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汉袁氏-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损失了一万兵马后狼狈逃回了南阳。由此自是与袁绍的梁子结下了。袁术一边在南阳舔着伤口,一边派人到处拉帮结派,一起约定攻打袁绍,不过响应者却是寥寥无几。

    这其中袁吉也收到了自己这位可爱的二哥的信使。袁吉只是笑了笑,对那信使道:“回去劝劝我那二哥,不要再冲动行事,好生养息一番,远交近攻才是正理!”

    那使者走后,袁吉嘀咕了一声,袁绍已经按照历史上那样将冀州掌控在手中,我也不能再落后了,得加快将豫州掌握在手中了。

    那使者自然将袁吉的话带给了袁术,袁术听得起先是暴跳如雷,大骂了袁吉一番,不过随后冷静下来一想也觉得袁吉说得也有道理。

    一旁的李严听得,心中暗叹一声,这左将军果然是个成大事之人,不知道以后这两兄弟会不会走上对决之路呢?若是对决的话,自家主公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啊!那时该如何?唉!

    “正方!让汉升再招募两万兵马,补足五万,我要将荆州北部全部拿下!”袁术道。

    “这?新招募兵马没有训练,恐怕没有战力!而南阳又民生凋敝,恐怕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大军啊!”李严拱手,一脸忧色。

    回头看了李严一眼,袁术慢悠悠道:“你说的这些难道我就不清楚吗?我又没说立刻开打。我准备在明年攻去荆北。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向那刘表要些粮草,他若是肯给,那自然好,若是不给,我就有了攻打他的理由!哼!”

    “主公英明!”李严适时地夸赞了一句。

    袁术听了很是满足,随即有些生气道:“那刘表真不是东西,当初讨伐董卓的时候,我让他回荆州与我招些兵马来,没想到他居然在荆州做大!真是可恶至极!是时候将荆州的事情解决了,有了荆州做后盾,今后和那家奴较量便更有资本了。”

    除了关东一片大乱,临近关中之处的河东也不太平。河东郡本来是董卓作为钳制袁吉而封于袁吉的郡地,可是袁吉并没有听从董卓的命令去就任。而当吕布从河东郡回并州的时候,却是对河东郡又大肆劫掠了一番,河东郡从此也便成为一处无主之地,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沦为盗匪者不计其数。

    而在这其中,有几股盗匪的实力不俗,其首领分别为胡才、李乐和韩暹,还有一波其本身也是当地豪族,只因河东糜烂,不得不为匪,这领头之人乃是杨奉、郭太。

    这几个有实力的势力在相互兼并之后,奉郭太、杨奉为主,组成了军马,号称白波,又清扫四周盗匪,渐渐势众,兵力不下十万,占据河东之后,自立为郡守,盘踞了下来。

    处在关中的董卓得知后自然是暴跳如雷,在暗恨袁吉不听命令的同时,遣李傕、郭汜二人领三万西凉兵马出了关中清剿白波军。

    白波军乃是盗匪拼凑而成,其战力与久经沙场的西凉军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几番大战之后,白波军瞬间被击溃,白波军大小军士死伤无数,只得退出河东,向白波谷逃散。李傕、郭汜将白波军打败之后,没有继续追击,在董卓的暗示之下,便驻扎在河东,等待关东之地出现真正大乱的时候,接应关中大军,到时一起横扫关东。

    而白波军自逃到白波谷之后,重新收拢散兵,又与谷中的黄巾余党合并,慢慢调养生息,以待时机复出。不过白波军也是被西凉军打怕了,若是西凉军没有什么变动的话,估计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再从谷中出来了。

    初平三年七月,董卓在长安大会群臣,商讨关东大事。关东已成糜烂,各个诸侯相互攻伐,虽然已经暂时停歇了下来,但是只要不是笨蛋,都可以看出,此时的停歇只不过都在休养生息罢了。

    关东越乱,对董卓的利益也就越大。不过董卓对关东还是存在一丝幻想,那就是能够兵不血刃地得到关东。

    为了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地得到关东,董卓自然愿意,为了得到这个目的,有必要以朝廷的名义派人去关东对那些诸侯安抚、招揽,将他们拉拢过来。

    就算此次派出去安抚达不到降服的目的,那将来也有了进兵关东的理由。此举便叫先礼后兵!不过很快董卓自己便嗤笑一声,我代表的乃是汉帝,讨伐关东之地乃是名正言顺,有什么理由不理由的?

