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略南陈-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21章 诸位且听我说() 
陈伯宗承认文帝突然的昏倒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的措手不及的。甚至是陈伯宗根本就是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本来那日陈伯宗还是想着去城外的军械署看看。

    另外最重要他还是想着去看看柳静姝,因为自上次一别。他和柳静姝又是快一个月的时间没有见了,说起来陈伯宗也是很想她的!

    但是他却是突然收到看来净卫司还有沈皇后派人同时送来的消息,而接到消息之后。陈伯宗也是立马赶去台城养心殿,然后在接下来三天中。

    陈伯宗通过净卫司秘密将杨虎召进宫中,然后命令杨虎持着他的手令接管了台城中禁军。

    然后在第一时间就是对台城进行了封锁,另外他还要给曹山去命令让右卫马上进入戒备当中。

    同时百骑司还有净卫司也是进入了高度的警备当中,如果有心人会发现这几日城巡司的巡逻密度比之以前不知道高了多少。简直是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地点都是能够看到城巡司的人在巡逻。

    而太子左卫率在几天之前就是没有了任何消息,因为现在卫率大营就是一个被锁起来的铁皮箱子。外面的人根本就是不可能得知里面的消息。

    走在去往有觉殿的路上陈伯宗心里的感觉说不上的奇怪,虽然是现在文帝病重。但是对于陈伯宗来说,文帝的病重却是让心中某种想法由原来小火苗变成的滕天的火焰。

    如果不是理智还在,现在的陈伯宗或许会是另外一种身份走在这条路上看来。可是陈伯宗也是知道,那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做的,也不是想得到就是能够得到。

    只要是文帝还在,他就必须是太子!

    现在文帝的病情陈伯宗并不是很看好,因为从后世的哪些经验当中。陈伯宗知道文帝是典型的脑血栓还有就是中风,这次如果文帝能够醒过来也不可能在是处理朝事了!

    所以陈伯宗也不担心,那个位置会跑了。

    但是有些事却是和哪些大臣们提前说一下的,不然到时候有着太多的麻烦事找上门来。这是陈伯宗不想看到的,现在虽然他对于坐稳那个位置不是有着十足的信心,但是坐不坐的稳最起码也是坐上去才是知道啊!

    陈伯宗很快就是加快了脚下的速度,向着有觉殿而去。

    “诸位且听本宫说!”

    有觉殿中陈伯宗对着面前的这数十位的大陈朝廷大员说道,这些人是陈伯宗早就是想好要召见的人。这些人中有陈伯宗岳父,有陈伯宗的老师,也有陈伯宗舅舅,更有原本历史就是文帝的托孤之臣!

    “还请殿下明示!”所有人都是对着陈伯宗拱手一礼之后说道,

    “本宫诸公肯定是为本宫为何此刻将各位召到此处而疑惑无比,其实将诸位召来此地,本宫乃是想着向诸位告知一下父皇的病情”

    说着话陈伯宗的脸上的也是变的黯淡下来,可以清除感觉到表情中的悲伤之意。

    “殿下,可是陛下……”这时王通也是小声的对着陈伯宗说道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将最后的那几个说完了!

    听了王通的话说陈伯宗也是没有回答,只是对着王通看了看。然后又是说道“今日请诸位过来,就是为了此事”

    “三日前父皇突然在养心殿中晕倒,而后进太医救治之后虽无性命之忧,但是却是还是昏迷之中!”

    “故此,本宫请诸公前来商议一番。”

    陈伯宗话说的模棱两可的,对于文帝此刻真正的状况根本就是不提,只是一两句就是带过去了。另外最后说着什么叫他们过来商议,但是叫他们过来商议什么事却也是一直不提。

    所以陈伯宗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都是低头不语。各自在思虑着什么,此番能够在被召到有觉殿中。可以说都是文帝之前就是为陈伯宗定下的班底,哪一个不是在朝中混迹多年的老家伙。

    所以陈伯宗这样的话他们又是怎么能够听不出来其中深意呢,无非太子在套他们的话而已。但是就是太子殿下这样的简单甚至是极为拙劣的方式,他们也不得不马上配合着陈伯宗。

    而且在场的人也是知道,陈伯宗虽然只是说当今只是陷入了昏迷。但是陈伯宗潜台词也是再说,或许当今真的是无力回天了!

