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道求索-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清凡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手中的指诀再变,就见徐清凡身前的原本泛着七彩霞光的“虹尺”突然化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道光带,向着徐清凡身周的那些怪石树木快速击去。在这七道虹光的攻击下,无论是坚固的山上怪石,还是坚韧的树木,纷纷被击成了粉碎。

而就在此时,徐清凡手中指诀又变,就见那七道虹光突然间或变得迷离虚幻,间或变得凝若实质来。当这七道虹光迷离虚幻时,可以轻易地穿透各种怪石树木,却不损伤树木怪石的丝毫,就仿佛七道虚影一般;当这七道虹光变得凝若实质时,那些怪石树木又再次遭殃,再次纷纷被击成粉碎。

这却正是“虹尺”可以一化为七并虚实变幻的特性。

良久之后,这处山丘上所有的木石都在徐清凡试验“虹尺”的威力下变成粉碎时,徐清凡才尽兴地收手。看着满山的狼藉,徐清凡满意之余暗道一声罪过,接着将“虹尺”收入袖中,再次化为一道灰风,向着“竞秀山”飞回。

而一直在半空中静静等待的小黑,在徐清凡向“竞秀山”飞回时,也展翅跟在徐清凡身后,回“竞秀山”继续吃食那些“妖灵丹”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乞丐在帮徐清凡升级“地镜”,徐清凡又陷入了无所事事当中,只是偶尔打坐修炼体内的“生灵之气”,但大多数时候,却只是在静静地考虑着他下山的这些日子以来的所遇所闻。

修仙界此时的混乱远超我的想象啊,又是暗流急涌。在这个时候,我又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

这是徐清凡最初所想的问题。

但到了后来,徐清凡的所思所想却不由自主地变成了,在修仙界此时诡异凶险的形势下,我九华山又该如何应对?

不得不说,自徐清凡成为了九华山的执事长老后,其思想态度不知不觉转变了许多,渐渐地开始以一派而非一门的眼光开始看待起问题来,眼界不知不觉开阔了许多。

这一天,徐清凡正在如往常那般打坐静修修炼体内的“生灵之气”,却突然感觉到老乞丐所在的那处石屋阵阵灵气涌动,然后老乞丐疲惫却幸喜的笑声在耳边响起。

“炼成了!不就是在升级法器之余将两件法器合二为一吗?果然难不住我。”

听到老乞丐的笑声,徐清凡也是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法器已经炼成了。掐指一算,这次炼器距上次“虹尺”升级成功足足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想来是因为“地镜”原本是地阶低级法器,要将它连升两阶,又要与“辟邪珠”相融合,所以多花费了一些功夫吧。

正在徐清凡暗思之间,却见老乞丐的石屋的石门猛地被推开,老乞丐直直向着徐清凡走来,然后将已经焕然一新的“地镜”抛给了徐清凡,说道:“那件虹尺想来你已经拿去了吧?这个地镜我已经帮你将它升级为地阶高级法器,透过它所观看的景象和投放的景象声音从方圆五十里升到了百里之内。并且将辟邪珠融入了其中,补充了它无法看透幻术的缺点,并且多了用之可视天地五行鬼神的功能。”

还不待徐清凡说什么,老乞丐却又说道:“哈哈,虽然是第一次,但没想到两件法器融合还是蛮顺利的嘛。看来今后可以多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听到老乞丐后面的话,徐清凡微微一愣,心中原本的幸喜顿时消去了一大半,问道:“老乞丐,你之前从来没有将两件法器融合在一起过?”

老乞丐瞪目道:“你以为?不仅我没有这么做过,当今修仙界任何炼器大师也很少有人做过。”

徐清凡说道:“可是,我从《天地谈》中看到,曾有人将两件天阶法器‘兰陵剑’和‘天雷石’融合成功过,从此‘兰陵剑’多了引动天雷的能力……”

但徐清凡还没能说完,却被老乞丐打断道:“你说的事我也听说过,你说的是龟灵仙人的事情吧。”

徐清凡疑惑地点了点头。

老乞丐哂然道:“小子,看在你连续两次帮我找到好玩的东西上,我奉告你一句,世间之事,尽信书不如不看书。小子,我问你,龟灵仙人是何时的人物?”