    当董卓将心中的想法说出之后,那些被董卓裹挟而来的大汉臣官们心中顿时活络了开来,纷纷表示愿意赴关东宣传朝廷的旨意。

    见众汉臣都非常的积极,董卓没有露出高兴的神色,反而脸上有些阴沉。这些汉臣要去关东这么积极,恐怕别有目的,想要逃离关中?这是最大的可能,毕竟这些人中有相当多的人都是关东之人,他们本就是被董卓胁迫而来,此时若是让这些人去关东,不说有可能达不到安抚的效果,说不定这些人去了之后有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第四章:董卓的谋算() 
“诸位能够公心体国,本相甚是欣慰,不过这去关东招抚之事的人选,本相已经定了,诸位无需在此争个面红耳赤!”董卓大嘴一开,洪声道。

    董卓这么一声发出,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坐在龙椅上的汉帝刘协也是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见到如此情形,董卓满意地笑了笑,随即转身对着上首的汉帝拱了一手,也不弯腰,道:“老臣恳请陛下宣旨,封太仆赵岐和执金吾马日磾为使臣出使关东,招抚关东豪杰,劝其等来关中入见!”

    “一切,一切都由太师做主吧!”汉帝轻声道。

    “老臣遵旨!”随即董卓转过身来,大声道,“赵岐、马日磾何在?”

    此话一落,从班列中走出两个峨冠博带之人,只见此二人一出来之后,便对着汉帝拱手施礼,口喊万岁,对董卓却是视而不见!

    董卓稍有不愉,但是没有计较过多,“你二人出使关东可愿意否?”

    “为大汉社稷,为陛下江山,臣等愿意奔赴关东,力劝关东豪杰来关中辅佐陛下社稷!”赵岐朗声道。

    赵岐此话一出,朝中的众人都不由得脸色一变,都不禁看向董卓。不过董卓听了却是哈哈一笑:“汝等真是大汉的忠诚啊,大汉有你们这样的忠臣,何愁不能大治?但愿如太仆所说将关东之人力劝到长安,届时与本相一起辅佐大汉四百年江山!再现大汉光武之治!”

    董卓的反应出乎于众人所料之外,不由得对赵岐庆幸不已。末了,董卓道:“事不宜迟,两位钦使明日便从关中出发吧!”

    随即董卓转过身来:“陛下,今日朝议已经结束,老臣身体有些不适,便先行退下了!”说完,也不理睬汉帝应不应,直接按着剑柄,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看着董卓渐去的背影,不少汉臣咬牙切齿起来,上首的汉帝也是紧咬牙关,默然不语。过了好大一会,汉帝才说了声退朝,众汉臣才陆续离去。

    “两位钦使,太傅大人有情二位今晚到府中小酌,以表送别之情!”这时以为身穿皂色官衣的小吏来到赵岐和马日磾跟前道。

    两人对望了一眼之后,同时点了点头,赵岐道:“告诉太傅大人,我二人今晚准时到!”

    小吏听得二人答应了之后,拱手施了一礼,便退了下去。

    当晚,赵岐与马日磾二人来到太傅袁傀府中,在下人的引领下来到了大厅之中,没想到大厅里已经坐满了不少朝中的文武大臣,其中就有骠骑将军皇甫嵩,司空黄婉,黄门侍郎荀攸,太尉周温。

    众人见两位正主来到之后,相互见礼一番,便相继落座。数旬酒水过后,众人就谈开了。无非便是围绕着当今的局势。不过谈论着局势的都是一些无名之辈罢了。真正的大佬在相视了一番之后,便跟随在袁傀的后面来到府中的密室之中。

    几人落座之后,袁傀首先叹了一口气道:“国家不幸,董卓欺凌幼主,如今我等深陷贼巢,智术短浅,不能将幼主从董贼手中救出,实在是愧对大汉!”

    袁傀这话一出,室中的众人都不由得羞赧低头。

    皇甫嵩更是一脸的悔恨之色:“早知董卓乃是如此狼子野心之辈,早在西凉剿灭羌乱之时就该杀了他!没想到一念之仁铸成如今之错,实在是悔恨万分!”

    “那董卓有野心,朝中大臣早已知晓,却是没有一人力劝先帝将其诛除,也是众臣的失职,义真就不要太过自责了。”黄婉劝道。

    “两位乃是我大汉忠臣之后,此番出使关东,还请两位以苏秦、张仪二人为榜样,促成关东豪杰组成第二次联军,来攻打关中,我等在关中为其等内应,到时只要关东联军一到函谷关之下,必可破开关中,到时大汉社稷可兴!”袁傀高声道。

    两人听了,顿时有些激动,拱手施礼道:“董卓逆贼!人人得而诛之!太傅放心,此番我二人到了关东之后必要促成关东之军再次组成联军,来关中勤王,若是不成,我二人便以死谢天下!”

