作用”(2)
8月25日上午,一架美国军用小型飞机飞离延安东关机场。
  陈毅、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陈赓、林彪、萧劲光、滕代远、杨得志等20名高级军政领导人,为了同国民党抢时间,不顾危险地挤在这架飞机上奔赴各自的战斗岗位。
  为了预防不测,每人身背一副降落伞,而且事先临时抱佛脚地练习了一下紧急跳伞的基本要领。
  陈毅一行飞越吕梁山,当天中午到达晋东南黎城县长凝机场。
  在此小停后各奔东西。
  在黎城,陈毅与湘南起义时入伍的老部下、如今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同行,并得到他派出的小分队护送,一起翻越太行山,于9月下旬到达河南东北的濮阳。
  陈毅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肩上的使命,家小的企盼,都令他归心似箭,然而想起饶漱石对他的不能相容,又不免有几分忧虑。
  但他早已郑重地向毛泽东表过态,这个想法只不过一闪念而已。
  他再一次告诫自己:面对现实,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又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不应为个人关系难处而畏缩不前。
  他飞离延安的次日,中共中央特地致电华中局:“陈毅同志昨日飞抵太行,转赴华中。
  陈态度很好,一切问题均谈通。
  分工:饶为书记及政委,陈为军长及副书记,其余不变。”
  这时,陈毅已经知道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已经飞往重庆,将同蒋介石进行面对面的较量,其艰难和复杂程度比之于党内军内矛盾超过多少倍。
  这更激励他要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回到新四军以后坚决按中央的指示办事,传达好七大的方针,不管多艰难多复杂,都要同饶漱石相处好,以便团结对敌。
  由于情况出现变化,中共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山东抽调数万兵力开赴东北,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撤,一部进入山东。
  9月26日,陈毅在河南濮阳时收到中共中央9月23日来电,要他不要去华中,“因中央有新的部署,决定新四军主力及陈、饶二人均到山东工作,望你及你所率军事干部取捷径直到山东,接替罗荣桓职务,以便罗迅速去东北。”
  10月4日晚,陈毅乘吉普车到达山东军区所在地临沂,受到罗荣桓、黎玉、舒同等军区领导人的热情欢迎。
  10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新四军军长陈毅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这时,由于形势的急剧发展,他们迅速办完了交接工作。
  罗荣桓离开临沂赴东北前夕,亲手把一张虎皮褥子送给陈毅作纪念。
  陈毅知道罗荣桓带病出征,对他的健康状况非常关心,特地对随军出发的医生详细作了交代,此次渡海去东北,海上风浪颠簸和长途跋涉都有可能加重他的病情,一路上一定要悉心照料。
  几天后,饶漱石随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由苏北淮阴来到临沂。
  陈毅捐弃前嫌,以向前看的态度主动同饶漱石接近,处处注意搞好关系,并遵照中央指示在华中局和新四军中传达了中共七大的方针。
  随后华中局改为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饶漱石担任华东局书记,陈毅、黎玉为华东局副书记,在军队职务上陈毅为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为新四军政委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
  1947年1月,遵照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和山东军区、华中军区番号撤销,合编成华东军区,陈毅任司令员、饶漱石任政治委员。
  与此同时,华东主力部队进行统一整编,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此后陈毅继续担任华东军政职务,除1948年在保留华东职务的情况下,有一段时间因为中原地区工作的需要,在任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期间,同饶漱石一度分开外,直到全国解放初期他们两人都在一起工作。
  

九、身兼华东中原要职(1)
一辆带皮篷的军用吉普车、一辆带篷布的大卡车,颠簸在黄河边蜿蜒不平的简易公路上,扬起高高的尘土。
  那辆带皮篷的吉普车颇惹眼,黑漆锃亮闪光,皮篷也是黑色的。
  车后挂了一个拖斗,卧具被褥一应俱全,夜间赶路完全可以放开身子在车上睡觉,不用担心误了时辰。
  此车先前的主人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如今的新主人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陈毅和随身的工作、警卫人员是1947年11月上旬离开华野司令部的,正日夜兼程地赶往晋冀鲁豫邯郸局所在地冶陶,去与邯郸局主要领导人薄一波等商讨华东野战军战争规模扩大以后的兵员、民工、粮食、械弹、被服、医药、经费等供应问题。
  11月24日到达冶陶时,天已擦黑,薄一波等人亲自提着马灯前来迎接。
  陈毅非常清楚,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晋冀鲁豫不仅担负着对中原、华东野战军繁重的供应任务,有时还得供应西北野战军,负担确实很重,因而所提要求都再三斟酌,尽量考虑到需要和可能,着眼于全局利益。
