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漫画-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务现在有很大的可能性会从总公司脱离,进行独立运营。”

    孟获心里一沉:“独立子公司?”

    “对……表面就像凤凰公司一样,业务分开。”董鼎点头,凝重道:“但我们公司和凤凰公司,你们公司业务独立的同时,总公司还能保持很强的控制力。”

    “但我们公司业务独立,不同的子公司会由不同的股东掌管在手里,未来的中夏表面上还会是一家大公司,但总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会变得很小——反而像是多家公司的联盟了。”

    孟获拆开文件袋,抽出里面的资料看了起来。资料有很多,也很详细,他没能一下就把全部看完,但还是得到了足够多的证明董鼎的话的信息。

    文件里显示中夏公司的股份结构很特殊,股东们不是总公司的投资者,其中很大一部分竟然是不同业务的股份持有者,比方说中夏公司的动画业务由几个股东投资构成,而他们则以动画入股中夏。

    这样的股份结构所带来的奉献无疑非常巨*大!

    “为什么会是这样?”孟获问道:“中夏刚开始建立的时候,股份结构不应是这样吧?”他还记得中夏公司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以漫画为主,那时的股东们地位应该一致,不会负责不同的利益业务。

    “其实一开始就是这样。”

    董鼎摇头,然后解释起来。与世人想象中的不同,中夏公司建立的时候,股东们就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入股。其中很大原因来自中夏的线下渠道——也就是身为小说和出版霸主、深*入乡间的中夏连锁书店,这个书店在为中夏服务的时候。却保留了自己的利益,因而导致其他股东们也都采取了更为利益的方式。

    股东们利用各自的资源组成了中夏,然而每个人的股份都放在不同的业务上。动画、周边和这两年动画电影等业务的形成,其实也是一部分股东的财产。

    “当初有个天辉工作室。不知道你还记得不。”董鼎说道。

    孟获点头:“当然,那家工作室的创建者叫做李天辉,曾拥有凤凰公司的股份……他的工作室不是被中夏收下了吗?现在应该是你们的动画工作室之一。”

    “对,表面是我们公司收下了它。”董鼎点头,然后叹道:“但实际这并不准确。中夏以公司的名义收下了它,无论对内对外都是这么宣布,但在我们的股东会里——它被认为是某个股东的资产。”

    孟获有点纠结的揉了揉眉头:“怎么会这样……”

    中夏的股东利益竟然不同,那股东们一旦联合分割业务成立子公司,他们就会变得像诸侯一样,名义上还是中夏公司,但实质上有非常大的自主权,为了各自的利益服务。

    “这符合股东法吗?”孟获问道。

    “严格来说这是擦边球,一般公司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董鼎看着孟获:“中夏公司的股东结构是建立之初,利益没有协商好的妥协品。这点还是因为你出现的缘故……”

    外人都不,实际上中夏的构想原本还要再等一两年成立。而当初中夏这么早横空出世就是受到了何惜的刺激,当初负责这个计划的董鼎还有其它几个人发现了凤凰公司的隐藏威胁,觉得不能拖延太久,因而在还没有处理好各方利益纠纷的情况下,中夏公司成立了。

    原本他们判断是先成立公司,再处理利益纠纷——却没想到中夏正式运营后,因为各个业务的不同收益,利益纠纷反而更加不好处理了,拥有好业务的股东都不愿意和其它股东共享收益。

    这种情况在一开始就有。但如果中夏公司整体发展的好,有垄断整个行业的迹象的话,为了整个公司和更大的利益,股东们之间的纠纷还是很有可能被解决。

    之所以会迟迟不能解决。是因为中夏的发展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尤其是近几年,漫画界的变化已经让股东们逐渐看不到中夏超越凤凰的希望,‘垄断行业’这个目标几乎不可能再实现,而在这种情况中,心高气傲的股东选择离开,留下的股东则渐渐把视线转移到了更现实的业务——也就是个人的利益。

    一些股东千方百计想把凤凰公司最值钱的业务分割出来。中夏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差距太大,股东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现在已经逐渐压不下去了。

