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瞳-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他已经被数量众多,而且无论艺术价值,还是金钱价值同样高昂的丰富艺术品的出现,震惊的有些麻木了!

    不过等他把眼前一个巨大的木箱打开后,仍然为里面出现的东西所震惊!

    “都说乾隆是整个清代最奢靡的皇帝,以前还有所怀疑,现在看到这一切我相信了,甚至整个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都找不出几个跟他一样穷奢极欲的帝王了!”

    看着面前高度超过3米,分为6层,通体黄金打造的巨型黄金座钟,刘东满脸的感叹之色。

    这座黄金巨钟高大而又华丽,最底下一层为60公分左右,两平方大小的四方形黄金台,黄金台望上是四条五爪的黄金卧龙,卧龙脊背高耸,撑起上方四层仿佛宝塔状的黄金层叠,除了最底下的黄金台和第二层的四条五爪金龙外,上面四层每一层的四个立面都有着钟表的存在!

    除了第二层的四条金龙,剩下的五层每一层都用浅浮雕和线雕的方式雕刻着缠枝莲纹、卷叶纹和莲瓣纹等代表吉祥的纹饰,当然从上到下包括四条金龙的身上都镶嵌着精美的玉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珍珠等各色宝石,甚至所有表牌的外罩都不是玻璃,而是纯净的水晶打造!

    尤其是在这座巨型的黄金座钟最顶部的塔尖上,还趴伏着一尊两个成人拳头大小的红宝石雕刻蒲牢雕塑!

    蒲牢是中国文化传说中的龙九子之一,因为‘性好鸣’的特点,所以人们经常把蒲牢铸为钟纽!

    很显然,这座黄金巨钟是明显的中西文化结合的艺术结晶,价值无可估量!(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六章 东陵遗宝(下)() 
第九百四十六章东陵遗宝(下)

    ……

    刘东曾经不止一次去故宫博物院的钟表馆游览,其中丰富多样,充满奇思妙想,而且材质昂贵,价值惊人的各色钟表一直是他最渴望的收藏品之一!

    不过,因为精美的古钟表难寻,一直到现在,通过拍卖会,以及自己淘宝捡漏,刘东如今手中的挂钟、座钟才不过两百多座而已,而之所以能够有这个数量,还要多亏荷兰之行的收获!

    但是,刘东收藏的所有钟表中,虽然不乏清代皇室、欧洲名家之作的精美传世之作,但却一直缺乏那种能够给人震撼的‘钟表之王’,俗称镇馆之宝的存在!

    现在看到这件黄金巨钟,刘东心中终于没有遗憾了!

    当然这里并不止一件座钟,除了这件令人赞叹的巨型黄金座钟外,刘东又发现了大约一百多座钟表,它们一半以上都是金制,还有一部分属于银制,已经黄花梨和紫檀之类的木质,以及少量的玉质,都是顶级的和田玉、蓝田玉和独山玉料!

    各种钟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带有佛像、道教神仙、传说神兽、中国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的中式钟表,也有大象、雄狮、天使、西洋人物装饰的西式钟表,不管是哪一种类型,能够被乾隆皇帝拿来陪葬的肯定是其中的精品,也是他生前的爱物!

    一件件繁缛华丽的钟表在刘东面前一一而过,他既为前人工匠们的奇思妙想,以及高超的工艺而惊叹,尤为乾隆皇帝的奢靡而感叹,如果当时这些工匠不是把自己的才能浪费在只能充当玩物的钟表上,而去研究机械的话,恐怕中国也就没有后来的百年耻辱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如果而已,历史仍然是不可逆的!

    抛掉偶尔的多愁善感,剩下木箱中的东西仍然吸引着刘东的注意力!

    包括黄花梨、紫檀和金丝楠制的各式家具三百多件除了大约四分之一的架子床、八仙桌之类的大件家具外,剩下像捧盒、托盘等小件的家具几乎没有一件普通,每一件上都能够见到剔红、剔犀、螺钿、金银平脱、填漆、戗金、描金等工艺的存在。

    除了家具外,还有数量众多。做工精细,图案精美的‘江南三织造’的顶级丝绸,以及用丝绸制作的龙袍和凤袍,以及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后妃服饰!

