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隋朝大老板-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个死胖子得了个“元德”的谥号,史称元德太子;他的儿子则分别被李渊王世充等扶成了傀儡皇帝。
  “自己这只小蝴蝶,能否改变这平行空间的风向呢?”苏游犹豫了几秒,还是下定了决心。
  “回殿下,在下苏游,字……横波,从南海而来,因祖先是流人,固一无所长,且志气消沉,好美食,所以学会了做这紫瓜了。”苏游报了自己的名字,又想着冒充文人士子,须是有字的,一时脑海中突然冒出了“顾横坡”三个字,便理所当然取了过来,只是他一时有些紧张,却没想过这“顾横坡”原是出自八大名妓。
  但苏游话中的拒绝之意,座中几人都是明白的,他自称只会做紫瓜,但杨昭封的是晋王,此时尚是第一次吃这东西,哪里又知道这东西长在什么上面的,哪里又能弄得到呢?即便要来了苏游,也不过是养个闲人罢了。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恩,好字啊好字。”杨二摇头晃脑一番卖弄,倒给了苏游的名字一个颇有意境的解释。
  “好让殿下知道,在下表字取的是“逍遥游”之意,‘智者虑,巧者劳,无能者无所求,泛若不系之舟。’这横波之意,大概只是随遇而安的美好愿望罢啦。”苏游也摇了摇头,但这摇头却表示的是反对。
  杨二听苏游几句抢白,想着可能是因为自己把他赶入了厨房而伤了人家的自尊,倒也不恼,只哈哈一笑,“有趣,哈哈。”又对苏游挥了挥手,他们是要准备开动了,而礼节上说的是“食不言寝不语”,那么,接下来自然是他们吃他们的。
  苏游自然是下去自己弄吃的了,一时又想到了今日得罪了两个王子,不知一会是否要寻自己晦气,吃完了蛋炒饭,又喝了清汤,却拿了碳在厨房里作起了画来,脑子里全是那杨二的嘴脸。
  “谁?”掌声突然响起,苏游却是一惊,低喝了声。
  苏游回头时,却见杨二与尚德进了厨房,且早已远远地看到了他的作品,口中亦是不吝称赞,“我就说横波有大才嘛,可见古人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苏游忙站起来点头哈腰,心中却不以为然,“知道咱有大才,就赶咱来厨房为你做饭?”口中却虚与委蛇地和他攀谈起来,做了一半的画上只大体有了轮廓,但素描之下的逼真之感,还是让杨二跃然纸上,画传到尚德手上后,也让他唏嘘不已。
  “殿下有何吩咐?还请长话短说。”苏游不太喜欢这种东拉西扯的聊天方式,也许是现在场合不对,身份不对等,脑海里的典故乱成了一锅粥,也不知道哪个可用,哪个典故是这个朝代以后才流行起来的。
  “从明日起,横波就做本王参赞如何?”杨二见到苏游对自己大有防备之心,只好开门见山道。
  “在下来历不明,连个貌阅都没有,人生理想只是周游世界,春暖花开,不知殿下看上在下哪一点?”苏游有些摆谱,更多的则是对于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一种恐惧。
  “聪慧却不迂腐,敢于正视自己,处事清醒,能隐忍,都是参赞的好品质。不通军务?谁又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回头我找几本兵书给你。”杨二当当当一顿说,简直让苏游没有拒绝的余地,合着他让自己做饭做题什么的都是考验自己啊?
