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化登天传-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也比起原来的两大剑阵更具威势了。
便看两仪微尘剑阵的剑气一出而绞散了怨气,青城观主还当没有自家龙门剑阵出手的机会,看那如虹的剑气在剑阵指引之下直捣入混沌之气中,听得其中金铁交鸣之声,知道是剑气在其中乱杀乱搅,以为胜利在望,却不想那如墨汁一样的怨气黑雾又重新凝结,看青竹叟面色不善便知道不好,还未等那怨气聚成形势,便已经下令本门道众速速作法,催动龙门阵,以真正两仪之势来对抗这莫名的怨气。
龙门阵以剑气凝水势,水势在阵中鼓荡循环,回旋游移,则有一生二,二生四之法演出,那剑气所结水势便铺张漫延开来,直把两仪微尘剑阵之中的峨眉道众也拢在其中。
所谓龙者,水族之长也。龙得水则能行风云变化之事,有翻江倒海之能,便看两仪阵中忽然白光一盛。从那水波一样的剑气之内,忽生出一条闪电似的青龙——那青龙与没入混沌中的白虹剑气又有所不同,生的是鳞爪俱全,摇头摆尾,真就具了龙形!
第一百六十二节 崆峒翻天源广成
162。
独有两仪微尘剑阵,则剑气凝聚势若惊雷,游走似匹练,威则威矣,猛则猛矣,实然依旧是死物,是剑气,而非是其他,刚猛有余,灵动不足,强烈有余而后力不足,若非能一发以致敌毙,则再无后手可出。所以阵中厉害便全凭阵眼之人眼明手快,以己之眼为阵之眼,瞧准时机,掐对形势一发而出,以风雷之威,或绞或斩或刺或击,务必一举而夺胜。只是如今状况,绝非平常时候可以比拟,那怨气已经凝成实质,观之若雾,闻其中有厉鬼哀嚎痛哭惨叫之声,一击斩杀虽散作无形,却未伤其本源,便是一会又复做一团。以两仪微尘剑阵对付这以声扰人,以形夺人,以雾伤人的怨气戾气,就好像拳头打在的棉花垛子上面,拳头虽然刚猛,力道却全叫棉花吸收了去,于它的根本一点都伤害不到。
见峨眉有难,同为蜀山剑派的青城自然不能袖手旁观,青城的龙门阵早与两仪微尘剑阵共同操练过很多回了,两者一刚一柔,一主强攻,一主固守,两者相合,便符合了这两仪的说法,使之阴阳调和,阴阳调和则生变化,因有龙门剑阵之守,便叫两仪微尘阵又生出来新的攻势,又因阴阳之变合了天地大道之理,从那剑气中竟然脱胎出来一条剑龙。此时两仪微尘剑阵之中所新生出来的剑气,已经不是之前的死物,却有了生灵的灵动,龙为水族之长,是天生能修的灵物,乃仙胎神种,得水方显其威能,在天能兴风作浪,在水能翻江倒海——这时候,此剑龙所翻所捣的便是龙门剑阵生出来如同水波一样的剑气所结之江海。正是水借龙威,龙乘水势,龙在水中,水盖龙行,两者混连,一时间就看这天上地下仿佛都是龙影水浪,铺天盖地的就朝那黑雾席卷而去。
黑雾之中一声惊呼,仿佛那鬼哭狼嚎之声也知道眼前剑气所化剑龙水波的厉害,急急就缩小想要往那混沌之气中躲藏而去。那剑龙是多么快的速度,引着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水浪,直把那团黑雾团团包围起来,几个浪头打过,便是一团黑雾全叫包裹了进去,水波漫过,就不见了踪影。水浸之地便似乎一片湖泽,看似平静无有风浪,实则水面之下暗流涌动,漩涡四起,那剑龙便在水波之中时隐时现,搅动暗涌,不停将那黑雾绞散。那黑雾也实在的顽强,便被这剑气所化的水波与剑龙如此绞杀,依旧次次重新凝结成形,只是形状越来越小,直到最后,乃绞成一个拳头大小了。忽然听得那混沌之中一声怪叫,那叫声似马嘶又如牛吼,直震得那混沌之外的剑龙水波都抖了三抖,蜀山门人知道此乃是混沌之气之中,阴阳交界处,那困住两仪微尘剑阵所生剑气之人,听其吼叫,便知道此人修为不浅,并且来势汹汹,只是不知道何故一直躲在混沌之气里面不肯出来。