    而且想一下,太子殿下会在有觉殿召见他们。难道不就是说明了问题看来,所以在很快思虑一番之后。

    作为中书令的谢哲也是起头说道“殿下,陛下现今昏迷不醒。依臣之见应该马上召集名医为陛下诊治。”谢哲这样说道,但是他说完之后也是没有就此闭口。

    而是在快速的环视了一周之后,又是说道“陛下昏迷,但是国事一日不可丢下。所以臣提议太子殿下,马上接管朝事!”

    谢哲这个人陈伯宗是早就是看透了,有无才能陈伯宗不敢说。但是可以肯定说这个谢哲之所以被文帝任为中书令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因为他的存在什么事都是会简单一点。

    谢哲是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文帝将他放在中书令的位置。因为这样才是让文帝能够在放心安心,但是对于陈伯宗谢哲这样的人从来都是一个好的中书令选择人选,因为这么久以来谢哲的所做所为,都是让陈伯宗感觉这个人是一个令人不是很有好感的中间派。

    不偏不倚是好事,但是有时候要看人。

    像谢哲这样的身份,陈伯宗本来以外他会因为谢语芙的原因而坚定的站在他这边。但是事实证明,谢谢哲学并没有这样做。

    “殿下,如今之计还是严防陛下之事流出宫外。以免引起朝野恐慌,所以当前还是尽快封锁消息!”

    这句话是蔡景历说的,经历过高帝驾崩之事的蔡景历。对于这样的事向来都是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想法,毕竟他曾经也是经历过的!

    所以当陈伯宗的话一说出的时候,他就是知道又是到了自己发迹的机会了!

第222章 太子代国事() 
蔡景历之于陈伯宗来说,就像是一个在朝臣面前说出自己心中想法的传话筒。

    而对于自己的这个用处,蔡景历也是十分清除蔡景历可不会真的以为因为自己之前是太子右卫率就是被陈伯宗的所信重,相反就是因为他太子右卫率才是被陈伯宗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排斥。

    这是必然的因为他再怎么说发家史都是不怎么好的,别人不是有着‘立国之功’要么就是占着家世的优势。而他因为文帝的从龙之功,在很多时候都是会被所有人很是当然的归入皇帝宠臣那一类里。

    对于这个定义,蔡景历是无时无刻不想拜托的!

    “殿下,陛下昏迷此刻当是首先便是为陛下诊治之事。不过朝事国事都是不可有一日疏忽,所以臣徐度请殿下暂代国事。以待后说。”

    这是徐度的建议,如果说整个朝廷中有几个人是陈伯宗特别觉得信重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徐度还有殷不佞了!而这两个人当中徐度则是陈伯宗最为信任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那是因为,在陈伯宗前世所见到史书里面。这个徐度是文帝为他留下几个辅政大臣(与后世辅政大臣不同,不是一个官职!)中唯一一个对于文帝遗命完成最好的人。

    陈废帝陈伯宗登基乃是由徐度带着二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一路护卫的,如果不是徐度在光大二年去世陈顼也不可能该与谋朝夺位!

    至于现在殿中的其他人,陈伯宗对于他们也不是没有信任。而是信任福太低,这些人现在看来对于陈伯宗很是恭敬。

    其实实地里这些人一个个都是打心底只是为了自己利益着想的人,即使是陈伯宗三个岳父也是一样。王固是个笑面之虎,另外谢冰不在。

    而沈君理也是不用说了,这是个很会明则保身的人,本来的历史上他可是陈顼的亲家啊!

    至于沈钦虽然是国舅身份,但也是因为这个身份乃是所有人的盯着的对象。因为所有人都是害怕外戚专权,而陈伯宗亦是!

    “不错,徐侍中所言不虚。陛下现在病重如果一直是压着消息,反而是不是好事。所以不去一边缓缓放开消息,一边在由太子殿下主持国事!”一旁的王通轻轻抚摸了自己浓密胡须之后说道。

    但是他的话还未落下,一旁的蔡景历却是马上说道“陛下病重之事虽然不能一直压制,但是至少现在必须做到不出台城!”