  “那么,殿下对当今之势又有何看法呢?”苏游点点头问道。
  “如今陛下老矣,不久的将来会是我父的天下。而区区,备受父母之宠,镇豫章,实为南方总管;有了兄长珠玉在前,或许朝堂中无我立足之地,但东海之东更有广阔的天地任你我驰骋;你我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杨二一番话,鼓动了苏游,而后者终于也明白了,后世王安石鼓动皇帝改革时所写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的名句,竟是借鉴自杨二的。
  苏游不自禁地点了点头,他想不到自己竟就这样被人忽悠了,口中想喊声“主公”尔后纳头便拜,又想着这似乎是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却不知现在的人是怎么表忠心的,好像称之为“明公”倒生分了似的,心里面想着“让领导先走!”,却终于是默默地让过了路边,满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颜色……
  杨二临出门,又返回来拍了拍苏游的肩膀,慢慢地道,“横波,你很不错。”
  杨二说完话,便留下了怔在当地的苏游,还有满地的月光。
  “也是,不做无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苏游已经坐进了木桶里,水里的花瓣让这热汤更像是一桶玫瑰花茶,而茶碗里的茶则因为多了油盐,而更像是饭后饮用的紫菜汤。
  陆羽写《茶经》差不多要安史之乱了,公元八百年前后,离现在差不多两百年呢。大概这个时候,欧洲还在煮着水果并把蔬菜生吃吧,哎,至少几百年后常年不洗澡成了最正点的法兰西风情,而巴黎则是被粪便包围的城市。
  苏游想着想着,竟差点在浴桶里睡了过去,那晚他还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他梦到了自己进入了繁华无比的长安城。自然少不了鲜衣怒马,邀影子饮于月下。
  有专家曾发表论文说,梦的最长时间不超过四十分钟,但又有人以为其实人的现实生活本来就在一个梦中,人做梦则属于四维的平行空间。不管怎么说,苏游没有自然地从睡梦里醒来,而是被青荇拍门拍醒的,苏游的意识终于回到了现实,——这里是隋朝,天刚发亮,习惯性一抬手腕,凌晨四点多。
  “该死的噩梦,该死的凌晨四点!”苏游嘟囔着,还是快速地穿好了衣服。
  毕竟,太阳就要升起,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007初临长安

  当尚德给苏游牵来一匹骏马,又听说他不会骑乘的时候,一阵无语。
  如果让尚德知道苏游的“君子六艺”其实只会最初级的“书”和“数”的话,不知道他会翻几次白眼,又是吐血几升。还好,苏游肉多,脸皮也厚,很自觉地继续窝在青荇与紫苏的那辆马车中,继续颠簸着前行在通往长安的官道上。
  这一段路显然是少有的高速公路,宽大的青石板道可以同时排列五六辆马车。最早的高速公路大约出现在秦朝,而国道的出现则更早。早在商周时期,各诸侯国都之间,都修筑有齐整的干道,沟通彼此。洛阳的那一段最是笔直,被《诗经》形容为“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国道两旁,麋鹿游行,飞鸿满野。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孔子周游列国——“当时花旗白面尚未输入,土磨麦粉多含灰沙,所以分量较今面为重;国道尚未修成,泥路甚多凹凸,一颠一顿,一掀一坠,胃被沉重的面粉坠得大起来,消化力随之减少”,于是孔子就得了“胃扩张”。
  鲁迅的论断里有两点值得商量:一是说孔子吃面。当时北方最流行的主食是小米,士大夫的俸禄和兵粮都是小米,汉朝以后吃面的才多了些。二是说当时没有“国道”,其实是有的,而且很多。在诸侯大国之间都有大道直通,这从商朝、周朝开始就开始营修了。路面经过人工夯实,军队出征动辄就是三五百辆兵车从这上边走,可见道路规模和质量不会差。对国道的维护修理也是政府专项职能之一,并且道上还设关口,向往来商人征收关税。
  遇上军队来了,道边每三十里固定距离就有驿站传舍,供军人依附,露宿休息使用。传舍还有专用马车在国道上跑,但只给公家人预备,他们出差的时候使用。孔子周游之时,身份是平头百姓,所以是不能坐专用车的。当然孔子有钱,有自己的私家车坐,那谁也管不了他。总之,这个道路及辅助设施相当完善,足够称为国道了。鲁迅是不必太为孔子的宝胃被颠坏而担心的!
  车嶙嶙,马萧萧,不过半日光景,长安城高大雄壮的城廓已在眼前,首次见到这原来面貌的千古帝都,苏游也不禁被它凝滞出的威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虽然去过故宫,可是宫墙之内的世界哪有这样的威慑肃杀的气氛?
