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大厅济济一堂,显得非常有人气。小伙伴集团的股东里面,既有金融、it相关的专业人员,也不乏导演、明星、作家、漫画家之类的人士。

    纯粹的资本家和高管很少,而是包含了小伙伴公司方方面面的成员。

    “老板,你偏心啊,我们为公司打过江山,我们为公司赚过最多的利润。为什么待遇还不如手机游戏了?”一名pc游戏事业部的员工,在股东大会上,找到王启年诉说委屈,“咱团队的利润,每年按照5成上交给母公司,母公司拿钱投入手游,还计划投资公司以外的手游,我觉得不服气啊!”

    “其实,你们也可以申请开发手机游戏,有想要就说嘛。申请开发手机游戏,可以暂缓和减少子公司的分红比例。用利润去投手机游戏嘛,母公司并不干涉你们的想法。有想法自己去投,钱不够,甚至可以申请母公司的贷款或者是股权融资!”王启年笑道。

    “老板,我们出版部门,能不能自己开发ip?游戏、影视、动画什么的,很多都是我们的书改编的。”

    “行,完全没问题,只要觉得能做,都可以尝试去做。”

    “老板,我要自己创业,这是我的一份创业计划书,里面有的我的想法。”

    “嗯,留在我这里吧。如果觉得有意思,即使公司不投,我也会拿个人的钱去投。”

    “谢老板!”

    “it搞累了,我想要当演员。”

    “那个,你可以试一试找新导演刚刚入行的团队试一试。说不准,你真的有演戏的天赋。即使没有,找到适合你的角色,本色表演,也有可能取得成功。”

    “小伙伴公司为什么不去收购tvb?”

    “这个,因为我们觉得tvb的商业模式已经没前途了。传统的电视媒体,市场是在萎缩的。而如果是论节目制作能力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电视台呢?若是国内的卫视可以收购还可以,tvb收视率主要是港澳地区,以及广东省珠三角地带。一个已经过了巅峰,在衰退的电视媒体,我个人觉得,不值得去投资。即使。它看起来只有一两百亿元市值,比国内上市的一些影视公司还要便宜,但依然不值得投资。”

    “老板,收购暴雪吧!”

    “如果能以适合的价钱收购,我早就收购了。”

    在大会之前,王启年几乎像是一个心灵导师一般,倾听和回复很多员工和股东们的提议。

    因为,股东和员工合一。所以,小伙伴每年的大会也是股东和员工代表会议。本来。股东们想要少发工资多压榨,员工本心应该是想要少干活多拿钱不用为公司盈亏负责。

    利益不一致,场次以外,并不利于一家公司的内部团结。

    这才是小伙伴公司采取了股东和员工合一,大家既是员工,也是股东。作为股东。压榨自己员工部分的价值,作为员工可以在企业困难不满足分红条件的时候依然拿自己的员工工资收入。

    小伙伴集团早期公司是采取股权激励,以股份奖励优秀员工。现如今,已经更换了形式,以自愿认购为主。当然了。也开放了员工向公司出售股份的权利,无论是认购还是赎回,都是按照公司上个季度公布的净资产为主。

    这种机制下,公司旗下专门有一个基金,持有一部分股份和现金,员工无论是提出认购股份,还是出售股份,都是由这个基金接盘。暂时而言,基金自己持有可供出售的股票,也仅占总股份的千分之二不到,可以满足普通员工小额认购。如果认购一空,除非有其他股东向基金出售自己持有的股份,否则,基金就没有股份可供出售。

    也就是说,小伙伴公司内部形成了自己的股权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交易的股票只有一种——小伙伴集团股份!

