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心一意来奉茶-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乘坐了专机回延安,途中遇难,机上人员无一幸免。一向善于控制和埋藏自己情感的周恩来在重庆的追悼会上,数度痛哭失声。三十年过去了,老人在那风云变幻的岁月里,在那样一个令人感喟的人生的黄昏,寻到了这茶,经由这慢品细尝,聊寄刻骨的思念和无人能分担的怀想。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个人的思念(2)
我曾经来到安徽宣城。宣城有泾县,泾县有我当年考学时候认识的兄弟,他叫周怀沙,长我几岁,字好,诗文佳,骨格风流。我们皆落榜。他鼓励我说,你一定要坚持。而他自己却放弃了北上考学,工作了。周怀沙给我来过唯一的一封信,说皖南风光,可来一游!我不认识更多的人,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面对他的邀请,我虽然向往,却知道成行艰难。
  七年之后,我来到泾县,看到了宣纸的故乡,山水如黛色,也惊讶地看到,这里竟然矗立着皖南事变纪念馆。我看到叶挺和他妻子的照片。那女子,秀美而优雅,眉目之间尽传深情。我看到他们旷古的爱情。她为他,生育了9个儿女,在他坐牢的时候奔赴了来,说受苦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于是,真的,他们就在一起了。遇难时,他50岁,她,只有40岁。
  而叶挺,这个被称为铁将军的硬汉,深爱着六安瓜片。他被派了来,在皖西工作,在那里,他有战友许继慎,六安人,在汀泗桥、贺胜桥之战中出生入死,后来死于张国焘的肃反冤案中。叶挺因为许继慎的相赠,喝到了六安瓜片,许继慎死后,他每每泡着清茶,自诉“清夜追怀,常为雪涕”!!
  多年以后,他的扼腕知己,也在弥留之际,悄悄泡了这茶,悄悄地为了他,而思念,而祭奠,而无语喑哑!
  此时,这茶,已经超越了茶香,被赋予了纪念的含义。也因为这一个人无处可说,却又无人不解的纪念,而弥足珍贵。在我心里,他们都是菩萨,都是奋力的金刚,有大智,亦有大勇。因为他们的担当和牺牲,才有须沉默致敬的历史。
  今年夏天,酷热来得凶猛。我跑到熟稔的店家,却不再想要铁观音。我要喝六安瓜片,我对她说。她给我称了来。回家小心翼翼地打开茶包,一泡水下去,那去除了芽和梗,只留叶片的茶,未泡之前色泽幽绿,状似瓜子,冲泡之后,活色生香。入口后,茶汤香甜回甘,久泡后余香不绝。
  六安的瓜片,摘自谷雨和立夏之间,不用机械,全靠人工采摘。在烘制的过程中,茶农要耐心,要有手艺,要付出辛劳和汗水,连续翻烘81次,直至叶片绿中带霜。宋代梅尧臣《茗赋》曾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而这历经劳作和培育的佳茗,产量却非常有限。
  论名论量论价格,六安瓜片都不列前,甚至,若不寻访,也容易与其失之交臂。而这好茶,就那么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的成长,成长到可以与他见面,才肯告诉你关于思念、关于芳香、关于坚忍宽厚的故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沉茶的疼痛
我很少为求不得苦忧伤。
  如果想望的终究不能实现,不如深锁院门,脸上冰霜。
  看那些草长莺飞的痴言痴语,脑海里总会浮出情深不寿的古训。为谁就值得那么痴,那么狂呢?
  也曾经遇到过动心的人,在他全心全意对你的时候,你看见了他在刹那间的钟爱。但就是一转身,他流露的不耐烦,和他对那差一些的茶大声的呵斥,让你远离。如果因为喜欢,才捧出冰心,那么,不耐烦的时候,这冷脸可怎么应对?
