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楚时归-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身为一个普通高中生的夏桓来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秦后。那是楚汉争霸以后的乱世,刘邦,项羽,韩信……具以成为了史书上的名字,然而这又并非是他所熟知的历史。垓下战败的楚霸王项羽没有与虞姬一同赴死,刘邦所建的汉国也未曾成为后世那让人敬仰的怏怏汉朝。推动这历史车轮的,却是他的祖父夏胜。五十年后,夏氏取项代楚,身处这样乱世,他是泯然众人矣,还是拨乱反正重塑楚国辉煌?(PS:不是所有的穿越者一上来就可以无敌装哔称王称霸的,本书安排的是一步一步地走。本书偏向于权谋争霸类,想看无敌文的可以绕道了。当然,作为网文,尤其是侧重权谋,不可能面面俱到,有瑕疵是肯定的,希望大家能谅解。)
136877
第1章 楔子+天赐麟儿()
彭城,不仅五十年前是西楚国的国都,更是如今楚国的北面门户。而就在这座对楚国意义非凡的城池之中,十万楚军严阵以待着。
北面,乃是关东两大强国,赵国与齐国的联军。兵力,是楚国的两倍。而西边同样有八万魏卒聚于泗水郡,与五万楚卒对峙着。
两线作战,令楚国的局势极为不乐观。但凡有一线被攻破,对楚国而言,都将会是灭顶之灾。
大帐之内,新登基甚至还不满一年的楚皇夏泽与一众将领们,聚集在一张硕大的地图之前,沉默不语。
还算宽敞的大帐,此刻的气氛却是显得压抑至极。
夏氏取项代楚的时间,不过只有短短的五年罢了。但是,这五年之内,楚国与其余五国之间的战争就从未停歇过。
刘汉,韩齐,与楚国的实力本是相差无几的。可是,自从五年前楚国发生内乱,实力大减之后,两国对于楚国露出了獠牙。
而其余的魏,韩,赵,燕,四国,同样也想借机从中捞取好处。曾经六国合纵对付刘汉的局势,顿时变成了连横。
不过,好在太祖夏胜本就是曾经久经沙场的宿将,七国之中,更是闻名遐迩。
加之太祖夏胜牢牢地掌握住了楚国三分之二的军队,主动出击,长驱奔袭齐国。令齐皇,也就是兵仙韩信之子,韩胜,没有一丝防备。
甚至,整个齐国上下没有人能料到这样的情况。
楚军入境,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攻克了齐国的泰山郡,举世震惊。
齐皇韩胜,也不傻,不会用齐国的兵力和土地拖住楚军,让属于刘汉控制之下的韩魏去占便宜。
齐皇请和,楚皇夏胜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撤兵,给足了韩胜的面子。
虽然这次出征,楚国并未得到明面上的任何好处,不过,士气却是空前膨胀。
取项代楚的夏氏,也算是彻底确定了在楚国的正统地位。
先机已失,再开战端,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原本还蠢蠢欲动的汉国,只能撤去了原本的安排。
不过,这次楚国虽然度过了危机,甚至很好的将危机化为了际遇,但是,原本六国之间的连横,确实并未发生丝毫的动摇。
尤其是这次夏胜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攻克了齐国泰山郡。等于狠狠抽了齐国一巴掌,即便后来给足了韩胜的面子,但这根刺还是扎下了。
太祖夏胜,当时已近耳顺之年,却依旧有着一股雄心壮志。
登基后,几年下来,在他的策划下,贵为楚国丞相的景文接连出使齐汉两国。不断地在齐汉两国的面前,给对方抹黑。
加上,汉齐两国之间本也有矛盾,于是还算坚定的连横,开始不断出现裂痕。
只可惜,就在这连横快要破碎的时候,夏胜旧疾复发病逝,终年不过六十有二,后记为楚太祖。
太祖夏胜的离世,令整个楚国再度动荡了起来。
为了巩固得之不易的皇权,太子夏泽甚至未曾服满丧期,便即位登君。
果然,夏泽即位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汉齐两国,便立刻展开了行动。