  长安位于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之前有周、秦、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建都于此。城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重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北则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
  在这些山岭界划出来的大片沃原上,长安城雄据其中,渭、泾、沣、涝、潏、滈、浐、灞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的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这些河流犹如一道道的血脉,既给长安城提供丰富的水源,也使都城充满活力。
  杨二一行来到长安城正东春明门的时候,路人并不能从衣饰上看出这一行人竟是皇家子弟,而且还是太子家人。因为在杨二的刻意下,无论自己还是兵丁都换上了最朴素的衣服,甚至是新衣服上也打上了几个补丁。恩,这是艰苦朴素的杨家传统,虽然不至于“一双袜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杨二有一个爱穿粗布衣服的皇祖父,有一个为了讨好皇祖父而勤俭节约的太子父亲,自己当然也得按传统把绫罗绸缎压到了箱底;虽然这未免有“锦衣夜行”之憾,但杨二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守门的竟是杨二的老相识,两人人一番抱拳擂胸的招呼,苏游不用多想也知道这位是门阀子弟了;杨二与那人聊了一会,知道了现下的大兴城已经实行了戒严。即便杨二无须检查而进入城门,也还是规规矩矩排了队。排队的功夫,杨昭的车马也随后而至了,而就在两个车队进入长安城的时候,同时传出了主宰大赦天下的诏书。
  显然,这甲子年,文帝杨坚的最后一年,六月的第四天,不是一个平静的日子。这一天,苏游真正来到了这个似新却老的世界,而他,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长安城的主轴是一条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皇城的南门为朱雀门,朱雀大街在朱雀门与长安城南城门明德门之间。但苏游第一次进长安城却如林黛玉进京一般,都是由东向西,到达城中心时,再沿着东面的皇城根折而向北,而从皇城的正东门随喜门进去以后,就能达到东宫了。
  苏游由东而来,经过道政里,然后到达的就是东市,但他却未曾在意占地差不多一个里大的大兴善寺。隋时尚未有宋代的“勾栏瓦舍”,城市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民阶层,所以,无论东市还是西市都属于有官监督的城市商业中心,属于长安城的cbd。
  市集是定点定时的,午时以后才开始,日落前收摊;开始或结束都有人响鞭为号,一如官员上朝下朝;市集里有来来往往的管理员,都腰悬鞭子,一如同苏游本来那个世界的城管,这样的街市风格源于周朝,一千多年来,万变不离其宗。
  列国时孔子曾放言:“富贵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贵不可求也,从吾所愿。”这“执鞭之士”,就是最初的城管,那个时候孔子就知道城管的油水,并准备投身其中。
  一路行来,夏日的炎热里,大兴城中的卫兵都懒洋洋的,可是街上行人仍然是熙熙攘攘,为了利来又为了利往;贩夫走卒,还有商客大贾,都摆脱不了这忙碌。就速度而言,眼前这些人比起后世北京西单或是成都春熙路上行色匆匆的人流都好像是散步,可是,在大太阳底下的这种闲适却给苏游这个来自另一世界的人一种滑稽的印象。
  街道上的色调,自然是以土黄色为主,巡逻的兵丁和下了朝的官员无不着黄色,而老百姓,则以灰色为主。苏游的眼中也就如同看到了黑白电影,又像是回到了解放后最初那三十年。按五行终始说,隋朝顺应的是火德,朝会上除了皇帝着黄袍外,官员均以红色为主;但日常服装均以黄色为主,皇帝有别于人,只是多系了个十三环金带扣。——当然,这是礼制所定,事实上无论是杨坚还是杨广,所系的都是铁带扣。
  看着前面的车马转而向北,苏游料想着这长安城也并不大啊,一时又想到《大唐双龙传》里的“杨公宝库”了,便问旁边的青荇,“刚才那桥可是跃马桥?”
  “不是,那座桥在长安城西面,离西市不远,因桥的两旁皆属富商贵胄聚居的地方,亦称为富贵桥。永安渠接通城北的渭河,供应长安城一半的用水,是水运交通要道,这座跃马桥更是长安最壮观的石桥。所以不到跃马桥,就算不得到过长安城!”
