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袁氏-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关东方面传来了袁绍、袁术和曹操他们的讯息。众人已经完全招募好了大量的义军正向洛阳处赶来。

    每人招募的兵马数量不等,有三四万的,也有一两万的。作为袁家的大哥袁绍,此次在魏郡凭借着袁家的声望,刺史韩馥的支持和当地士绅的解囊,不仅招募到了三万多的人马,还得到了大量的钱粮。

    袁绍与韩馥共领大军六万向河内进发,与河内的王匡、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以及上党太守张扬等人会与荥阳。荥阳一处集合起来的大军达到十五万余人。

    此后曹操等人赶到阳城,发现袁吉已经先于他们出发攻打洛阳,已经连下三关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至虎牢与袁吉会合。袁吉以虎牢难打为由,退兵至伊阙关后,恰好与赶来的曹操等人会合。伊阙关兵马遂达到十万人。

    而于此同时处于南边的袁术也与刘表会合渐渐屯兵至宜阳。长沙太守孙坚本为勤王兵马之一,且因长沙距离洛阳较远,却是没有及时赶到,此时正好赶到那南阳,便加入了袁术的宜阳大军。此路大军最少,只有不到六万人。

    此时关东兵马明显分为东、北、南三路。兵马最多者当属袁绍一路,其次为袁吉一路,而袁术最末。

    除了这些离洛阳比较近些的勤王兵马全部到达之后,离洛阳比较远些的兵马也渐渐到达。那几路兵马分别为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山阳太守袁遗。其中公孙瓒、陶谦和袁遗三人加入到了袁绍的荥阳大营,而孔融加入到了袁吉的伊阙关大营。

    虽然整个关东的勤王兵马看似人数多了,力量强大了,但是整体的战斗力却是降低了。盖因勤王兵马都是相互独立的,概不同属,打起仗来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指挥。有介于此,远在荥阳的袁绍便通知各路诸侯速到荥阳,商量着今后如何统一剿灭董卓的大事。

    各路诸侯也意识到了各自的问题,于是纷纷表示同意。

    袁吉心中清楚,此次前去荥阳的话,最主要的应该是选出来一个所谓的盟主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盟主之位肯定是大哥袁绍的了。不过无论如何,在没有确认洛阳中的叔父还是否真正的活着,袁吉也不会答应联军开到虎牢关下攻打董卓。

    在将大营安排妥当之后,众人便连夜带着各自手下的猛将数员,亲兵若干,马不停蹄地向袁绍的荥阳大营而去。

    几天后,众人便来到了荥阳大营,远在宜阳的袁术等人也不例外。

    此时的荥阳大营已经集聚了今后几乎所有有实力追逐天下的诸侯。这些人当中有袁吉认识的,也有袁吉不认识的。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袁吉都一一客气地向他们打了个招呼,算是礼貌之举。

第七十八章:盟主之争() 
在向那韩馥打招呼的时候,袁吉却是看到了其身后所站的一人。袁吉一下便愣住了,顿时感到心中有种苦涩在流淌。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阔别已久的张颌,张俊义。

    张颌在看到袁吉的时候,略显尴尬,忙向袁吉抱了一拳,问了声礼。袁吉向其微微地点了点头,嘴角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没想到一代名将没有跟随与我袁吉,却是跟随在了韩馥这么个庸才的身边,真是有种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惋惜。不过人各有志,也不能勉强。

    不过令袁吉心中稍稍有些安慰的是,在问道田丰和沮授二人的情况时,却是说他二人已经隐居山林了。要是张颌跟袁吉说这两个牛逼的人也跟了韩馥的话,那袁吉真的有种想要自杀的冲动。

    与那公孙瓒问礼的时候,袁吉却是在其身后见到了熟悉的三人,正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没想到这三人在历史的驱动下,还是跟随着公孙瓒前来洛阳会盟了。不过他三人此时身份卑微,还不能算是一方诸侯,却只能站立在公孙瓒的身后。

    袁吉看着刘、关、张三人,心中一阵感叹。此时在座的各个诸侯谁又能想到在几十年后,就是这三个身份卑微之人开创了蜀国的基业,从而与曹操和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呢!

    毕竟是熟人,袁吉也不可能当作不认识。趋步向前想那刘备三人问了声礼。刘关张三人也是认得袁吉的,见袁吉向自己行礼,没有怠慢,也恭恭敬敬地回了一礼。

    袁吉对着刘关张三人行礼到是引起了其他诸侯对刘备三人的注意。看着刘备那与众不同的相貌,众人诧异,此乃何许人也?

