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谋略南陈-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完刘峰的话,陈伯宗也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是问道“原来如此,那刘兄以后可有打算?”

    “这……小生目前却是还无什么打算。若是那余德在是来寻,也只有收拾行礼归去了!”刘峰说着,脸上也是不免流露出一丝丝无奈。

    见此,柳静姝本来准备开口想要让陈伯宗为自己表哥帮衬一二。但是还未开口就是听到陈伯宗说道“静姝,你先是出去。我有些事要于刘兄说!”

    闻言柳静姝也是只有收回要说的话,然后起身告辞之后便是出去了。

    看着柳静姝出了书房,叫狗子也是退了出去看着门口。陈伯宗这才是对眼前的刘峰说道“既然刘兄没有什么打算,是否考虑为本宫效力呢!”

    “啊!”当陈伯宗话一说完,刘峰惊恐的抬起头看向陈伯宗,然后有些慌乱的跑到书房中间对着陈伯宗跪下行礼道“小生见过太子殿下。”

    一听陈伯宗说出本宫两个字,刘峰在第一时间都是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耳朵出了什么问题!

    “你先起来,这里就我们两人,你不用多礼!”陈伯宗笑着让刘峰起来。而后也是站起身来走到刘峰的跟前将他搀扶起来,“本宫的身份你可不能与我说破啊!”

    “诺”刘峰连忙答应着。

    “既然你已经知道本宫身份,那么本宫所说之话自认为如何?”

    “这……殿下,小生一介寒人,又如何能够在殿下面前效力呢!”与陈伯宗所想不一样,原以为亮出身份就是能够将刘峰收入麾下。

    但是刘峰却是马上拒绝了,不过陈伯宗也不急而是再次说道“刘兄说笑了,为国效力又何来寒人一说呢。难到刘兄没有为国效力之心,为家族添荣之想?”

    陈伯宗可不是认为刘峰心中没有一个入朝为士的想法,可以说整个大陈有这个想法的人太多了。只不过他们缺的只是一个好的以及相对公平的渠道而已,而陈伯宗现在做的也只是为他提供一个渠道而已。

第129章 紫姑传说() 
最后刘峰还是答应了陈伯宗,答应以后为陈伯宗效力。陈伯宗也是给了他一个湖边学院教习的名头,也算是让刘峰有哦一个正式职位。不过现在湖边学院却是还没有建成,不过陈伯宗还是叫刘峰从太学出来。

    毕竟现在他在太学中也不是正式的学生,只能算是个旁听生而已!

    而当晚陈伯宗也是留在了陈府当中,这是第一次在宫外留宿也是第一次在陈府中过夜。

    所以高兴不以的柳静姝竟然是亲自下厨为陈伯宗烹饪了几个小菜,然后陈伯宗又是刘峰还有柳静姝两个弟弟一起同桌用膳。

    但是与柳静姝姐弟三人的相对轻松不一样,知道陈伯宗真实身份的刘峰此时坐在那里却是如坐针毡一样。毕竟这么短短的时间给他带来的震惊实在是太大了,原以为只会说某个世家的公子,现在却是突然变成了当今太子殿下。

    这让刘峰如何是能够快速的转变过来呢,他的感觉就像你突然有一天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吃饭一样。而且你明明知道他的身份,还有装出一副不知情的样子。这才让刘峰坐立不安的源头,他的变化也是让柳静姝发现了。

    便是问道“表兄,你怎么了?”

    “没事,没事。”被柳静姝问起,刘峰也只有是连连说没事。然后自顾自的去吃自己面前的东西,而柳静姝见此也是不去管他,只是一再给陈伯宗碗中添菜。

    看着自己这个表妹的样子刘峰心里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太子殿下不向她表露身份了,看着自己表妹刘峰心里也是不得不叹气。

    刘峰心中暗自叹气,这边将菜再次放入陈伯宗碗中的柳静姝。心中也是叹道“你要是不是太子殿下,就只是我的陈郎该多好啊!”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便是来到了大陈天嘉六年的正月十五日,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元宵节。

    不过呢在此刻这一天都是被叫做上元节,早在秦时就是存在了。而后到了汉武帝时候才是被武帝下令将正月十五日定为上元节。

    按照古俗所谓元节有三元,上元,中元,下元合成称三元。而所谓的上元节最初的时候乃是祭祀太一神的日子,不过后来这一天大多数都是吃元宵还有放灯猜灯谜。

    但是呢这些习俗现在是没有的,不过现在的人们也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节日活动的。这第一种活动是祠门祭户,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上筷子祭祀。

    就像现在整个东宫的门上都是被王采苓命人挂上了杨树枝,今天一早起来陈伯宗还没有起床就是听见了王采苓忙碌的身声音。如今东宫虽然还有这其他两人,但是那两个人现在都是台城陈伯宗母后沈皇后的宫中。自那日去了就是没有再回来了,对此陈伯宗也是无所谓反正在过几天也是见到了。

    对于他来说现在最重要是和王采苓将关系弄好,如果他和王采苓还是和一样那样。那之后的东宫恐怕是待不下去了,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是不将后宫理好,那么东宫虽小也是变成战场!