    刘东简单的清点了一下。没有裁剪的各色丝绸有999匹!以皇家常用的明黄色为主,也有部分红色和蓝色,以及花色之类!

    除了丝绸之外,一共有皇帝朝服龙袍七十七件,朝冠顶戴十三顶,御用朝珠七挂。紫貂大氅八件,雪貂大氅三件,玄狐大氅三件。白狼大氅两件,还有其余的朝靴、荷包等衣物近百件。

    另外还有皇后朝服凤袍四十九件,凤冠朝冠六顶。也许是因为皇后日常要用到三挂朝珠的原因。皇后的朝珠有十三挂。紫貂大氅八件,火狐大氅五件,雪貂大氅五件,其余各种衣物近三百件。

    除了衣物之外,皇室御用的罗帐、床幔等各种不同造型和作用的丝织物上千件!

    这些家具和丝绸服饰虽然没有特别顶级的国宝级艺术品,但它们每一件都是价值不菲!

    这些东西足够刘东开一个清代皇家服饰和丝织物专馆了!

    另外,一座墓葬中不可能没有金银!

    当然这里的金银并不单纯指的是金块、银元,还包括各种金银用具。

    刘东大概清点了一下,在大概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木箱中一共发现了各种纹饰的金酒器三十五套,金餐具四十四套。金手炉、金托盘、金烛台、金香炉、金佛龛、金佛像、金如意等等工艺精美的御用金器一千一百零九件。各种御用银质器物一千九百多件,金银镶嵌的御用器物两千五百五十件,还有御用金首饰九百一十件。

    另外,乾隆皇帝唔信佛教。所以他的墓葬里各种金玉佛像、佛塔和佛经多达1500多件,而价值最高的在刘东看来主要有三件!

    一件是一尊两米高,纯金制作,并少量镶嵌珍珠、玛瑙和红蓝宝石的释迦穆尼佛像!以及一件同样镶金嵌玉高度比释迦摩尼佛像还要高出半米的金发塔!以及最后一件只有一米半高,直径不过60公分,但却通体用最顶级的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的万佛塔!

    之所以说是万佛。就是因为在这件九层的佛塔上,用半圆雕结合微雕的方式雕凿了9999个造型绝不雷同的佛像!

    九为极数,所以这里尽管差距1座佛像才圆满,但也称万佛!

    通过这座精致的万佛塔,刘东也窥视到了清代皇家如意坊玉雕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想要完成这么一件精致的佛塔,恐怕没有三年以上的时间是办不到的!

    而且相比佛塔上高超的雕琢技艺,它的材质更显不凡,不同于现在所谓的和田羊脂玉都是滥竽充数的一级白玉,这座万佛塔的玉料才是真正的和田羊脂玉,能够跟最顶级的玻璃种帝王绿翡翠一较长短,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有价无市的真正顶级和田玉料。

    到现在为止,刘东自己收集,再加上韩氏珠宝宝库中的收获,手中最大的一块和田玉料也不过才40公斤,比笔记本电脑大不了多少!

    但眼前这块玉料在重量上最起码是他的5倍,甚至还要多!

    “想来除非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室,恐怕很难有人得到如此惊人的和田养殖玉料!”刘东心中暗附道。

    除了数量惊人的金银用器和冥器外,单纯用来陪葬的金银也有不少,不过在这里金多银少,对于这种情况刘东也并不奇怪。

    当初孙殿英之所以掘东陵为的就是筹措扩军用的军费,到手的白银自然早已花掉,黄金珍贵所以留到了最后!

    因此也就出现了刘东现在所见的这种情况,黄金比白银多!

    当然墓葬的黄金和平时用的黄金还是有所区别的,就比如现在,刘东所见的木箱里只有六箱是每块十两左右的金锭,剩下的都是金瓜、金饼和金叶子!

    金瓜的外形酷似冬瓜,表面有简单的纹饰,刘东随便从中拿起一块颠了颠,重量大约在500两左右,而金饼都是实心,没什么装饰,大小相当于成人掌心,每一块都在十两左右!而金叶子两指宽,一指长,每一件都在2两左右!