两仪微尘剑阵与龙门剑阵中的众道士急忙压住阵脚,各定阵法,两个阵眼之中的青竹叟与青城观主,各自下令,门下弟子更形变位,以保那剑龙剑水不被吼散——虽然混沌之气中吼声连天,剑龙在水波中行动依然不减,拼了命的翻起水浪,滚起漩涡将那剩下的怨气绞了又绞,杀了又杀。那拳头大小的怨气,竟然已经凝作了金玉一样的实体,便是绞了一百遍,才削去一层皮壳,皮壳之下露出来的是一枚珠子,这珠子漆黑发亮,已经不是怨气之属——因那怨气被全部消弭殆尽,四百道众便觉得肩上头上那无形的压力顿时一送,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这时青竹叟与青城观主便知道剩下来的那粒墨黑的珠子便已经不是怨气之属,而是用来凝结怨气的邪门法宝,青竹叟忙下命门下道众催动阵法,引那剑龙含珠而来。便那剑龙从水波中一露头,众道便看到那剑龙的半条身子都被这粒乌黑的珠子染墨似的染的漆黑一片,这珠子自身则莹润发出乌光来,便知道是一件不寻常的宝物。就剑龙出水还未返回两仪阵中的时候,忽然从混沌之气里面伸出来一只大手,照准龙头就是一捏,那剑龙在这大手里面仿佛泥鳅一样,大手捏来,剑龙吃痛想要挣脱,奈何它已经脱了水波,不能引来剑气相助——青城道众见状连忙催动阵法,自把剑气所成的水波又抬了三尺,龙尾卷到一点水浪,立刻引起来一阵水龙卷,便朝那大手斩去。水龙卷打着旋儿在半空中横扫而过,仿佛一柄利剑一样,那大手本想抢夺乌珠,照准时机伸出来捏住龙头,谁料那龙虽有龙形却非真龙,其实质也依旧是道道剑气,不是血肉,坚硬非凡,那大手正拿他无法处置的时候,就看水龙卷冲着手腕就扫来——也不知都这巨手是怎么修炼的,仿佛手掌强横无匹,手腕却是罩门所在,竟然甩脱了剑龙,一张盖来将水龙卷打散了。
圆圆在阵中,因昆仑在此就他一人,没有阵势可属,便立于张天师之右手,处于总阵阵眼之中,这一下看得清楚明白,心中自然领会,说一声:“手腕乃是他罩门!”张天师下令总阵转移,令崆峒助蜀山之力。崆峒华不朽领命,总阵转移,将崆峒转到前方临敌,就看崆峒门人处于本阵之中,一齐作法,一众三十二名道士头顶隐隐现出来紫气,那紫气互相缠绕凝结,竟然现出一个山形。
崆峒的阵法有个名儿唤作“崆峒翻天阵”,引的是那阐教的金仙广成子手中所持的法宝翻天印的掌故。那翻天印乃是广成子成道之后,所得的一截不周山山峰,上古天地初分时候,有不周山联通天地,乃是盘古开天时候一根顶天的柱子,后来天地定型,盘古身陨,这根顶天柱也就化作了不周山。有那上古水火二气所结真仙,一名祝融乃是火气所生,一名共工乃是水气所化,因水火本是两立,相生相克缠斗不休,水火又在五行之中定了上下,乃是水克火天地之理。共工便凭此之利,每每大败祝融,祝融引之以为一恨。后来祝融将生火之法传于先民燧人氏,由燧人氏传开,教化万民用火,从此先民不再食用生肉生血,以火取光,以火取暖。逐渐先民中拜火者越来越多,祝融便于人类亲厚起来。传到后世,共工与颛顼不和,颛顼联合祝融以人火反逼共工之水,致使共工败于祝融之手。因共工从先天水气中化生以来便未尝败果,此一败只觉得颜面扫地,极怒之下飞到海上怒触不周山,使不周山拦腰而断,那共工也重新化为天地间的水气。
不周山断裂导致天地失衡,天河之水受共工所化水气引导,由天河灌入人间,才有后来的女娲大神补天之说,洪涝祸及后人,才有大禹治水以定九州之事。
广成子得一截不周山,将其炼制成一块四方宝印,可大可小,能生能长,据说大可翻天,才名为翻天印。又因广成子成道之后居于崆峒山内,虽说阐教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崆峒已经与那阐教金仙广成子没有多大关联。但是天下大道唯一,不论阐教、截教还是人教,都是修真问道之辈,是故崆峒门人将自身阵法脱言于广成子的法宝之上。
第一百六十三节 开门红杀入混沌
163。
