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朝大老板-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93尔虞我诈

  苏游其实早就想过要把冯凌波打发走,却一直以为她是杨二特意在自己身边安排下的棋子,为了顾及杨二的感受他才一直隐忍了她的存在,可事到如今苏游却发现冯凌波的*并不仅仅如自己想象般的理所当然。
  这个人说不好就是碟中谍,不仅仅为白衣弥勒做事,还可能也为杨二效力。对于这样强大的存在,现在的苏游只能惹不起躲得起了。
  带着这样的心思,苏游与来雁北漫步在雨中,情不自禁就到了来府。中间他们还特意去南市逛了一圈,为程咬金定制了想象中的两把板斧。要说这大隋的铁匠铺就是让人省心,基本上可以在这定制到除了弩以外的任何武器,他们的服务不仅送货上门,而且还不用实名制。
  回到来府以后,苏游与来雁北就躲进了画室之中。
  “你想要如同壁画一般大小的马球场效果图我能理解,但实在是找不到那么大的纸,如果是绣在锦缎上的话,可能十天的时间就有些仓促了。”来雁北听苏游解释了好几遍之后,才算是明白了他的意图,但明白却并不就一定能做到,光听到要在那么大的纸上作画就让人一阵左右为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看来改进造纸术迫在眉睫了。”苏游此时也是拧紧了眉毛,但改进造纸术又谈何容易?即便真要选择这条路,那也是远水救不了近渴的;至于把效果图做成壁画,这想法也实在有点扯淡了,总不能把墙壁搬到拍卖会现场吧?
  来雁北纠结与作画的材料在室中踱来踱去,一时也是茫然无头绪。
  “油画!对,我们可以把图画在布料上,虽然现在的布和涂料质量都不太好,好在我们的效果图要求也不高,至少上面出现的人可以模糊不清。”苏游一拍脑门,想出的这个点子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油画?”来雁北点了点头,她以前似乎听苏游提起过这种东西,油漆的渗透性远远比不上墨水,在布料上作画还是有可行性的,或许这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来雁北赞过苏游后,第一时间自然是想叫商儿去准备几匹白布,不过她也才发现其实商儿此刻仍留在苏游家中,她们已经有半天未见面了,好在这种事情其他下人也能轻易办到。
  当下人去寻找布匹的时候,苏游与来雁北进一步完善了马球场的草图,又对于马球场周边环境的做了一些大胆的设计。
  “这效果图的雏形就一目了然,如果大图出来以后,一定会把人震撼到的。”来雁北对于将来要做的工作充满了期待,她可从来没想过自己的绘画可以应用到建筑学上。
  “这就看你的了,我很期待这副作品能震惊世人,你想啊,你这可是一炮而红啊。”苏游自然也对这幅作品充满了期待,这原本属于他的工作,但他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用在绘画上了,不过说到后面那句的时,他免不了小小地邪恶了一下。
  苏游随即拉住了来雁北的手,二人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风景,窗外已是春意盎然。
  “我会在十天之内完成它的,只是,该取个什么名好呢?”来雁北对苏游的期待点了点头,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这幅作品。可一想到孩子,来雁北的耳朵忽然感觉到了发烫,她的脸也不由得变得微红,尔后她才想起这作品似乎也该有一个名字。
  苏游此时也感受到了来雁北的激动,待她说到给画起名的时候哪还不知她的小心思?只是如今实在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只得强忍了调侃她几句的冲动。
  “就叫鸟巢如何?”苏游第一时间想到了后世那个闻名世界的体育场馆,当即脱口而出。
  “还雀巢呢,我是认真的。”来雁北以为苏游是开玩笑,在她的脑子里,马球场就像是一座城堡,哪有把城堡以鸟巢为名的?
  “我也是认真的啊,不过我真的没有起名的天赋,天生的。”苏游听到来雁北反对,自然也不好多做解释,当年他听说那个体育场馆叫“鸟巢”的时候,对这“鸟巢”二字的评价也并不高;此刻只好把矛盾转移到了父母身上,心中还恶狠狠地想,反正这天赋都是他们给的,不服你找他们去啊。
  “你觉得叫‘圆壁城’如何?”来雁北才不会相信苏游真的没有起名的天赋,很自然就想,他故意把自己第一副作品的起名权让给了自己。心中感激之余,自然是全力开动脑筋,随后终于选了个自认为是最好的说了出来。
  “圆壁城?没有比这个名更好的了。不过,或许我该先获得齐王的同意。”苏游听来雁北说完,不由得点头称赞;说到齐王时,他心中又是一阵感慨:自己的老婆画幅画起个名还要别人点头同意,这叫什么事呀!