    时间不多,刘东也没有细数这些金锭、金瓜、金饼和金叶子的数量,只是在拿起每一箱的时候略作掂量,最后估算了一下,这些黄金的重量应该在180~200吨之间!至于剩下的白银,刘东懒得看,连黄金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价值太低!

    除了金银外,还有一部分铜器,这是乾隆根据夏商时代天子‘九鼎八簋’的礼制打造出来给自己陪葬的,除了9尊升鼎外;还有6尊高约两米,重量超过3吨镬鼎;9尊饲鼎,9尊底座为四方形的簋;一件饰以龙纹的青铜禁,簠9件、大尊缶2对、联座壶2对、冰鉴2对、尊盘1套2件及盥缶4件,以及一套拥有36件的编钟,以及一套编磬!

    虽然这些铜器都是严格按照周制制作的礼器,但它们却并不像先秦时期一样用青铜铸造,反而在材质上采用了每一件都采用了跟明代制造宣德炉一样的办法,用红铜,配以黄金、白银等几十种珍贵原料,精炼十二遍铸成,所以这些周制礼器虽然是后期清代制作,但每一件都倾注了清代皇家如意坊工匠们的心血,而且工艺精湛,用透雕和半圆雕的方式在每一件铜器上都留下了精美的云雷纹、卷叶纹、饕餮纹、龙纹等,古朴大方的同时也带有乾隆时期器物繁缛华丽的特点,虽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同样价值惊人!

    把盛装总计289件各种复古铜礼器的木箱收起来后,刘东看向了最后位于中央的三十几个大木箱。

    这些被众星捧月般放在中央的木箱,肯定是价值最高的,而上面冲天而起的灵光也证明了刘东的推测!

    在这些木箱中有十个尤其巨大,每一个的长度都超过3米,高度也在2米左右,宽度甚至还要超过2米,实在引人注目!

    刘东先一步走到一个近似于正方形的木箱旁边,打开了上面的封盖!

    还没等他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呢,便首先被一股浓重的霉味呛得打了几个喷嚏!

    “真是笨啊,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看着木箱里面大半已经腐朽的稻草,刘东心中有些懊恼。

    几十年过去,这些原本用来充当垫层的稻草早就腐朽霉烂了,味道自然不会好闻,而刘东只惦记里面的宝贝,居然忘了这茬,也难怪他吃亏了!

    ………………………………………………………………………………………………………………………………………………………………………)

第九百四十七章 秦十二金人(上)() 
第九百四十七章秦十二金人(上)

    ……

    为了自己的嗅觉考虑,刘东还是抓紧用舍利元光把木箱和腐烂的稻草全都清理了一下,总算是让自己的鼻子舒服了一些后,刘东不禁聚睛朝眼前仿佛八仙桌般大小的巨大青铜头颅看去。

    青铜头颅五官清晰,脸型略宽,唇角和下颚的位置留有短髯,头发挽成一个发髻捶在脑后,人像双眼直视前方,神情严肃而又坚毅,仿佛任何事情都不能够难道他!

    也许是因为时间久远的关系,青铜头颅许多地方已经是锈迹斑斑,不过明显能够看出后期经过精心的修补,所以这件青铜头颅上并没有太大的缺损。

    但是等刘东看到它颈下明显的撕裂痕迹后,眼中忍不住流露出一抹痛惜之色,很显然这件精美的艺术品,已经被人为的残损了!

    仔细欣赏完这件精美的艺术品后,刘东并没有立即把它收进芥子空间,而是再次打开了旁边一个长5米左右,宽和高将近三米的巨大木箱!

    刚才已经吃过亏的刘东,这次没有再让自己远比常人敏感很多倍的嗅觉再次受考验,拥有芥子空间的他很容易便把放在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

    尽管已经通过舍利元光早就把它看在了眼里,但此刻这件高度近5米的青铜躯干出现在刘东眼前的时候,那种震撼实在是难以形容,太大了!

