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陈毅的非常之路-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说,他现在精力不济了,很需要一个帮手。
  可是陈毅认为跟军校学生们的两次讲话符合党的一贯传统,符合党的政策,无非要学生们按党的要求办事,顾全大局,不要用感情代替政策,没有什么错。
  周恩来知道陈毅的脾气,也不强加于他。
  所以这件事就久拖不决。
  现在,他虽然弄不清陈毅何以有这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内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
  陈毅的检讨连夜写好了。
  对陈毅来说,为了得到造反派的谅解和认可,不得不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违心话,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周恩来亲自对陈毅的检查稿进行推敲和修改,又对一些造反派耐心做工作,连许多细节问题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1月24日下午4时,陈毅在周恩来陪同下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有外事口各单位造反派两万多人参加的检讨大会。
  正厅里座无虚席,四周边厅里也坐满了收听会场实况转播的学生。
  会上,陈毅当众宣读经过自己反复思考、又经过周恩来修改定稿的检查——这是他一生中几件最难堪的事情之一,迫不得已骂自己,给自己上纲上线,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
  因为说的都是违心的话和“文革”中的套话,始终无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连他自己也觉得除了大扣帽子之外,实在是言不及义,空洞无物。
  他心情沉重、语调缓慢地说:同志们,同学们,战友们!我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犯了错误,今天向同志们作检查。
  在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五十多天里,我在领导外事口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执行了以刘邓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犯了方向、路线错误。
  具体表现在贯彻执行了一些条条框框,束缚和压制了一些革命运动,采取了国民党“训政”的办法,派出一批工作队,从约束群众、限制群众,发展到镇压群众。
  结果,把外事口初步发动起来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了下去。
  ……陈毅明明知道,自己的检查是违心的,也是蹩脚的,说了不少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话,还被迫把刘邓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硬扯在一起,甚至把派工作组的错误说成采取了国民党“训政”时期的一套办法,实在是有损人格,给自己脸上抹黑,心里当然不好受。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篇被逼出来的违心检查,竟赢得了一阵长久而热烈的掌声,表明了他为外事口两万多造反派所接受,他的检查过关了。
  

二十五、第一个被解放的副总理(3)
掌声一停,周恩来用心良苦地走向话筒,边走边挥手致意,连声说:“感谢大家的支持!”
  他显然为第一个副总理的被“解放”而高兴,为多了一个靠得住的好帮手而高兴,近来一直绷紧的脸上,难得绽开了笑容。
  接着,他利用总结发言,不失时机地为陈毅说好话。
  他说:“……陈毅同志的检讨是通过一个痛苦的认识过程。
  我们在分工方面,他管的事情多,不能再加重陈毅同志的工作。”
  “我希望同志们给他一个机会,考验他这样一个老同志,他为党工作了四十年,当然也犯了不少错误,还是跟毛主席走的同志,希望大家帮助他。
  以同志的态度,以阶级兄弟的态度来帮助他,你们的帮助比我一个人好,我可以比较放心外事口的事,让他多出面,我把力量转到别的口子上去。”
  

二十六、“我也要造他们的反”(1)
陈毅成了第一个被“解放”的副总理。
  照说从此他可以放下包袱,振作精神,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但是看不出他有多大的变化,他的心情依然沉重。
  全国的混乱局面愈演愈烈,自然对军队也带来影响,使军队一度失控。
  各大军区军政领导人纷纷来京“避难”,驻京军队领导人也处境困难,有的被一派揪走,有的被另一派藏起。
  哄抢档案、查抄文件、冲击军事机关、抢劫武器弹药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干扰了部队的正常秩序,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军事指挥和战备任务,一旦发生外敌入侵等险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1967年1月10日,中央文革在林彪的支持下,抛出“揪军内一小撮”的乱军口号,在京军事机关和各大军区的领导人首当其冲。
  全军文革小组副组长、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等先后被揪斗,局面日趋严重。
  面对这种情况,新任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徐向前元帅和叶剑英元帅,在1月20日北京京西宾馆军委碰头会上极为生气。
  江青明明知道肖华被造反派抄了家,肖华本人因及时转移,才免去被揪斗之苦,却故意阴阳怪气地说:“总政治部主任怎么不见了?他躲到哪里去了?”
