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袁氏-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何进听了袁傀的话之后,很是满意地对着袁傀悄悄地点了点头。朝中之臣见司空袁傀发话了,顿时也高呼一声,驳斥了灵帝的建议。

    灵帝见自己的提议被堂下的这些大臣给毫不留情地驳斥了,心中顿时愤怒异常,脸色很是难看,喝道:“京师兵马不可调动,那你们告诉朕何方有兵马可供调动前去增援?”

    堂下的众大臣见皇帝发怒了,顿时有些发怵,毕竟坐在上面的可是帝王,帝王的威势可不是那么容易面对和接受的。

    袁傀见皇帝发话,顿时转头看向何进,意思很是明白,我们现在把皇帝给惹毛了,该是你擦屁股的时候了。

    何进很是了然,点了点头之后,走出班列拜道:“陛下,臣有一法可立时调集到十万大军,而且不会耗费时日,且可配合皇甫将军他们在今年冬日之前便可将那羌人之乱平定!”

    众人听到何进居然有什么办法可以立时调集到十万大军,立马便愣住了,坐在上首的灵帝也不例外。

    “不知大将军所说之法到底是何法?”皇帝很是疑惑地问道。对于何进不愿意遵从自己的命令带兵去西北,灵帝很是气愤,不过在听到何进居然还有办法调出十万大军,心中又是万分的吃惊。

    “臣之办法也是简单。我大汉如今的大部精锐兵马都布置在边疆和京师,自然没有其余的兵马可调动了。但是作为我大汉的藩属,那匈奴和鲜卑两族如今带甲有十万之众,尤其是那鲜卑,恐怕已经有不下二十万。这两族臣服我大汉时日颇久,一向为我大汉马首是瞻,而这两族都离那羌人之地很是接近。只要陛下派使者携上些许礼品,许诺他们一些虚名,让他们出兵协助朝廷攻打羌人,这两族一定会很乐意出兵的。到时十几万大军一齐出动,还怕不能够将那羌人彻底剿平吗?到时那羌人必会对陛下俯首称臣!”何进侃侃而谈道。

    众大臣与坐在上首的灵帝听了何进的办法之后都忍不住拊掌轻叹,感叹这一方法的妙处。这一方法可谓一石二鸟之计了,不仅将那羌人之乱给平定了,而且还不经意间削弱了那匈奴和鲜卑两族的实力。

    灵帝见众大臣都同意何进所说的建议,再加上这一建议本身就含有很大的妙处,自己没有理由不去接受。

    灵帝在心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本想借着这一次机会来实现自己的计划,却是没想到被这些人给轻易地化解了,尤其是那何进,更是可恶,一点破绽都不愿留下,难道非要逼朕走那最后一步路吗?

    灵帝狠狠地攥了下自己的手心,无可奈何地说道:“大将军此言大善,朕想诸位爱卿应该没有什么异议,那就按照大将军的所说的去做吧。这出使匈奴和鲜卑两族的事就交给尚书省去办理吧!如今这次朝会的事就这么定了,诸位爱卿若是没有什么事的话就退朝吧!”说完没有等待堂下的大臣开口,便领着身后的小黄门离开了。

    众位大臣一看皇帝要走了,只得满脸无奈地高呼万岁。恭送完皇帝之后,众位大臣起身对着大将军何进又是一礼,接着便各自回家。

    那何进赶上袁傀,拱手道:“今日在朝堂上得蒙司空大人相助,进要感谢司空大人了!”

    袁傀微笑回礼道:“大将军却是客气了,如今我们可是一条船上的人,陛下的心思我们也是知道的。大将军尽管放心,老夫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大将军这边的。”

    何进听罢,呵呵一笑道:“有司空大人的这一番话,进如何不放心?”

    两个人相视一眼之后,顿时轻笑起来。这两个人也是大胆,还没有出皇宫就说出如此的话来,也不怕被周围的人听到将此事告知灵帝。

    此时的灵帝一脸愤怒地回到了自己的寝宫,对着身旁的小黄门喝道:“把蹇硕给朕找来!”

    “诺!”小黄门垂头答应一声,唯唯地退将下去。

    不大一会儿那蹇硕便健步进入灵帝的寝宫,见到上首的灵帝后,立马伏地跪拜,高呼万岁。

    灵帝摆手让其站起,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朕用汝言将那何进调离京师,却是不想被其识破,婉拒了朕。你说这该当如何?”