  薄一波也尽量满足华野的要求,并尽其所能还主动追加一些急需项目,使陈毅深受感动。
  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刘少奇和朱德总司令得知陈毅在冶陶,打电话要他事毕后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工委所在地汇报华东野战军情况。
  12月初,陈毅来到西柏坡。
  故人相见,分外亲热。
  陈毅详细汇报了华东野战军近年来的情况。
  刘少奇、朱德盛赞华东野战军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战绩,要陈毅转告华野全体官兵再接再厉,为取得外线作战的更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末了,刘少奇、朱德告诉陈毅,中共中央来电要他出席中央“十二月会议”,望他早日动身。
  因路上大雪受阻,陈毅过雁门关出长城,过黄河,到达陕北杨家沟时,中央“十二月会议”已经结束。
  中央办公厅为给陈毅“接风洗尘”,特地请贺龙的部队从黄河东边搞了鱼来。
  在当时陕北的战争环境下,席上有鱼有肉,已经算是盛筵了。
  更使陈毅感动的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在百忙之中竟破例为他接风,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也出席作陪,浓浓的战友情谊,使他久久难忘。
  陈毅刚刚安顿下来,毛泽东就派人送来了“十二月会议”的全部文件和有关的记录稿,并捎了话来:先赶紧看这些文件,容后面叙。
  几天后,毛泽东与陈毅做了一次长谈,给陈毅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胜利的精辟分析,所虑之深,所谋之远。
  在1947年12月25日《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个报告中,毛泽东开头就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
  “反攻”与“进攻”,一字之差,陈毅却异常敏感,界限分明,陈毅不禁眼前一亮。
  除了过去“左”倾盲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未妄言很快夺取全国胜利。
  抗日战争结束时,毛泽东也只是说“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只提争取国共合作的前途,不提全国胜利。
  在这次交谈中,毛泽东清醒地说:去年###月,中央只说反攻,反不过去还可以退回来。
  现在刘、邓和你们反出去站住了,不会被赶回来了,我们才下决心说“进攻”。
  陈毅在杨家沟一住就是一个月,对五年夺取全国胜利充满信心。
  他的这种好心情,在他这时所写的诗中有所流露:
  小住杨沟一月长,
  评衡左右费思量。
  弯弓盘马故不发,
  只缘擒贼要擒王。
  北国摧枯势若狂,
  中原逐鹿更当行。
  五年胜利今可卜,
  稳渡长江遣粟郎。
  “粟郎”,指粟裕。
  末句隐藏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机密,中央曾考虑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那样,派粟裕率华野一、四、六纵队渡过长江向江南战略跃进,直捣蒋介石的后方,使国民党军首尾不能相顾,而加速崩溃。
  只是后来中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主力暂不向江南作战略机动、“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建议,“稳渡长江遣粟郎”才临时改变。
  1948年2月4日,陈毅离杨家沟东返。
  回到华野两个多月后,陈毅的工作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刘伯承、邓小平向中央正式提出:中原局辖区甚大,领导力量极嫌薄弱,三部分野战军在20万人以上,如粟裕迟出,则达30万人。
  军区武装约为20万人,亦须统一指挥与供应,因此请求调陈毅到中原工作。
  关于陈毅是否调中原工作的问题,中央曾正式向有关方面征求意见。
  华东地区的广大官兵当然舍不得自己的老军长离开他们,粟裕则直接向毛泽东力陈“华东离不开陈军长”。
  中原方面,刘伯承、邓小平等主要领导人深知陈毅在华东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在向中央请调时,明确建议:“不管哪种形式,陈毅同志华野职务不变。”
  

九、身兼华东中原要职(2)
经过充分酝酿,5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华北、中原两解放区的辖区和人选》的通电,明确指出:“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境地外,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到川陕边区均属中原解放区。
  中原中央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刘伯承为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为政委,陈毅为军区及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军区及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