  徐向前不满江青贼喊捉贼的伎俩,气得拍桌子,茶杯盖子被震到地上,摔得粉碎。
  叶剑英也拍案而起,怒斥道:“肖华是我保护起来的,如果有罪,由我承担好了!”
  江青见两位老帅动了怒,自知不是他们的对手,也就知趣地找个台阶下,没再纠缠。
  老帅们“大闹京西宾馆”的消息,很快在北京、在全国传开了,传得沸沸扬扬,江青倒成了捍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英雄。
  军队是国家、民族的柱石,军队不能乱。
  老帅们目睹军队不稳,忧心如焚。
  徐向前眼看肖华、杨勇先后被揪斗,再也坐立不安了,多次与中央文革联系,却得不到回答,几次要求面见林彪,也被一再拒绝。
  在一再受阻的情况下,徐向前毅然于1月24日夜坐上汽车直闯林彪住地毛家湾。
  这时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林彪听了徐向前有关军队要稳定的意见以后,看到此事关系重大,军队乱了对他也不好,便一起研究了稳定军队的几点办法。
  这几点办法经军委讨论通过后,徐向前又请聂荣臻、叶剑英、陈毅等三位元帅一起到钓鱼台同中央文革共同讨论定稿,最后形成七条。
  林彪把这七条报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看后很高兴,当即批示:“所定七条很好,照发。”
  随后毛泽东又思忖片刻,提笔加了一句:“再加上一条关于管教干部子女问题。”
  这就是1月28日《军委八条命令》的由来。
  《军委八条命令》是稳定军队的一个重要文件,对造反派的行动有诸多限制,如一切军人“不得擅离职守”、“不允许用对待敌人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允许无命令自由抓人,不允许任意抄家、封门,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例如,戴高帽、挂黑牌、游街、罚跪等等”,军事领导机关“今后则一律不许冲击”、“军队内战备系统和保密系统,不准冲击,不准串连”,军以上机关“分期分批进行文化大革命”,军以下部队“坚持采取正面教育的方针”等,对稳定部队确有好处。
  所以,当《军委八条命令》传到正在京西宾馆开会的各大军区领导人中间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普遍欢迎。
  陈毅认为,《军委八条命令》是一个好文件,外事口不妨也采用这个办法搞它几条规范自己的行动,以逐步制止外交战线上的混乱局面。
  2月7日清晨,陈毅打电话给乔冠华,请他同宦乡一起来中南海家中商量此事。
  乔冠华和宦乡如约按时来到。
  陈毅快人快语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请二位来,是想搞一个几条规定或指示一类的东西,愿意听听你们的高见。
  这两天,我查了一些资料,历来的国家关系,都内外有别。
  国内运动,不能把外国人也牵扯上。
  我们是不是也规定几条,比如不得把外国人拉来批斗,不得强迫外国人接受中国的宣传品,不得强迫外国人背诵毛主席语录,等等。
  总之要内外有别,不要用我们的一套去强加于人,不要因为我们国内搞运动而影响我国的对外关系。”
  乔冠华何尝不想纠正外交战线的混乱局面呀,他了解自己老上级的一片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良苦用心,也了解那些造反派的傲慢无理,中央的红头文件尚且各取所需,外交部发下去的几个“条条”,哪里还会放在他们眼里?但他不想泼陈毅的冷水,说搞这么一个东西不容易,得有根有据,得花些时间查看有关各国对外交往的资料,等有个眉目了再回话。
  陈毅看出乔冠华略显迟疑的表情,一针见血地指出:“老乔,你担心订出的是一纸空文不起作用吧?这事不能慢,得很快搞出来。
  我已经找了一些资料。
  我请你们来,就是想根据这些国际公法和有关资料,经过细细推敲琢磨,很快订出几条无懈可击的规定,不是以外交部的名义,而是报送中央,请毛主席批示后,以中央名义发往我国驻外使馆,使大家有章可循,以利于贯彻执行。
  

二十六、“我也要造他们的反”(2)
《军委八条命令》就是采用这个办法制定的,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陈毅又详细向两位得力的助手介绍了《军委八条命令》产生的经过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受到各大军区领导人的欢迎,似在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主张。
  乔、宦二人听得非常认真,对搞一个类似《军委八条命令》的文件用来指导外交工作逐渐产生了兴趣。
  “老总,你的心思我们明白了!现在就算正式领受了任务,我和宦乡同志很快搞出一个东西来向你复命!”
