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忠义之三国英烈传奇-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窦辅见荀爽询问,忙摒弃心中这些杂念,答道:“多谢师兄关心!无妨,只是听了师兄之言,想到一些事!”

    荀爽见窦辅无恙,也就放心了,但听窦辅之言,好奇道:“哦?敬德亦在思索?可否说与为兄听所想何事?看看是否与为兄所想为同一件事!”

    窦辅一愣,转念说道:“辅正在思索何时去拜访太丘先生?不知与师兄所想之事是否一致?”

    荀爽笑道:“虽不中,亦不远矣!为兄正在思索敬德当以何理由前往拜访?”

    窦辅听后,才知荀爽是为了这个发愁。于是笑着说道:“师兄无须担心,辅自有办法!”

    荀爽听后一愣,好奇问道:“敬德有何妙计?不妨说与为兄听听!”

    窦辅笑着将途中遇到陈群之事说与荀爽听,末了加了一句道:“当时,陈群临去之前,邀请曾邀请辅前去作客!不知这个理由,师兄以为如何?”

    荀爽听完后,才知事情始末,原来窦辅与陈群已经认识,如此最好不过了。

    见夜色深沉,且说了很久话,荀爽毕竟年纪大了,神情渐渐萎顿,窦辅便起身告辞。

    在出门前,身后传来荀爽声音:“方才为兄与敬德所谈内容,切不可说与第三人知晓!哪怕是典韦与荀彧亦不可以说。尤其王芬襄楷之事!切记切记!”

    窦辅听完一震,等待很久,见身后无有声音,才离去。由始至终窦辅都不曾再回头望一眼,说一声。荀爽提醒的话,窦辅自然明白,这些事,窦辅从不曾说与任何人听!这与信任无关,而是此事事关机密,窦辅并不想牵连到典韦太史慈。

    接下来几日窦辅都未曾离开荀府,只因年关将近,亦不便去登门拜访陈寔。

    于是窦辅每日里就是与典韦太史慈比试武艺,与郭嘉畅谈兵法,还有下棋,当然这是被郭嘉逼得,也正因为如此,窦辅的棋艺彻底暴露出来,郭嘉知道原由后,直呼上当!扬言报仇!可就是在郭嘉的轮番蹂躏下,窦辅的棋艺突飞猛进,居然渐渐直追郭嘉,搞的郭嘉郁闷不已。

    不知不觉到了年关,迎来了新的一年!公元187年,大汉灵帝中平四年。

    窦辅又一年在异乡过年了,只是今年多了太史慈陪同。之所以不说典韦,因为典韦母亲已经过世,父亲更是早年为救窦辅而死。所以对典韦来说,哪里过年都一样,而太史慈不同,他家中还有老母,且他是出了名的孝子。又是独自第一次在外过年,心情低落是可以理解的。也正因为此,窦辅才觉得有了伴,可以互相倾诉对家的想念,对亲人的思念。至于说郭嘉则因为离家教近,已经赶回家过年去了。

    典韦见太史慈神情低落,没心没肺的说道:“三弟,莫要学小女子之态,惹人笑话!不能回家过年,就不回家,俺年年一个人过年,挺好的啊!这里有就有肉,俺好,就是俺全家!大不了,来年俺陪三弟回家可好?”

    听了典韦的话,窦辅太史慈都无奈摇头,可是听了最后一句,太史慈眼睛一亮,说道:“大哥,此话当真?”

    典韦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笑骂道:“俺何时骗过人!来年俺们同去!”说完对着窦辅道:“兄弟觉得俺说的对不对?”

    窦辅不住点头,沉吟道:“确实不错!合该如此!”

    见窦辅点头,典韦乐了,太史慈放心了。可窦辅接下来的话,直接把典韦吓跑了,太史慈听乐了。窦辅说:“大哥确实不可以再一个人过了!小弟当年答应典大叔,一定送大哥一房媳妇!”

