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丢失?抚宁寨不失,又何必要放弃罗兀城?

    其次的区别就是种谔比较骄傲自大,看看王巨的态度,就是到现在,依然如覆薄冰,然而种谔呢。非是王巨有权有钱,种谔无权无钱,但有人有,那就是韩绛,如果种谔不骄傲自大,让韩绛向朝廷请求额外增加一万兵力与一些钱帛粮草,难道朝廷不答应吗?

    不过种谔经营罗兀城失败了,赵卨也就能做文章了。

    两人抓脸抓到这份上,西夏派使者来宋朝请和,赵卨也怕韩绛做文章啊,因此直接轰出保安军。

    嵬名阿荣无奈,不和不行哪,这个要命的王巨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宋军呆在盐州。时不时派出游骑,一会去乐山,一会来灵州打探。天知道他下一步想做什么?

    三人匆匆骑马回去禀报。

    梁氏有点绝望。

    这时景询出了一个主意,他劝说梁氏让三个使者直接从庆州走。

    梁氏不解。

    景询便说了一个原因。王巨现在是当事人,如果按照宋朝官场,他是最需要避嫌的,赵卨能轰走使者,王巨却不能轰,否则宋朝京城必有大臣用此攻击王巨。

    梁氏忽信忽疑,便让三人来到盐州。

    其中的内幕王巨当然不知道了,不过也不妨他去联想:“让我想想。看来你们西夏这次局势很不妙啊。只有我朝答应议和,你们西夏才能用此安定人心,才能解除这次危机。然而延州将你们轰赶出去了,迫于无奈,于是想出一个锼主意,我是庆州之战的主帅,要避嫌啊,于是索性从庆州入使我朝。避嫌……哈哈哈。”

    王巨大笑起来。

    避嫌肯定要避的,但也要看怎么避法,不能为了避嫌而避嫌。那样还要不要做事哪?若是一味避嫌,那么自己岂敢卖战俘,卖青盐?

    吕宁无奈地说:“王知州。这次我们夏国入侵中国,是受奸人挑唆,太后已经将一些奸人斩杀了,以后保证不会入侵中国。”

    “你们西夏还有没有信誉,一个没有信誉的国家,如何相信你们的保证?至于奸人,难道你们说的奸人就是宋吉吗?或者你们三人真相信宋吉是我收买的暗探,或者说他有能量挑唆你们西夏出动三十万庞大的军队入侵我们大宋?行,如果你们西夏真有和平之意。我不会让你们西夏交出逃出去的几万将士,他们只是刀。但要交出执刀的人。而非是什么宋吉。当然,你们西夏太后也是执刀的人。不过她是一国之母,那就不用交了。但请交出另外两个执刀的人,罔萌讹、结明爱。如果将这两人交出,我马上退兵盐州,并且放你们入使京城。”

    这次蛊惑梁氏出动三十万大军的人非是宋吉,他还没有那话语权,而是梁乙埋、罔萌讹、结明爱。

    这个消息也非是斥候打听来的,但得知也容易。

    王巨抓了那么多战俘,这中间有无数贵族与重将,只要一半人张开嘴,什么消息也听到了。

    问题这两人乃是梁氏的宠臣,宠臣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梁氏的姘头,嵬名科荣岂敢答应交出他们?

    嵬名科荣无奈说道:“王知州,我们这次是带着极大的诚意而来,如果你不接应,我们夏国只能与中国鱼死网破。”

    “呵呵,呵呵,如果当初我让宋吉转交议和信,梁乙埋立即撤兵,那时贵国主力军队还在,可能我现在还能顾忌。柔远寨战后,我会怕你们西夏的什么鱼死网破吗?对了,你们西夏这点兵力还要与董毡鱼死网破呢。”

    嵬名科荣脸如死灰。

    西夏现在不仅是兵力紧张,财政更紧张!

    王巨又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西夏除了派使向我朝请和外,也派使到了辽国,希望辽国替你们西夏调解吧。”

    这是怎么知道的?