    这个内部交易市场,甚至引发了国内的政府、企业的参观考察。貌似,这种内部股权交易体系,也只有小伙伴公司一家。

    咱不上市——但咱内部有完善的股票市场,其机制几乎不亚于股票交易所,只不过,品种只有一种而已。

    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参与现场会议,毕竟,小伙伴公司的股东规模都破万。这么多的职工股东,上市会形成障碍。很多的公司上市之前,蛋疼的回购职工股,减少原始股股东的数量,以方便去上市。上市很多年之后,又想起股权激励,让员工掏钱认同股票,但认购的价格,跟上市前的原始股相比,自然是天差地远了。

    小伙伴公司不在意这些,因为,即使上市也会是旗下的子公司、孙公司上市。作为最核心的集团公司,是没有上市的计划。

    即使无数的国内外投行,想要说服小伙伴公司上市,但王启年只会淡然表示:“上市是别人花钱玩我们,我更喜欢玩别人!”

    上市之后,多了一些各怀鬼胎,利益跟小伙伴公司长远利益不一致的股东。得到了融资,但失去了自由。所以,王启年觉得,自己还是小伙伴公司大股东,那么,小伙伴公司就不会上市。

    当然了,虽不上市,但股东大会还是要照常展开。

    “过去的一年里,小伙伴公司总营收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对外出口也创纪录的达到700亿规模。税收净利润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15亿元!目前,我们的利润是万科公司的两倍。比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要高一些,大致上,跟交通银行的利润规模差不多同一个等级。”

    王启年拿着汇总的财务报表,微笑说道:“过去一年的成绩靓丽,我们希望新的一年再接再厉。与此同时,我提议,2011年的分红规模,应该比上一个年度翻一倍,也就是说200亿元分红,大家一起分享公司经营成长红利。来年,我们拿出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更好的佳绩!”

    当然了,拿出一半利润来分红,获得了现场股东和通过互联网参加会议的股东们99%以上的高票一致通过。

    小伙伴集团公司总股本一共是1亿股。也就意味着,每股的分红就达到200块钱,即使扣除20%的红利税,税后分红依然高达160元。即使是一些刚刚加入公司两三年的员工,一般都有个几百股。

    许多的老员工几千股甚至上万股的也有不少,对于持股数量较多的老员工来说,工资收入早就不是主要收入了。每年吃股息分红,才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小伙伴集团的股票没有上市,也不能够自由的交易。但是,正是因为不能自由的交易,所以,很多员工没有心思关注什么股价涨价,避免分散其精力。他们不太关心每股值得多少钱,或者是小伙伴集团的估值多少。但是,每年年会之后,实打实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多。这么多年分红增长幅度,都是几百倍增幅。公司的净资产的增长,更是远超于此。

    这种长期股东,才能真正分享到公司成长的红利。比很多在股票市场上投机倒把,赚点差价沾沾自喜的投机者来说,长期对比,可是强的多了。

    试想一下,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从7美元到21万美元一股,几十年达3万倍增长。如果不是长期持有,一路跟随,有几人能分享这种毕生难遇的成长红利。

    19世纪成立的汇丰银行,汇丰银行1866年股本4万股市值折合白银20。76万克;至2013年时,汇丰银行的总市值达16000亿港元折合亿美元折合白银亿克,147年后的市值是创建时市值的89。53万倍,年复合收益率9。77%。不包含分红,既创下了接近90万倍增长。而90万倍财富的增长,仅需要9。77%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由此可见看到,企业持续的盈利,最终创造的效益,是非常恐怖的数据。比如,很多富豪几代人努力,但有把握保证100多年时间,家族的资产收益率能达到9。77%吗?如果是9。77%的年增长率,那么100多年应该是几十万倍的财富增长。

    李嘉诚这样的巨富,也不过是稍微比汇丰的年化盈利能力更强一些,可以做到15%20%的年化收益率,即可成为华人首富。

    巴菲特几十年创下的年化20%收益率,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积累起来,却是很少有人能超越的伟业。成长,肯定不是今年赚10倍,明年亏50%,后年翻倍,老后年亏70%过山车一般的业绩,只能终生也积累不到多少财富,获得不到稳定成长的红利。