  欢声泪痕,若只为私心喜爱的起伏,而并非广大悲心,那么这喜爱,我不能要。
  喜厌在这世间最不可靠,昨日里厌见的今天相见欢,百日夫妻一日恩都消散的,也不是没有的事。
  我并不想见识小儿女的私情,我要的是真敦厚,真伤悲,真性情。
  所以,等待。所以,风干。所以要经历烈火的烘焙,所以要经过长路的颠簸。
  几乎成了那盈盈绿意的标本,摆在冷清的角落。
  如果没有碰到知音,成为陈茶后,恐怕会被失望的卖家倒掉吧。一年里,新茶就度过了她的一生。一年的时光如果都没有人来问津,是不是真的就要被倒掉了呢?而这样被损耗的陈茶,在芸芸茶叶中又有多少呢?  如果有人来试探,来逗留,那也未必是你的知音。他们只是过客,只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也碰到懂你的人来,可是在遇到你时,他已经买好了其他的茶,那也为他所爱。他的惊讶,他的遗憾,都在他品茶的一瞬间暴露无遗。他的负担已重,而你,恨不相逢未嫁时。你和他,只能穿越了众生喧哗,遥遥点头,无声无息。
  月华摇落,山风凉薄。幻想我们曾一起穿过荒原,在天亮时分却发现前路仍漫漫。有一些知己,相遇,只是为了错肩;微笑,却只能告别:再见,再见。    哦。陈茶,或者应该唤作沉茶了——在冰冷而广阔的海洋里,就此沉没,就此沉默。
  而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位懵懂的人,竟来至你的面前。他毫无机心,毫无经验,却为你而驻足了,他只在啜饮的当下就知道你了。
  你看,就是这样。几乎绿色都要凋谢,肢体都要僵硬,他仅仅一回眸,你就被解救了。滚烫的水浇铸,你的春天被唤醒。沸腾着的,是他的定睛,和你被灼痛的身体。他们却说这是温润泡,却不知道温润是人们的定义,而舒展的叶片如同美人鱼起舞的双足,那疼痛和甜蜜,在静默中惊天动地地发生。
  你听过女子在荷塘边弹奏《十面埋伏》吗?那绕指柔破空嘶声。那里面没有眼泪,只有鲜血。在第一泡的激荡中,你没有看见她的战争,那硝烟化作了你鼻尖的凛冽清香。茶尸被爱吻醒,她悠悠活转。你俯身了,她就成了嫩芽,怀揣山色风云,霞光雨露,纷纷吐纳在那渐渐深沉的水里。她是在报恩啊。而人们说恩爱,恩和爱竟是在一起的。
  凡人夫妻,也只是这么些小小的愿望吧。
  年轻时,我们看惯了庸常的幸福,没有人把这庸常放在眼里。轮到自己去实践,去经历,却都伤痕累累。那以为庸常的,却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心力,还要老天眷顾,时机合适,而你的初心还未更改,良人此时出现,一切恰到好处。
  年岁渐长,我们才慢慢明白,即便是很小的愿望,也并非每个人都有福分来遂心如愿。功夫泡,火候,茶汤,饮茶的人,差一样,都是不如意事。那些被耽搁了的青春,更是有如陈茶,在生活的井底里沉没,沉默,偶有波澜,也泪湿无人见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迟到的玉蝴蝶(1)
小艾走了。给我留下唯一的礼物就是她的日记。
  其实,她不知道,她写的日记,我早就看过。 那本日记里,夹着一片玉蝴蝶。
  洁白的花,被密密麻麻、断断续续的字压成了扁平的标本。花芯仍然有淡黄色的枝桠,她仿佛沉睡了的小公主,安静,没有怨言。
    小艾的美目
  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小艾的美目,那晶莹、艳丽的美目,因为她有很长的刘海。
  她成心遮蔽了自己最美的地方。
  小艾和人相处的时候,特别随和,做听众的时候居多,而若轮到她发言,你会发现她其实很健谈,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见地,当她表达时,你会联想起藏在袋子里的宝剑,那锐利的寒光虽被故意掩藏,但偶一显露,便光彩照人。当人留意时,她便常常用了幽默、鲁莽和无心机的说笑消解掉人们对她的注目。
  她似乎一边拿着粉笔,一边拿着板擦,让你看见她好,又在不经意间自己抹杀掉那好。 小艾是什么样的女孩子?
