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京明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呀,最难的时候都度过去了,为何还要难为自己苦着脸?”卫瑜随手摘了一个莲蓬,拨开子,自己吃了一个,又递了一个给萧澹。
见萧澹迟疑了下没接过去,卫瑜咯咯地笑了起来,缩回了手:“你还是不爱吃莲子,挑食。”
萧澹无奈地看着她:“你也别吃太多,小心胃凉。”伸手为她挡开一片探出来的莲叶,幽幽道,“今日怎么想着找我?”
卫瑜莞尔,抬眼瞅向萧澹:“声音如此委屈,好似我欺负了你!”
萧澹意味深长地看回去,却见卫瑜又低下了头,专心致志地拨起了手中的莲蓬,顿时有了种满腔情感被堵在外面进不去的无力感。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今日碰巧见到你了,想找你说说话而已…”卫瑜丝毫没有察觉萧澹的翻涌,自顾自地说着,“很多话不能跟娘亲说,百合银杏又不理解,只有你明白我在想什么,只有你了…”
萧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柔软了下来:“嗯,我一直都在。”
“才不是!”不料卫瑜立刻反驳道,“我嫁人后的那半年来你跑去哪里了?害我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闻言,萧澹握竹竿的手紧了紧,竟在竿子上留下了深深的指印。
的确,卫瑜大婚后他不在盛京,他是逃掉了,有些狼狈地连句话也没有留下。
他无法面对婚后的卫瑜,起码是不能立刻想到如何才能装作衷心祝福的知己模样,像从前那般与其相处。
他害怕看到一个幸福的卫瑜,红着脸找到他没心没肺地说着赫连墨启的种种,甚至像小时候一般来与他分享所谓的小秘密…
他更害怕看到一个不幸福的卫瑜,他从小就看不得卫瑜脸上出现悲伤的神色,但他担心自己此时会禁不住露出庆幸的表情,他担心自己会忍不住拉过卫瑜狠狠的打一顿,教训她让她不听话非要嫁给别人!她怎么可以嫁给别人!
不仅外人将他们看做一对,萧澹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是将卫瑜当做了未来小妻子的。他对她温柔以待,耐心地听着她时常冒出来的新奇想法,在某些他人不能理解的事情上甚至出谋划策,甘心做她的御用智囊。
若不是心中有她,再大的青梅竹马情分也不够这般上心的。
但这丫头却嫁给了别人。
他冲着她发不出火,于是他很没骨气的逃走了。
心里想着干脆就此远离了她,让她再也不能随意挥霍自己的感情,让她再也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可时间不多,萧澹就无奈地意识到,这般逃离折磨的只能是他。他认命地发现,哪怕是看着那丫头干生气,他也忍不住要将她圈入守护的能力范围内,哪怕只有在需要时才会被想到,也甘之若饴。
天知道他用了多大的力气才尽可能快地调整好自己,戴上一副面具来继续装他的知心好友。
半年本是远远不够的,但他想她了,哪怕他再也没有资格名正言顺地站在她身边,他也想尽可能的离她近一些。
……
见萧澹很久没有说话,卫瑜当是自己的话重了,连忙小心翼翼地拉了拉他的袖口,讨好道:“嘿,生气啦?我开玩笑的…干嘛突然这么严肃啊!只是你消失的那段时间里,也没给家里留个信,整个稷宁公府都不知道你去了哪里,我很担心你…”
萧澹心里自嘲地骂了自己一句,面上已恢复了往日的温润如雅,斜昵了卫瑜一眼,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道:“哦?卫大小姐也会担心在下,真是让小生现在立刻跳下水去,也是心甘情愿了。”
“啐——从哪里学来的不正经,看到萧大公子变成这般油口滑舌,小心盛京的一半姑娘心都要碎了!”卫瑜笑的有些岔气,轻咳了两声又道,“你可别随便往水里跳,我是尝试过了才知道,这水啊,真是能呛的人恨不得立刻就死了过去…”
“阿瑜!你…”萧澹看不得卫瑜这般自嘲的神态,但向来才思敏捷的脑子此时仿佛真进了水,半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你……”
“我现在挺好的,真的。”卫瑜看着萧澹,眼中带着暖阳,直射进他的胸口,“我想通了…”
“嗯?”