夏泽的威望比起其父夏胜而言,自然是差了不少。但是,同样也随其父夏胜久经沙场。
为了稳固人心,夏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亲征。
十个月过去了,楚国虽然挡住了来自他国的攻击,但是,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不过,万幸的是,汉帝刘恒新亡,其子刘启刚刚即位,也同样正是需要稳定人心的时候。
因此,汉国并未直接发兵。只不过是唆使他的两个小弟,魏王和韩王发兵罢了。
否则,恐怕楚国就真的有些危急了。
时间已经拖了许久,而且,越是拖下去越是对楚国不利。
汉国之内,一旦权力过度完成,随时都有可能抽调兵力出关南下。
情急之下,楚皇夏泽不得不行了一招险棋。
三日之前,十万彭城驻军刚刚击溃了赵齐联军。那一番惨战过后,彭城内外,恐怕已经留下了不下数万具尸体。
当日战毕,两万楚军之中的中流砥柱神武军,立刻开拔,奔赴泗水郡战场,用作奇兵。
而西线的楚国大将季术则是先不惜代价推进,而后佯装战败,诱敌深入。
泗水郡,距离彭城不过百里的距离。而且,神武军具有战马,一旦抵达,必定可以大破魏军。
只要破了魏军,便可绕过聚集在彭城之外的二十万主力,直奔齐国东海郡。
甚至,一旦拿下东海郡治郯县,楚国甚至有能力包围并吞下整个齐国的十余万大军,以及赵国的数万大军。
然而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如果魏将不上当,楚国就连最后的机会都没有了。
本就处于人数劣势的彭城守军,顶多也就只能再抵挡一次攻击。即便是素无败绩的神武军,也不可能来回奔波之后,依旧有能力扭转整个战局。
这是一场豪赌,是一场齐国与楚国之间的赌博。楚国坐庄之下,齐国已经登上了赌桌。剩下来的,就看天命了。
大帐之内,一众楚国君臣,已经一夜未曾合眼。
从估计上来看,昨日,西线的大军,便应该与魏国大军展开了殊死一战。
若是过了今日,依旧得不到捷报,那么东线的大军,就需要另做谋划了。
“父皇,您还是先去休息一番吧,这里有儿臣在。”大帐之内,一个身着银甲的十六岁少年,轻声说道。
新皇夏泽挥了挥手,甚至连头都未曾抬一下。
少年只能拱拱手,轻应一声。
“唰!”
忽然,原本阴沉着脸的夏泽,猛然站起了身。
“嚯!”
主君匆忙起身,在做的那些将军们,也是立刻站了起来。只不过,看着新皇的目光,却是依旧带着一丝疑惑。
“父皇?”新皇夏泽身旁的少年有些担忧地看着夏泽。
巨大的压力,令这个只不过四十余岁的男子,看起来老了数分。
可是,夏泽却是立刻伸手,示意少年不要说话。
“报!”
忽然之间,一道若隐若现的声音,出现在了大帐之内,令大帐之中所有人都瞬间提起了心。
“报!捷报!”
“报!捷报!季术将军大败魏军斩首两万!”
“嘭!”
夏泽甚至懒得绕开面前的桌案,直接一脚踹翻,径直向外疾走而去。
“启禀陛下,季术大将军打败魏军,斩首两万余人,俘获魏将夏侯越!”夏泽面前,一个穿着神武军模样的楚卒低着头,轻喝道。
“胜了胜了!”夏泽的语音不由得有些哽咽,更充斥着喜悦。
而他身后,一众将军,也无不欣喜若狂。
大帐之中,那漫长的等待,几乎险些将他们折磨疯。
但,现在一切都是值得的。
“报!喜报!”
然而,还未等他们高兴完,又是一道声音响起。
众人一愣,捷报不是已经传来了吗?怎么又来了一份?难道季将军为了以防万一派出了多个斥候?
“护驾!”
然而,这时候,夏泽身旁的少年却是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挡在了夏泽身前。
刺客!
反应过来的众将,立刻同样护卫在了夏泽身旁,更有几人想要立刻擒下眼前的这名斥候。
“住手!”夏泽轻喝一声,同时,皱着眉,看向了远处的营门。
清脆的马蹄声传来,一骑鲜衣怒马的卫士,正高举着手中的一枚令牌,一路高呼。
看见来人,周围的一众将士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这是宫中的廷卫,显然,他口中的喜报,应该和他们所想的捷报不相同。眼前的这神武军士,也应该是真的。
“陛下!”