    此人多智近妖,有些妖孽在,西夏岂能不命运多舛?三人心中同时悲愤地想到。

    “这样,让我想一想,是马上趁胜追击,将你们西夏一举歼灭,还是让你们那个傻傻又疯狂的梁太后继续主政呢?你们恐怕不明白吧。我真心很想很想你们太后继续主政,有她主政好啊,说不定不用我朝出兵,她就能将你们西夏带向灭亡的道路。”

    “君太过份了,太后终是我们夏国之母,你居然如此羞侮,那就战吧。”焦文贵气愤地站起来说道。

    “好啊,我正等着你说这句话呢,快点回去,通知你们梁太后,我们马上又要大战了,不过我就不送哪。”王巨玩味又轻松地说道,说完了还挥了挥手。(未完待续)

第564章 退一步() 
焦文贵一下子就怂了,站在哪里,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畅快,”坐在边上的刘昌祚心中想到。

    吕宁连忙打圆场,说道:“王知州,我看过你写给国相的信,也听说过你的为人。两国休战归好,会造福千家万户百姓。”

    “是啊,可我发现我们大宋这个邻居是一个永远不知改悔的强盗,那应当怎么办?所以现在我的想法是最好将这个强盗干掉,虽然国内百姓会吃一点苦,却能后人一劳永逸。”

    宋朝有许多士大夫对开疆拓土不感兴趣。

    那么多国家,能灭得完吗,灭完了西夏,西边还有回鹘,灭完了回鹘,那边又有新的国家。而且疆域越大,越难以管理,这不象中原地区,有着一条黄河、大运河与长江,以及诸多支流,得以将交通成本控制住。

    只能说一直对燕云地区,特别是对幽州,还有一些人“死心不改”,它的位置太重要了。不问明朝,明朝若不是出了李自成,清人就是入关,也休想占领中原。

    正是这种思想,才有了赵匡胤用玉斧在地图上一划,大渡河那边俺不要了。

    真相是因为王全彬的暴行,导致当时巴蜀全境一半百姓在反抗,那还敢用兵大理?

    潘美灭南汉也是如此,他带的兵马少得可怜,只有一万几千兵马。灭掉南汉,再镇压反叛,然后治理。好了,天气热了,还能不能用兵交趾?

    后来重心又到了南唐与北汉,交趾独立了。

    然而因为产生这种思想,于是才了有当年宋仁宗一年给西夏的二十五万五千买安钱。

    这非是战败赔偿。实际当时虽屡战屡败,但边防的堡砦已经渐渐完善,加上辽国即将对西夏用兵。不可能有战败赔偿的说法。因此它纯粹是真正的买安。

    这个数字很微妙,给辽国一年是五十万。西夏是二十五万五千,多了辽国不服,少了西夏也不乐意,因此有了一个五千零头,那么就成了辽国的一半多。

    但实际它的价值不止二十五万贯钱,其中有银,有绢,还有精制绢。再加上运输成本,等于一年送给西夏四十万贯以上的岁赐。

    西夏只是一个不大的国家,户数不过几十万户,有了这个钱,不用再过苦哈哈的生活了吧。那么我们两国重归于好,就象你父亲李德明那样,你们西夏百姓幸福了,我们大宋百姓也太平了。

    实际这个钱真的不少,想一想辽国人口与面积是西夏几倍?

    这也是李元昊很满意的原因。

    然而前面李元昊一死,西夏又来侵犯了。

    所以说用钱是买不到和平的。用什么仁义的说教更是换不来和平,想要和平,还是用拳头打出来吧!

    而且也不是王巨第一回说过这样的话。有的士大夫很是贪生怕死,但有的人态度却很强硬,也同样说过类似的话,不过西夏人就当成了耳边风。

    现在王巨说出来,却管用了,十万宋军就在盐州横山这里,游骑去了灵州城下,去了乐山。

    “等几天吧,让我想想清楚。如果你们等不起。那请回去,如果在盐州等着。请老实一点,否则到时候不要怪我连使者也杀。咩胜。将他们送到驿站去休息。”

    几个亲卫过来,将三人向外推搡。

    “王知州,我们是使者啊,”嵬名科荣不服气地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能这样对待一国使者?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刀枪。我算是对你们客气的。”王巨冷冷地说。

    三人被推走,刘昌祚问:“明公,当真让他们去京城?”