“我要和离。”
“什…什么?”萧澹眼睛瞬间瞪了老大,里面闪烁着莫名的光芒,一颗心被狂喜骚动的砰砰砰跳的吓人。
“你说…你要什么?”
“我说……我—要—和—离!”卫瑜一字一句坚定地说,脸上带着洒脱的笑意,重新看着萧澹认真道,“阿拙,我要跟赫连墨启和离。”
第五章 公主初探心
萧澹走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表情有没有显的很夸张,但他真的是忍不住了。向来喜怒不行于色的萧清拙,此时只想仰天长笑三声…
她要和离!
那个傻丫头终于开窍了!
萧澹抑制不住嘴角的笑意,眼神愈发温柔,看的沿路行李的小宫女们都红了脸。
这样他是不是又有机会了?从小觊觎盛京明珠的少年们一直不少,即使有他在身边,有时也会蹦出一两个胆大的。
好在卫瑜在这方面一向不开窍,萧澹也安于乐得清闲。
但他也没料到一朝开窍的卫瑜是这么的轰轰烈烈,看着她一头扎向赫连墨启的模样,萧澹悔的肠子都青了。他总觉得她还小,这些事要慢慢引导才好,若他早些跟这傻丫头挑明了,或许根本就没有赫连墨启的事了!
但如今萧澹有些不厚道地想到,卫瑜自己对赫连墨启死了心,其他少年子弟未必还有再娶嫁过人的盛京明珠的气魄。太后和朝容长公主铁定不舍卫瑜就此守寡,自己的父亲母亲也是从小将卫瑜当半个女儿般看待,想必压力不会太大。
当然,这一切还需好好谋划,急不得。
兜兜转转,看来这个丫头还是要回到他身边了。
等把她娶进门来,再好好细数一番这些年来她对他的罪行也不迟。
三日后是太后的六十五岁生辰,卫瑜早早地就上了帖子表示自己的身子已可以参加为外祖母贺寿。
“夫人,太后派人来话了,说您还是修养为重,去不去都不碍事的。”
“胡闹,这些日子一直住在外祖母这里讨得清净,是她老人家疼我,如今我身子大好了,怎能连长辈的六十五大寿都错过?”卫瑜身穿藤青曳罗靡子长裙,发间斜插一支烧蓝点翠珠钗,认真地在宽大的书桌前练着字,“这许久不写字,连笔都快不会握了。”
“夫人是准备写副字当作贺礼?长公主殿下还遣人来问您需不需要国公府准备。”百合上前为卫瑜添上热茶。
“不用,贺礼当然要自己来准备,礼轻情意重。”卫瑜收了最后一笔,偏头细细打量着纸上的字,而后颦眉摇了摇头。
卫瑜小时跟着辞官隐居的祖父——大瀛有名的大儒卫治卫长恭习字,基础扎实,她又极有天赋,后来甚至自创了劲竹体,深受时人学者追捧。
劲竹体字如竹节,挫顿有度,一副书法完成后,杂中有序,仿若一片茂竹林,猛一看似乎分辨不出是字是画,美不胜收,且不同的人看出的竹景不同,可以从中感受到的意境也不同。
就在卫瑜打算让百合撤下这幅重写时,银杏进门来报:“夫人,沁华公主来了。”
卫瑜一愣,捏了捏眉心仿佛有些头疼,轻叹口气放下笔道:“快请公主进来。”
话音未落,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款款走了进来。
沁华公主闺名王秀,皇后所出,乃二皇子王轶之嫡妹,从小受尽宠爱,一出生就被皇上赐了沁华这一封号。她虽年纪不大,但打扮华丽,活脱脱一个小大人的模样。只见她身穿繁重的铁锈红撒亮金刻丝蟹爪菊花宫装,头戴一整套千叶攒金牡丹首饰,美则美矣,然看起来有种撑不起来的不伦不类,反而失了那个年纪该有的青春俏丽。
卫瑜笑着将她引进来:“阿秀今日怎么想着过来了。百合,将茶换成公主爱喝的云山翠芽,银杏去厨房拿点芙蓉糕。”
“不用麻烦了。”沁华公主坐的笔直,下颌微微上扬,看着卫瑜的眼神有些复杂,“本想早些来陪伴瑜表姐,但太后不让阿秀来打扰表姐休息。上次在太后身边听到林太医请脉说表姐身子已无大碍,所以今日才来叨扰。”
卫瑜看着这个坐姿端正,说话一板一眼,还带着些皇家骄傲口气的公主表妹,太阳穴一突一突的,有些无奈。
