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瞳-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生活场景的壁画,也都在黎叔他们多次出入墓室之后。氧化的失去了颜色,甚至很多都已经无法辨认了。这些壁画的损失。让考古学家们失去了了解春秋时期楚国文化和生活习俗的线索。是考古学上无法估量的损失。

    不过,刘东感叹归感叹,事情已经发生他也改变不了什么。

    现在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舍利元光把到手的两万五千多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金银器,已经失去往日色彩的漆木器,还有两座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打开的青铜棺木中所存在的丝织物等有机材料,真正的保存下来,并呈现在世人面前。

    让更多的人通过这些保存完好,而又价值连城的文物去了解两千五百年前,楚国最为鼎盛时期那辉煌灿烂的文明。

    在无名山丘的山头上坐了半响后,刘东叹了口气后站了起来。因为这座庄王大墓已经被黎叔盗掘的原因,使得里面的防水系统已经被全部破坏,现在整个上万平米的楚庄王大墓当中已经被灌满了地下水。

    而且,刘东也发现了黎叔他们挖掘出来的宽度超过六米,高度达到四米的巨大盗洞,以及他们遗落在墓穴中的千斤顶,废弃的拖拉机,绳索、手电、电线,甚至还有发电机,当然也少不了盗墓贼的尸体。

    在整座墓葬当中,刘东发现了不下五十具尸体,这很显然并不是一个盗墓团伙能够达到的数量。

    想来应该是五到六个盗墓团伙同时参与了对这座楚庄王大墓的盗掘,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各怀鬼胎,相互牵制,才并没有费尽心力去开启被藏在厚厚的铜棺内部的楚庄王和王后的棺椁。

    不过,在把整个楚庄王墓葬盗掘一空后,这些盗墓贼排除异己,以达到霸占整个庄王陵宝藏的目的,爆发了大规模的生死厮杀,现在看来老谋深算的黎叔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当然这只是刘东的猜测,真实情况如何已经随着黎叔一伙死亡后,再也没人知道了。

    漫步下山,刘东把散落的东西收进芥子空间,把歪倒在路边的摩托车扶了起来。刚开始见到这片浩大的兵马俑的时候,心中震惊之下,双手下意识的紧握,自然而然的加紧了油门,结果嘉陵摩托犹如脱缰野马一般飞了出去。好在他及时反应过来,否则就要撞上路边的石头了。

    坐在摩托车上,刘东发动起来,感觉车子还能够骑后,心里也松了口气,否则要让他步行出山,那可真是糟糕透了。

    坐在摩托车上,刘东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占地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比荆…州大名鼎鼎的熊家冢楚国大墓还要大上一倍的庄王陵,叹了口气后,手攥油门,摩托车顺着崎岖的山路朝外驶去。

    他并没有去探究黎叔他们是怎么把庄王陵中的陪葬品,运到距离陵墓超过十公里的阎王洞中的,这些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意义。他想得到的东西已经全部到手,而他也不想再进已经灌满了地下水的庄王陵。

    ……

    嘉陵摩托在崎岖的山路上奔驰,也幸好是大中午的,天气格外炎热,关家冲的村民基本上都没有下地干活,也很少外出,否则他刚才的狼狈样估计要传遍整个村子了。

    接下来又花了三个多小时,刘东终于跨过了封龙山,龙涎河,铁刀崖和卧牛山,来到了方便快捷的外界公路之上,没有了行走艰难的山路,接下来行程无疑快了不少,不过等刘东到达熟悉的松滋县城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的五点钟。

    这时候松滋县内早就没有长途客车了,至于铁路这里更是没有。所以刘东即便是想走,除了骑摩托之外,就只有明天了。

    而且,他手中还有刘老爷子交代的一件事情没办,今天肯定是走不成了。

    接下来,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后,刘东把已经粘了不少尘土,而且看着也有些残破的嘉陵摩托收进了戒子空间,然后来到大路边,搭了一辆出租,来到了松滋县最好的一家宾馆,开了个房间后,刘东先给自己洗了个澡,然后换了身衣服后,才下楼,搭了辆车来到了松滋县的县委大院,在门口被盘问了一番,并登记后刘东才被门卫放了进来。