    蹇硕在来的路上就已经听说了这件事,还仔细地思考了下。此时见皇帝发问,于是拱手说道:“陛下,那何进如今重权在握,朝堂之上遍布其羽翼。先前将其调离京师去西北也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根本之策。陛下几年来任用张公公他们来对付这何进,如今看来效果也不是很大。陛下若是果真要扶二殿下将来继任大宝,那么就只有一策可行!”

    如今满朝堂上的人都知道了灵帝有立二皇子刘协为太子的想法,蹇硕作为灵帝的心腹和近臣当然就更加得一清二楚了。

    “你说得莫非还是那策?”灵帝皱着眉头问道。

    “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那何进如今权势滔天,朝中大臣莫不相附!如果陛下不诛除何进,而想要将二皇子扶上太子之位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还望陛下思之!”蹇硕陈恳地劝解道。

    灵帝听了蹇硕的劝解,努力地在大脑中思考着诛除何进之后所带来的利益得失。如今何进已经掌握了大汉朝的大部权势,若是在此时将何进诛除的话,那么势必会给整个大汉带来前所未有的大重创。这大汉的基业恐怕也很难保的住。自从有了陈藩和窦武的前车之鉴后,这何进对自己的权势也更加地巩固,想要将其铲除恐怕也不是太容易。

第三十五章:西北战事(二)() 
灵帝仔仔细细地详酌了好一会儿,很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还是算了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不要行此险招。”

    蹇硕见灵帝拒绝了自己的建议,很是无奈,不过蹇硕还想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努力,道:“陛下,诛除何进势在必行,如若不然,二皇子如何才能登上太子之位?”

    灵帝摆摆手,叹道:“不需再说了,朕今后自有办法。对了,那新军如今的训练情况如何?何时才可堪大用?”

    蹇硕见皇帝不愿意在纠结了何进之事,反而问起新军,眼中露出少许的失望之色后,拱手回答道:“陛下,那西园新军如今却是在训练之中,各个校尉都在努力操练。到得明年开春之时必会训成精锐之师,到时陛下剑指之处,大军必为所趋!”

    “好!如此甚好!”灵帝拍手称赞道,接着又露出满脸的担忧之色,道,“那新军之中有那袁家的两个年轻后生,而最近朕听说那司空袁傀又和那何进走得很近。你说这袁家的两个后生是否可靠?”

    蹇硕听罢,沉思少许道:“袁家四世三公,累世受恩,必是忠君爱国之人至于司空袁傀之所以与那何进走得近,也许是因为陛下迟迟未册封太子,而按照祖训立长不立幼的规矩,那大皇子理应为太子。而何进又是大皇子的母舅,这就不难理解司空为何与那何进走得近了。至于陛下所说的那两个袁家的后生,陛下却是不用担心。此二人皆有大才,又是年轻之人,难免气血旺盛,从他们最近训练的士卒来看,却是尽心尽力,由此可以看出他们是绝对得忠于陛下的!”

    “嗯,如此便好。这两人你一定要加以笼络,最好给与他们一点甜头,向那袁傀示好一下。”灵帝说道。

    “谨遵陛下之意!”蹇硕拜服道。

    ……

    中平五年四月,经大汉朝的召唤,匈奴和鲜卑两族答应了出兵帮助大汉朝对付西北的羌人。匈奴出兵五万骑兵,鲜卑出动十万控弦之士,没有多久便到达了西北和羌人交战起来。皇甫嵩也是老奸巨猾,见匈奴和鲜卑两族出兵帮助,于是就遣他们为攻击先锋去对付羌人的主力,自己却是带兵绕到羌人的后方去袭击他们的老巢。

    叛乱的羌人见匈奴和鲜卑两族居然举兵帮助汉人打自己,顿时便火冒三丈,发誓与匈奴和鲜卑两族势不两立!最后整个战争演变成了外族之间的交战了。皇甫嵩一见此情况,便放缓了偷袭羌人老巢的行军速度,乐意见着他们互相攻伐。

    匈奴和鲜卑两族,一个是老牌的游牧民族,另一个却是新兴起来的。一老一少一齐对付羌人起先还是游刃有余,不过最后羌人却是大规模地增兵,想要在冬末来临之前抢掠到更多的过冬物资,结束这场战争,匈奴和鲜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伤亡也是成几何倍的增长。