  从她嘴里,很少能听见她的家。父母,哥哥,还有一些亲戚,你听不出她和他们的亲疏远近,所有的亲眷都只是淡淡的影子。
  她是上海姑娘,却生长在新疆。在新疆,曾经有多少上海人去支援?去垦荒?兵团的小孩儿籍贯写着大上海,而脸孔却都粗糙皲裂。
  据说后来每一户城市来的人家都有一个户口回迁的机会给子女。小艾家的那个给了哥哥。小艾没有意见。在喜爱男孩子的奶奶面前,繁华的故乡是陌路。
  她拼了命地去学习。如果不想在荒漠里度过一生,只有靠自己了。
  小艾考了一个全自治区的文科第一名,去到了籍贯上的故乡上大学。
  然而,去了以后,她后悔了。
  上海的楼太高,路太窄,灯太亮,夜晚太长。
  小艾不出校园。因为只要她走出去,她就会迷路。而奶奶的家,舅舅的家,还有叔叔的家,她都进不去。他们是她血脉上的亲人,但无论怎样,她都和他们不亲。小艾自尊,她不愿意有一点寄人篱下的经验。
  她很小就开始读寄宿学校,珍藏的东西全部放在心里,随时迁徙。她几乎没有行李,携带的东西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冒出峥嵘,有时候是不休止的梦魇,有时候是无人慰藉的抽泣。
  小艾的美丽和自卑,捆绑在一起,只有在不能控制的梦境里,她的骄傲才会崩溃。
    淡蓝色的玉蝴蝶
  就是在这里。小艾遇到了老师。
  老师是三十多岁的男子。小艾入学报到的第一天,他刚刚完婚。他穿驼色的薄衫,笑容安闲澹泊,眼神有不经意的关切;他写有一手漂亮的板书,说话的声音不高,但因为有一种定力,他的课堂秩序井然。
  小艾曾经在楼道里,俯身看见过他骑自行车的样子,微微一倾,便斜身上马。
  那个动作其实只发生了不到三秒,但在小艾的回想中,被无限拉长。
  老师是学长。十年前的学报上经常有他的文章。
  小艾在图书馆,查找出所有的这些文字,在学子们低头钻研的时候,她微醺般地摩挲着那些字。
  她的爱,像中了毒。因为,她每天都会去看这些书。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她就会闭起眼睛,眼睫毛微微颤栗。
  有一次,她险些被老师撞见这一幕。
  那天,老师也来图书馆了。他向小艾走来。彼时小艾正沉醉,蓦地一睁眼,老师已近在身前。她慌乱得碰倒了身旁男孩的一摞书,书砸在她的学报上,发出了一连串闷响。
  小艾惊慌失措地看向老师,窘迫得无路可逃。而老师却将手指放在嘴上,做了一个轻声的手势,便转身了。小艾当时对老师感激的笑,毋宁说是对命运感激的笑。
  她见过他杯子里的那朵蝴蝶。枯干的花泡进杯子里,突然就醒了,那痛苦的僵翅一点一点复苏,最后在那滚热的水里,玉蝴蝶竟然活转过来,熠熠生辉,仿佛一惊动,就会飞走。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迟到的玉蝴蝶(2)
那时候她在发烧,脸红得让她不能自持,嗓子里有如着了火,面对着来看她的老师,她哑得一句话都不说出来。同学们坐了一屋,大家七嘴八舌,小艾和老师的对话要穿过茂密的丛林方能潜行。
  老师告诉她,玉蝴蝶是他家乡的茶,是一味中药,可以清肺火,利咽喉,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千张纸。
  为什么叫千张纸?小艾用她的美目问。
  老师轻描淡写,情书写一千张,蝴蝶就能飞过沧海。
  大家欢笑言谈的声浪淹没了他们的只言片语。
  小艾开始写字了。她给他写的日记其实早已开始,只是她没有喝过玉蝴蝶,不知道千张纸。那茶汤呈淡淡的黄色,喝下去也是淡淡的苦滋味,因为淡,因为苦,几乎要被她错过。但是,这玉蝴蝶的绝美,就是他的苦口。她肺里的热被中和,她的爱悄悄疯长,每夜都和她的字来见面。而他们,却不能见面,如果见面,就会丢失,就会永远地失去。
  小艾从来不去设想老师的家庭,别的女子,或者真实的人间烟火,那些与她的爱无关。
  她的爱饱满,疼痛,充满神性。她只需默默地观看,沉醉和离开。她对于他的回应、知情或者其他的可能性,从不奢望。
  她写老师留的作业,每一篇都是她掷向他的情书。那炽烈的、呼喊的、喃喃的爱,都是人物的台词。她借了这个作业,火辣,大胆而风情万种。老师有时候会给她评语,会和她谈论谋篇布局的用心、发力,也会给她建议,深情要收敛着写,要在点睛的时候蓬勃。
  他们仿佛两个精通剑术的高手,一个身怀绝技,一个后劲十足,在开口的时候,围绕武艺,一句无关的话都不提。