    松滋县的县委大院并不算太旧,道路两侧树木长青,繁花盛开,两列四排,共计八栋高约五层的白色楼房位于中央的主路两侧。

    刘东走过的时候,不时看到正下班回家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遛弯、看孩子的老人。对于刘东这个陌生人的出现,人家只是看了他两眼也没有太在意。

    因为手里有着刘老爷子给的地址,所以刘东很容易便找打了老人家的大儿子,同样也是松滋县县长刘伟军的家门。

    当刘东敲响人家家门的时候,里面的那道实木门很快便打开了,随后一个身穿居家服饰,身上带着英气的中年女子出现在刘东的面前。

    “你是?”中年女子狐疑的了一下刘东,迟疑问道。

    “阿姨您好,我是从关家冲来的,受刘县长的父亲给刘县长带了点东西过来!”说着刘东把自己手中的白色方便袋举了举。

    “你是从关家冲来的?”李丽萍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小伙子,上身白色衬衫,下身一条黑色的西裤,脚上穿着皮鞋,虽然长相普通,但身上却带着一丝书卷气,和平常人没有的英气,另外身上干干净净的根本不像个农村人,反而更像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b

    b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云雾茶和龙尾砚() 
…………“是!”听完中年妇女的话,刘东点了点头。'。。

    “请进吧!”脸上仍然带着一丝狐疑之色的看了刘东一眼后,中年妇女打开了防盗门。

    见此,刘东点了点头后,便走了进去,从刚才中年妇女的眼中,他知道对方是把他当成上门给县长送礼之人了。

    “老刘,你出来吧!老家来人了!”带着刘东走进客厅后,中年妇女朝着旁边一个半开的房间喊道。

    “老家来人了,谁啊?”随着说话声,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神色带着威严,面容跟刘老爷子有五分相似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就是这位小伙子,说是咱爸让他来给你送东西的!”

    听着妻子的话,刘伟军自然看到了此刻正站在客厅中,手中拎着方便袋的刘东。

    “小伙子,你是关家冲的人,怎么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你?”刘伟军言语中带着疑惑道。

    也幸亏是刘东在关家冲呆了大半个月,早学会了那里的方言,要不然还真听不懂刘伟军话中的意思。

    “刘县长误会了,我是从关家冲来,不过却并不是关家冲人。只是前些天到那里写生的时候,正好住在了刘老爷子家里,期间多蒙他老人家照顾,所以这次离开的时候,便自告奋勇把这些东西替他老人家给刘县长带过来了!”说着刘东把方便袋中的东西递了过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怎么之前在关家冲从来没有见过你呢!”说着刘伟军把刘东手中的方便袋接了过去,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两个约巴掌大小,黄纸封口的黑色小坛罐。

    去掉封口的黄纸。一股色泽清幽黑亮的茶叶出现在三人眼中。而伴随着茶叶的出现。鼻尖也有了一股淡淡的茶香在荡漾人闻之顿觉精神一震。

    “呵呵,这是我爸亲手炒制的云雾茶没错的!”看到这茶叶,刘伟军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喜色,松滋县最有名的特产就是松露菇和云雾茶,而地处山间的关家冲的云雾茶受天地之灵气,是整个松滋市内部各个地区最好的上品茶叶,也是刘伟军的最爱。以前每年过年回老家的时候,都会让父亲用老手艺抄上一点自己带回来喝。没想到这次居然让刘东给他捎过来了。

    “丽萍,晚上多做几个菜,留……!”

    看着刘伟军转向自己的疑问的眼神,刘东连忙道:“刘县长,叫我刘东就行了!”

    “刘东,那我就叫你小刘吧!”顿了一下后,刘伟军道,“小刘啊,晚上就留在我这里吃晚饭再走。否则过年回去,老爷子可又要怪我不懂待客之道了!”