    听了二人如此壮言,众人都不由得动容。袁傀神情激动,握着二人的手,道:“好!二位真是我大汉忠臣!”说完,袁傀从怀中摸出三封信来,交到赵岐手中道,“你二人此番到关东之后,可将此信分别交与我那三个侄儿。有他们三人相助,你们二人此番必可促成联军!”

    赵岐听得,小心翼翼地接过三封绢帛书信,将其塞入怀中之后,拱手道:“太傅一心为大汉,岐佩服,请受岐一拜!”说完,赵岐向袁傀弯身行礼,袁傀一把将赵岐扶起,道:“我袁家世代汉臣,久食汉禄,怎可无报效国家之心?”

    众人又相继谈论了一番到了关东之后的大计,便相继从密室中走出。赵岐与马日磾二人告辞了众人,离开袁府。

    路上,马日磾担心道:“今日太傅与大人三封书信,大人务必要小心保管,以免泄漏。此时我等皆在贼巢之中,一旦此书信落到董贼之手,我等性命是小,大汉社稷乃大,还望大人小心!”

    “我岂不知?放心吧,吾回去之后自有办法将此书信封藏!明日我二人可去关东,早日到达关东,早日完成任务!”

    马日听得,重重地点了点头。

    董卓府中,此时灯火通明,董卓脸色阴沉可怕。李儒、贾诩二人附手站在董卓跟前。

    只听董卓怒声道:“这些该死的汉臣!在我董卓地盘待了两年之久,没想到还是如此顽固,若不是顾全大局,要用上他们,老夫早已经把他们全杀光了!”

    “那赵岐和马日磾只不过是两愚忠之人罢了,手无缚鸡之力,焉是岳父的对手?儒观满朝文武大部畏岳父如虎,而朝政又在岳父手中,岳父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李儒道。

    “关中是老夫根基之地,老夫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老夫担心的是,赵岐和马日磾两人到了关东之后,不按老夫的意思去招抚,反而促其等联盟,来反老夫!”董卓怒气道。

    一旁的贾诩听了,笑了笑,站出身来,拱手施礼道:“太师麾下精兵五十万之众,良将千员,又有肴函之固,纵是关东之众全部加起来攻打太师,太师也不惧!到时其等在函谷关下损兵折将,太师正好率关中几十万儿郎横扫关东,将关东一举平定,成就不世伟业,岂不是更好?”

    董卓听了神情一动,呵呵一笑:“文和所言不错!想我西凉军久经沙场,训练有素,岂是那些关东新兵可比?好!就怕他联军不来,一来,老夫便以雷霆之势将其等歼灭于函谷城下,到时关东还有何人可阻我?哈哈…”

    正在此时,一名仆人打扮的人走了进来,对着董卓拱手施了一礼,随即递上一块绢帛,之后转身离去。

    董卓疑惑地接过,继而打开看了一番,随即冷笑一声:“袁傀老儿不安分了!请那么多朝中大臣到府中饮宴,哼!恐怕又是在商量着怎么对付老夫了!”说完,董卓将绢帛扔到一旁李儒的手中。

    李儒匆匆地看了一眼,默然不语。自从袁傀被董卓裹挟到长安之后很是安分了些,再加上袁绍、袁术和袁吉三人在关东有着不小的实力,为了能够招抚住此三人,董卓对待袁傀一直都很不错。除了继续让其做太傅外,还赏赐了大量的金银之物。

    可是没想到,此次袁傀借着派遣使者去关东安抚之际,又显得很不安分了。

    “袁家四世三公,海内名望,岳父要行王霸之业,则必须要仰仗他们袁家!”李儒道。

    “哼!若不是如此,老夫早就将他袁傀杀了不知多少次了。那袁家后生袁吉真是个可恶之辈,老夫让其担任河东太守,他不愿,却是回了豫州,如今怎样了?”董卓问道。

    见董卓没有继续开问袁傀,反而去问袁吉,李儒到是有些意外,拱手道:“前次得到消息,那袁吉到了豫州之后与徐州陶谦联手将兖州刺史刘岱击败,豫州刺史孔伷感激,让其代理豫州防御之事,并将豫州西部三郡托付与袁吉治理,如今羽翼颇丰。我想要不了多久,袁吉恐怕就要对豫州全州之地下手了吧!”李儒道。