徐清凡愣愣地说道:“三千年前‘天灵门’的掌门……”

老乞丐再次打断道:“你也知道这是三千年前的事情啊?告诉你,法器融合之法在上次浩劫中已经失传了,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研究出来。”

微微一顿之后,老乞丐的表情却变得兴奋,声调也变得高了一些:“不过,那已经是之前的事了,经过你地镜的试验,我已经初步地掌握了法器融合之法,而且只试验了一次。哈哈,我果然是当今修仙界的炼器第一人。”

接着,老乞丐却又沉吟起来,喃喃道:“不过这法器融合之术还是很初级啊,当年龟灵真人竟然可以将两件天阶法器融合在一起,而这次我将一件地阶高级法器和一件人阶高级法器融合在一起都险些失败。而且这还是因为这两件法器都是我所炼制,并且相互之间等级相差太远的原因,比较容易融合。那么当年龟灵仙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随着老乞丐的声音渐渐变得低沉,徐清凡知道,老乞丐已经完全融入了炼器的世界当中了。而与此同时,徐清凡则是苦笑不已,不仅是因为老乞丐的一番教训,更是因为后怕,没想到融合法器之术竟然已经在修仙界中失传了两千多年了,再想到老乞丐那“十炼九败”的名声,徐清凡不由得后怕。这“地镜”不仅是萧华哲的遗物,其功能对徐清凡今后也是重要无比,如果就在老乞丐的试验中被毁了,那徐清凡可当真是欲哭无泪。

“以后找老乞丐炼器一定要事先问清楚。这次算是走运,以后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徐清凡暗暗告诫自己道。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老乞丐一直沉溺在自己的炼器世界当中,而徐清凡在等待了一会之后索性又盘膝坐下打坐了起来。

当天空中的朝霞变成了晚霞,老乞丐的眼神也终于从迷惑茫然变成了清明,喃喃自语地说道:“想不通啊,怎么可能?”

看到在他身前盘膝而坐的徐清凡,老乞丐微微一愣,然后毫不客气地问道:“你怎么还在这里?”

徐清凡笑道:“老乞丐,据我所知我给你的那块星辰石已经够升级六七次法器了,你好像只升级了三次吧。”

老乞丐脸上露出恍然之色,老脸微微一红,然后转身回到石屋当中,将剩下的“星辰石”拿出,抛给了徐清凡,同时不满地说道:“你这小子,凭这小气,我帮你炼制了这么多次法器,你竟然还这么斤斤计较,连块小石头也舍不得给我留下。”

修仙界中可以引得数个小门派拼命的“星辰石”,在老乞丐口中却变成了小石头,让徐清凡哭笑不得。

但徐清凡知道老乞丐本身并不是贪婪之人,刚才只不过沉迷于炼器之道都忘了徐清凡的“星辰石”,而这番抱怨也只不过是为了掩饰他的失误罢了。所以也不在意,只是笑着说道:“你本来不就是帮人免费炼器的吗?现在怎么也开始收费了?再说,我不也是免费给你提供了很多次试验的机会吗?”

老乞丐微微一愣,然后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徐清凡看着老乞丐这般孩子气的行为,再次微微一笑,然后笑道:“那么我救你一命,够不够你帮我炼法器的代价?”

老乞丐气道:“救过我的是你师伯,又不是你。”

徐清凡说道:“老乞丐,你就没发现你这竞秀山有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老乞丐微微一愣,然后举目环顾四周,突然脸色大变,吃惊道:“我让人布在山外的涛海无量阵呢?怎么不见了?”

说着,老乞丐转头盯着徐清凡,凝声问道:“小子,我炼器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徐清凡在心底暗叹一声,心道一声“果然”。这老乞丐在炼器之时果然没有注意到“竞秀山”所发生的事情。

不过看着老乞丐脸上的凝重之色,徐清凡心中还是微微感到欣慰,这老乞丐也并不是那么除了炼器就不通世务之人,至少此时也发现了事态的严重。

于是徐清凡也不迟疑,将老乞丐炼器期间,紫衣人来袭之事,以及紫衣人的所作所为向着老乞丐说了一遍。只是有些事因为事关重大,比如说“黄”身份的猜测,“天煞”的猜测,都没有向老乞丐提及。