    小伙伴公司目前还未超过汇丰帝国,但是,小伙伴成长速度,也确实比汇丰帝国更快。

    王启年倒不敢居功,认为完全是自己的功劳,更主要的因素是现在这个年代,跟过去不一样。此时,世界的生产力和科技能力,比以前要领先千倍百倍,所以,往往现代人一年创造的经济产值,可能比百年前的人们一生创造的价值还有多。(。)

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年新气象() 
实际上,目前的小伙伴公司几乎是七成以上的员工持股,除非是刚加入公司的新人,薪水不不足以认购公司的股票。否则,能有条件持股的,一般都选择持有小伙伴公司的股票。

    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也很难找到像小伙伴公司这么既非常优秀又非常低估的投资标的了。

    即使有增长不亚于小伙伴公司,但是想要购买这样等级的资产,往往是需要十倍以上代价的。

    比如,腾讯这样大的企业,随着其价值被市场发现之后,市净率长期是十多倍以上。即使是股灾,腾讯的市净率也很少低于五倍。

    小伙伴的增长率是比腾讯更快,盈利能力可以达到同期腾讯的七八倍。但是,员工认购公司的股票,一直是按照净资产价值去认购,而不是以净资产几倍、十倍的价格去认购。

    这种低廉的价格认购股权,目前来看,等于是送钱。有的员工,入股两三年,股权分红居然已经回收了投资成本。

    由此可见,小伙伴公司的回报率,是何等的惊人。

    持股比较多的老员工来说,巴不得工资少一点。毕竟,工资高了,扣税太多也会心疼。而以股权分红的方式获得酬劳,虽然也要交税,但即使按照最高税率缴纳才20%,收入越高,越觉得股权分红更划算。

    王启年个人工资并不是很高,月薪也仅仅2万块钱。不是他不想要更高月薪,而是月薪多了没意义,个人所得税对于拿工资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友善的。

    但是,王启年占据小伙伴集团股权的六成,他个人大多数的收入来源。应该是小伙伴集团公司的分红,今年这一分红就是百亿级!

    可以说,股权分红机制,对王启年来说是最有利的。当然了,现阶段的小伙伴公司已经进入了正轨,大量的分红抽取现金。主要也是为了给王启年名下其他两大集团——小王子电商集团和京唐盛世地产公司输血。

    小王子电商集团虽然还是国内的电商行业老大,其b2c和o2o模式融合,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格局。既不是亚马逊的模式,也不是淘宝的模式,更不是沃尔玛的模式。甚至,跟京东的模式也不像。

    但是,电商这一块市场太具诱惑了,阿里系一直跟小王子贴身作战,靠着淘宝网的c2c模式。强势的在崛起。

    其后,京东也成立了,快速的崛起,也在抢夺市场份额。

    其他的什么苏宁易购、唯品会、聚美优品、当当网、一号店,一堆的电商网站,也都是虎视眈眈。

    简单说,这是一场马拉松,谁要是体力不足。随时就头可能掉队。

    而电商行业是,从老大的位置掉下来之后。不仅仅是份额会降低,而且,盈利能力也会急转直下。

    所以,王启年拿到小伙伴集团的分红,计划拿了50亿元给小王子电商集团输血。因为,电商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不进则退。老大的位置必须要保住,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否则,稍微退一步,今后的市场份额可能就会一退再退。

    另外,王启年也拿出30亿元给京唐盛世。给小伙伴和小王子服务的京唐盛世。几乎是每年要投资20座商业文化广场。每一座商业文化广场的投资规模大致上在20亿元50亿元之间。所以,即使京唐盛世非常赚钱,但是,现金流一直是负的,赚到的钱,一直没有投资速度快。

    给京唐盛世补充30亿元的现金,这笔钱只够开发一座广场项目。但实际上,主要是补充京唐盛世的现金流,避免出现现金流断裂。

    不少的地产商破产,并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是因为现金流出了问题。债主逼债,很多项目被廉价抵债了。实质上,按照市场价能把所有的资产出售掉,大多数困难中的地产商也未必会破产,毕竟,地产是毛利润是非常高的。