    而且铸造技艺极其精美,躯干身上的铠甲以及花纹都表现的丝丝入扣,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有文字!

    文字是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由于小篆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因为刘东精通雕刻和书法,所以对小篆自然也是熟识,所以刻在这青铜躯干背后的文字他也认识,其内容便是:‘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最后四个较大的篆字为‘永镇于秦’!

    看到这里。刘东便明白青铜头颅和躯干的出处了!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的开国皇帝。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得甚为广泛。在传说中,他既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大英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另一面他几乎又成了暴君、残忍的代名词。秦始皇帝为了永世享用他的征战功绩,做出了种种至今在世界上仍记人叹为观止的壮举,为世人留下了很多解不开的历史之谜,12金人的铸造便是其中的一个。

    在秦都咸阳,秦王宫阿房殿前,屹立着12个铜器铸造的大铜人,因为铜是黄色的,所以又称作金人。他们身着外族服装,每个都非常巨大和沉重。很难运输,而且他们浑身雕有精细的花纹。且个个耀武扬威,精神抖擞;英勇无比。日夜守护着秦王宫殿。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在这方面,有很多历史书籍记载。

    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迁宫中。贾谊的《过秦论》也有“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记录了12金人的故事。

    当然,始皇帝嬴政铸造十二个金人除了收集天下之兵消除六国遗民造反的隐患之外,主要还因为秦始皇想要从宗周手中继承代表皇权的禹王九鼎,让自己的统治变得合理合法,就像商代夏,周代商一样,确立秦朝统治的正统性,但无奈天不遂人愿,禹王九鼎失落了!

    所以,始皇帝嬴政便打造了十二金人作为镇国之器,取代禹王九鼎的作用,成为皇权正统性的象征!

    《左传》《鞌之战》中记载:“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司也!”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代表国君的礼器和名位,不能够借给别人,这是国君的责任!

    尽管这句话是孔子评价春秋时期卫国国君的,但也反映了当时先秦时代的礼制!

    器与名,更形象一些,器就是封建时代皇帝的圣旨和官印,比如皇帝要册封一个亲王,册封亲王的圣旨和官印就是这个亲王的‘器’,而‘亲王’就是‘名’!

    反应到先秦时期,因为宗周时期并没有纸的存在,所以流行金文,所谓金文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以这时候宗周的天子册封诸侯的时候,便用这种带有册封铭文的青铜器作为诸侯的‘器’,像卫国国君,齐国国君,这就是‘名’!

    如果‘器与名’反映到皇帝身上,那么在先秦时期,从夏一直传到周的‘禹王九鼎’就是天子的‘器’,它代表宗周统御天下的正统性,而宗周天子就是‘名’!

    所以无论是成就霸业的齐桓公,还是楚庄王,都会到周天子所在国都洛邑问‘鼎之轻重’!

    而一统天下的始皇帝自然也希望能够继承禹王九鼎,确立秦的正统性。

    但禹王九鼎失落后,便有了镇国十二金人来作为秦朝的‘礼器’!

    只不过让秦始皇想不到的是,因为秦代的历史太短暂,十二金人作为镇国之器的作用并没有禹王九鼎那么深入人心,反而是和氏璧,也就是传国玉玺,在汉代以后取代失落的禹王九鼎成为历代皇朝正统性的镇国之器!

    但不管如何,这十二金人仍然是秦代皇权的代表,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铸造的难度,工艺的复杂,都让它成为中国几千年来艺术品中不可置喙的巅峰之作,国宝中的国宝!

    历代以来能够代表皇权的东西都是最珍贵的艺术品,就像人们对清代皇家玉玺的追捧一样,两千年前的十二金人同样也是众人追逐的顶级艺术品。

    而此刻的刘东已经完全陷入了爆棚的兴奋和狂喜中,这种兴奋和喜悦甚至超越了之前所有的收获,就算是得到阎立本《历代帝王图》的时候,他也不想现在这么高兴!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十二金人中蕴含着封建时代的皇权,而对权利的追逐是任何一个男人心中最原始的**,虽然有大有小,有明显也有隐秘,但这种权力**却存在每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