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多数的员工,甚至是临时工,干了几十年也不能转正。而裁员的时候,很多正式员工,甚至是终生制的员工,是不可能裁掉的。普通的临时合同的员工,拿薪水更少,而且,几乎永远不可能转正。

    也就是说,不少的日本人抨击以前僵化的体制的同时,又是羡慕这种终生制铁饭碗。

    小伙伴公司用来诱惑日本籍员工的招数,就是终生制合同,初次跟小伙伴签约,可以拿到两年合同。两年期满之后,则能够按照表现,最优秀的可以直接拿到终生制有暴涨的合同。其他表现一般的。则是可以签署更长的五年期合同,等到五年合同期满,在考核选择优秀的员工,可以获得终生制合同。

    相对于普通员工来说,终生制的员工,不仅仅是一个长期铁饭碗。而且,收入也会被普通员工涨几倍。

    “老板!”

    “欢迎老板视察东京分部!”

    “老板好!”

    王启年没有乘坐电梯,而是一楼一楼的从楼梯往上走。

    走到一个楼层,就传来颇带偶像色彩的崇拜呼声。

    即使是日本分公司,员工们对于王启年的大名,也是久仰。不少人,甚至是因为佩服王启年,而加入了小伙伴公司。

    王启年回应一层又一层楼办公的团队们的招呼。

    最终,来到了顶层的会议室。

    一众陪同的人员。感觉几乎不亚于是进行了一次爬山。

    为了节约办公经费和租金的考量,小伙伴公司斥资800亿日元日元,买下了一座二十六层高的写字楼。

    为什么要买下一栋大楼呢?除了王启年内心深处,认为从更长久的角度来看,买总是比租省钱。

    租也许一开始是轻资产,需要投入很少,就可以迅速的打开局面。重资产,则存在一定风险。

    不过。王启年买下是有考量的——钱是贷款获得的,贷款的货币单位是日元。为什么是日元呢?

    因为。未来日本会贬值。光靠着日元贬值,未来少还一大笔债务,已经是获利匪浅。更何况,省下房租钱。

    除此之外,日本已经是利率比较低的国家,存款利率已经非常接近于0!所以。贷款利率也不是很高,即使是小伙伴这样的外国企业,在日本的银行借贷款,年利率也仅是2。5%左右。

    2。5%的利率,再加上。未来日元会贬值。其实,假设什么都不做,借一大笔日元,然后,按照现价兑换成美元或人民币。再过几年,贷款到期之后,偿还本息之后,甚至是都可以大赚一笔。

    不过,那么一来显得太过于投机倒把,对于整个集团的企业文化是塑造不是很好。所以,小伙伴公司采取了买写字楼,目前的贷款利率,甚至是比每年的租金还要便宜的。这样的投资,本身就显得很理性。

    写字楼不仅仅可以有办公区,也有餐饮、商场和廉价酒店。

    之所以是廉价酒店,因为,大多数住在酒店里面的都是小伙伴公司自己的职员。

    每天这座大楼里面进进出出的人们,数千人以上。

    应该算是一座非常繁忙,以及非常有朝气的新兴团队群。这个团队,涉及到小伙伴在日本地区的产品销售,采购,以及投资等等事物。不过,至今来看,日本分公司还是没有实现盈利的。

    只能说,日本分公司的存在,降低了小伙伴集团其他部门的经营成本。在整体上提升了效率,但分公司自身,还处于投入期,远远没能看到盈利。

    除了没有实现盈利之外,更关键的是,在日本地区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打开。比如,小伙伴产品对日本的销售,以及在日本地区打响品牌等等宗旨。

    未来这个团队不仅仅是为集团整体利益服务,更重要的是,日本这边要打造成为研发中心、利润中心、创投孵化器和中日两国文化产业交流的最大平台。

    “我来日本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加大移动终端产品在日本的销售,另外,一个目的则是考察和投资日本的文化产业。”王启年说道。