那崆峒教门的翻天阵,便是取崆峒山上一处山峰,重有千万之钧,便以众道之力,以气御之,以神化之,以修为控之,翻将出来,排山倒海,可压万千妖魔邪祟。便那怪手出现,拍散了剑龙所卷起的水龙卷,正要再斗那剑龙,这边崆峒山的翻天阵已经排布完毕,一方山峰就此压来——莫管你是什么妖魔,炼的什么魔功,用的什么法宝,都叫你在这翻天的山峰之下压作肉泥。山峰压下,巨手还想做挣扎,单掌朝天,成托天之势,用力朝上举起。大约他看那山峰形小便以为不是什么厉害手段,那巨手恐怕也是这妖魔苦心修炼出来,最是得意了。却不想这崆峒翻天阵,名托于广成子翻天印,所炼器法耶与翻天印相似,这翻天阵之难,翻天山之难炼,并非在于以修为驾驭山峰,一座山峰便是那巨大无比者,只要合力得当,修士众多,便合众道之力,也能行那搬山之术。只是翻天阵之中,并非单纯搬山蹈海,而是作那缩形寸地之法——这翻山阵所御山峰,见之不过百尺,实则高百仞,乃是阵法之妙将其缩形,其实质还是那座百仞的山峰,再以众道士的道法加持,为千万万钧也不为过。那巨手哪里能够抵挡得住,便听得轰隆一声,山峰倾覆而下,宛若翻天之势,那巨手便被压在其下。混沌中传来一声惨叫,旋即一个硕大无比的怪物冲了出来,只见它生了一张马脸却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长毛,身体有三四个人大小,人立而行,看身上也是长毛拖地,只是左手奇短,就似个面条样子的肉瘤,耷拉在身子一侧,右手却粗壮的很,从胳臂根出来,逐渐由细变粗,由窄变宽,整条胳臂如同前粗后细的游蛇,长短足有数十丈,至那手掌便有两三个这怪物的大小,却叫翻山神峰压在底下。
这怪物看自己怪手被压,大约是疼极了,也顾不上周围的道众正虎视眈眈,个个想要杀他而后快,只是围着那山峰乱转,伸出自己的细小的左手对着那山峰就是一顿推拉——只是那山峰重有万钧,他那只右掌都无可奈何,现在剩下这左手又有什么用呢。青竹叟看怪物冲出,发一声令下,峨眉青城两派的道众各运功法,将剑水剑龙催动起来,那剑龙卷起剑浪直朝怪物扑去,怪物的右手被压住,没法子脱身,只好闭眼等死。圆圆在阵眼中看此情景,忙想要出声阻止——两敌相交,重在探听敌我虚数所在,留这怪物一条命在,也许还能盘问出来阴阳法王的底细,只是话还没有出口,只看剑光一闪,那怪物身上如加千万把利刃,立时被削成了一根*,噗通一声栽倒在地上。尸身肉块显出这怪兽的原型,原来是一只长了长脸的棕熊,有人认得,这乃是西北高原上独有的马熊。
原来这马熊精乃是这混沌之气外,阳界地面上哨位的头目,总领这一百三十二个小妖镇守阳门。上一次阴阳法王大闹阴司冥府,搅得十八层地狱恶鬼乱窜,便用手段收了这阴司的怨气,凝成一宗法宝,自称之为“恶鬼道”,这恶鬼道乃是以冤魂厉鬼在十八层地狱之中所散阴毒怨恨之气凝成,其核乃是一枚阴丹,此阴丹则是他抓取一千一百一十一个横死的冤魂所炼化而出,最能吸引幽冥的怨恨暴戾之气附着在其上面。这宗宝物,便赐给了这马熊精,叫他好生的在阳世入口镇守,不要叫阳界的修士闯入阴阳之地。上一次,那龙虎山剿魔的五名道人,便是还未进到阴阳交接地时候,便遇上了这看门的马熊精,他祭起“恶鬼道”来,幽冥怨气铺天盖地,就将这一众僧道全部围在其中,分分寸寸将修士们的一身修为全部化去,最后这百十名小妖一拥而上,将困在其中的修士全部剁成了肉泥。
这马熊精凭地利与手中法宝之威,本是非常难对付。便是四百道众到齐,恐怕要进这阴阳交接之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留下几十名道士的姓名,也难以取胜。这一次却真实占了天机,这马熊精为阴山妖属,也厌恶阳世的三光,尤其这高原之上,白天太阳猛烈无比,他身子又来得巨大,受光照便多。那时阴阳法王才搅闹过地府,于两界入口看惯的严厉,他自然不敢怠慢,所以有那修士来犯,远远就知道了他们的行踪,早就布好了天罗地网在等候着了。如今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法王要修炼魔功,于这班手下看管的也就没有那么紧了,这马熊自然乐的自在,叫底下小妖好生戒备,自己则躲进混沌之气里面喝酒纳凉去了。