    “陛下现在无事如果……”蔡景历说到一边,就是将接下来的话生生咽了回去。然后在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一下脸色微变的陈伯宗,然后很快重新的说道“而今北边不平,如果被北边知道此事。难道诸位以为他们不会趁机将祸事南引吗?”

    闻言,殿中众人皆是不语。

    城去蔡景历所说,他们这些人刚刚都是在为看来文帝病重之事在考虑。所有人都是认为不能没哟哟人处理朝事,所以想要太子代理国事。一来这个是现在唯一的办法,二来也是在太子殿下面前留个好印象。

    而偏偏就是将真正的国事给忽略看来,那就是现在周齐两国在。中原之地打的火热。按照文帝的决定是联手周人然后一举夺回淮南失地,这样既是可以与周人修好而且又是能够在周人那里得上一笔好处,另外还能将大陈的淮南失地给夺回来。正所谓两全其美,这不就是吗?

    但是如果被两国知道了现在文帝病重的消息,不但是周人的好处得不到了淮南失地更是不可能了!最可怕的是,因为这一变故让周齐两国将矛头转嫁到大陈身上来,且不是偷鸡不成,反而会将自己搭进去?

    所以蔡景历的话也是让殿中又是陷入沉默,而这时陈伯宗也是开口道

    “诸位本宫想不如这样,父皇病重之事。现在谁都是不可外传,将所有消息都是封锁!”

    “而朝中之事,还是暂时由中书令还有徐侍中以及袁尚书三人共同商议为好!”

    陈伯宗说完就是看着殿中的所有人,沈君理现在身份是丹阳尹他根本就是插不上话。所以他就是和王固一样当个沉默者,这个时候不是他这样身份能够在参与其中。

    太子叫他们来,不过是向他们宣示一下他对于他们信任而已。

    除了这两个人殿中还是一个人却是一直都是没有说话,那就是笃棱了!

    身为门下省的侍中之一,杜棱最为让人瞩目的身份还是他领军将军的身份。领军将军乃是大陈军方当之无愧的首领之一,可以说除了文帝还有中军大将军徐度之外。杜棱可以算的上是军方第一人咯所以当陈伯宗之所以也叫他过来可不是叫他来商量这些事的!

    而他自己也是知道现在该干什么,所以也是说话。因为不但他不说话,另外还是有一个人没有说话。那就说五兵尚书孔奂此刻也是默默的看着殿中不发一语,作为大陈军方名义上的第一人他不说话杜棱也是不好说话。

    “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说有理。但是朝事还是暂时由殿下处置,而我三省外殿下左右辅之便是。”谢哲这时又是站了出来,干他该干的最后的收尾了!

    所以陈伯宗话一说出来,谢哲就是知道知道这句话也是陈伯宗此刻心中所想的了!

    不过讨论却是拒绝陈伯宗刚刚所说的由他徐度袁枢三人处理朝事的说法,转而还是提议由他们三省辅佐陈伯宗处理朝事而不是由他们三省处理!

    谢哲的提议很快就是得到了殿中的众人的支持,王固是一个。

    他说道“如此乃是最好,现在陛下病重国事也是理所应当由太子处置,臣附议!”

    随后王通,袁枢也是都便是表示了了自己同样同意。

    在此之后徐度也是说道“臣也以为谢中书所说不错。”

    待到殿中的人这里为大臣都是差不多同意了,陈伯宗也是马上看向一旁的孔奂还有杜棱。对于此事两人当然是不会不同意,所以也是马上同意了!

    所以最后也是定了下来,由陈伯宗暂时代理国事。然后封锁文帝病重之消息,然后各方打探名医为文帝诊治!

    在事情决定下来之后,陈伯宗也是没有马上让这些人都是走看来。而是和这里人又是聊了好一会儿才是罢了,但是最后这些人也是没有出宫去。

    而是被陈伯宗允许进宫探望文帝,不过陈伯宗当然是全程陪同的!

第223章() 
诸位被召见的大臣们在探望过文帝以后,各自怀着各自的心思出看来台城。还有事则是各归各自的衙署,没事也是按照陈伯宗的命令去到自己的衙署。

    而有三个人却是被陈伯宗给留下了,这三个人就是徐度,孔奂还有杜棱!