    与漫画相比,动画业务和电影业务的利益最高,这里的股东们想把动画和电影单独独立出去,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力。实际上这就是子公司的独立,独享优秀的业务利益。

    漫画发行渠道上中夏公司面临的麻烦还要更大,连锁书店并不受中夏公司的控制,它是一个单独的集团,是华夏出版和小说发行的巨无霸。

    然而这家巨无霸集团最近却陷入了非常激*烈的内部讨论——偏向于中夏公司的股东在书店集团的话语权逐渐降低,那庞大的书店渠道未来很可能脱离‘给中夏公司单独发售漫画’这一路线。

    “你们公司的自有渠道发展的太快了。”董鼎对孟获说道,凤凰公司的漫画销售已经超过了中夏公司,而且还拥有了独立的销售渠道:“中夏的优势正在降低,书店受到了威胁。”

    负责销售《中夏日刊》的连锁书店,近年来因为凤凰公司的自有渠道发展而感到了威胁。它们虽然也有发售《周刊少年》,但凤凰公司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漫画杂志都不在这家连锁书店销售。

    华夏出版和销售市场正因为漫画的出现发生变动,这是十几年来从未出现的事态。中夏公司背后的渠道现在已经失去了漫画出版的霸主地位,而且还在持续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迹象。

    一旦排名第二或者是第三的连锁书店借助凤凰公司在漫画出版上超越他们,那中夏书店的龙头地位就会被挖出一个角。其它渠道上在漫画出版站稳脚跟,就有在小说、以及其它出版物上挑战他们。

    正因为如此,身为中夏公司渠道负责的中夏书店,他们不能在漫画出版上失败。失败的后果太过严重,任何人都得仔细考虑。

    中夏书店的高层已经有了两年激*烈的争吵,现任首席执行官一直在说服股东会在漫画出版上脱离‘中夏公司独享’这一地位、而转型成真正的漫画平台。

    他要把资源和渠道提供给所有漫画公司、包括凤凰公司,他们的线下优势还在,一旦这么做。不仅可以提高渠道业绩,也能稳定自己的漫画销售版图,吸引读者从他们这里选择漫画。

    “那位固执己见的首席执行官的意见最近第一次得到了半数股东的认可。”董鼎叹道:“我们公司专享的渠道开放已经成了必然,我想用不了半年时间,中夏书店就能完成转型……”

    这是必然的转型,如果继续拖下去,中夏书店就会在漫画出版行业失去主动权——然而它对中夏公司来说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一旦线下渠道开放,我们公司的漫画业务就会受到重创,你们公司的漫画销量可能还会提高五成以上!”

    董鼎很清楚凤凰公司的漫画实力,一旦中夏书店对其开放。凤凰公司四本漫画杂志的销量就都得暴涨——到时同时具备了中夏和自有两个发售渠道的凤凰公司,它和中夏的地位就会发生彻底逆转。

    几年前中夏凭借渠道压制凤凰,而最迟不过半年后,凤凰会在渠道上彻底压制中夏。如果再加上他们强横的漫画质量,那么这场围绕在两家公司、持续了数年的接力赛就会提前迎来。

    “凤凰公司将成为漫画界的霸主,中夏漫画的销量可能只到你们一半,想必你个人的身价至少也会涨上三倍……”董鼎看着孟获,中夏书店的渠道彻底开放给凤凰公司以及其它公司的那一刻也是漫画界实现惊人变化的时候,其变化幅度之大会远超世人想象。

    现在的中夏公司漫画销量输给凤凰公司不多,但还在僵持。而一旦开放,这股僵持立马就会崩溃,中夏的漫画份额会降到凤凰公司的一半左右——风公司将成为华夏漫画无可置疑的霸主。

    到时候,中夏公司就算联合第二到第十的所有漫画公司。他们的漫画销量也不能超过凤凰,而这种情形会带来的社会影响、以及中夏公司的变动简直难以想象。

    “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

    孟获脑中闪过一句话,董鼎的话在他心里掀起了不少的躁动——他可没想到自己会赢的如此轻易,而且时间也比想象中的快了很多。

    中夏公司的股东们想要把值钱的业务独立出去,漫画的沦落可能会让他们的行动变本加厉。

    “你今天跟我说这些是为了什么?”孟获向董鼎问道,而董鼎的回答太过意外。让孟获在返回苏华的路上还在不停的思考——放弃收购中夏公司的计划。

    其实更准确一点,董鼎提议的是放弃收购整个中夏公司,因为这种现状下去,这个计划已经不太可行。中夏公司的业务将来逐渐独立之后,想从不同的股东手上抢夺他们的利益的难度也将大增,他们也未必肯被孟获收购。

