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娱乐鬼才-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八十八章 IMAX大热,嘉禾暴涨() 
2010年1月21日,在fate2宣布以4。58亿人民币的票房下画,跻身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榜前五名。另外,海外票房高达2。75亿美元,成为近些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最高的一部。

    这个数据出炉之后,香港嘉禾娱乐的股票价格闻风而动,重新冲破100港元每股,市值破300亿港元,从内地创业板上市的华谊兄弟公司手中夺回了中国娱乐产业市值第一的地位。

    最近嘉禾娱乐利好不断,仅仅是fate2票房大热,预计就能够给嘉禾娱乐公司带来3亿港元以上的利润分账。

    而且,于冬开始通过媒体进行造势,表示说道:“阿凡达电影的收益,我们也可以沾光,毕竟,我们小伙伴集团和嘉禾娱乐,是世界上拥有最多imax银幕的院线集团。”

    “09年嘉禾娱乐的业绩是多少?”

    “09年营收超过35亿元,净利润破8亿。”

    “2010年的嘉禾娱乐业绩会超过去年吗?”一些非常关心业绩的投资者问道。

    “应该可以大大超过预期吧,今年第一季度,嘉禾不仅仅会收到fate2的票房分账,院线方面的业绩,也在一堆的大片猛片的刺激下,非常的火爆。我们现在,自营的电影院线业务旺季时一个月是5000万元净利润。这些利润可以给我们电影投资和其他的业务兜底,对冲电影投资出现损失。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四大名捕也会在今年上半年上映,嘉禾娱乐是主要的投资方,电影采用的技术类似于阿凡达!毕竟,我们母公司小伙伴集团可是在股灾的时候抄底了imax 集团。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持股最多的股东!”于冬笑道。

    “嘉禾娱乐跟imax 有什么关系,imax 对于嘉禾的业绩有更直接的贡献吗?”

    “嘉禾娱乐跟imax 是兄弟公司,我们母公司参股了对方的公司,但并不参与其管理,仅是名义上的大股东。不过,我们跟imax 集团是有合作关系的。嘉禾娱乐跟imax 集团合资成立了imax 亚洲公司。去年已经开始运营。imax 亚洲负责在亚洲代理销售imax 系统,销售毛利润超过30%!去年imax 亚洲营收约为2000万美元,除掉运营成本之后,大致上可以做到盈亏平衡。今年,imax 亚洲公司的订单开始井喷,预计,营收利润会非常靓丽,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很快会成为嘉禾娱乐新的业绩增长点。未来我们会让imax 亚洲公司独立在香港上市,这将会让嘉禾娱乐的股东,获得更多的回报!”于冬笑道。

    这个消息让无数的媒体,已经充满了想象力!

    阿凡达、3d、imax 这些非常热门的关键词,跟嘉禾娱乐都可以扯上关系。若是说阿凡达概念股,有点扯淡了。

    但若是说嘉禾娱乐是imax 概念股,这就是根正苗红了!

    嘉禾娱乐不仅仅经营imax 影院,而且。还是销售imax 放映系统的代理商。整个亚洲地区的imax 销售都归嘉禾公司代理,这得多少油水啊!

    一套imax 系统。大约是200多万美元,代理商毛利是60万美元。若是一年能销售100套,毛利润就是6000万美元!若是销售1000套呢,一年就是6亿美元!

    1000套多不多?很多人想一下,就觉得不多,毕竟。全世界电影银幕数量超过几十万。若是有十分之一的电影银幕更新换代,换成imax 银幕,那就是几万套系统了!

    亚洲人口40多亿人,尽管很多地区不发达,但即使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首都应该也是经济发达,有不少消费能力很高的富人和权贵。若是未来全球的imax 银幕是几万套,亚洲销售几千套应该不是很过分吧?!

    新闻发布会之后,嘉禾娱乐公司股价再度受到利好刺激,居然一口气冲到了200港元大关,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个历史新高出现之后,并不是很快就回落,相反,因为嘉禾的故事太真实了,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没办法证伪,说什么——imax未来在亚洲地区销售不到几千套。因为,确实有销售几千套,甚至更高的可能。

    在imax 这个技术没有过时淘汰之前,甚至,还是非常热门的时候,谁也不敢说,它未来的市场规模到底能有多大,权威专家也没办法预料!