    这些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那是直接以骑兵对抗骑兵,在野外的大旷地上直接交锋,以硬碰硬,这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再加上胡人一般血性都很重,也很是悍勇,这厮杀起来往往便是不死不休之局。

    整个西北的旷地上,到处流淌着胡人厮杀的鲜血和遗留下来无人掩埋的死尸。不过那些死尸也不必担心没人处理,他们最敬畏的狼神会帮助他们清理的。

    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到了八月的时候,双方都到了强弩之末,不过此时谁也不愿意放弃,谁能支持到最后,谁就会胜利!羌人不愿意放弃,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是走投无路,只有死战到底才能生存下去。匈奴和鲜卑两族却是因为此时和羌人结下了大仇,若是不把羌人打到无力还手的话,今后肯定会遭到他们的报复。

    皇甫嵩见这些胡人相互之间打得差不多了,也不愿意看着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被其他人给消灭。那匈奴和鲜卑两族已经催促皇甫嵩进军协助好几次了,皇甫嵩都只是口头答应,实际却是按兵不动。他在等待一个消息,羌人主动来请降的消息。

    终于在九月的时候,西北的天气有些寒冷的时候,羌人终于抵挡不住了,羌人内部爆发了内讧和叛乱。那羌人在叛乱的时候也是裹挟着不少的汉人,尤其是一些在西北有些名望的汉人,例如韩遂、边章等人。羌人之所以要裹挟着这些汉人和他们一起反叛,主要是这些羌人有着野心,想要利用这些汉人的名望来达到他们统治西北的野心。

    起先那些汉人也是愿意的,不过在看到羌人成不了什么气候的时候,又开始思量着如何回到大汉的怀抱了。

    终于在九月份的时候,趁着羌人和匈奴、鲜卑交战,营内空虚之机,韩遂率先起兵发难,首先便杀死了羌人的走狗边章,接着便在营中放起大火,将羌人剩余不多的粮草辎重烧得一干而尽。

    正在前方作战的羌人,发觉自己身后的营地突然燃起大火,心中顿时慌乱,无心恋战,被匈奴和鲜卑抓住机会痛杀一顿,羌人立即便败下阵来,仓皇而逃。匈奴与鲜卑在其后趁机掩杀,羌人死伤无算,就连其主帅北宫玉伯都死于乱军之中。

    皇甫嵩在得知羌人内部发生叛乱,羌人大败的消息之后,立马便挥军直杀羌军老巢。羌人在得知前方军队大败的消息之后,立马便向更西的方向逃跑,不时地派人到皇甫嵩处请降。

    皇甫嵩考虑到鲜卑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必须要靠西北的羌人来牵制西北的鲜卑人,于是一边准予这些羌人请降,一边将请降的文书和自己对羌人的见解一齐送往朝廷。

    朝廷在得知西北的羌乱平定之后,又看到了皇甫嵩差人送上的文告,经过讨论之后于是便准许了皇甫嵩的建议。在厚赏了那些派兵帮助平乱的匈奴和鲜卑之后,朝廷又任命皇甫嵩为凉州刺史,全权负责凉州招降羌人的事情。

    而这次随军出战的中郎将董卓也因为在此次作战当中的英勇表现被朝廷任命为河东太守。董卓的大名第一次出现在了朝堂之中,也是第一次在洛阳城中为百姓所知。

    那匈奴和鲜卑两族经过此次援汉大战,在战场上折损了不少族人。虽然大汉王朝给与了一定的补偿,可是那补偿根本和付出的不成比例。不过令这两族感到一些宽慰的是,大汉朝册封了他们不少人的官职,这令他们感到很自豪。能够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那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西园新军从中平五年初建军,到九月份末,已经初步形成了战斗力。灵帝为此还特地举行了一次相当于后世一样的阅兵式。身为新军的八校尉还得到了灵帝的大量奖赏。尤其是袁绍和袁吉二人还各自得到了灵帝赐予的御马一匹。把那些在场的武将羡慕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在这期间,那荀家的荀攸也从西北返回了洛阳。为了能够结识这么一个人才,袁吉特意跑到荀爽的府上前去拜访。

    袁吉也没有像历史上的刘备那般,在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要三次才能够得见。袁吉只去了一次便见到了那荀家的荀攸。

    荀攸是一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一双眼睛总是透露出智慧的光芒,给人一看上去就是有种智者的形象。