“这么说来,这些年修仙界盛传的修士接连消失之事是真的了?没想到这次竟然找到我身上了。”老乞丐喃喃道。

徐清凡关切地问道:“那么你打算怎么办?据我所知那紫衣人还有同伙,一旦发现那名紫衣人在你这里被杀,一定会找上门来的。你现在已经没有涛海无量阵守护,不对,就算有涛海无量阵的守护,以那紫衣人的实力,也依然可以不费多大力就破开,毕竟你这‘涛海无量阵’没有阵盘相加持。”

听到徐清凡这么说。老乞丐的神色也更加严峻。良久之后才叹息道:“这么一来,我就只能投靠‘药王谷’了。”

“‘药王谷’?”徐清凡好奇问道。

“‘药王谷’?”徐清凡好奇问道。

老乞丐解释道:“我的师傅,师祖,都与‘药王谷’有旧,而且我自己也曾帮助药王谷炼制过不少法器,所以只要我去他们那里,他们一定会收留于我的。‘药王谷’虽然实力不是那么强,但在修仙界中却是面面俱到,想来就算是浩劫来临,它也不会当先受到攻击。”

徐清凡微微地点了点头,听到老乞丐有了去处之后也就收回了邀他去九华山的想法,虽然以老乞丐炼器的本领徐清凡相信九华山那些长老一定会欢迎,但自己在九华封山期间将老乞丐带回山中,却也是不好解释。

徐清凡刚想要说些什么,老乞丐却打断道:“小子,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过你不用担心,老乞丐我这些年来所会的也不仅仅只是炼器而已。不引人注意地去‘药王谷’还是可以做到的,我看得出来你还有事要做,就不用护送于我了。”

徐清凡微微地点了点头,突然心中一动,想起了之前从那名紫衣人手中得到的那些法器,于是就对老乞丐说道:“对了,这次从那名紫衣人身上得到了一些法器,还请前辈你看看究竟都是何种用途。”

说着,徐清凡就将从紫衣人手上得到的那些法器一一摆在了老乞丐的面前。

却见老乞丐在徐清凡拿出法器之后,也开始一一识辨起来。

“摄魂钟,迷神类法器,可以短暂操控意志薄弱之人,属于地阶中级法器,不过炼制手法却垃圾无比,功能只发挥出了六七成。”

“黑煞镜,可拘人魂魄并加以折磨,地阶中级法器,不过还是垃圾。”

“暗灵之旗,防护类法器,倒是不错,可惜炼制之法太过于残忍。”

说着,老乞丐将目光转向了紫衣人手中唯一的那件暗红色的血刀一般的地阶高级法器,口中轻“咦”了一声,然后拿来细细观察,良久之后才说道:“这件法器倒是不错,比你升级后的,虹尺,还要厉害一些,但名字说不上来,应该是属于修魔者所使用的魔器,只是修仙者用之只能发挥六七成的威力。”

听到老乞丐这么说,徐清凡心中微微一动,觉得这件法器倒是适合婷儿使用,婷儿现在不是正缺少一件攻击性法器吗?只不过还要等到婷儿达到结丹期境界才可使用罢了。

接下来的两天,徐清凡一直在帮老乞丐收拾洞府,当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相互告别,其中老乞丐去“药王谷”寻求庇护,而徐清凡则向着“清虚门”的方向飞去。

第四十九章.听闻.

三千七百年前,一代奇人清虚真人因一本残卷而偶入修仙界,天赋异秉却又心性淡然,接连奇遇之下,竟然以短短的三百年时间就达到了大乘期,其时之短只在传说中魔祖之下。功法大成了之后,此人独创“天灵炼神之术”和“清虚十三诀”,首创了修仙界中修炼神识元神之术,更是名震天下。

后来,“化灵教”开始祸乱修仙界,贪图清虚真人的收藏与道法,聚众来袭,却被清虚真人一一击败。之后,清虚真人有感于天下大乱,于是出山与五位交好的道友共同组织修仙界各派,联合起来击败了气焰嚣张的“化灵教”,而他与那五名友人,正是当时六大圣地的掌门人。

从此之后,清虚真人被誉为修仙第一人,虽然一心潜修却又天下知名,前来拜师投靠之人源源不绝。清虚真人有感于修仙艰难,于是就创建了“清虚门”,广收门人,从此六大圣地之一的“清虚门”正式出现,并且迅速压倒了“九华门”和“慈云寺”等门派,成为了当时修仙界第一大派。