正是贪杯误事,他在混沌之气里面喝了个酩酊大醉,昏昏睡去,完全不知道这阳界的地面上发生了什么事——青竹叟从天上发难,一场剑雨下的干净利落,将哨位中一百多名小妖一个不剩全部杀死,也就没有活口去给他报信了。待他酒醒,刚要出阴阳界,便觉得外面杀气冲天,一股天罡正气直透进来,偷偷去看,四百道众已经摆好阵势要冲进来了。他这一看吓的魂飞魄散,却又生怕自己这么逃走或是按实上报,法王怪罪下来,将它当做血食给吃下肚子里去,便想凭手中“恶鬼道”的厉害拼上一拼,将混沌之气外的四百道众阻上一阻,那即便他退回阴阳境与那阴阳法王交差,也不会落一个私逃的罪名。只是那“饿鬼道”虽然厉害,怎及得上四百道众的阵法道术?若有那一百三十二妖兵助阵,也许还能敌上一敌,凭他一人之力,修为,与道门群力相比,实在是不够看。
斩杀了这看门的怪兽,众道士士气更的旺了,当时就想冲进混沌之中揪出阴阳法王来。张天师看众道的士气大盛,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势如虎,这两阵对圆之事就要趁热打铁,便是一声令下,四百道众开拔离了阳界,全都扎进了那混沌之气当中。
阴阳相交之境为阴阳两界之间的通途,印阴阳两仪彼此不分的天道至理存于世间。因这团混沌之气也广大,四百道众结队而进并没有什么阻碍,到其中才发现这阴阳交接之地,果然与阳世乃是两个世界——但见得天上太阳当空而悬,与阳世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光与热不及阳世的万一,却也不同那阴司鬼蜮,有阴风阵阵直刺人骨髓。便如同隆冬时节,四下阴寒,却也不彻骨。众道士往前再走数百步,就看周围雾气迷蒙,逐渐难以看见前方的事物——张天师早有准备,命各阵中首领掌起诸葛孔明灯,以做互相的参照。
孔明灯本为军事用途,乃是一纸扎的灯笼中放一枚烛火,以热气催动纸灯笼飞到天上,则远方的部队可以以此为信号。诸葛孔明本为道家的传人,因天下大乱才出隆中辅佐刘玄德,其在蜀汉军中使用了不少的道术以挽回局面——这孔明灯本是诸葛武侯所创小术的一种,因碍于军中多为凡俗世人,便加以改良,以火烛引灯之法将其推广。这样的好处便是,不是修士之流也可以使用孔明灯做信号的传递,相较于道术来说,这样的孔明灯每一只只能使用一次,而且随风而动,有些飘忽。
此时众道所用的孔明灯,乃是真正的道术一流。
第一百六十四节 阴阳山阴阳分战
164。
四百道众于各方阵之中,各有十数名修士会用这诸葛孔明灯的法术,便被均匀安插在方阵里面。每一人催动法术,聚气于头顶,以化神之力将真气催亮,此亮光凝聚不散。每一方阵各用一种颜色以来区别于其他教派,比如蜀山各门均用绿色,崆峒则为青灯,龙虎正一教则是黄灯。此光不同于凡俗烛火之光,乃是以真气化孕的灵光,故能冲破混沌——远远一看,混沌之中不见队伍,就看有不同颜色的光斑于混沌中摇曳,仿佛天上星辰坠入了凡间。
四百道众行出去总有三四里的样子,那混沌之气就逐渐的淡了,张天师知道这正是因为众人进入了阴阳交接处的中心地带——那幽冥之地所传来的阴气与阳世凡俗世界所传来的阳气在这里交汇,阴阳之气聚会,则在这里形成了交融的合和之势,便如同盘古大神开天辟地时候一样,分出来了八方四维,阴阳法王必然是盘踞在这里的。只是一旁的圆圆道人越想越是不明白,方才四百道众在混沌之气里面赶路的时候,因环境所累,一个个全都是睁眼的瞎子,那时若阴阳法王布下一队——连像样的精兵都不需要,只要挑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幽冥厉鬼来做埋伏,便可叫这四百道众折损掉大半!如此地理之优势,竟然全没有利用,也不知道那阴阳法王打的怎样的算盘,又或许他自视甚高,完全没把中原道门的精锐放在眼里?还是说他盘踞在这阴阳交接之地,根本还没有得到有人来袭的消息?
圆圆一路走一路看,发觉这一路实在顺畅,别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