    在看到袁吉时,荀攸也是仔细地打量。对于袁吉这个人,荀攸其实在祖父那里已经得知了一些关于他的事迹。这个大汉朝若说袁家是整个世家门阀的龙头老大,那么荀家可以当之无愧地为老二。作为世家门阀的龙头老大自然会受到老二的全方面关注。

    袁家的这一代中出了不少的人杰,尤其是那袁绍和袁术二人。除了有着不凡的才华之外,最为主要的是有一颗精明的头脑。从他们来到京师所做的一切可以看出,那袁绍和袁术的确是治世的能臣。

    不过眼前的这个袁吉在袁家似乎不是太出名,至少在贼乱之前为人不是很高调。若不是荀家有着确切的情报说这袁家还有一个不世之才,名叫袁吉的话,估计很少有人会知晓。

    以前那么低调的一个人,如今为何变化如斯呢?这是荀攸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也是荀攸为何一见袁吉便仔细打量的原因。

    在古代若是长时间地打量一个人的话,是不礼貌的。作为世家门阀的子弟,荀攸不会不知道,所以也没有打量太久,其实凭着荀攸的那双慧眼也没有必要打量太久。

    两人起先见面时都很是矜持,不知谈论什么话题。不过还是袁吉为人处世深一点,立马便抛出了如今士人所关心的话题,和荀攸讨论起来。虽然话题很是老套,但时下之人就是喜欢如此不知疲倦地谈论着,荀攸也不例外。

    袁吉与荀攸讲解了大量关于治世的理论和方法,并且与其剖析了自古以来王朝兴替的原因。听得荀攸两眼直放光,一个劲地夸赞着袁吉乃是当世之奇才。说得袁吉自己都不好意思,脸面发烫。不过为了在这荀攸的脑海中留下自己的印象,袁吉可不管什么盗版不盗版的问题了,直接将那些后世对汉末黄巾之乱的评价给挪用了过来,听得荀攸大为赞服,几乎有种相见恨晚之感。

    说到最后,袁吉自个也深入其中,不能自拔。眼看天色都快黑了,荀攸便挽留袁吉在府中过一晚,继续与其谈论。袁吉当然不会拒绝,一个劲地点头答应。袁吉已经断定,这个荀攸恐怕已经被自己给搞定了,心中顿时欢心异常。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袁吉和荀攸也成了好朋友。平日里有事没事的,袁吉总要带着鲍信和荀攸等人去城中的醉香楼去喝酒聊天。

第三十六章:灵帝驾崩() 
中平五年很快就过去了,袁吉等人是第一次在洛阳过年。过年的那一天,叔父将所有的在京师的袁家子弟全部召唤到府上,过了一个团圆之年。这一天之中不允许任何人谈论民生与国事,只是尽情地玩乐。由于鲍信孤身一人在洛阳,袁吉干脆也将鲍信叫上。

    新年过去之后,整个大汉迎来了中平六年。洛阳的百姓还像往常一样在城中经营着自己的营生。袁吉他们这些新军校尉也照常去西园训练新军。经过将近一年的训练,新军已经成为了洛阳城中一股精锐的兵马,也是一股不容人忽视的力量了。不过这些新军虽然很是精锐,但是却还是不能与大将军手中的北军相比。

    中平六年元月的时候,朝廷征召在河东为太守的董卓为少府,令其将手中所执掌的几万人马交由皇甫嵩,没想到那董卓却是拒绝了。而恰在此时,远在西北的皇甫嵩又上书言说羌人又似乎有不稳迹象。

    其实西北的羌人都分有好几支,且互不同属。前次叛乱的是北宫玉伯的羌人部落,而这次发生不稳现象的又是另一个羌人部落。

    朝廷见西北又要出现动乱,于是便打消了将那具有狼子野心的董卓强制征召到京师的打算,反而令其率领驻守在河东的几万大军奔赴西北凉州前去震慑那些羌人。如此一来那董卓正是如鱼得水。

    那董卓也是奸猾,利用重金收买朝中的阉宦张让等人,诬陷凉州刺史皇甫嵩与羌人勾结,请求朝廷将皇甫嵩押回京师审问。然后董卓又以凉州羌人不稳,自荐为凉州刺史以威慑羌人。

    那张让等阉宦收了董卓的巨额钱财,又上贡了些与那灵帝,便为了董卓说起好话来。灵帝也清楚西北的确要有个本地人来担任刺史,如此才能搞好与羌人的关系,于是便下旨答应了董卓的自荐。

    当袁吉听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