    在笑声中,思乡的忧愁似乎也冲淡了。

    新年过后,窦辅正准备着去拜访陈府。而去之前,窦辅也努力做功课。功课内容就是每日不厌其烦的缠着荀彧说陈家父子的事情,还美其名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怜荀彧被他烦的死的心都有了。可就是这一顿攻势,还真让窦辅发现了很多辛密。比如说:早年陈寔曾向朝廷上书,无意中得罪了窦辅的祖父窦武及宦官侯览等人,因此丢官了。可后来,就重新出仕了,且侯览都举荐他。而且还做了祖父窦武的大将军府掾。后来党锢兴起,殃及天下,与祖父等相近党人及名士,大多遭到禁锢迫害,和陈寔熟悉的荀昱,李膺,陈番,杜密等人尽皆迫害致死。唯有陈寔虽身遭禁锢,人却得以保全。据说全是因为当年张让父亲过世,在颍川广邀宾客,但是世家名士大多。可唯独这陈寔到了,后来张让念及此情,故而得以保全!

    这样的人不是德行高深,使得天下人都钦佩道德君子,那么就是老于世故,圆滑处世的老谋深算之辈。不管他是怎样的人,都值得窦辅去拜会!毕竟如今他额名望在这里。当年的颍川四长,如今只有陈寔尚健在!

    可随着荀彧说的事情越来越多,窦辅似乎越来越觉得他是一道德楷模,至诚君子!这一天,荀彧正在被窦辅折磨,突然典韦从外冲进来,大喊:“兄弟,出事了!”

    典韦到底在喊什么?又出了什么事?陈寔其人究竟如何?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七三回 说徐庶重义守孝 闻荀攸群星闪耀
    上回说到窦辅向荀爽详细讲述了分别半年多的经历,从并州战事到冀州王芬等欲拉拢自己,行废立之事。随后荀爽向窦辅讲述化解之法。更要窦辅去拜访拜访陈寔,提高名气的同时,也赢得颍川世家的支持,以期为将来招揽人才做打算。并对颍川所有知名人物一一点评,使得窦辅明白拜访陈寔的。

    为了拜访多做准备,窦辅时常询问荀彧有关陈家的一切。这一日,窦辅正准备向荀彧请教关于陈群之事时,典韦突然从外奔入,大喊道:“兄弟,出事了啊!”

    窦辅一愣,问道:“大哥,出什么事了?”

    典韦喘着气,语无伦次说道:“兄弟快去!被抓起来了!子义也在!晚了就来不及了!”

    窦辅没有听明白典韦说什么,可是当得知太史慈也出事时,当时就慌了,往门外跑去。典韦一愣,想拦住窦辅时,已经晚了。

    一旁的荀彧见后,亦快步跟了出去。来到街上一看,连一向镇定的荀彧亦吓了一跳,原来是囚犯游街。

    荀彧向左右路人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名杀人犯,可惜查不出他是谁?所以才来游街,希望有人可以出来指认。

    虽然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可是荀彧依旧不理解窦辅与典韦的反应何以如此之大。莫非认识这个囚徒?

    而此时的窦辅也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再看到太史慈向自己走来,知道自己误会了典韦的意思。顿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可是,此时却听见太史慈轻声说道:“二哥。看此人是否当日在树林遇到那位侠士?”

    听太史慈之言,窦辅一愣。刚才听了典韦之言。担忧太史慈,心急火燎跑来,见不是太史慈,心中大定,倒不曾细看。如今,太史慈这么一说,窦辅再仔细一看,还真的是徐庶。

    窦辅暗道:真的是他?他不是跑了吗?怎么会被抓住的!如今官府还不知道他是谁,自己要不要去救呢?

    窦辅一边想着。一边四处观察情形。突然在对面人群中见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正是当日遇到的颍川学子,为首之人乃是辛毗。当窦辅望见他之时,辛毗亦正好看到他。当辛毗见到窦辅之时,神情顿时大变,只片刻,便对着窦辅轻微的摇头。

    窦辅初时不甚明了,还在思索,辛毗为何会在此?莫非是来指认徐庶的?想到此处。窦辅顿时明白了,辛毗摇头是希望自己不要拆穿徐庶身份。想通之后,窦辅亦对辛毗微微点头。

    而此时荀彧与典韦亦寻到了此处,众人汇合后。荀彧问窦辅何事?窦辅正待向荀彧介绍辛毗时,再望去,却已经不见了辛毗等人。

    见窦辅愣着。荀彧问道:“世叔可是识得此囚?”

    窦辅点点头,说道:“文若兄。此处不是说话之处,回去再说!”