  齐王的妃子韦氏今天算是正式发丧,但昨晚他便把这噩耗传入了宫中,杨广听闻此信,自不会过于怠慢,一大早他便以皇帝的名义命礼部太常寺以及鸿胪寺的部分官员共同组建了临时的丧葬委员会。也多亏了这些人的帮助,要不齐王早就累趴下了。
  此时的杨二看着太阳渐渐落入西山,终于松了口气,这最艰苦的一天算是熬了下来。
  “殿下。”杨二正在闭目养神时,轻微的脚步声又使得他极不情愿地睁开了眼,却见妻兄韦厚掀起帘子走了过来。
  “伯仁,来这边坐。他们都走了吗?”杨二点了点头,摆手让他不必多礼。
  “都已上车走了,殿下。只是韦厚刚才听殿下与长史等人对未来的工作布置,心中还有些疑惑。”韦厚虽是出身于纨绔,最近跟随杨二混了一段时间后也有了些人模狗样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事事请教领导,这一点正是杨二看重他的地方。
  “有何疑惑?难道你觉得让你跟在苏横波之后倒弄《东都新闻》委屈了你?”杨二笑了笑,显然这是明知故问。
  “那倒不是,我那点微末道行殿下是知道的,能够进入报社已是多亏了殿下的抬举,在办报这一块自是不敢跟苏横波这些进士秀才的争锋,屈居他们之下亦是心甘情愿。”韦厚听杨二说到报社,赶紧表明了态度,他这番话基本上也能代表他在文化面前的畏惧,毕竟寻章摘句什么的非他所长。
  “伯仁,不可妄自菲薄!我既是让你进入报馆,岂是让你去给他人打下手去的?这报纸的最终走向必定是为我所用,但苏游孙山王贞杜如晦等人毕竟是有功名在身的,事实也证明了陛下的调令比我的需求更有约束力,但他们却全都忘了当初怀才不遇时是何等的落魄!”杨二平时与孙山等人玩的全是云淡风轻高雅得甚至都没有半分人间烟气那一套,此刻与妻兄掏心肺腑,竟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那么,孙山等人的离开,或许是一次改变的机遇。”韦厚看着齐王对自己掏心肺腑,却不知说什么才好,但他还是聪明地选择了点头附和。
  “的确如此,而且这对你也是一次机遇。苏横波毕竟不是我的同路人,我与他分道扬镳的时刻已是不远,所以我才把你安排到《东都新闻》,只要你能尽快熟悉了报纸的运作,取代他的人,非你莫属。”杨二继续梦幻着自己心目中《东都新闻》的最终走向,同时也给韦厚指出了光明的前路。
  “韦厚定当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只是,既然殿下已经意识到与苏游的关系即将破裂,为何还把卖地这种大事交给他?这事若是办成了,怕是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声望啊。”韦厚听到杨二的保证,先是郑重其事地跪拜以奉上“投名状”,继而又把一直想要问的疑惑说了出来。
  “声望只是一把双刃剑。我也想把出让土地这种重要的工作交给柳謇之啊,无奈他老奸巨猾,早知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让苏游接手此事,他是退无可退拒无可拒的,谁让他首先提出的这个方案?想要阴我一把,到头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罢了。”杨二说起苏游的卖地方案,不由得一阵冷笑,他们之间的嫌隙从那时已经注定无法弥补。
  “竞标的方式,毕定会得罪高门大阀,他们的愤怒可够苏游喝一壶的。”韦厚听完杨二的解释终是心下一宽,又幸灾乐祸地想象着苏游被淹死在高官大佬们唾沫中的场景,心中的畅快已经变成了如花般的笑颜……


094整顿报纸

  苏游与来雁北两人点灯熬油在画室中忙碌了半宿,第二日该早起还是得早起,让他欣慰的是自己来到东都新闻出版社的时候,当先到来的只有刘善经一人。
  刘善经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个脑袋钻到书本里的呆子,他们说话从不拐弯抹角,脑子里也没有那么多门门道道,相比于祖君彦这样的野心家,苏游更喜欢像刘善经这样的好下属。
  刘善经前些天听说东都新闻要解散重组后,心里一直不是滋味;从去年重阳节开始,受到苏游邀请参加登高诗会后,他就把东都新闻出版社看成了自己的组织,他很骄傲东都新闻的销量一天比一天好,但如今却突然听说报社将分崩离析了,他的心情随之亦是急转直下,直到他听说了苏游即将王者归来的消息。
  掌握话语权的办报人士被人称做无冕之王,但发明了报纸这种东西的苏游,无疑是刘善经心中的王中王;此时他见到苏游再次登门,哪有不激动的道理?