    很快有认识的人为那不认识的人介绍起刘备来。在知道了刘备的身份和事迹后,恭敬赞扬者有之,不以为然者有之,更有不削鄙视者。

    众人认识一番之后,便相继坐到了属于自己的席位上。待得袁绍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的时候,众人又连忙起身行礼,毕竟此次召集大家前来会盟的发起人便是袁绍。

    袁绍走到首座,一撩身后红色锦袍,俨然已经将自己认为是此次众人的领头之人了。

    “诸位,此次我等聚天下豪杰会与荥阳不是为了各自的私利,而是为了大汉,以及大汉的百姓!董贼残暴不仁,领着西凉人公然攻打洛阳,这与造反有何异处?董贼攻破洛阳,对我大臣公卿,黎民百姓肆意残杀,欺天罔地,如若不将董贼诛除,如何向天下人交代?”袁绍一上来便大义凛然地说道。

    下首众人大部都是二三十岁的人,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听了袁绍的言语,个个义愤填膺,叫嚷着领军攻打洛阳,剿除董贼。

    上首的袁绍看到下首众人的表现,很是满意地笑了笑,对着一旁的韩馥点了点头。韩馥会意,站起身来,大声道:“诸位,此次我等大兴义兵为的便是诛除暴乱,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可是我等豪杰英雄却有十几路人马,且互不同属,各自为战,实是不是那董贼的对手。为此,我等只有将力量攒于一处,约束于一人,然后进兵,方可与那董贼一较长短。所以我等此次聚盟必要选出一盟主来!”

    众人听罢,了然地点了点头,觉得很是在理。袁吉嗤笑一声,看来接下来便是选盟主的时候了,如今二哥袁术也在此处,其也是一个热衷于名声的人,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盟主之位的,看来此次有一番好戏看了。

    “唰”的一声,一名汉子站了起来。众人视之,原来是河内太守王匡,只见王匡在向众人施礼抱了一拳之后,大声说道:“吾推荐前将军袁本初为吾诸人盟主!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为人礼贤下士,又忠君爱国,实是盟主之最佳人选!”

    众人听罢,啧啧点头,上首的袁绍面露喜意,但是面子上还是连连摆手自谦。

    “哼!笑话!这是算是什么理由!他袁本初有这个家世声望和为人,难道我袁公路便没有吗?”众人一惊,回头望去,正是那袁家的二公子,后将军袁术。

    上首的袁绍见袁术站出公然反对自己,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阴沉。

    “我袁公路,乃是袁家嫡系子孙,为人也胸怀坦荡,早年也博下少许威名。此次出兵讨贼,乃是我袁术第一个响应。董贼的西凉精锐兵马也被吾牵制在汜水关前,可见吾之功劳亦大。诸位不选吾袁公路做这盟主,却是选他袁绍做盟主是何道理?”袁术脸不红,心不跳地侃侃而说道。

    在坐的众人听罢,窃窃私语,有些人却是忍不住轻笑了起来。此时的袁绍阴沉的脸似乎要滴出水来,可是却仍然一言不发。

    袁吉不禁慨叹,这二哥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如此得不给大哥面子,岂不是要让别人嘲笑我袁家的不和?若是被有心人利用袁家的不合来对付袁家,那可就麻烦了。

    “你这厮,看来是天下脸皮最厚之人了!这盟主之位乃是有德有才,还有武艺高强之人才能坐得。俺看你这身板,还有你这人说的大话,显然不具备俺说的这些!”

    众人一惊,此人乃是何人?居然如此赤。裸裸地说着袁家的嫡公子袁术?众人看去,原来是一名豹头环眼,满脸胡须的黝黑大汉,此人正是那刘备身边的张飞。

    袁术一见嘲笑自己的居然是那张飞,不由得勃然大怒道:“你一杀猪屠狗之辈,居然敢如此说吾,吾誓将你碎尸万段!”说完,袁术头脑一热,也不看看自己和那张飞的差距,拔起剑来就要砍张飞。

    “公路!休得无礼!当庭广众之下,一言不合便要拔剑伤人,成何体统!休要丢了我袁家的脸面!”上首的袁绍忙令王匡等人将袁术拉住,呵斥了一声。

    袁绍心中闪过一丝的快意,看着刘备等人的眼色便有些不同了。而袁吉却是替袁术捏了把汗,二哥可真牛啊,居然要上去和那张飞拼命!幸好被王匡等人拉住了,要不然二哥真的到时身上缺了什么零件,那我可就不能不管了,毕竟是我二哥啊!