    就算中夏公司面临的环境恶化,但它的动画以及电影的收益现在相当的不错,整个华夏的动画公司都在蓬勃兴起,很多人都瞄准了动画和动画电影的巨额利益。

    董鼎想让孟获收购中夏公司的漫画业务,他在这方面可以配合。

    “中夏书店放开渠道之前,现在很多股东都人心惶惶,考虑放弃漫画上的持股,我如果趁机加一把劲,说不定这几个月可以把很多股份买下来。”董鼎这么跟孟获说着,他有信心在中夏漫画受到重创之前收下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股份,而剩下不到百分之五十,主要是蒋家持有,蒋家似乎并不打算放弃漫画业务。

    “蒋家不放弃,我该怎么收购?”孟获很奇怪。

    “我可以和蒋家商量。”董鼎说道:“如果何惜老师你能给我确实的回答,我会帮你说服他们,使得他们和我一起减持股份——和凤凰公司类似,我和蒋家总共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六十交给你。”

    他知道中夏漫画只有在何惜手上才能兴起,如果何惜能够收购中夏漫画——蒋家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毕竟光靠蒋天石和天使现在已经不能拯救漫画业务了。

    孟获没有当场决定,他决定慎重思考,只有漫画的中夏公司到底有没有收购价值。

    一旦中夏书店放开渠道,中夏漫画会在销量上被其它公司、尤其是凤凰公司蚕食,其大量的漫画家必然也是人心惶惶,出现大批跳槽潮,凤凰公司如果能抓住时机,完全可以通过新杂志发行的方式,把这些漫画家打包买下。

    他们有足够的资金、而且到时凤凰公司气势浩大,估计也没有几个漫画家不愿意投奔。这么一想,孟获完全没理由收购中夏漫画——他只要抢就好了,价格也不会太高。

    然而这样的方式算不得好汉,容易引起媒体的抨击,大量漫画家涌来也会带给凤凰公司管理上的麻烦。同时因为版权问题,这批漫画家在凤凰公司要重新开始,他们在中夏公司的漫画都会太监。

    大规模的漫画太监会对漫画读者造成什么影响——这点孟获也必须认真考虑。(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三章:棋手们的来访() 
不过他还有很长时间考虑,并不需要急于一时。

    回到漫画岛,当天下午,秦雅见到来上班的孟获,马上说道:“老师,你有客人来岛上了,等了你两天时间。”

    “谁?”孟获问道。

    “武藤馆长,你应该很熟悉。”

    秦雅说的武藤馆长孟获只认识一个,那就是极东区的围棋协会的武藤馆长,除此之外他不认识什么姓氏为武藤的人。然而听到这个客人的身份的时候,孟获顿时失去了兴趣。

    “如果是为了《棋魂》的停刊的事情而来,你就替我打发了他们吧,就说我没空。”

    他对秦雅说道,《棋魂》停刊已经是确定之中的事情了,孟获不可能再次改变。

    秦雅摇头:“虽然他们是为了这件事而来,但老师你还是去见见他们为好,好歹人家也等了你两天,而且说不定……老师你能在他们身上发现意外的。”

    “意外的惊喜?”