    一行人回到荀府。窦辅将路上遇到徐庶及陈群之事说与荀彧听。得知那囚徒就是徐庶后,荀彧亦发感叹。窦辅不解,后在荀彧的解说下,才知道徐庶在颍川一带颇有侠名,又是孝子。荀彧亦早就想结识,只是苦无机会。不想今日却在此遇到,可惜又匆匆错过。

    正当荀彧与窦辅在聊徐庶之时,下人来报,有客前来拜访。荀彧将人请进来后,窦辅发现居然是刚才消失不见的辛毗等人。

    见窦辅一脸惊讶,辛毗笑着先与荀彧见礼,随后又向窦辅等人介绍道:“这是家兄,辛评字仲治!”随后,荀彧安排众人去厅中叙话。

    窦辅则悄悄打量辛评,觉得他与弟弟辛毗颇为相似,不止是,连脾性都相近,若说区别,似乎比辛毗更为刚烈!

    待众人坐定,荀彧做为主人家问道:“不知贤昆仲此来,所为何事?是否有在下可以效劳之处?”

    辛毗与兄长辛评交换了一下眼神,起身说道:“文若兄,此来原本是与赵伯然(赵俨),郭公则(郭图)等相约一起去拜访太丘公的!只是,方才在街上遇到了一位故人!”

    荀彧一愣,疑惑道:“故人?”

    窦辅笑着说道:“文若兄,佐治所言之故人,乃是身在囚车内的徐庶徐元直!”

    辛毗点头道:“正是此人!只是不曾想居然遇到敬德,方才恐敬德泄露其身份,故而摇头示意!”

    窦辅点头,表示明白后又问道:“只是,佐治为何要隐瞒徐庶身份?方才听文若兄之言,似乎这徐庶在此地颇为著名,怎会无人认得?”

    荀彧解释道:“徐庶在此地确实有名,此人急公好义锄强扶弱,乃是一位游侠,此地许多人受过其恩惠,自然不愿告发指认!再者,徐庶乃是出了名的孝子,他隐姓埋名只是为了不想老母!再者,此次徐庶杀人也是为友人报仇,感其孝义,故而无人会出面指认!”

    窦辅听荀彧这么一说,才知道这其中的辛密。毕竟历史上不会记载如此详细,而自己也只知道徐庶是刘备的军师,还有就是孝子!因为母亲被曹操俘获,自己不得已投曹。可是,来到这个世界后,窦辅觉得似乎不太可能,以自己对曹操的了解,不会做这样的事!只是,历史的 ;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窦辅此时也不得而知。

    正当窦辅在胡思乱想之时,辛评兄弟正要起身告辞,与荀彧相约来日一同前往拜访太丘公。只是临去时,辛毗对荀彧说道:“文若兄,姑母托小弟带话与公达,不知公达可在府上?”

    荀彧听到此言,神情一黯,说道:“公达此刻不在府上,若方便,还请佐治告知,彧一定转告!”

    辛毗见荀彧如此说,亦叹一口气道:“文若兄谦谦君子。自然信得过!姑母只是想知道公达近况,望其空暇时。往辛府一见!”

    荀彧点头应下,随后窦辅与荀彧一起从辛家兄弟离去。

    回来路上。窦辅忍不住问荀彧道:“文若兄,方才佐治说的公达是何人啊?”

    荀彧叹口气说道:“其实,敬德亦该知晓此人,且与敬德颇有渊源。当年叔父常住荆襄,亦有看护之意!”

    窦辅越发不解道:“哦?与辅还有渊源?到底何人啊?”

    荀彧缓缓将事情说了出来。听完之后,窦辅终于知道公达是谁了!

    就是荀攸荀公达,而他的祖父便是荀昙,与李膺齐名。荀昙与荀爽是堂兄弟,荀爽是荀彧的叔父。因此在辈分上,荀攸是荀彧的族侄,可是年纪却是被荀彧大。

    这个荀攸自小就显得不凡,因自幼父母双亡,跟随祖父荀昙。祖父荀昙原是广陵太守,后因为党锢之祸,亦遭去职禁锢。不数年荀昙过世,故吏张权要跟随守墓,荀攸发现其言辞闪烁。必有,便告知叔父,后经查证果不其然,乃是杀人潜逃。来此躲避。从此族人皆对荀攸另眼相看,而此时的荀攸才一十三岁!故而,荀爽很看重这个族孙。而荀攸在为祖父守孝三年期满后。就四处游学,后隐居荆州。

    窦辅听闻荀彧的话后。才明白这其中的关系,暗自心惊:颍川。果然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群星闪耀啊!而颍川群英与曹操真是相得益彰,彼此成就彼此啊!只看颍川人才各自在曹操和袁绍阵营中,最终的下场就知道了啊!不觉想到曹操对袁绍豪迈的话语:“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是啊,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袁绍从一开始就输了,也间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啊!