    小伙伴的xos系统目前虽然已经进入了日本市场,但热销的终端,却是三星、华为等等品牌。

    小伙伴自己的xphone在日本的销量一般般,大致上,今年累计的销量仅有20万部。xpad销量倒还是不错的,大致上,有27万部的销量。

    换做是其他的公司,可能已经非常满意了。但小伙伴公司目前却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老大,产品在日本市场上,连前十名都没有拿下,亏钱倒是无所谓的,但丢脸倒是真的。

    而苹果的手机和平板,在日本地区的销量。是小伙伴的十倍。

    连个日本市场也没有拿下,小伙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称雄的美梦,暂时还显得差了一大步。

    虽然,靠着中国市场,小伙伴的手机和平板销量,就足以跟苹果叫板。但光是缩在中国市场。那样的偏安,并不是很好的格局。

    “老板,日本市场跟国内市场,还有发展中国家市场不同。纯粹的低价和性价比,不能赢得市场。这里的用户,更注重品牌的口碑,以及独特的体验。如果,体验非常好,口碑就必然很好。口碑好了,价格即使贵一点,也卖的很畅销。比如,日本的家电普遍是我们中国市场的价格210倍的定价。冰箱、空调什么的,买的就比我们中国的品牌贵几倍。但由于日本人信赖那些老品牌,中国厂商打价格战的模式,在国内和世界上很多地区赢了,在日本却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日本东京公司的高管胡文海说道。“我们觉得,扩大日本市场的销量。可以走几个两面。短期内,走运营商定制手机的路线,跟当地的运营商合作,这么策略,短期内是非常有效的,但难以培养忠诚的用户。还会受制于运营商。长远的策略,还是加大宣传力度,把我们的口碑打响。”

    王启年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可以试一试!”

    “老板。我觉得,跟日本索尼、松下、东芝之类的企业,可以进行更多的合作。”

    “明星代言,找日本人熟悉的明星。舍得砸钱,三星就是靠着砸钱凶猛,广告轰炸,在全世界市场迅速的崛起的!”

    “本土化的研发,我们xos系统虽然已经进行了很好的优化。但是,各国市场的用户体验的不同的,需要根据当地市场的用户反馈,进行微调。”

    “关键还是app应用,中国地区,我们的应用的极大丰富的,日本这边互联网创业者不是那么的活跃,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让日文市场的app应用数量多起来。”

    日本分公司的员工, 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有些很好的建议,都是被收入了王启年的备忘录里面。

    “文化方面的投资,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把国内的文化产品翻译和出口到日本市场。另外,日本的acg产业有不少的优势,我们也利用日本这边acg人才优势,创作好的作品,向国内引进。注意一点,看到日本这边有好的版权,我们买下来,用于改编自然是好的。但更长远,更廉价的获得版权,应该是我们自己建立平台,吸引漫画、动画、游戏和轻小说等等相关的创作者,跟我们签约,把版权交给我们运营。而不是,跟一些企业合作,版权价格相对于他们支付给创作者的稿费或投资,不知道涨价多少倍!”

    “老板,日本这边,轻小说方面,几大知名的出版社,基本上,全部都是角川系控股和参股,轻小说已经被垄断了。漫画方面也是差不多,几大漫画杂志社,其实一开始都是一家分裂出来的,目前,虽然已经分成不同的杂志了,但本质上,背后还是财阀垄断。”林千军表示说道,“动画虽然有很多独立的制作团队,但是,我们注意到了,知名的声优配音,都是被少数的声优事务所签约了。与此同时,动画方面电视台占据的话语权很强,那些独立的动画公司一盘散沙,都是把版权出售给电视台,不仅仅电视播放权,海外版权几年内也都是电视台获取。游戏就更不同说了,任天堂、索尼两强独霸,他们具备平台优势。pc游戏什么的,在日本并不是主流,电视游戏和掌机,才是主流。”