奈何清虚真人当年所创的“天灵炼神之术”和“清虚十三诀”太过高深,后人又远没有当年清虚真人的天赋悟性和奇遇,所以除了清虚真人之外,“清虚门”这两千余年以来竟然没有一人能将“清虚十三诀”练到十诀以上,能将“天灵炼神之术”修到小成的更是寥寥无几。

但即使这样,在清虚真人仙逝之后,“清虚门”依然是六大圣地之一,历代都有大乘期修士出世,数千年不倒。“清虚门”中“天灵炼神之术”和“清虚十三诀”的玄妙高深,可想而知。

而在这一代,“清虚门”也有两名大乘期高手,分别是“清虚门”上任掌门的师傅紫真仙人,以及他的师弟玄真仙人。只是据传闻,玄真仙人在八百年前突然消失不见,但是这个消息是否真实却不得而知。

至于紫真仙人,则是在三百年前就开始闭关,据说他的“清虚十三诀”在三百年前就已经练到了第十一诀,这次闭关是为了将这个高深功法练至大成。

而刘华祥给徐清凡留下的第二件遗命,就是将一封书信交给正在闭关的紫真仙人。

原来,徐清凡虽然不知道刘华祥为什么会与紫真仙人相识,但一直以为这件遗命应该很容易完成才对。虽然紫真仙人闭关不易见到,但只要将这封书信交给“清虚门”下的门人,让他们转交,这件任务就算完成了。

但之前与万玉生的那番偶遇与交谈,却让徐清凡心中多了一丝顾虑。修仙门派权利变换原本只是很寻常之事,门下不满掌门人的做法而进行反对,引起钟怨,甚至另立掌门,这种事情任何修仙门派都遇到过。

只是发生在“清虚门”上,却让徐清凡从中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清虚门”的上任掌门青灵子徐清凡还是比较了解的,之前跟随刘华祥修炼,刘华祥虽然足不出户,却对天下所有的人物门派都非常了解,曾经有一次两人畅谈天下人物,期间刘华祥对青灵子的评价却是极为了得。

“虽然修为不是绝顶,然为人精明谨慎,做事不过不失,虽无法将‘清虚门’发扬光大,却是一位极好的守成之人。”

在评价六大圣地的掌门人时,却只有“慈云寺”的方丈虚恒大师在他之上。

这样一个人,徐清凡很难相信他会激起门下人的众怨甚至被推翻。更重要的是,在“清虚门”这一系列的波动当中,青灵子的师傅,一直在“清虚门”内闭关的紫真仙人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更是不应该。就算青灵子不是他的弟子,“清虚门”出现权利变化,身为“清虚门”的上任掌门,紫真仙人是无论如何也应该做出反应才对,更不要说青灵子是他的亲传弟子了。

但据万玉生所说,从“清虚门”下的那些长老联合起来反对并拘禁青灵子时,紫真仙人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就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修仙者一旦达到了大乘期,神识就已经变得无比强大,就算闭关的时候,方圆百里的一举一动也都是尽在心中。如此一来,当他发现自己的亲传弟子被推翻拘禁之后,又怎么会无动于衷呢?

“‘清虚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告别了老乞丐后,在向着“清虚门”方向飞去时,徐清凡心中暗暗地想着。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徐清凡心中暗自决定,不能将刘华祥的书信就这么让“清虚门”人转交给紫真仙人,还是要到“清虚门”周围暗暗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如果真的发现“清虚门”的事情另有内情的话,那么说不得徐清凡只能偷偷混到“清虚门”内,暗中寻找紫真仙人了。

五天之后。

在“清虚门”所在的荣华山南面六十里,是一处叫做“环卞谷”的地方。地形平坦,草木茂盛,风景秀丽宜人。

当年清虚真人创立“清虚门”时,冲着他那修仙第一人的名头,足足有上千名修士前来拜师,但是清虚真人只从里面挑选了十六名无论资质还是心性都最好的年轻修士收为弟子。

而那些被拒绝的修士,有许多人都不甘心就此离去,所以都在荣华山附近建立洞府,一面修炼,一面希望可以感动清虚真人,让他可以重新考虑收自己为弟子。

清虚真人有感于这些修士的心诚,于是每过十年就会将这些修士召集起来为他们讲道解惑。久而久之,这种讲道就成为了“清虚门”的一种传统,即使在清虚真人仙逝之后,这个传统也都依旧在持续下去。而“清虚门”附近的修士也是越来越多,甚至成了除了“苦修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