    就象是传统手机厂商,在触摸屏手机出现之初,以传统的眼光看待颠覆性产品,结果,此时的触摸屏手机越发成为燎原之势,传统的手机厂商,显得越来越狼狈!

    在于冬造势之下,imax 系统的销售,确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旺季。比如,在美国市场上,imax 订单就超过100多套,预计未来每年增100套的速度发展,难度并不是很大。

    另外,中国市场也出现了imax 热潮,于冬刚刚跟上影集团签署了10套imax系统的订单,不久后,于冬的老上级中影的韩老板,直接上门送了16套的订单。

    这两大电影集团是国企,所以步伐还不是很大。

    国内电影院线超过30多条,不久后,可能会破40一条院线大关,这些电影院线大多是民营的。有部分激进的民营院线,规模不大,却是豪爽的一掷千金,计划重金砸向imax !

    再加上小伙伴公司自己新投资的imax 影院,预计2010年以内,中国市场将会新增100多面imax 银幕。

    目前,中美两国的imax 银幕数量,遥遥领先世界各国,未来几年的趋势,也是中美两国电影院线的投入方面,超过其他地区。

    所以说。中国电影市场奋起直追,在不久后超过了一堆国家,仅仅追赶美国的电影院线市场规模是有一定道理的,光是电影新技术的普及方面,除了美国之外,就是中国最积极。

    老欧洲和日本等等地区,经济虽然发达,但是很多基础设施真的太老化了。包括电影院在内,很多的欧洲和日本的影院,设备都堪称的破烂。不是他们没有钱,而是思想观念问题,旧设备缝缝补补用很多年,新技术出现之后,根本没有锐意进取精神,就连跟风都有点懒。

    老欧洲是病了,懒病已经犯了很多年。日本以前的日本也创新,也是很喜欢跟进世界潮流,采用最新技术的。但在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太激进了,导致很多创新走错了技术路线,亏的一塌糊涂,此后,日本就越来越谨慎和保守,对于很多新技术都敬而远之,很多年之后,新技术大势所趋之后,才慢吞吞的采用。

    而目前,imax 银幕为了更利于市场推广,所以,采取了分成制度,一些院线公司可以先安装运营imax 放映系统,其后,通过票房分成机制,给imax 集团或imax 亚洲公司分账。

    按照预计,如果影院的运营方一次性购买,可能仅仅需要200万美元,之后,院线运营的收入不需要跟imax 公司分账。而采取了分账机制,双方等于是共同承担市场风险,但总体而言,市场环境对于imax 是有利的。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参与票房分账机制,有些热门的影院,可能一年不到,给imax 分账的费用,就有可能达到买下放映系统的钱。即使一些运营效益不怎么好的,预计十年分账费用,也应该能够超过一套设备的钱。

    总体而言,以低门槛让院线方面引进imax 银幕,对于imax 集团和imax 亚洲等等关联方,绝对是有利的。

    原本卖一面银幕可能仅仅赚几十万美元的净利润,但现在有些效益好的imax 影院,长期分账积累支付的金额,最高有可能达到千万美元!

    当然了,这个过程自然是院线经营者和imax 公司进行博弈了。有些上座率就很高的城市和地段,对方肯定更乐意是一次性花钱买下,而不会采取分账。一部分的地区采取分账,要么就是院线方面的资金实力不足,要么就是有些城市的电影院线市场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但无论如何,承担一部分风险性,既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又有希望获得更高的利润,衡量风险性和投资的安全性之后,imax集团还是接受了imax 亚洲公司的模式,全面进入了参与票房分账的机制。

    采取了这个机制之后,imax的商业模式彻底变了,不再是卖设备为主的模式,更深远的参与电影票房市场的分账。把短期的生意,变成长期源源不断参与票房分成的生意。(。。)

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思聪() 
即使事先已经有无数人看好阿凡达在国内票房,但等到阿凡达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破10亿人民币的时候,也还是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预期。