    “刘县长。您太客气了!其实这次也是我正好离开,顺手给您带东西而已,要说感谢,我还要感谢刘老,当初要不是他收留我,那在关家冲我可不知道要住哪了!”刘东谦虚道。

    “呵呵,别叫我刘县长了!我们都姓刘,说不定以前还是本家呢,别客气,来,坐!”招呼了一下后,便吩咐李丽萍去厨房做饭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东与自己老父亲熟识的原因,还是刘伟军自己热情好客,或者刘东本身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又或者三者皆有,反正此刻身为一县之长的刘伟军态度非常热情。

    而本来准备送完东西就离开的刘东倒是不好开口了。

    “小东啊,刚才听你说去关家冲写生,这么说你是学画画的了?”两人坐定,刘伟军拿起桌上的杯子,然后给刘东到了杯热水,而刘东双手接过放到桌上后,笑着问道。

    “我不是专业学画画的,只是小时候父母喜欢,而且也懂得画画,所以跟着他们学了几年,我本人也非常喜欢,所以到现在也一直坚持画,不过我资质愚钝,到现在也没画出什么名堂!”刘东道。

    “学画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还这么年轻,只要认真努力,以后自然有所成就!”

    听着刘伟军的训导之言,刘东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答话。其实,按照刘东现在的绘画水平,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或者素描,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属于拔尖的水准,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而已。另外,现在已经身家几十亿的刘东,已经不需要靠画画来谋生,所以也从来也没想到过夸耀什么。

    现在的画画,已经跟雕刻和收藏一样,变成了他精神上的一种追求。

    就像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那句传承千古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活着总要有点追求,在吃喝不愁之后,刘东的追求就是绘画和雕刻上的艺术追求。当然还有收藏天下珍宝的巨大满足感。

    看到刘东点头,刘伟军以为对方把自己的警言听了进去,心下不禁有了一种‘孺子可教’的欣赏。

    “对了,小东,你学的是什么?国画,还是油画?”

    “国画!”刘东很快答道,他知道像刘伟军这样的一县之长,如果懂书画的话,那必然是国画和书法,所以即便他没有投其所好,接机讨好的意思,但能够拉近双方的关系,又何乐而不为呢!

    “呵呵,正好我也挺喜欢国画,这下咱们可要好好探讨探讨!来!”说着,刘伟军拍了用一下刘东的胳膊,站起身来朝着先前他出来的那个房间走去。

    而刘东自然也跟在了后面。

    “这是我的书房!”

    听着刘伟军的介绍,刘东也四下打量了一番。

    刘伟军的书房并不算大,整个房间呈长方形,大约有二十六七个平方,跟大部分私人小书房一样,整个书桌做东朝西,窗户在南边。而书桌的背后放着一排放满了书的书柜。而正迎着书桌的对面墙壁上,悬挂着一把大大的团扇,上书一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忍’字。

    而除了这个写着忍字的团扇之外,旁边墙壁上还悬挂着一些画作和书法。在刘东的眼中这些书画的水平还算是上佳,而从旁边的落款中可以看出,它们正是旁边的这位刘伟军刘县长的得意之作。

    或许是注意到了刘东正在看悬挂在墙上的画作,刘伟军脸上不由略带得色的问道:“怎么样,小东,还可以吧?”

    “刘叔叔的行书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水平很高!”刘东并不迂腐,自然知道要捡好话说,更何况刘伟军的行法确实不错。

    不过相比书法,他绘画的技巧就相对差了一点,所以刘东仅仅是欣赏了一下后,并没有评说!

    不过,刘伟军能够当上县长,自然在察言观色上深谙其中三味,从刘东细微的表情变化中就能够猜测到他心中所想之一二。不过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然明白相比书法,自己在绘画上的水平有所不如。毕竟他的主业是县长,字画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能有现在的水平,已经是他多年勤练不缀的结果了。而且,他的书法在整个松滋县也是相当有名的。

    “小东,来!也让我看看你现在的水平如何!”