  “苏游貌似也就十来天没上报馆来而已吧?”苏游看见刘善经一副见到了久别亲人的模样,不由得立马抑郁了他一句。
  “激动的,哈哈。我仿佛又找回了主心骨。”刘善经一脸尴尬,虽然说话有些谄媚的意味,但他自己却知道这的确是肺腑之言,至于听者之心如何,自己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如果苏游不喜这一套,那他会在心里表示遗憾。
  “刘兄言重了,苏游深知自己的能耐,再说了,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儿?大家互相学习,争取把共同的事业越做越好。”苏游也知刘善经不善言谈,对他点了点头后便走向自己的座位,又不经意地问道,“今天开会的事都通知到了吗?”
  “我与君彦前夜散伙后便已知悉了,但其他几人……”刘善经说起得到的消息,他当然没有资格去怀疑齐王的细心;仿佛正是为了印证他的说话似的,他正要说下去的时候,门口的脚步声已是响了起来。
  “这位是杜克明的族叔杜执礼,曾与王白牛辩经,不分高下。”刘善经随即看到一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自是站起身来一边迎接一边向苏游做了介绍。
  “肚子里?杜执礼?”苏游听刘善经介绍,也无法辨别是那两个字,但看那杜执礼时,却有似曾相识之感,自然也是赶忙站了起来寒暄道,“原来是执礼,苏游久仰了。”
  “说起与王白牛辩经,又哪比得上苏横波挥毫呢?杜淹有礼了。”那人微微一笑,还以为苏游久仰他是因为王通的关系,自是与他互相吹捧。
  “啊……我说怎么看着执礼如此眼熟,原来那日在姚记书肆中便与执礼有过一面之缘了。”苏游一拍脑门,对于与杜淹初次见面的似曾相识之感终于有了解释,原来竟是那天自己在姚记书肆写字时他便在侧,若不是盖苏文来捣乱的话,说不定那天他们就会相识了。
  “杜淹还以为横波贵人多忘事呢,毕竟是刘兄先认出了我。”杜淹似是发觉自己与苏游多说了几句冷落了刘善经,遂把话头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执礼取笑了,那日善经带你参观了半天报馆和印刷厂,你还一直未感谢我呢。”刘善经听他抑郁自己,自是不肯善罢甘休,原来当日杜淹来报馆参观,是刘善经一路随行的。
  “那下次旬休便请你去太白楼,说好的,可不能爽约。”杜淹也知自己太过了,当即提出了请客之期。
  “太白楼便太白楼,又不是天外天,难道怕你不成?”刘善经点头应承,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
  “太白楼与天外天有何区别呢?”刘善经话音才落,便听一人问出了这么一个内涵的问题。
  苏游循声望去,来者却是薛道衡之子薛收。
  薛收也算是《东都新闻》的常客了,之前就三天两头地陪同薛道衡来此取经学习,要不是有朝廷办报《东都新闻》重组这个转机,说不定他自己就会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事业了他与杜淹虽然相差十来岁,但两人曾在王通处有过交集,所以才刚一进门他就随口插上了这么一问。
  “伯褒有所不知,天外天是富贵人家炫富之地,太白楼却是书生挥斥方遒之所。”苏游听薛收此问,自然是不吝赐教的,刘善经和杜淹看他的眼神却如看白痴一般,怎么说这货的年纪也更苏游差不多了,竟然分不清天外天和太白楼的差别,大家除了在内心里夸赞他的家教之外,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了。
  “原来如此,薛收原是窝在家中时日太久了,有机会一定与大家到太白楼切磋一下。”薛收看着他们的白眼,自然不肯服输,他说到切磋,自然是想在喝酒上赢回面子了。
  薛收话音才落,祖君彦与韦厚已是联袂而至。
  祖君彦是报馆的开馆老臣了,如今除了苏游与刘善经就他资格比较老了,而苏游现在是唯一有官职在身的人,最近又在为马球场奔波,细算起来未来最有可能领导报馆的人应该是祖君彦无疑;不过,现实生活中,人事的安排往往与资历并没有太多的关系,祖君彦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最近也在试图与杨二走得更近一些。