    这三个人还有如今一直都是陪在陈伯宗身边的沈钦,在探望过文帝众人都是回去之后,又是回到看来有觉殿前殿中。

    陈伯宗留这几个人下来,其意图是很明显的!

    三人中徐度是大陈的中军大将军,而杜棱也是大陈的领军将军。至于孔奂更是大陈的五兵尚书,所以也是可以说这三个人就是大陈就是代表大陈军队的了!

    大陈军队分中军外军,中军也就是一般来说内军。说的再简单一点的就起中军乃是皇帝所直接领的军队,而外军就各州还有各郡所领之兵了!像余孝倾的豫州兵就是外军,一般来说关于外军都是有朝廷的任命的州刺史或者说都督来管理的。

    这里的都督可不说一个都督军就只是管着一个州的军队,很有可能一个人就是管着好几个州的军队。就比如说陈顼就是都督南豫州,扬州等几个州的军事。

    区别与外军的中军,其实也就是相当于大陈的野战部队,守卫京城的部队。

    而在中军又是分为了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等六个将军所统的军队。

    除此之外,还有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四将军所统军队,称为四军;又有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监所领将士,谓之三将;又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将士,谓之五校尉;还有积射、强弩二将军所统军队。

    所以中军的兵力也是也是不可小觑的,大概在十五万人左右。而在中军中领军将军还有护军将军都是有着不一般地位的首领之一。

    而陈伯宗现在之所以是将他们三人留下来,乃是因为有着事情要说。

    “三位也是知道父皇此次病重,不知何时能醒。这个消息一定是不会能够压住多久的,所以在过一段时间时候本宫就是准备将此消息徐徐放出。”

    “将三位留下,就是想和三位商议一下。待到消息放出之后,建康城中的安定!”

    这三位都不是傻子,所以陈伯宗的话他们也不是不明白。陈伯宗的话很清楚,那就是他担心在文帝病重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有人会借着如此时机,而行那不轨之事。

    叫他们留下,则是在敲打一下或者说是在警告他们。另外也可以说是在提醒他们注意一下,陈伯宗现在对于大陈的原本的军队他不想有什么改变。

    虽然现在文帝都是不知道能不能醒过来,但是陈伯宗还是没有急切的去想要掌控这些军队。因为陈伯宗担心他这里对军队开始了行动了,那边文帝却是突然病情好转就是醒过来了!

    那么,他怎么去说。

    如果说文帝昏倒陈伯宗这个太子来暂时代替一下国事,就是事后文帝或许也是不会说什么。毕竟陈伯宗很是光明正大接受群臣的建议的,但是如果陈伯宗开始看来对军队有什么动作,那么文帝醒过来他该怎么解释呢!

    所以陈伯宗以为还不如不去管这些呢,一切在等上一段时间就是会有结果了。

    “所以本宫希望这几日,徐大将军还有杜将军以及孔尚书都是能够好生看管着,万万不出现一点纰漏!”陈伯宗看着三人说道

    “殿下请宽心,臣一定是不会让纰漏发生的!”这时孔奂便是回答着

    孔奂这个人陈伯宗真的是有些看不透,因为陈伯宗实在怎么形容这个人。这个孔奂在后世的史书有着两种评价一种是唐时陈书中的评论,说他圣人后裔清白为人公正为官。

    评价是非常的好的,不过在另一人的口中,这个孔奂乃是一个极奸极恶之人。

    “奸谀之尤者”,这是司马光对于孔奂的评价。司马光认为是奸诈奉承到极品的人物,而陈文帝托他顾命之重,是看走眼了。

    不管其他的,站在陈伯宗的角度上来看。陈伯宗认为像孔奂这样的人有才,也是有德但是却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所以可以利用不可能信重,所以陈伯宗都是不知道文帝是看上一个孔奂那一点看来了。

    一个清贵文人却是被委任五兵尚书这样的重任,不过或许这样是文帝的考虑吧!毕竟孔奂之前的徐陵,不也是一个清贵的文人吗?

    “那就是有劳孔卿了!”陈伯宗对着孔奂谢着说道。然后又是转过头来对着杜棱说道“将军,这几日宫中就是有劳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