沁华公主比卫瑜小四岁,今年刚满十二岁。她记事的时候卫瑜已经名气远播,可以说从小活在卫瑜的光环下,所有场合只要有卫瑜在,哪怕她贵为公主,也会被卫瑜的光芒所掩盖。
父皇母后虽然疼爱她,但却经常提点道要向她的瑜表姐学习,沁华听的多了就不由得将卫瑜看作了假想敌,还是那种永远超不过的对手。
沁华公主依赖卫瑜,模仿卫瑜的穿衣打扮、一举一动,同时也对卫瑜存在着戒备与敌意,常常忍不住幻想如果没有卫瑜,她就是那个大瀛朝最耀眼、最受世家少年们追慕的盛京明珠了。
当年卫瑜一心嫁给赫连墨启,沁华不由暗自嘲笑过她的眼光,盛京明珠最终嫁的也不过一介寒门,等到自己出嫁时一定会选择全国最优秀的那个少年,争了许多年,终于有一项可以超过卫瑜了。
但这些年的聚会上,若听到其他贵女非议卫瑜,沁华公主又忍不住出言冷讽那些人。卫瑜对于沁华公主而言,就是这么个矛盾的存在,她是可敬的阿姐,又是耀眼的对手,自己可以暗自对其不屑,但却绝不容许别人轻视她。
“瑜表姐在练字?”
“是啊,外祖母生辰转眼就到,我这只能是临阵抱佛脚了。”卫瑜倒坦白。
沁华看着衣着简单、神形慵懒,却由内而外散发着一股宁静温暖气质的卫瑜,不由得眼红。
卫瑜在将军府受气逃到慈宁宫的事迹已在外面传疯了,不论真假,八卦总是传播的飞快。她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憔悴神伤的卫瑜,却没想到盛京明珠风姿依旧,而且多了一种豁达与成熟在里面,更让人移不开目光。
“瑜表姐的劲竹体愈发精湛了。”沁华公主看着书案上墨迹未干的字迹,声音有些发涩,“我那里还有两本殊表哥的字帖,表姐若需要我让宫女取来。”
“…东陵殊?可是《踏风集》和《悦鸟集》?”卫瑜眼睛一亮,急迫道,“我这里只有一本《流水集》,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另两本,没想到竟是在阿秀这里!若可以…还请借于我几日,我必细细保管,绝不会有损伤。”
沁华公主见卫瑜难得有求于她,又如此高赞她的殊表哥,不禁有些得意,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想到东陵殊,沁华心里甜甜的,脸庞微红道:“瑜表姐客气了,我这就让丽珠去取,表姐想看几日都可以。”
卫瑜没有心思探寻沁华的小女儿心思,一心已扑到那两本字帖上,连她之后说的东陵殊即将班师回朝也未听进耳朵里。
说到东陵殊,其实还与卫瑜有过一段齐名的渊源。
东陵殊是大瀛三公之一安平公府的世子,人如珠玉琳琅,清贵俊雅,当年少年玉冠白裘打马穿过盛京街巷,身后追随了一干世家贵族子弟的景象传为一景,被喻为盛京美玉,卫瑜盛京明珠称号的传出还在他之后。
后来美玉与明珠一时间在贵族和百姓中传颂,然而齐名的两位主人公却一直无缘相见。
东陵殊少年时满腹文采惊才艳艳,因成名较早,卫瑜幼时习字还偷偷拿过他的字来研究学习,劲竹体的形成一部分就受到东陵殊的影响。
安国公东陵尚温文儒雅、文采斐然,为当今有名的谋臣,妻子林芝鸢是昌荣侯嫡长女,年轻时也是被世人推崇的才女。就在众人期待一门三才的诞生时,十七岁的东陵殊却不满美玉之称,认为男子汉当有血气保家卫国,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就跑去西北军投奔了叔公东陵长齐,留下盛京一众的愕然。
对于东陵殊“弃笔从戎”的抉择,有人大肆赞扬,有人又为美玉被埋没而可惜,还有人认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公子哥上战场仅是为了混个战功罢了。
然而不论世人如何看待,东陵殊安于待在偏僻的西北大营中,且一待就是五年。五年间他多次随叔公征战沙场,如今大败瀛国交邻的晋国,历下赫赫战功,即将随军回朝。