那廷卫翻身下马后,疾步跑至夏泽面前,而后恭敬地递上一块牌子,同时说道:“恭喜陛下,皇后于三日之前为陛下诞下一位皇子!”
消息来得太过突然,一时之间,夏泽都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皇后诞下一位皇子,这就意味着他夏泽又多了一个嫡子。
战胜,与添丁的双重喜悦,瞬间占据了新皇夏泽的脑海。
第2章 桓者()
夏泽毕竟乃是楚皇,如今即便大战已有胜利的趋势,但他却是万万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回去的。
当然,本就处于奇胜的一众将官们,也同样被这道皇后添子的消息给震惊到了。
平白无故,多出了一位嫡皇子,又是在这大胜之时,可想而知,等到陛下还朝,对这位小皇子将会是多么的宠爱。
所谓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趁着夏泽还处于兴奋当中,机灵一些的将官,便已经站了出来。
“陛下,季将军新败强魏,上天又降麟儿,此乃大楚将兴之相啊!”
“恭贺陛下!楚之将兴!”
已经失去了先机的大老粗们,也是顿时反应了过来,立刻作揖高声恭贺道。
“哈哈哈哈!”
夏泽那爽朗的笑声,在大营之中响起。自从太祖夏胜薨后,这恐怕是夏泽笑得最为开心的一次了。
楚国所面临的危机一扫而空,又算是在中年再添一子,人生快事,莫过于此了。
这时,一众将官之中,忽然又走出了一个人。虽然穿着盔甲,陪着铁剑,但是那略显白皙的面容,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沙场宿将。
“陛下,小皇子刚刚诞生,尚未有名讳,还请陛下赐下。”
这人的语速说得不快,声音也不算高,但是却恰巧足以令在场的所有将官们听得见。
夏泽微微收敛起笑容,认真地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了那人说道:“卫尉大人认为用何字为佳?”
随着夏泽的声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先前那人身上。
自太祖辅项王破汉一统天下之大势,再建强楚之后,楚国,便废止了曾经的官僚制度,改引用为秦国的三公九卿之制。
而卫尉乃是九卿之一,负责掌管着皇帝宫殿的警卫。
能登上这个位置的人,未必是武将出身,但是,必定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
这个位置的象征意义,比起手中的权力,更为诱人。
那人谦虚地躬起了身,作揖说道:“皇子命名,乃是陛下家事,臣不敢逾矩。”
一番话,一群政治神经有些不大敏感的将官倒是没有觉得有什么。
可是,那位已经从夏泽身边,默默退到身后的年轻人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神情来。
若是真的只当做家事,又何必当着满廷的将官说出来?无非是想要趁机借陛下之势,为那位小皇子涨声望罢了。
年轻人暗中握紧了拳头,他虽然不是嫡子,但他同样是太祖最为宠爱的龙孙之一,身后更是有着身为大将军的舅舅。
太祖在世之时便时常教导他们,只有握紧了兵权,才有说话的资本。
而他,恰恰便是有资本之人!比起此时还在寿春的那位太子而言,丝毫不差!门第之仇,母氏之恨,他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眼看着那人再次将问题踢到夏泽的脚下,年轻人不由得有些想要站出来。
然而,就在他想要站出来的一瞬间,手臂却是被一人扯住了。
这人,他认识,乃是季术麾下曾经的一员大将,名叫魏续,不仅善战,同样也有着足够的政治敏感度。
魏续摇了摇头,同时,神情之上,也带着一丝无奈。
楚国自从太祖驾崩之后,人心已经浮动太久了。
这场大胜,无疑可以奠定夏泽在高层之中的绝对权威。同样的,在民间,身为新皇的夏泽也必定会有所表示。
百姓愚昧,尽管太祖在世之时,已经开始针对寒士取才,但是没有根基,索取得的寒士也大多是一些中层军官罢了。
所以,百姓之中,敬天威,却甚少见得天威。
而现在,天降麟儿,无疑是令夏氏枝繁叶茂,楚国复兴的最佳话题,更能彰显皇家威严,凝练人心。
“殿下,小皇子乃是景皇后所生,景氏在小皇子身上,先天之上便已经领先我们一步,想要争,是争不过的。与此如此,不如顺水推舟,给陛下一个好印象。”
魏须的声音不大,仅仅只有那年轻人可以听得清楚。
而那年轻人,也有着与年龄不大相符合的果断。
“父皇!”年轻人向前迈出了一步,略微低下了头,说道:“景修大人所言极是,七弟既为皇后所生,便是嫡子,与儿臣不同,理应由父皇亲自赐名。”
年轻人说的不卑不亢,但是却引得夏泽心中愧疚不已。
“栩儿有心了,不过,在朕心中,从未有何嫡庶之分,太祖在时,也常常告诫朕,要一视同仁。”
“儿臣明白”夏栩的态度愈发恭敬,令夏泽颇为宽慰。
反倒是那卫尉大人,眼神之中露出了一丝不悦的神色。
他自然看出了夏栩其中的用意,而一个不过十多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心性,令他不由得警心大冒。
而且,最重要的是,夏泽刚刚所说的那句话。
“一视同仁!”,怎么个一视同仁法?