    王巨点点头。

    “这样太便宜了他们。”

    “莫要逼急了敌人,有时候退一步反而是海阔天空。”

    实际还是兵法的围三阙一。

    如果西夏三名使者成功去了京城,以京城的那些大佬们的德性,必然同意议和。

    最简单的例子,当年西夏使者吴宗入贺赵曙即位,按照规矩必须站在皇仪门前候见,太监传达,然后赵曙让太监将使者领到垂拱殿觐见。

    其实宋朝大臣更惨,他们入贺西夏的什么,只在宥州。

    但这小子偏不听从,引伴使高宜也无奈,怎么办呢,谁让宋朝一直软弱可欺。但吴宗到了顺天门后,带着佩鱼与仪物,强行往垂拱殿闯。这能成吗?就象宋使到了宥州后说俺不行,必须去兴庆府,那会有什么下场?

    高宜无奈,只好将这小子关在马厮里,让他冷静一下。

    可这事儿闹出多大风波,司马光差一点要将高宜的肉吃掉。

    反正在王巨心中,王安石也就那么一回事,但还能找出许多亮点之处。不过司马光,那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笑话。这个家伙死得早,否则在两宋时,他比秦桧还要糟糕。

    现在西夏迫切需要与宋朝重新搭成和议,相信这次去京城态度一定很老实。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了宋朝的和议,梁氏就能将西夏各个反对的派系安抚住,西夏就能平稳渡过这段困难时期。

    所以梁氏派了三名使者,试图从庆州去京城。

    不过有了指望,西夏人也不会对王巨这支军队反扑。

    否则马上有许多军队要撤出这片战场,王巨手中的兵力也越来越少了,一旦逼急了敌人,西夏反扑,这个后果也是王巨无法估计的。

    “原来如此。”刘昌祚道。

    这样讲刘昌祚就明白了。

    当然,表面上王巨还继续要强势。

    “那为何先将他们安置到驿站?”

    “我在等朝廷诏令啊。诏令下达,修筑堡砦不仅是筑城墙的,这些都是未来正规的堡砦,要挖壕沟、置战棚、瓮城,吊桥、城门、房舍、仓库、兵营、马厮,一样都不能少。所以后方还要调拨大量物资过来。诏书下达了。物资也要调拨。那么某些人便无法反悔了。否则还会有意外发生。”

    这个可能性极小,不过防一手总是好的。

    “所以明公将他们先扣压几天,不过环州那边怎么办?”

    “我正要回去解决一些事。就包括环州,盐州先交给你了。”

    “放心吧。”

    王巨说完。先骑马去了环州。

    种古立即迎出来,两人进了军衙,种古说道:“明公,其他村寨我暂时没有动,正等着明公吩咐,只有肃远寨那边安顿了一些章通判派来的各部族。”

    肃远寨那几个反叛的村寨让王巨强行逼到西夏那边去了。

    不走也不行,只不过王巨并没有吩咐官兵去刻意杀人,而且让这些村民将他们财产能带的全部带上。至于到了西夏那边。这些妇孺老幼会有什么下场,王巨不管的。反正他们不是想投奔西夏吗,那投奔去好了。

    但这里地形很不错,宋朝在前面连筑了好几个堡砦,实际肃远寨这边也渐渐变成了后方,但这里有许多小河沟,还有宽阔的马岭川,无论环州或庆州,百姓也开始变得稠密。

    因此章楶选择了几个忠心于宋朝的庆州部族派长者过来察看,看后很满意。于是一起迁移过来。

    这次施的狠手,让一些心中有鬼的村寨胆战心惊,看到战事平定。一个个派出能说上话的人找到种古求情。

    种古没有理睬。

    “种知军,我来就是为这件事的,除肃远寨外,还有原先参与反叛的村寨,强行打散,往庆州转移。不同意者,还是请他们投奔西夏去!”