    孟获询问式的看向秦雅,然而秦雅却是微微一笑,再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这女人不会是故意骗我过去吧?”——这样的念头从孟获脑中一闪而过,然而从他对秦雅的了解看来,秦雅并非是这种会为了阻止《棋魂》停刊而说谎的人。

    而且这种谎言太假了,一和武藤馆长接触就能明白。

    简短的思考后,孟获决定相信秦雅一回,他对那个所谓的意外惊喜有点兴趣,于是告知秦雅回复他们,约定了和那些来访的棋手晚上在一家酒店见面。

    下午下班后,孟获回去洗了个澡,然后和秦雅出发来到了酒店。

    酒店内,以武藤馆长为首的棋手们已经全都就坐,除了武藤,孟获还见到了苏华的棋院院长以及几个有过交道的职业棋手——大部分客人都是熟人,只有很少不认识。

    “怎么你们都过来了?”孟获意外会有这么大的阵势:“不好意思。我有事离开漫画岛,让你们这么多人等了两天。”

    “不要紧,这是我们的失误。”武藤馆长苦笑道,何惜前两天的动向其实不是什么。如果他们稍微关注点,就能事先知道何惜要去燕京答辩了。

    “老师,秦小姐,快请坐。”棋手们热情的把孟获两人邀请到了桌上,秦雅是《棋魂》的助手。本身身份也不俗,自然也会在今天的见面中。

    孟获坐下后,问道:“漫画岛还行吗?”

    “ting不错的!”

    “这两天感觉ting新鲜。”

    棋手们也并未在两天里瞎等,尽情的享受了一下漫画岛的风情。

    “我们这次过来是为了好好感谢一下老师。”寒暄过后,武藤馆长说道:“多亏了《棋魂》的推出,华夏围棋在不到两年时间的发展已经超过了过去十几年的总和,围棋协会也成功转亏为盈了。”

    “转亏为盈?”孟获惊讶起来:“你们各地的棋馆入门今年不是又把价格调低了吗?”

    他一直都有关注围棋协会的动向,过去两年,为了提升围棋的爱好者数量,华夏围棋协会把主要收入来源的‘棋馆’的费用价格大降。在每个地方城市的棋馆当中,每小时的消费都比网吧便宜1到2块。

    得力于这项计划的实施,华夏围棋的爱好者数量的确飞速增长,达到了两百年来的最高增长速度。然而棋馆的日常维护费用也不低,低廉的价格在吸引爱好者的同时,还远没有达到扭亏为盈的状态。

    “我记得前几个月看过一篇本地的报道。”秦雅也插口了进来,说道:“苏华的棋馆的日常维护费用还是多过收入,每个月都得从协会寻求补贴,难道我记错了?”

    她的话让苏华的棋院院长笑了:“不,秦小姐你没记错。实际上棋馆的运营的确还有点小亏,这种现状在未来一到两年可能没法更改。”

    “为了保持现在的围棋爱好者的增加速度,两年内我们不会改变低价策略。”武藤馆长补充了两句,说道:“两年后如果效果不会大减。可能还会一直保持下去。”

    “那你们协会怎么赚的钱?”孟获问道。

    “老师,我们协会原来的赚钱方式就很多样,只不过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武藤馆长解释起来,随着《棋魂》的火爆、以及各地棋馆的费用大减,华夏围棋爱好者数量呈井喷态势,随即也带动了围棋协会各方面的业务发展。

    首先是各种围棋补习班多了。大量的爱好者和初学者为了增加对围棋的了解,已经不满足于棋馆提供的初级教学,而寻求到了职业棋手的补习班——华夏围棋协会可以通过介绍和开展补习班收费。

    随后是爱好者增多导致各种比赛增多,吸引了许多投资者、比赛的运营和奖金负担都被分担了出去。而各种与围棋相关的图书和器*材在过去两年的销量也爆发性的成长,成了华夏围棋协会的主要收入。

    “光说棋盘,我们现在每个月销售的棋盘超过过去一年。”武藤感叹道:“有历史和品牌的棋盘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过去一万的棋盘现在三万都有人抢。”

    随着围棋的复苏,围棋品牌的概念也在复苏,拥有历史感的文物价格哪一个都是疯涨,围棋协会的一些棋手们把家里没用的一些文物卖出去,已经诞生了不少的小富翁。

    秦雅听的一愣一愣,她虽然知道《棋魂》给围棋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没想到变化会如此的翻天覆地。

    “你们不会是在故意捧何惜老师吧?”她满脸狐疑的说道:“我怎么没感觉现实的改变有这么大,我身边可没有很多人因为《棋魂》去上补习班的。”

    孟获听到这里,有点愕然的看向秦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