    搞地产盖楼不是目的,但是几乎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都是在城市展开。那么,不盖楼,很多商业根本就没法搞。所以,为了其他的项目,楼是必须要盖的。

    如果不自己盖楼,到外面去买,去租。代价肯定是更昂贵,为了成本着想,王启年都是能自己投资盖楼,都会自己去搞。

    “过去的一年里面,我们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还是大举投资日本。以及,过去我们对于融资是谨慎的,但去年我们大举进行融资。银行贷款、债券,以及旗下子公司与资本合伙,以子公司的股权来融资,这都是有的。”

    王启年说道:“新的一年里面,公司应该更加国际化。比如,在我们去年在日本大举投资,日本那边有acg方面的资源优势,我们在那里投资分公司,利用日本的人才,给我们生产动漫、手游等等作品,除此之外,在海外市场就地获得融资贷款,也是很有必要的。未来,我们可能会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等不同地区设立分公司,不仅仅把我们的产品输出海外市场,也把海外市场的产品向国内和不同市场出售。还计划发行英镑、欧元、瑞郎、加拿大元、澳元等等不同货币的债券,债务方面的配置要多元化,以前的人民币债务为主,今后,各种主流的货币负债都有。”

    “我有一个问题,去年开始小伙伴公司开始大举借债,投资显然比过去要激进的多,为什么集团公司去年战略上更加激进?”小伙伴金融控股集团总经理张伟问道。

    “保守和激进是相对的。”王启年微笑说道,“之前,我担心美国债务危机,爆出黑天鹅事件,靴子没有落地,所以。要比较谨慎一点,捂住钱包,准备过冬。现在,这个危机已经爆发了,接下来,则是引发了全世界的宽松救市政策。这个宽松。也就是印钞票,是会持续的!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世界解决方案都是一条——放水放水再放水。美元持续放水,人民币、日元、英镑、欧元,谁不放水谁傻瓜。谁不放水,谁就可能先跨掉。”王启年笑道,“全世界都加速印钞,意味着什么?”

    “通胀?!”张伟说道。

    “对,信用货币时代。几乎没有通缩,长期都是不可避免的通胀。即使短期物价下跌通缩了,也肯定是暂时现象。”王启年说道,“这个通胀的年代,货币的升值都是相对的,贬值才是绝对的。通缩是暂时的假象,通胀才是永恒的真理。我们现在借的钱,只要不断延长偿还的时间。无限长的未来才还钱,那么。肯定是还的比现在少。”

    也就是说,各国政府都耍流氓印钞的年代,不去借钱的人,实际上,就吃亏了。

    即使王启年不看好世界经济,知道全球采取的各种救市措施。实质上,不外乎是吃兴奋剂。美国、欧洲、日本甚至是经济增长很快的中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

    各国采取了印钞票去解决危机,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危机不是因为缺少钞票。实际上,是需求已经饱和了,过去一天吃一斤米饭的人,不会因为你印钞票,就会吃10斤。原本有电视有手机的家庭,也不会因为你印钞票,而购买更多台电视和手机。

    这次经济危机,根本就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是有很多商品和服务供给过剩。

    想要解决经济危机,要么减少既有的产能,让一些公司破产,这样,破坏性的解决一部分问题,经济走出萧条,活下来的企业大多数度过难关,回到增长轨道上。但谁尼玛的自己愿意破产,让同行们获利?

    从国家层面来说,一战、二战,用战争的方式,消耗和摧毁大量过剩产能,战后重建,这也是一条解决经济危机的出炉,但这个出路,显然也不是很好。代价可能比经济危机本身还要惨烈。毕竟,经济危机中的人们再如何困难,也比世界大战要好的多。

    当然了,更好的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还是人类科技出现的新的进步。比如,二战之后的电视机普及、家电普及、电脑、互联网、手机等等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产品出现,创造了新的市场。这些创新出现,刺激了新的需求,让人类有了新的增长点,解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