    荀彧见窦辅独自发呆,好奇问道:“敬德,所思何事?”

    窦辅随口问道:“方才听佐治说起姑母欲见公达,这是为何?”

    荀彧笑道:“吾等与辛家联姻,公达姑母嫁入了辛家!其实,也不光是荀家与辛家,各家相互之间多有联姻啊!”

    窦辅点头,心道:原来如此!果然是盘根错节啊!难怪曹操后来对世家如此忌惮,不是没有原因的啊!世家啊世家,还真是有家无国!即便荀彧再公正严明,心忧大汉,可是最终难逃家族的束缚啊!

    想到这里,窦辅无奈的摇摇头,一时之间也不知说什么好。而就在这时,荀爽命人来传话,让二人速去见他。

    窦辅与荀彧来到荀爽面前,见其神色严峻,似是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连窦辅与荀彧进来都不得而知。

    还是在窦辅一声呼唤下,荀爽才回过神来。窦辅心中疑惑道:荀爽一向镇定,连当日武陵蛮叛乱,都不见其如此神情,到底出了什么事?

    但是,荀爽不出声,窦辅与荀彧亦肃然站立。过了许久,荀爽长叹一口气说道:“黄巾复起,杀中牟令,此刻往颍川而来!”

    窦辅与荀彧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黄巾复起!?还杀向颍川!?难怪荀爽神色如此难看。

    而窦辅只稍稍惊慌,便镇定下来。但转头看荀彧,居然从头到尾,一动不动,镇定自若!

    看的窦辅暗暗心折不已。到底是宰相之才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只是不知道是装的呢?还是真的不惊!

    荀爽见二人神色后,见二人都沉住气没有急躁,更没有慌乱,亦暗自高兴,都很满意。

    过了一会,荀爽才缓缓说道:“很好!”

    到底颍川形势如何?黄巾军有几许战力?窦辅又将面对什么?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ps: ; ;感谢叶子!第一张月票,还有重重的打赏啊!红尘汇总与上架了,有太多的人要感谢,有太多的事要感谢!在这里就都不说了,努力码字,答谢诸位!谢谢大家,请多多支持!首订,首赞,打赏,月票,我爱你们!
第七四回 安家邦谋国谋己 拜太丘难兄难弟
    上回说到窦辅砸误会典韦,被抓之人并非太史慈而是许久不见的徐庶,且意外遇到辛毗辛评兄弟。原来都是准备去拜访陈寔的。在交谈中,窦辅更加明白了世家的力量,对颍川人才在的鼎盛也是由衷的赞叹。

    当然窦辅现在还不是很明白这个时代,只有掌握人才作为方能有所作为,而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世族手中,即便许多寒门子弟亦多师从名门大儒。何况,在察举制下,入仕的途径也都是世族掌控的天下。寒门子弟很难出头,所以,想有所发展,必须借助世族力量与关系。故而,若不与世族联合,将无才可用,也将失去很多晋升的机会。曹操与孙权前期的成功,无疑更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而若全然仰仗世族,恐怕结局亦将如同曹魏!这二者如何平衡将是一个难题。晚年的孙权为了此时也是心力交瘁,使得东吴停步不前,不停内耗。诸葛亮为此更是苦心独立支撑,最终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荆襄一系后继无人,待这些人死绝后,最终直接投降了。错以曹操,诸葛亮,孙权这三位人杰都无法做到,可见这其中的难度!好在现在说着一切都还太早,而窦辅本身出身就是关中最大的世族,虽然暂时没落,纵观整个两汉,窦氏都是毋庸自疑的望族!他身上有着无与伦比的隐性优势优势,出身名门,又是党人领袖之后,更是大儒荀爽同门,蔡邕弟子。这其中拿出任何一个。只要好好经营都足以在这乱世立足,甚至于有所作为了!当然。此刻的窦辅并不知晓!

    而此刻,荀爽望着窦辅与荀彧的表情。只是说了一句:“很好!”而他心中在思索什么却无有人知晓!

    对于荀爽说的这句很好,窦辅与荀彧都听不明白,二人从彼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