  乔冠华也来了劲头。
  “好,一言为定!”
  陈毅很满意,“越快越好,搞好就拿来!”
  作为外交部一部之长,只要中央一天不宣布免去他的职务,他陈毅决不放弃自己的责任。
  一天,一个已经夺得外交部监督大权的造反派头头,竟不知天高地厚无理地要求,第二天发接见外宾的消息时他的大名必须见报,而且还得排在外长之后、副外长之前,遭到陈毅的怒斥。
  “不行!”
  陈毅一口拒绝,毫无商量余地,“中央没有任命你们的职务,你们只是群众代表嘛,你们的名字怎么能排在我的后面。
  这样做不是闹天大的笑话吗?”
  “陈毅,你不要得意忘形,咱们走着瞧!”
  造反派没想到碰了这样一个大钉子,勃然大怒,摔门而去。
  陈毅也不示弱,冲着门口大声喊:“好吧,我奉陪到底!”
  他余怒未消,对在场的人说:“你们看,这些人多么狂妄自大!事实证明,去年我对军事院校学生们所讲的那些话许多都没有错,现在看来还得按那些话做!我革命四十年,没想到会弄成这个模样!我死了也不服气,拼了老命也要斗争!我也要造他们的反!”
  姬鹏飞眼尖,看见在场的人有些颇不简单,便赶紧劝陈毅息怒,避免授人以柄:“哎,好了,好了,陈老总,不要发火嘛!”
  如火山喷发,似江河奔流,陈毅尽情宣泄心中的不满,哪里止得住:“前几天,我到外交部开大会,老姬,你也在场嘛!有些人莫名其妙地要我低头认罪。
  我有什么罪?我要有罪,还能当外交部长?我说,我劝这些人不要太猖狂了。
  太猖狂了没有好下场!我过去也斗过人家,人家也斗过我。
  不要重复过去的错误,弄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早上还不知道晚上怎么样。
  大是大非问题不能哼哼哈哈,要我顺风倒,我不干!我的话可能触犯了一些人,我个人可能惨遭不幸,但是,如果我因此不敢讲自己的意见,我这个共产党员就一钱不值!”
  陈毅一身正气,具有震慑人心的巨大力量。
  那些仇视陈毅的人噤若寒蝉。
  他又转向在场的干部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也要挺直腰板,敢于向那些不负责任的造反派斗争!他们不去造帝国主义、修正主义的反,专造我们的反,难道不该斗争?!”
  这时,一个细若游丝的声音从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陈老总,你误会了,我们现在不是向你来请示了吗?!”
  陈毅一眼瞥见一个臂缠红袖章的单薄瘦小的小人物,此人几天前却伙同一些人当着众多外国使节的面,令某国大使低头认罪。
  他们还别出心裁地要别人下跪、爬行,神气活现,不可一世。
  就是这些造反派,他们居然用对待敌人的办法来对付自己人。
  他们批斗部长助理龚澎就是这样,要她跪在长条椅上回答问题,一跪就是好长时间。
  最后龚澎终因体力不支从长椅上栽下来。
  “她装死,装死!不能饶了她,不能饶了她!”