  句句不提,句句风月。
  她的文章几乎都得到了赞赏,抑或细心的眉批和修改的忠言。她细细地看,更加沉溺地爱。
  但除此之外,他们彬彬有礼,不染尘埃。
  小艾在四年的时间里,一直穿淡蓝色的衣裳,大衣,长裙,甚至头绳。他在文章里提过,那是他喜爱的颜色。如果,不能给他留下爱情,起码留下色彩吧。
    真相早已暗渡陈仓
  小艾可以留在上海,但她却放弃了。
  毕业典礼后,和每一位师长都在草坡上合影。他身边走马灯地换着女孩子,他喊了她,眼睛里全是温暖。在小艾奔向他的那一刻,美目都要疼出血来。
  在那么多的人面前,她和老师像所有合影的师生,她挽着他,他搂着她,仿佛秘密被公之于天下,小艾恍惚地笑,没有人以之为怪。
  老师在小艾跳着离开的时候,甚至拍了拍她的肩膀。
  小艾买了去北京的车票。她将永远离开这座令她刻骨难忘的城市。她一直不敢打开毕业纪念册,因为那里有老师的留言。
  她一直不敢看。
  不管老师对她说什么,都如罂粟,会散发出危险的甜蜜。
  小艾害怕自己准备要离开的心承受不了。
  她祈祷了很久,才睁开了眼睛。但当她看那致命的一页时,小艾呆住了。
  那是一页空白。一个字都没有。
  老师那么慷慨地给每一个学生祝福,而唯独没给自己写一句话。
  小艾兜里揣着火车票,身上是已打点好的行囊,面前是去往火车站的公共汽车。
  她面容平静,心里却惊涛骇浪。在最后时刻,她终于说服了自己,我只是想要问问老师为什么不给我留言。
  她向他的办公室飞奔过去。
  门竟开着,虚掩着。走进门的那一刻,小艾就后悔了。
  老师在伏案改作业。
  但他在那儿的事实,让小艾知道,自己有多么愚蠢。因为她还没有开口,老师就说了让她终生羞愧的话:我知道你会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给你留言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理由来找我。
  小艾站在老师面前,仿佛被剥光了所有的衣服。
  屋子里安静得只能听见她一个人的心跳。但老师并没有继续。他显然看见了小艾的崩溃,他怜惜地停下了洞察一切的先决姿态。
  

迟到的玉蝴蝶(3)
老师是慈悲的。秘密不用脱口而出了。真相早就在他们之间暗渡陈仓。仅仅有这一刻,四年的挣扎就都得到了补偿。
  小艾记得她平静下来后,对老师说的话:您对我的帮助,我终生感谢。谢谢您,老师。她给他鞠了躬,他微笑。他以略微前倾的身姿,完成了倾听。假如这是真的,这一切便是完美的。
  而当时发生的,是老师打破了沉寂。他的话不多,却是惊心动魄的许诺和约定。他说,再等一些日子,我会处理好一切来找你。
  小艾忘记了,自己是怎样逃离这个校园和这个城市的。
  那一夜,真长啊,而上海到北京的路,真远。
    千张纸
  到北京以后,小艾再也没穿过淡蓝色的衣裳。他们之间没有任何消息,不通信,没有留电话。同学聚会时,她不问,只是不动声色地听。
  她留了很长的刘海,遮住了自己的美目。她没有男朋友。她故意埋藏着自己的好。她参与一切关于爱情的话题,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也为身边人耐心地出谋划策。很多朋友都奇怪,没有谈过恋爱的小艾,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
  只有夜晚,这个不忠的信徒,会出卖小艾的秘密。她内敛的情怀在呓语里蒸腾,那个心底里痴痴的等,那个老师的名,那些她手指摩挲过的美文,都在夜里出来跳舞。
  小艾要走了。小艾把所有的东西都赠与我,包括日记本。她即将连夜启程。她做了离开的决定。
  一共一千张。也是一千个日日夜夜。多一天,我都不等。
  这一千天里,她只喝玉蝴蝶。那是属于她的秘密。
  而现在只剩下了一片,她说,走的时候,老师送的,一千张都喝光了,多了这一张,留给你做个纪念。
  我捧着日记本,捧着玉蝴蝶,捧着小艾的心,一句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我是朋友的爱的见证者,但我不是那个拯救的人。我的职责是陪伴,是倾听。
  小艾告诉我,去了新的城市,她会隐姓埋名,会随便嫁给某个人,也将再不回来。
  我点头。让那个曾经在绝望里爱和等待的小艾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