    “此子不凡,当初老夫初到洛阳,以疑兵之计拿下洛阳,洛阳众人皆不敢对老夫动手,却是不想此子居然识破老夫计策,突袭老夫,要不是老夫座下马快,说不得现在已经成为一抔黄土了!此子今后前途不可限量啊!”董卓嗟叹道。

    李儒听了也是一阵唏嘘,随后道:“此人若是为岳父所用,岳父定天下则易矣!若是不肯为岳父所用,则必是祸患,将来定是岳父夺天下的障碍!”李儒正色道。

    “哼!他袁吉没有听老夫的话去河东就任,不就是公然违背老夫了吗?谈何为老夫所用?此子既然是个威胁,那么就要尽早除去!”董卓眼睛一寒,阴沉道。

    一旁的贾诩却是站在那处一言不语。从董卓和李儒二人的谈话中,贾诩得知二人对袁家的后生袁吉似乎有些忌惮,这便令贾诩对从来没有见过的袁吉感到了一丝的好奇。

    李儒听得董卓之言,点了点头:“袁家家主乃是袁傀,只要将袁傀掌握住,不怕袁家的门生故吏不为岳父所用!那袁吉自然不为岳父所用,那理所当然地应该除去。”

    “文优有什么办法可将此子除去?”董卓问道。

第五章:掌豫州(上)() 
李儒没有考虑多久便开口道:“前次兖州刺史刘岱为其弟请为豫州刺史,岳父何不以汉帝的名义封其弟为豫州刺史?”

    董卓也是聪明之人,听得李儒之言,顿时哈哈一笑:“那袁吉志在豫州,早晚必然将豫州夺取,现在封刘繇为豫州刺史,将来此二人必然争斗。兖州刘岱乃是其兄,自然会帮助其弟,呵呵,真是好计啊!”

    李儒道:“此计虽好,可是要想将袁吉除去,恐怕还不行!袁吉执掌豫州外事,手下兵马必然不少。刘岱、刘繇两兄弟皆是庸才,必然不是袁吉的对手。”

    “那文优?”

    “岳父可让李傕、郭汜二人东略颍川、汝南之地,分袁吉之神,再与刘岱、刘繇二人通谋,让其二人攻击豫州,到时袁吉首尾不得相顾,必然大败!岳父再以朝廷的名义给刘表发去一封圣旨,让其截击袁吉,将袁吉首级取来。刘表乃是汉室宗亲必会听从,到时袁吉被诛,则大事可济!将来岳父出关,则无人可敌也!”李儒笑道。

    董卓听完,拍手称贊,不过在听到李儒说到天下无敌,董卓却是没有想象中的欣喜。只见董卓叹了一口气道:“袁吉是难敌对手不假,但还有一人却是令老夫同样忌惮啊!”

    “岳父说的可是江东孙坚?”李儒问道。

    “不错!此人堪称猛虎却是不虚!当初其随同老夫一道平定羌乱之时,何其英勇!羌人见其皆是胆寒,当初的那个情形,老夫至今记忆犹新啊!当初在其攻打汜水关的时候,若不是其兵力不济,汜水关说不得让此人攻陷!老夫怎可安然退出洛阳?此人也要除去,否则老夫也是难安!”董卓阴沉道。

    李儒点了点头,对于孙坚并不陌生,孙坚的武勇李儒也是记忆深刻。

    “此猛虎也不可不除!听探子所说,猛虎如今已经归于江东,正在蛰伏!想要将其除去恐怕不容易!”李儒道。

    “在下有一计可解太师烦恼!”一旁的贾诩站出拱手道。

    听得贾诩发言,李儒微微一笑,董卓满含诧异,随即问道:“文和有何计策不妨说出!”

    得到董卓的允许,贾诩阴沉一笑,拱手道:“袁吉、孙坚,此二人皆是太师之患,其他人皆不足虑!太师可否想过让此二人相互争斗?”

    董卓和李儒听了贾诩之言,顿时眼睛一亮,不过董卓随即一脸的叹色:“此二人皆是世之豪杰,要想此二人相互攻打,恐怕不可能!”

    “此二人自然是不可能主动攻打,但是有一法却是可行?”

    “哦?文和有何法快快道出!若是果真让此二人相互争斗,则老夫之心病大去矣!”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