    “这也没什么,我们用互联网颠覆他们呗。”李凌香插嘴说道。

    日本这边的acg的强项,尤其是漫画、动画产业,国内与之相比,深深的感觉到巨大的无力感。

    比如,日本的海贼王单行本每卷的销量可以达到800万本。整个系列的漫画,销量量破亿本。这样恐怖的实体书销量,让其形成的影响力,换算成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大致上,等同于几百亿人次的点击率。

    动画产业目前日本的tv动画,几乎占据了世界tv动画市场的半壁江山。剧场版动画,影响力虽然不如tv动画。但是,也是仅次于美国动画电影的市场规模。

    尽管,日本的acg产业这么强大,但是——日本的互联网上的acg产业不强。无论是网络漫画、网络小说、还是网络动画之类的东西,其根本都不成气候。一方面是,日本的出版和动漫相关的利益集团,不愿意搞互联网化,因为,他们觉得,互联网化不利于他们短期的利润。按照,传统的模式,可以保证他们盈利。但是,转型以互联网为主,则未必能有现在的收入,却破坏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生态。

    坛坛罐罐太多了,以至于,日本的传统的acg产业,并没有演变成为互联网娱乐集团。反而,他们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和渠道,因为,他们掌控内容优势,让传统产业继续拥有生命力,压制了互联网上原创内容的发展。

    也正是因此,日本互联网上原创内容是有,但却是支离破碎,缺少类似于中国的、有妖气漫画网、小伙伴音乐网之类的各种原创内容发布和销售的平台。

    没有形成市场,日本的互联网娱乐,自然是不发达了。

    简单说,就是欠缺小伙伴集团的领导啊!

    没有小伙伴集团这样对互联网娱乐充满兴趣,充满经验的集团领导,无数的原创者,既被传统的出版和发行渠道拒之门外,在互联网上又一盘散沙。

    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超级大平台,把在网络上创作的人,吸引到一个平台上。内容集中在一个专业的平台,自然就会吸引大量的流量和人气,形成固定的市场。

    反过来,只要有成功的先例,就必然吸引更多的创作者,开始愿意尝试向互联网渠道投稿,而不是向传统渠道投稿。

    最终,自我造血的机制形成了之后,只要资金方面不存在困难,霸业既成!后来的挑战者,居然付出几十倍几百倍的代价,也未必能动摇占据先机者的根基!(。)

第五百四十五章 日本之行(三)() 
确实!

    目前的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很粗暴,很野蛮。就是硬生生的通过改变用户的习惯,从抢夺传统产业的市场份额。

    打个比方,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终端的用户,自然而言就减少了电视之类传统的娱乐平台的时间,有一部分用户甚至不再使用电视机。

    新闻门户网站出现之后,传统的报纸订购数量锐减,因为,门户网站的新闻不仅仅比传统媒体更多,而且,还拥有相关新闻的体验。广告投放客户,也自然减少了在传统纸媒投广告的费用,而是把广告宣传的预算更多的砸给了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以及各大互联网平台。所以,很多传统媒体日子不好过的元凶,自然是互联网。

    视频网站一旦真正的普及,并且,影视内容方面也不亚于传统电视媒体的时候,可能将会宣布传统电视媒体的死刑。届时,电视媒体可能也要转型成为互联网视频媒体,又或者是成为内容制作公司。

    相对于互联网颠覆性的体验效果,很多落后的传统媒体,自然不甘心被时代淘汰,所以,采取了很多方式抵抗。

    但是,互联网化的进程,几乎是不可逆的!

    人们一旦获得了科技带来的更好体验,除非,下一次科技创新取代老技术。否则,强势的新技术,必然会淘汰过去的技术。

    大势面前,顺之则昌,逆之者亡。传统的媒体,想要逆时代潮流,回到过去,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移动终端产品的销售。以及文化产业的布局,我觉得是可以合二为一!”林千军表示说道。