  说到与杨二拉关系,韦厚似乎天生就有优势,因为他的妹妹便是齐王的妃子;但人走茶凉这句话一直提醒着人们,现在人情其实淡如纸,关键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实在的东西开道;如果没有一些实在的东西,那么很多工作都可能做不到位,虽然在过程中觉得还可以马马虎虎,可是最后的结果往往会令人大失所望。
  正是有鉴于此,韦厚才一改纨绔之志,从幕后走向了前台。
  在苏游与祖君彦的一番引荐之下,几个人开始重新认识,而这过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柳威民终于姗姗迟来,脸上还顶着一双熊猫眼;苏游看着他抱着一摞资料,多少也能猜想出他昨日回去以后为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虽然柳威民最后一个到来,但在苏游的心目中却有了新的高度。
  “来,大家认识一下威民兄,他是柳长史的公子。”苏游介绍起柳威民,也如同王贞向苏游介绍起他一样。柳威民虽然至今没有官职,但他父亲是被杨广看好的齐王最重要的辅臣,所以他的身份无可争议地成为了真正的官二代;如果论官职,座中诸人当然以内史舍人苏游为最,要是论到身份,还是以柳威民最高,至于司隶大夫薛道衡之子薛收,那就是渣渣了。
  “柳威民确实是睡过了头,在此谢过诸位。”柳威民倒也光棍,直接就给座中诸人一揖到底,他既是如此放低姿态,自然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好了好了,既然诸位都已到来,那么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吧。苏游今日召集大家到来的目的不用多说了,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由于种种原因,《东都新闻》出版社被分流出去一些人,又进来了一些人,但我们的番号不变……”
  苏游看着大家坐定,理所当然坐了主席;他拍了拍手掌待众人安静下来后便开始主持了东都新闻出版社重组后的第一次会议,他先是痛心疾首地通报了元宵次日的八卦新闻在杨广心目中的差评,既而指出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并一再强调此后报社对于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的决心。
  随后东都新闻出版社的主要人员又在苏游的主持下对未来工作重心给予了讨论,并对大力宣传马球场的承建工作做了重要部署,随后大家又讨论了关于增加报纸订阅量的一些办法,苏游提出的增加报纸传奇小说连载的提议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通过,但整改的方案需要在马球场招标会以后才能制定出来。
  “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不过最近我的事可能比较多一些,我希望大家尽可能为我分担报社的工作,拜托诸位了。”苏游说到最后,也站起来给他的下属们鞠了个躬,随后又做了最后的安排:
  “执礼、伯褒先跟着善经几天熟悉熟悉工作流程,君彦就带带威民和伯仁吧,希望诸位能够通力合作,尽力把该做的做好。还有,《东都新闻》先整顿两天,下期的发行时间与朝廷的《参考消息》保持一致。”
  “喏。”众人见苏游鞠躬,自是都站了起来,一齐点头答应。


095视死如归

  “《东都新闻》停刊了!”
  这是近几天东都人民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各种小道消息也是甚嚣尘上,有说《东都新闻》被朝廷取缔了的,有说《东都新闻》内部大力整改的,也有说《东都新闻》已经频临倒闭的。
  东都人民早已经习惯了报纸这种东西,它从无到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习惯只经历了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按惯例,前天原本是《东都新闻》的发行日,东都人民习惯性地想起读报的时候却发现报纸还没有到来,这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