  那伙造反派嚎叫着,又是叫,又是笑。
  陈毅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前劝阻和制止。
  他们却只当耳旁风,根本不理睬。
  现在,陈毅听了眼前这个瘦小个子的一番自我表白,感到一阵恶心,不禁怒从心头起:“请示?不敢当,不斗就感谢你了!当面请示,背后又骂我的祖宗,典型的两面派!”
  在场的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谁也不愿多言语。
  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出,各人的反应是复杂的:有的觉得非常解恨和痛快,认为陈毅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使他们大大出了一口气,有的感到担心和忧虑,害怕惹来新的麻烦;有的对陈毅横眉冷眼,显然对他极不满意,恨不得一口吞了他。
  在回家途中,杜秘书在汽车里几次想给陈毅提个醒,便直来直去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请他讲话时嘴上尽可能放个哨兵。
  但这一回他却不听劝,态度坚决而冷峻:“不,我不怕,我就是要讲!我知道,只要我讲话,就会有人说我陈毅又跳出来了。
  对!快要亡党亡国了,此时不跳,要待何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十七、对“文化大革命”的猛烈开火(1)
1967年2月10日,毛泽东召集林彪、周恩来、陈伯达、康生、李富春、叶剑英、江青、王力等人开中央常委扩大会。
  会上,毛泽东宣布: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以后要扩大,采取中央政治局碰头会的形式经常不定期召开,增加陈毅、谭震林、李先念、徐向前、关锋、戚本禹、谢富治、肖华、杨成武和叶群,张春桥、姚文元在京时也参加。
  此后,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央政治局碰头会或两三日,或三五日开会一次,主要讨论有关抓革命、促生产问题。
  这时,《军委八条命令》起过一阵好作用以后,由于受到中央文革某些人的歪曲和阻挠,逐渐成了一纸空文,全国形势更加混乱。
  2月11日下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例行中央政治局碰头会,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帅同康生、陈伯达等中央文革一伙出现了严重意见分歧。
  叶剑英从座位上愤然立起,怒视康生、陈伯达、张春桥一伙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
  徐向前也起而助战,愤怒地质问这伙人:“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乱下去,还要不要军队?如果不要,我就不干了!”
  叶剑英冲着张春桥等人说:“上海夺权,改名上海公社,这样大的问题,涉及国家体制,不经政治局讨论,就擅自改变名称,又是想干什么?”
  随后又质问陈伯达:“我们不看书,不看报,也不懂得什么是巴黎公社的原则。
  请你解释一下,什么是巴黎公社的原则?革命,能没有党的领导吗?能不要军队吗?”
  康生、张春桥、陈伯达等人缺乏思想准备,一个个被问得瞠目结舌,显得十分狼狈,只有“理论家”陈伯达、关锋两人小小抵挡了一下。
  陈伯达辩解说:“叶帅,我向来是尊敬你的,你这样讲,我就无地自容了!”
  关锋则摆出一副斗士模样,将皮包往桌上一摔,气势咄咄逼人:“要这样讲,我还有许多话要说哩!”
  主持碰头会的周恩来,见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不下,只好宣布:今天的议程,没有你们争论的内容,要争论以后另行安排。
  这次争论就此草草收场。
  散会后,陈毅有意同叶剑英走在一起,靠近他的耳朵,撂过去一句话:“剑公,你真勇敢!”叶剑英面露微笑,低声地回了一句:“彼此彼此!”
  2月16日下午,周恩来又一次在怀仁堂主持中央政治局碰头会,议程是讨论“抓革命,促生产”。
  出席会议的有几位老帅、副总理、中央文革小组成员和主管经济计划工作的负责人。
  开会前,谭震林在怀仁堂会议室门口与张春桥相遇,他们边往里走边说话。
  谭:“你为什么不让陈丕显来北京?”
  张:“群众不答应呵!”
  谭:“陈丕显从小干革命,我们都了解他。
  你们应该保他才对!”
  张:“这事,我们回去同群众商量一下!”
  这时,他们一起步入会议室,在各自的座位上就坐。
  谭震林对张春桥一味推托,用群众作挡箭牌的态度极为不满,发言时便接着刚才的话题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