    “你这厮还说自己胸怀坦荡,俺就随便说了你几句,就要拿剑砍俺,你这厮肯定是个胸怀狭窄之人!”张飞说道。旁边的刘备和关羽赶紧将张飞拉住,要他少说几句,暗暗有责备之色。张飞被两位哥哥劝住,只得在嘴里小声地嘟囔了几句,不过那几句也把袁术气得够呛。

    四周的诸侯们听罢,想笑又不敢笑,很是尴尬。袁吉更是无语加苦笑,也只有张飞这么个浑人敢在天下诸侯的面前如此不留情面地说着袁术。可你小子也要积点口德啊!那袁术毕竟是我哥,看在我的面子上,你也不能如此说他啊!虽然你武力很高,可是要真把二哥袁术惹毛了,手下几百号人也不是吃素的。

    “你这贱民,吾誓杀汝!”不过袁术始终被王匡等人拉着,近不得张飞跟前。刘备走将过来,一脸歉意地向袁术道歉,这是在给张飞擦屁股了。

    刘备虽然给袁术道歉,可袁术并不领情。原因之一便是这刘备也不是什么有身份有名望的人,说穿了就是一个披着一件皇室贵胄外衣的破落户。在这整个大汉,与刘备有着相同境遇的帝胄之后可是多了去了,没有一两万,也有八九千了吧!所以袁术没有搭理。最后还是袁吉出马,将袁术给劝说了回去。

    这么一闹,这盟主之位也是与袁术无缘了,袁术只得恨恨地看着不远处的张飞。这时王匡又站了起来,道:“这盟主之位如今看来却是当属本初了!”

    不想袁吉旁边的鲍信“呼”地一声站了起来,道:“诸位,吾认为这盟主之位理应与袁家之嫡子,袁吉袁少伟!”

    袁吉一听这鲍信居然举荐自己当这盟主,顿时措手不及,正待站起反对,却是不想被旁边的淳于琼给拉住了。见其向自己摇了摇头,袁吉无语,只得苦笑一声,静观其变。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鲍信清了清嗓子,抱拳道:“众所周知,少伟乃是袁家嫡子,名副其实的四世三公之后。在董贼刚入洛阳的时候,是少伟毅然领军将其击败,使得觊觎洛阳之心的董贼初次经受了失败。在董贼驱使百姓攻打洛阳的时候,是少伟第一个冲出解救百姓之人,却是寡不敌众,率众突围。如今各地勤王兵马还没有完全集合起来的时候,少伟便领麾下六万兵马,不顾与董卓兵马的悬殊,毅然与董贼交战,连下通往洛阳的三处关卡,打通了通往虎牢关的道路,战绩赫赫!吾想凭借着这些,诸位应该不反对少伟坐这一盟主吧!”

    众人听罢,顿时赞同地点了点头。如今袁吉的前几件事迹已经几乎传遍了整个关东之地,只要是有些身份或是地位的人都知晓。

    “说得没错!少伟当盟主,我第一个赞同!”众人视之,原来是袁术。袁术自己没有当上盟主,已经将心中的恨加到了袁绍的头上。想那区区无名之辈居然如此作弄袁术,若是没有人指使的话,打死袁术也不会相信,而这指使之人十之八九肯定是袁绍无疑。

第七十九章:自封官职() 
亲近于袁吉的像淳于琼,张超,张邈等人率先便赞同了,而曹操因为与袁绍是发小,心中虽然赞同,可是面上却是不好表态。

    韩馥、张扬等人与袁吉没什么太深的交情,则当场表示反对,非要推举袁绍为盟主。而王匡、陶谦、孔融等人却是相视苦笑,两边都是袁家之人,不好说同意哪个。同意了这个说不定会得罪那个,同意了那个说不定得罪了这个,实在不好办,除了缄默不言,没有其他的办法。

    上首的袁绍,原本略带喜色的面孔此时又露出了阴沉之色。两只手狠狠地攥了攥,看向鲍信等人,两眼中露出了愤恨之色。

    下首的袁吉在听到鲍信在举荐自己为盟主时,便已经在注视着袁绍的脸色了,此时看到袁绍的脸色,袁吉不由得微微有些失望。难道这个所谓的盟主之位对于你袁绍难道就这么重要吗?不过一区区虚名尔,就算你真正的成了这么个盟主,到时真正的能够听你命令行事的人又有几人呢!再说如今叔父说不定还在董卓的手中,你成了这盟主,那岂不是要让我袁家顶在风口的浪尖?那叔父的安危?