    截至2010年1月底,阿凡达国内电影票房突破10亿人民币,再度把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最高纪录,从fate创下的5亿多元的纪录,改写成了10亿元以上。

    而且,这个数据里面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票房,是由60多家imax放映厅所创造。也就是说,60多张imax银幕,一个月内总共吸金2。5亿元。而小伙伴院线imax银幕占据了国内总银幕数量的八成,因此,仅是小伙伴院线imax银幕月收入就破了1。8亿元。

    这时候,媒体上开始不断的分析,阿凡达上映之后,全世界最受益的人,除了卡梅隆和20世纪福克斯公司之外,王启年和他的小伙伴集团恐怕也是受益匪浅。

    不提imax集团被小伙伴抄了一个大底,目前其股价已经伴随着阿凡达在全球大卖而扶摇直上。

    小伙伴公司布局的很多imax影院,以及嘉禾跟imax合资的imax亚洲公司,都被很多人誉为神来之笔。

    另外,卖掉了万达院线的王健林首富,居然被无数媒体嘲笑,认为卖掉了万达影院应该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败笔。

    “爸,你不该把万达院线卖掉,院线业务,比地产有前途多了!!”万达集团的少爷王思聪,不由的埋怨自己的老爹王健林,“院线业务却是朝阳产业。中国的电影市场规模太小了,跟经济不匹配,跟人均电影消费比也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这个行业,前途无量”

    地产不可能永远景气,随着楼盘过剩之后,刚需不复存在。这个行业迟早也会变成传统的周期行业甚至是夕阳行业。中国楼市只涨不跌,理由除了是因为过去没有商品房市场,对于房产价格太过于低估之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于房产已经进入魔症了,人均住房面积35平米。而像欧美日很多发达国家,人均住房面积大多数也不过是十平米。发达国家绝大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的房子,中国绝大多数人有有房。这都显示出,中国的住房已经远远过剩了。

    “你不早说!”王健林也有点后悔,08年的时候。被金融危机吓坏了,但是09年的国内搞出四万亿,地产行业解套了。暴跌的楼市不仅仅止跌,而且,还迅速超过就金融危机之前的价。

    但有识之士,都已经提前拉高出货了。毕竟,中国地产行业涨了涨了至少三十多年了。从改革开放初以来,地产价格一直就在涨价。商品房改革之后。涨的就更厉害了。

    拿住房面积跟国际对比,中国的地产行业显然已经太过于发达。太过于成熟。超过了发达国家的程度,换做是别的国家,早就泡沫戳破了。但中国人对于拥有更多住房,还是处于痴迷状态。所以,暂时还未崩!

    而像影视行业而言,中国人均看电影次数。仅仅是欧美日等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几十分之一。这里面,虽然有盗版因素,让院线统计数据失真。但话说回来,中国人均看电影次数。真的算是国际上比较低的。

    这个数据除了盗版冲击之外,更大的因素是国内大多数城市没有电影院线覆盖吧。在80年代的时期,中国各大县城甚至乡镇,都是有国营的电影院的,这电影院国家补贴,不用自负盈亏,所以,在80年代电影票几毛钱的时代,中国曾是世界上票房非常高的国家,大约相当于了几十亿的票房。若是考虑人民币通货膨胀和购买力贬值的因素,那时候的电影票房数据,相当于是21世纪的几百亿元。

    当初的人们,人均一年看电影十多次,完全不亚于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每年的观影次数。

    而现在,别说是恢复到一年每人看十多次,即使恢复到人均每年看一次电影的水平,那也是几百亿票房!

    由此可见,中国电影市场至少在人均观影次数恢复到1次之前,依然是拥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的!

    正是因此,王思聪才埋怨自己的老爹,为了没有前途的地产,卖掉了更有前途的万达院线。

    “我跟小伙伴公司签了协议,未来十年内,不允许投资电影院线!”王健林摇头说道。

    “直接投资电影制片业,可以吗?”王思聪问道。

    “那倒是没有问题!”王健林微笑说道。

    “老爸,给我一笔钱,我投资电影业!”未来的国民老公王思聪眼中冒出光芒,“不仅仅是电影,我还要证明,我比王启年更强!”