  陈毅仍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一个大的中原战场的格局,业已形成。
  从此,华东、中原所在的南线战区形成一个具有极大权威的军事政治指挥中心,使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协同配合进入新的更高的水平,为尔后指挥千军万马进行战略大决战的总前委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5月11日,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来到濮阳对华东野战军一兵团进行视察,同主要领导干部一一谈话,同尽可能多的官兵见面,鼓励他们“钓大鱼打五军,”争取早日埋葬蒋家王朝。
  陈毅以新任的中原局第二书记、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的身份全程陪同朱总司令视察,并向华野一兵团团以上干部讲话,号召大家学习朱总司令对人民事业对党的无限忠心、对党的路线坚定不移的精神、政治远见与实际结合的革命乐观主义、浩如海洋的度量和艰苦朴素的作风等等。
  他还特别强调,作为一个革命军人,要像朱总司令那样“精通革命军事学,熟悉各种战法,有不断的创造”,“要加强军事学习,提高战术,熟读总司令的文章,放在实际运用上去战胜敌人”。
  陈毅还把孟良崮战役期间缴获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的勃朗宁手枪和一套铝合金折叠桌椅赠送给朱总司令作为纪念。
  这套折叠桌椅精致轻巧,适合于行军作战用,朱德一直使用并带进了北京,直到他1976年6月逝世前才亲自批示转赠平山西柏坡革命博物馆。
  朱德离开濮阳以后,陈毅、邓子恢等准备动身西去中原时,恰巧军委后勤部长杨立三来濮阳协助华野精简整顿后方机构,陈毅托他回军委时把战场上缴获的一架交直流收音机带交周恩来、邓颖超,并附一信。
  信中说:“恩来、小超两同志:……特托立三同志代上奉赠,此美国新出品、许昌战斗缴获品,你们有电灯,利用其开动起来十分好,两夫妇可以在屋内跳舞。”
  此信陈毅写于5月29日,其中还有一段触及他本人思想的话:“明日即西去,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并望将来能随军入川”。
  此信传达了陈毅对周恩来的一片深情,令周恩来十分感动。
  但信中所流露的陈毅的思想苗头引起周恩来的高度重视。
  周恩来对陈毅是相当了解的。
  他们早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就相识。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陈毅被中共中央军委分配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任党委书记。
  汪精卫###后,军校被改编为张发奎第二方面军教导团,陈毅因身份暴露,难以立足,星夜奔赴南昌追赶起义军,终于在江西抚州赶上。
  陈毅要求到主力部队工作。
  周恩来与刘伯承商量后,分配陈毅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的团指导员。
  陈毅知道,这个团是参加过北伐战争的叶挺独立团的主力改编而成的,素有“铁军铁团”之称,感到十分满意,周恩来有些歉意地说:“派你做的工作太小了。
  你不要嫌小!”
  陈毅想的是干主力,干革命武装斗争,根本没有考虑职务高低,所以回答得干脆:“什么小不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也干!只要拿武装我就干!”周恩来非常清楚,这是陈毅的真心话,他热爱这支军队,从此再没有分开过。
  现在,中央刚刚确定调他到中原地区工作,要不是遇到了什么非常特殊的情况,决不会凭空冒出“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这样的念头。
  周恩来读罢陈毅来信,觉得此事关系重大,特地批转毛、刘、朱、任等中央领导人传阅。
  这几位领导人一一圈阅了陈毅的来信,有人在“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这句的旁边用毛笔重重地划了一道粗杠。
  这句划了粗杠的话,确实反映了此时陈毅的真实思想。
  一个视这个革命军队如自己生命的人,如今有离队之意,要不是有很大的难处,是难以理解的,可见陈毅此时确有难言的苦恼。
  早在这年2月间,鉴于中原地区财政经济问题严重,刘、邓就曾向中央正式建议从华东调干部到中原,后来更明确地提出要陈毅、邓子恢等去。
  中央为陈毅的职务安排问题又几经商量和反复征求意见,直到5月初才向他本人挑明。
  像以往工作调动一样,陈毅对这次中央调他去中原工作,毫不犹豫地不折不扣地执行。
  但他不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受到饶漱石的一贯排挤,想起从延安回来以后对自己的不欢迎态度,时不时地散布一些诋毁自己的言论,如说什么“军长只会下棋,不懂得指挥打仗”等等,难免产生一些想法和不愉快。
  5月30日黄昏,陈毅、邓子恢一行离开濮阳去中原,到达太行山南部的晋城时,刘、邓派陈赓率警卫部队专程前往迎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九、身兼华东中原要职(3)
过黄河到洛阳时,又有中野各纵队军政领导人在此迎候,陈毅心中的某些不快,早已一扫而光。
  陈毅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
  陈毅第一次给中原干部作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