盛京沸腾了,女子们终于可以重新见到当年的盛京美玉,量衣铺和脂粉首饰铺都忙的不可开交;从前东陵殊在世家子弟间的影响力卓然,五年前突然的不告而别让众人好不适应,如今归期已近,在贵族圈中好像炸开了锅,纷纷计算着大军入京的日子。
可是,这些热闹都与缩在慈宁宫安静养身的卫瑜无关。
对于东陵殊的印象,卫瑜还停留在手中捧着的两本字帖上,算上自己收藏的一本,这三本是东陵殊少年时仅流传出来的亲笔文集。
外祖卫治是反对卫瑜描习东陵殊的字的,他认为东陵殊字太过凛冽,不适合女子模仿。当年卫瑜是连骗带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本《流水集》从卫治那里拐到手。
卫瑜是极喜欢东陵殊的字的,如今翻看着沁华公主取来的另两本字帖简直是爱不释手。
沁华本想多聊聊这字帖的主人,却见卫瑜整个人都沉浸在了字帖中,便也只得悻悻地住了嘴,不多时便准备告辞。
卫瑜这才觉得十分的不好意思,抬眼看到这位表妹,恍惚间仿佛有种第一次见面的陌生感。
沁华公主对她的心情,她都能体会到一二,于是平时虽也有指点,但也都是点到为止,表姐妹两人并不亲近。
如今卫瑜带着现代的记忆再次醒来,对于这些名利荣耀都看的更淡了,反而觉得亲情才是最珍贵、最重要的。
“阿秀…今后若没事,可多找我坐坐…”对于开口相邀这种事,卫瑜也是头一次做,对象又是从前被自己有意保持距离的表妹公主,不由得心生惭愧,脸上微微显出赧然来。
沁华公主听到卫瑜的话后,也是一愣,待看到卫瑜的表情后,更是惊的说不出话来。她见过端庄静美的卫瑜、英姿勃发的卫瑜、认真指导她的卫瑜……各种风姿,却绝没有见过红着脸有些尴尬的卫瑜。
沁华不由生出一种,原来卫瑜也是凡人的奇怪思想…
姐妹俩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卫瑜“噗嗤”一下破了功,只见她笑的开心,仿佛在笑话自己刚刚的傻样子一般,浑身都放松了下来。
“阿秀,我们表姐妹间本该多亲近,从前是表姐做的不够好,还望表妹不要放在心里。”说着眨了眨眼,“太后寿辰阿秀打算送什么?”
“绣…绣品…”沁华呆呆地答到,“是一副仙翁栽桃图。”
卫瑜点头肯定道:“你的绣功从小就被宫里的绣娘夸赞,我是不如的。”又忽然想起来了什么,眼神一亮,“正巧我要写什么还没想好,不如试着用劲竹体将你的绣品表现出来如何?”
“若能成,想必会是极好的!”沁华公主听到卫瑜这个想法也觉十分新奇,不由十分期待。
两人又细细商量了一番,并相约明日卫瑜亲自前去锦华宫看绣品,两人的关系好似拉近了不少,沁华也没有开始那般拘谨,透出些少女的活泼。
第六章 娇扮惹人怜
第二日一早,卫瑜就带着百合和银杏来到了锦华宫。沁华公主命人小心地将绣好的仙翁栽桃图展开,足足有两米长。
卫瑜细细地观赏着,沁华站在她身旁,有些紧张地偷偷看向卫瑜的神情。
“不错,仙翁眉目绣的很传神,还有这两三仙鹤点缀的位置看起来也协调流畅。”卫瑜边看边点头,转身来到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与其意境相符的一首赋来,为充分表现出画中内容,赋的字数也不可少,洋洋洒洒占了两页纸。
一气呵成后,卫瑜又摊开新的一页纸,随手勾画出画中每物的形状大致范围,偏头问沁华公主:“阿秀你来看下,这样布局可合适?”
沁华见寥寥几笔,纸上竟简单呈现出清晰的结构,心里暗暗惊讶,点头道:“我觉的甚好,没想到劲竹书是要先如此分划区域的。”
“这是一定的,字迹繁杂,若不事先将它们大致勾画,最后很难字尽画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