  “哈哈。看来在下明天倒要特意来此一游了?”苏游说着话,竟跳下了马车,不过在这繁华之地,车速快是快不起来,慢也慢不下去;长安城是不容许骑马奔走的,除非是有紧急军务。所以,长安虽然不大,但“一日看尽长安花”也纯属扯淡。
  据说跃马桥是一座石拱桥,可惜官本位的思想无法让人从碑文或是官方发表哪怕只字片语中得知设计者就是那个留下了赵州桥的李春。
  显然,跃马桥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作用上都大过赵州桥,苏游尚未到达跃马桥,却首先想起了杨公宝库,以及杨素。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008战神传说

  杨素首先当然是一个战神,可以说杨坚若是少了杨素,隋朝开国的局面必然不会如此轻易成功,杨素的成长之路是伴随着军功和隋帝国一起成长的。
  杨素当然也是一个能伺机取胜和工于心计的弄臣。据《隋书》记载,他与皇后一起,进行了一系列消灭其他王子和举晋王杨广为太子的阴谋,他参与了加速杨坚之死和阻挠杨坚重立前皇太子以代替杨广这一为时已晚的企图的秘密阴谋。尽管杨素以前侵吞公款和滥用劳力,他仍被委以在洛阳兴建新都之重任,只是后来杨素的结局似乎也并不完美,这大概也是他儿子杨玄感战乱的厚积薄发吧?
  但如果历史只是如同《世说新语》一般的笔记体小说,那么杨素绝对算是一个个性鲜明,有林下之风的伟丈夫。“牛角挂书”说的是李密的好学不倦,但也说明了杨素的识人之明。“破镜重圆”则说明了杨素的战功,好色,以及成人之美。
  还有一个“成人之美”的典故,说的是李德林之子李百药,少年倜傥,看上了杨素的一个宠妾。竟夜入杨宅,与杨素的宠妾幽会私通。结果东窗事发,被杨素逮个正着。杨素恼羞成怒,欲治李百药死罪。当李百药被推上来时,他发现李百药是个“年未二十,仪神隽秀”的英俊少年郎,不禁惜才之情顿起,动了恻隐之心说:“闻汝善为文,可作诗自叙,称吾意当免汝死。”李百药生死关头,才思忽至,一气呵成,当即成文。杨素看完,表情欣然,当场把爱妾赐给李百药为妻,“并资从数十万”。后来杨素竟又奏请隋文帝,授李百药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李百药财色兼收,而且还因此当了官,成为一时佳话。这个典故中的杨素,豁达之心比“韩寿偷香”中的贾充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不过,“韩寿偷香”似乎是“西厢记”里错用的典故,因为偷香的正是与韩寿相好的贾午;这笔法后来被曹雪芹借用,在小说人物对话中来了句“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事实却是孟光举案齐眉而梁鸿接案才对。
  也许真是杨素太老了,也许李家的汉子挖杨家的墙角成了一种宿命?因为“成人之美”的故事第三次很快又在杨老身上发生了,这次与被他扶着床榻说“卿终当坐此”的李靖有关。我们当然无数次地听说过这个“红拂夜奔”的故事,并且无数次赞叹两人的眼光和胸怀,毕竟李靖能容红拂,但一千年以后的柳湘莲竟容不下尤三姐,当然,那也只是小说,不过是作者曹雪芹的假设。——红拂是一个乐伎,“肌肤仪状、言词气佳”几近天人,她也如杨素一般有见识,识英雄。趁李靖再次拜访杨素之机,与他相约私奔了,杨素非但不追究此事,反而推荐李靖出任长安县功曹……
  “发什么呆呢?快上车罢,要到皇城了,可以走快些了。”青荇喊着苏游,苏游思绪千里却手脚无力,他没能在马车的移动中爬上来,但脚下也并不慢。
  “不管了,不管了,做一天和尚撞好一天的钟罢?”自言自语地一笑,车夫拉住了马,马车一沉,苏游已经在车上了。
  “和尚还撞什么钟的?那要那些小沙弥何用?”车夫听苏游自语,不由一笑,仿佛看到的是一个呆子。
  人为什么会发笑?——是因为优越感,并不能说是嘲笑,但是优越感会使人愉悦和感到比别人聪明厉害。比如看搞笑电影,看到那些人做着蠢事说着蠢话,表现得荒诞怪异,观众们就会有优越感,就会哈哈大笑地取乐一番。
  “啊?”苏游再一次发现了自己的失言,这才深切体会到了林黛玉进贾府的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的谨慎。
  这个时候的和尚还是属于僧人里边的高级职称,就像太监是宫人的高级职称一般;却不知他们吃不吃肉,会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