    想到这,袁吉的脸色又是白了白。不过聚在此处最有名望的便是袁家,若是袁家不出头的话,那么不会有人敢出头。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若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挑起大梁的话,那么袁吉几世积累下来的名望有可能毁于一旦。叔父若是知道了,也肯定会痛心。

    家族的名望重要,还是叔父的命重要呢!名望是死的,没了还可以再建。人要是没命了,就再也活不过来了。就算将来叔父怪罪,那就有我一人顶着好了!想到这,袁吉“倏”得站了起来。众人以为袁吉要对这盟主之位表态了,袁绍也怔怔地看着袁吉,脸色非常的尴尬,你少伟难道也要和我抢这盟主之位吗?

    出乎众人的意料,袁吉当先对着袁绍说道:“大哥,吉有些话想要私下里和你说。”

    袁绍冷哼一声,想要劝我放弃这盟主之位吗?不会的!我绝对不会放弃这盟主之位的,绝不!

    “有什么要对我说的,你就只管说吧,就当着众位豪杰说吧,没必要和我单独说。”袁绍故作大气地说道。

    袁吉顿时显得无比尴尬,心里不由得暗骂一声。你个白痴袁绍,我说的话能给这些人听见吗?

    见众人都好奇地看向自己,袁吉顿了顿足,只好说了一声:“这盟主之位我放弃,由大哥来当吧!”

    袁吉刚说完,众人一片大哗,满脸的不可置信,尤其是袁绍和袁术两人。而一旁的鲍信和曹操却是叹了一口气,仿佛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袁绍突听袁吉不与自己争这么个盟主之位,心中狂喜,可是面子上却是露出不愿意,连续推却了三次,最后在韩馥等人的坚持下,袁绍故作为难地接受了。

    袁吉冷笑一声,你要做盟主,那便做盟主吧。叔父的安危自有我来想办法,我绝不会因为你的愚蠢而断送掉叔父一家的性命。

    既然袁绍已经成了盟主,那么作为盟主,这相应的仪式是必须要举行的。众人在早已筑好的坛台上以袁绍为首,歃血为盟,立誓共讨董贼。

    这讨贼的檄文是由一个叫臧洪的人宣读,此人乃是张超的主簿。虽然读的是文言文,袁吉大部都听得不是太懂,但是从臧洪的那慷慨陈词,涕泗横流的表情和言语上,袁吉能够感受到此人已经是动了真情,从而也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情感。众人情不自禁地被其感染,忍不住留下涕泪,袁吉也不例外。

    在檄文读罢之后,由一代大儒孔融出来说话,其道:“今日既选盟主,各听调遣,同为国家,不计较强弱!”

    一旁袁绍也道:“吾袁绍不才,被诸位推举为盟主。吾即为盟主,自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人轰然应诺!

    接着袁绍又道:“如今我盟军大军四十万,却是分为荥阳、伊阙关和宜阳三处。联军进入洛阳有三路可走,一为河内的箕关,二为河南的虎牢关,三为宜阳处的汜水关。吾身为盟主自然有调遣各处大军的权利。吾已决定,联军当分为三路,齐头并进,同攻洛阳。哪路大军先行攻入洛阳,我等便奏请朝廷封其为大将军,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一听,顿时哗然,各个露出激动和兴奋的神色。不过那右北平的公孙瓒却是露出疑惑道:“盟主此议甚好,不过在下却是有一疑问,还望盟主解惑!”

    “请!”袁绍一伸手,客气道。

    “这三路大军的领头之人,想必不用我猜,估计大家都知道非你袁家三人莫属!吾只想问,吾等其他英雄豪杰是否有机会逐这大将军之位?”公孙瓒问道。

    众人听罢,从刚才的喜悦和兴奋中清醒过来,是啊,这三路大军的领头之人都是他袁家的人,若是真的将这洛阳攻下,除掉董贼,这大将军之位岂非是他袁家莫属?我们这些出了力的,岂非没有任何得好处?

    虽说此次讨贼表面上是为了国家大义,没有任何的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