    “不可能!”王健林摇头说道,“即使是万达集团,未必能跟小伙伴公司相比!我们负债率超过90%,绝大多数的资产都是找银行借,发行债券,以及提前收房主的预付款,自己的本金只有几百亿!”

    跟绝大多数的地产公司差不多,重资产的企业,主要是走金融杠杆来扩大盈利的模式。一块钱做十块钱生意,所以,地产行业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显得非常焦急。

    至于小伙伴公司那样的企业,流量、创业和眼球效应驱动的,有资金当然更好了,但资金并不是小伙伴公司最主要的推动力。

    在之前小伙伴公司搞影视、游戏和互联网,万达集团的王健林还有信心,自己做的不比小伙伴公司差。

    但随着小伙伴公司退出震动世界的xos系统,成为了跟苹果公司并驾齐驱的企业,苹果的市值越高,人们对于小伙伴公司评价也越高。人们眼里,小伙伴应该是跟苹果差不多等级的企业。

    现在的苹果市值已经是1000多亿美元,万达集团若是上市的话,市值顶多跟万科同一等级。万科也是千亿市值的企业,但是,货币单位是人民币。

    也就是说,小伙伴公司保守估计,也比万达集团值钱六七倍!

    “切,我又不是跟他比全部!”王思聪虽然自傲,但也是聪明人,“我仅仅跟他比影视!王启年的小伙伴规模越来越大,他肯定会分心其他事业,将来影视行业在小伙伴集团内部,多半不会占据很大的比重。我要创造一家,在中国电影行业称霸的企业!”

    “最多能给你5亿元!”王健林深思熟虑说道,“若是5亿败光了,你就乖乖脚踏实地,到万达集团当基层的管理者,一步步靠着能力爬上去,那样,我才放心让你接班!”

    “谁要接你的班了?”王思聪故作不屑,“而且,现在入场5亿那里够,50亿才能成大事!”

    “50亿?”王健林想了想说道,“我可以拿得出来,但不可能这么轻易就给你。至少,你要通过5亿元的考验,我才会考虑给你投资50亿!”

    “行行行,知道了!跟风险投资一个道理!”未来的国民老公王思聪自信的说道,“说不准,5亿投资成功了,外面资本抢着来投资,根本就不用您的50亿了!”

    “蠢!若是你出息了,看好你的资本拿钱入股你得出多少股权,很快甚至你的产业被吃掉,渣滓都不剩下,爸爸我投资你,会要你多少股权?还不是帮助你做大自己的事业!”王健林听着他儿子的小九九不由好笑。

    实际上,王健林投资他儿子,不是要股权,仅是培养王思聪,让他拥有自己的团队和班底,将来结万达这个更大的班!否则,即使是万达董事长的儿子想要接班,估计也很难服众,万达其他的股东,能轻易让他接班?

    选择影视行业,并不是王思聪头脑一时发热,其实,他对于影视、游戏等等行业,也算是骨灰级的玩家。曾经,他就在网络上加入过字幕组,无偿劳动翻译过一些外语片的字幕。

    除此之外,影视行业是非常追名逐利的,以他的身价和地位,相信亮出家产的身份,很快就会有无数的导演、演员和编剧之类的人才,带着自己计划要拍的作品,前来跪求投资。

    虽然,很多资金在投入影视行业,但并不代表影视行业所有的项目都不缺资金,任何时候,能够被投资的仅仅是少数的项目,绝大多数项目,都因为缺乏资金,而胎死腹中,不可能有跟观众见面的机会。

    这个行业门槛既低(对于有钱人),有钱就可以投资。门槛又高(对于没钱的人),因为很多人没有钱!

    投资规模可大可小,小规模资金试水,几百万也可以投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搞不好会成为票房或收视率的黑马。

    大规模资金而言,即使单笔投资几亿也能够很快花出去。

    另外,并购影视团队,或者是挖明星挖导演,囤积一些优质版权,也是能迅速把钱花出去的办法。

    换做是别人,想要挑战一下行业格局,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