    “行。”

    “另外我这里还有一份名单,你对他们下令,既然不役兵役。那么就要纳税赋,请他们按照汉人纳的税赋。将以前二十年内的税赋交给官府。若是一个月不交满者,以反叛罪论处。到时候我会派大军过来剿灭。”

    “这个……”

    “当然,他们是不可能交满的。”

    “就是啊。”二十年税赋啊,将这些村寨连人卖掉,也不可能交清的。

    “然而我军大捷,连三十万夏军都击败了,在这种大势下,他们也不敢谋反,到时候他们必向你继续哀求。因此还有一个办法,那么就让他们立即十丁出七丁,随军服兵役,将功论罪。”

    “明公,这些人不能往军中放啊。”

    现在战事平息下来了,就是没有平息,谁敢用哪,保不准他们就会在背后往自己人身上插一记冷刀。

    “是啊,所以在会战前,我吩咐你,三天未来者,就不要来了。不敢用!但现在我另有用场,让他们集结起来,青岗峡、清边军、折羌会等处,我随便找一个西夏军寨,让他们攻打。攻不攻得下来,投不投降,死伤多少,皆不问。”

    “这也是一个解决之道。”

    强行镇压肯定不是办法。

    王巨这还是以毒攻毒,一是让他们互相攻打,结下生死大仇。

    二是消耗这些部族的丁壮,将他们各部族的丁壮数量减少,没有足够多的丁壮,这些部族就慢慢不那么强盛了。

    再加上迁来一些比较忠诚的部族,以后环州就可以正式治理。

    种古又看了看那份名单,几乎三分之二的“中立派”立于其上,较大的部族比例更多,几乎达到了五分之四,特别是慕容族。

    这是一份针对意识很强的名单。

    “总之,以后环庆路要改变以前的思想,听话的孩子才有奶吃,而不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哈哈哈,”种古被这个比喻逗得大笑。

    但这个笑话其实一点也不好笑,往往听话的孩子才没有奶吃,能吃到奶的多是会哭会闹的孩子。

    “但也要小心,真不行,我让种谊那几营保捷军,迟些天回去,配合你一下。”

    “嗯。”种古额首。

    种家八子,种古不是最惊艳的一子,但他是长子,也是最稳重的一子。

    王巨要的非是强行镇压,而是借助敌人之手,将这些部族的丁壮消耗,削弱这些部族的实力。

    因此以震慑为主,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兵力在手中,才能震慑住这些人,而非是逞强。

    “你另外再派一些人手,察看环州的道路,看那些道路需要兴修。等这些部族解决后,我会抽调一些战俘,将环州的道路也修一修。”

    这就是从乱入治了。

    王巨不仅是庆州知州,还是环庆路的安抚经略招讨使。

    就是将后面的官职拿掉,他还是有权管理环州事务。

    两人说了一番话,王巨也没有久呆,他现在的时间紧,只有抽出两天时间,到后方安排一下,马上还要回盐州去。

    于是王巨又立即骑马去了庆州,非是为了军事,还是为了治……(未完待续)

第565章 资本的开始(上)() 
“你再不还钱,我们就要用你家人抵债。”姚大虫带着家中的仆人,将几十台织机全部砸了后,又凶恶地对祖阳说道。

    其实真不能怪姚大虫,他放给祖阳的利息很低,只有二分,听说朝廷的青苗法半年利就有二分了。

    宋朝有宋朝的律法,民间有民间的律法,那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就是这么简单。

    欠债了,人家上门讨债,上哪儿说理都得要还债。

    一伙人走了,祖阳一家人哭哭啼啼。

    祖阳只是披着皮袄子,坐在门坎上发呆。

    西夏这场入侵真是飞来横祸啊。

    他这场横祸不仅与西夏入侵有关,也与王巨、蔡挺有关。

    先是王巨在华池县废除了大牲畜计入财产户等的政策,用此鼓励支持百姓饲养大牲畜,随后又置办炕房,大规模孵出鸡鸭鹅,又鼓励百姓载种一些果树,还有单株移载高梁,载种苜蓿青芦,将蕃人的半牧半定的饲养牲畜方式向定居饲养方式发展。

    然后王巨就走了,可这些政策却保留下来,迅速将华池县百姓的生活改善。因此蔡挺也接着在庆州全州推广。

    应当这些政策是比较好的。

    蔡挺走后,庆州知州乃是李肃之,若论爱民如子,蔡挺与王巨皆不及李肃之,这些都是利民之策,李肃之当然不会破坏了,甚至连家禽与果树,都有意不算财产计入户等,以便进一步保护这些副业的发展,以改善百姓生活,反正朝廷也不指望边境的庆州会给国库带来什么收入。

    李肃之过后便是李复圭,三人当中。李复圭稍差一点,不过他总比孙沔强吧。

    所以这几年饲养家禽家畜的百姓多了,不过家畜还是以养羊为主。马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