何况,如今四皇子也就是夏泽的嫡长子夏楦已经受封为太子,坐镇寿都监国。
这个一视同仁,是否意味着,三皇子夏栩的地位同样不逊色于太子?
是否意味着,他日同样有荣登大宝的机会?
景氏与季氏,一文一武,乃是楚国朝堂之上最为顶尖的两个士族。当初,太祖登宝,少不了这两个家族的全力支持。
而景氏与季氏的嫡女,也成了当时夏泽的爱妃。
只是,当时太祖对军队有着极大的控制力,因此,更偏向于文的景氏嫡女便成了夏泽的正妻,也就是如今的景皇后。
近年来,两族的争端愈发激烈。尤其是一年以前季夫人忽然暴毙,更是加剧了这番争斗。
若非太祖强势,现在又国难当头,恐怕,楚国内部少不了一份腥风血雨。
新皇夏泽之所以将夏栩带在身边,未尝不是担心景氏会趁着这个机会,对着身为季夫人之子的三皇子动手。
想到夏泽已经脱口而出的一视同仁,景修心中不免又叹了一口气。
本以为,四皇子坐上了太子之位,他们景氏已经胜了半筹。
可是,现在看来,夏泽对这位三皇子的愧疚和宠溺,反倒是会对太子不利。
一时之间,这位备受帝宠的重臣,陷入了思索当中。
“景修听旨!”
“臣在!”原本还在想自己心思的景修立刻回过神来。
“朕中年得子,实乃人生快事。如今连横之势将破,朕心甚慰。太祖在时,常诫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帝王之命,既在当代,亦需泽被万世。天降麟儿,必上苍感朕之诚心。故,朕赐名曰桓!”
夏桓,远在寿春的小皇子,已然有了自己的名字。
这个名字,令原本还有些忧心的景修顿时一扫前愁,大声地应道:“喏!”
桓者,宫宇楼台之华表也。这意味着,楚皇夏泽将会把这小皇子,当做楚国的顶天柱石来培养啊!
“太子能得这么一个同胞兄弟,日后在庙堂之上的地位必定可以盖过三皇子!”心中激动的景修暗自想道。
第3章 父与子()
大败齐国的楚国,未曾乘胜追击,反倒是将目标锁定在了较为弱小,同时也是汉国小弟的魏国身上。
仅仅是一个多月的功夫,士气高昂的十万楚军,便打到了魏国大梁城下。魏王彭敖胆怯之下,只能开城叛汉降楚。
魏国的举动,触怒了关中的汉皇刘启。大怒之下,发出了檄文,讨伐楚国以及魏国。
汉国,不愧是继承了曾经秦国的财富。坐拥三百里秦川之下,非但富庶,更是有着一群勇将悍卒。
十五万大军,带着数万的韩卒,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魏国的河内郡而来。
所幸,楚国一方,同样得到了来自大将军季术的支援。
除了几万人留守彭城之外,楚国带着魏国的一些杂军,也勉强凑到了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