    听着刘伟军言语中的考校之意,刘东也没有拒绝。

    然后跟着刘伟军来到了他书房中靠窗户的位置,这里放置一张宽大的长桌,以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及笔架、笔洗之类的书房常用之物。

    “刘叔叔,你这里可都是好东西啊!”喜欢收藏的刘东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此刻摆放在桌案上边的笔墨纸砚,特别是那块砚台,正是老坑的歙砚,也叫龙尾砚,与甘…肃洮…州的洮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和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随着常年开采,现在真正上品的歙砚已经很难见到,而且刘伟军这块还是上品的金星龙尾砚。

    根据《新安志》记载: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砚官。”从此,歙石的采掘由民间转变为官方有组织的开采。在朝廷的督办下,一些歙石名品逐渐问世,且作为贡品进奉给皇帝。

    其中歙石名品分为:五品二十五种。“品”就是歙石的大类,这五大类分别为:外山罗纹、里山罗纹、眉子纹、金星及驴坑。这五大类又细分为:刷丝石、金银间、指甲痕、卧蚕眉、金星、银星……等二十五种。

    这些品种各有千秋,但以卵石上布满河汉群星般的“金星”石最为名贵。

    由于歙石禁绝了私人开采,所以石中名品便更显得珍贵与神秘,到后来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时,上品龙尾砚已成为国之重宝。

    宋代人唐询在他的《砚录》中称:李煜“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砚石,三者为天下冠。”据说,歙砚以卵石为贵,大者极其难得,最大者也不过四五寸许,古人多就其坯作目砚一种牛眼般大小的歙砚,由于歙溪范围甚小,而且宋代以前,歙砚之乡以此为中心,多数名石皆出于此。(。。)

第三百八十章 刘东的墨宝() 
…………所以到宋代时,歙砚名品差不多就已经绝迹了。《。。此后所出歙砚则多为劣品或出自于附近岩溪中的冒充者。如龙尾山附近的玉山所产之石,就是伪充品之一。所以自古龙尾砚真品难得,极品更加难得。

    而刘东手中也有两方歙砚,不过都不是什么上品。刨除名家之物所带来的价值之外,单纯歙砚的价值,他手中两方加起来也比不上此刻刘伟军手中这块,长度还不到10公分,宽度只有四公分,厚度2公分的顶级歙砚。

    很显然,这块金星龙尾砚也是刘伟军的至爱,所以看到刘东脸上羡慕的神色后,不由面带得色的说道:“说起来这块金星龙尾砚还是我逛古玩市场的时候,从地摊上买来的,当时花了不到一百块钱!”

    看着刘伟军眼底一闪而过的肉疼之色,刘东便明白这一百块钱肯定不是今天的一百,多半是八十年代的一百块钱,那时候钱可是格外的值钱,一百块钱应该是刘伟军半年的工资了。不过就算如此,能够花这么多钱入手一块万金难求的金星龙尾砚也算是走了大运了。

    “或许也正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古玩收藏远不像现在火热的时候,才会有这种幸运吧!”刘东心中暗道。

    “刘叔叔,我能用这块龙尾砚吗?”

    他也想试试苏东坡口中“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的金星龙尾砚是不是真的如传说之中那么神妙。

    “好。你用吧!”刘伟军答应的很痛快。

    见此。刘东点了点头,从旁边拿过了一张安…徽泾县的红星牌宣纸,除却刚才的金星龙尾砚,刘伟军这里笔墨纸三样也都是顶级的。看的出对方确实非常喜欢书法和国画。

    铺好宣纸,然后用青玉镇纸压好后,刘东在笔架上挑了一只小楷的兔毫湖笔,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挥洒自如。经久耐用,素有“笔颖之颖技甲天下”之称,是毛笔当中的上品。

    拿起毛笔,刘东在之前已经磨好的墨中润了润笔后,深吸了一口气,把脑海中的杂乱思绪全都排出去,整个人的身心静下来后,刘东屏住呼吸,右手运笔在身前的宣纸上书写起来。

    而站在刘东身边,把刚才他的神态全都看入眼中的刘伟军也不由赞赏的点了点头。当他转头看向刘东正在挥毫书就的笔迹之时。脸上却流露出了惊讶之色,随后又变得慎重起来。

    “呼!”一口气把自己最太祖《沁园春。长沙》共计25句诗词写下来后。刘东长长的吁了口气。

    放下笔,刘东再次端详了一遍自己的草书《沁园春。长沙》之后,脸上不禁流露出了满意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