    “哦?”王启年很赞赏的看了看这个年轻人。

    “我们的手机和平板销量一般般,并不是我们的硬件不好。也不是什么的体验很差,主要就是我们在日本地区的应用更好。日本的年轻人,主要的娱乐需求呢,不外乎是acg。现在拓展到了a!animation(动画)、ic(漫画)、game(游戏)、novel(小说)。”林千军表示说道,“这些东西,我们在国内是非常强的,只不过,日本还未形成优势。但是,xos平台上的日文的漫画、小说和游戏的app我们应该尽快的开发,并投放市场。征稿,降低门槛征稿,我们国内互联网上的原创能力为什么非常强。形成了规模。本质上,是互联网的征稿模式,比传统的模式门槛要低,于是,获得了大量的内容,让互联网上的读者去选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日本这边的门槛也不低,比如,日本的轻小说和漫画之类的。是要进行新人大赏比赛的。不是你写了,画了。你努力了,我就认可你,收你的稿子,培养你。不是的,他们的新人需要经过层层的比赛,比赛的奖金其实是很低的。几千人争一个大赏,将近才50万日元、100万日元。大多数投稿者,最终是颗粒无收,获胜者的将近也是非常低廉,但他们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出道机会。只有打赏获奖,才是最容易出道。这种模式,固然是把大量垃圾作品,扼杀于摇篮,但有一些质量比较好的作品,也有可能因为编辑和投票者的口味为题,错误的扼杀掉了。因此,日本其实也有大量的被埋没年轻人,选择了互联网上分享创作。有的是自己建个人网站,有的是开博客,也有在论坛上上传连载。但支离破碎,没形成气候!而且,他们也没有形成直接在互联网上订阅的模式,很多的作品,在互联网上连载吸人气,最终,还是通过出版的渠道,才获得了收益个人觉得,如果我们的提供有实力的平台,门槛相对较低,但是,最终出头走红之后,不亚于投稿轻小说出版集团和漫画杂志社,那么,势必会吸引很多人前来投稿的。对了,当前日本已经有很多原创者,是在互联网上免费的连载,他们之前都是被出版公司拒之门外的。我们可以拉拢一些,已经在网络上冒出一点名气的创作者,让他们入驻小伙伴的平台!”

    王启年闻言点头,笑道:“很有见地!几乎是复制我们国内十年前,网络文化的路!十年前,我们网络上的环境,比日本现在的环境要艰苦的多。”

    当年的国内互联网,要流量没多少流量,要收入没多少收入,要用户没多少用户。几乎找不到几家赚钱的公司,但却是硬生生坚持住了。十多年的发展,孵化了大量世界级别的互联网巨头。

    而日本本土的互联网企业十多年时间都浪费了,至今还是一群弱鸡。

    尽管日本的网速已经提升上来了,并且,拥有了上亿互联网用户。但其本土的互联网企业,几乎没有多少竞争力。

    基本上,主流的应用全部是来自于美国硅谷的舶来品,比如,雅虎、谷歌、脸书基本上,日本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拿得出手的企业。

    当然了,这主要是跟中国、美国相比。

    全世界本土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比较好的国家,似乎也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

    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虽然仅次于美国,却是防守态势,紧紧的守住本土市场不被沦陷。

    但是,海外市场美国再度上演了好莱坞贡献全球的态势,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市场,都是被美国的亚马逊、雅虎、谷歌、脸书们占领了市场。

    中国很多企业被迫偏安国内,不是不想要占据世界市场啊。在本国市场,还没有彻底守住之前,谁敢分散资源,进军全球市场,跟硅谷企业争雄?!

    现在国内市场格局已经稳下来,所以,很多巨头也纷纷开始出海,参与全球互联网市场的竞争。

    当然了,中国互联网之所以可以成功,除了因为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比较快之外。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不断学习美国硅谷的经验的同时,采取了政策壁垒,政策上给硅谷公司进入国内市场设立壁垒,甚至,后来采取了防火墙,屏蔽很多海外的网址。这种流氓的机制,确实是有利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有效机制。

    等到其他国家想要学习中国,采取保护本国互联网产业的时候,已经晚了。他们错过了几大非常关键的时机。

    一个实际是90年代末,互联网刚刚商业化的时候。另外一个实际,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