    陈伯宗一起来之后,便是看见了王采苓带着一群宫女正在祭蚕神。用白粥抹上油膏,然后放上祭桌,这样也叫白膏粥祭祀。

    见王采苓在忙着陈伯宗也是很是不要脸的凑了过来,不过他可不是祭祀的。而是对于祭祀桌上放着的那几个蚕非常感兴趣,要说现在这个时代的纺织技术已经是很先进了。后世经常所说的丝绸在这个时候也是很是常见的,就像现在每天穿的就是上好的丝绸衣服。

    丝绸对于中国来说它和儒家还有瓷器都是贯穿了整个古代史,汉时人们都是称中国为“丝国”这就是说明了丝绸的地位。而丝绸之路更是人所皆知的,不过随着这个时代的战争纷乱丝绸之路早就是停下了。虽然现在大城也是有着各国来到商人,但是比之以前室外太少了!

    看着手里的蚕想起了丝绸之路的陈伯宗又是突然起被他派往丰州还有广州百骑司密探,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进展没有?

    “殿下,你快把蚕放下了。”这时陈伯宗耳边响起了王采苓的声音,陈伯宗回头一看只见王采苓正一脸严肃的看着他。

    所以当下他只有说道“哦”,然后老老实实放下蚕然后老老实实的走到一边等候着王采苓忙完,等王采苓忙完了他们也是该出发了。

    今天是上元节也是建康诗会开幕的日子,他这个太子可不是不能缺席。

    眼看着时间已经不早了,但是现在王采苓他们还是进行第三项活动。那就是迎紫姑,所谓紫姑陈伯宗原先以为是一位他不知道神仙。但是王采苓却是和他说,相传紫姑是一名为大老婆嫉妒的小妾,经常被驱迫至厕所,猪圈等处做脏活,后于正月十五激愤而死。

    此后,人们每逢正月十五日晚,抬着一个假人,至厕所或猪圈边,迎接紫姑。人们对着假人祷告说:“你丈夫和大姑都不在了,请紫姑出来吧!”如果觉得抬着的假人重了,就表示紫姑出来了,便赶快设上酒果,卜问将来蚕桑之事。

    当然了这或许是民间传说是否真实存在就不一定了,但是这个祭祀却是不能缺的。陈伯宗也是觉得这个紫姑很是可伶,所以当祭祀紫姑的时候。陈伯宗也是一起跟着王采苓一起祭祀这位可伶的人儿,当然东宫之所以所祭祀紫姑当然不是祈求蚕桑之事。而是王采苓为了让紫姑庇佑东宫在以后都是能够顺顺利利的,其他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心中所求吧!

    上元节的习俗还很多,比如说打簇、相偷戏,做宜男蝉,打粪堆等等一些的活动。

    不过这些活动在东宫当然是不能一一进行了,一是东宫也不能如此二是时间也太够了。陈伯宗在祭祀完紫姑之后就是回去换衣服去了,不过王采苓却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宜男蝉挂在了身上。

    宜男是萱草的别名,孕妇若佩带此草,必生男儿,民间便用萱草做成蝉形,让孕妇佩带以乞求生子!

第130章 出发赴会() 
诗会开幕,陈伯宗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也一定是受人瞩目的。所以陈伯宗当然需要好好打扮一番了,按照陈伯宗的性格他现在是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能够站在人前的机会。

    所以待到王采苓祭祀活动已结束,陈伯宗就是命人给自己更衣。这次陈伯宗可不就是像以往一样穿着简单的太子府就是行了,而是换上了更加的繁杂的太子冠服。绿竹一个人当然是不行的,所以王采苓贴身宫女入画也是过来帮忙了!

    “太子妃可是更衣完毕?”陈伯宗问道。

    “换好了,殿下。娘娘在等着您呢!”入画笑着回答道。

    自陈伯宗与王采苓的关系慢慢改善,入画在东宫的地位也是求涨船高。隐隐与绿竹都是能够比肩了,当然了要超过绿竹是不可能的了。毕竟绿竹在东宫可是有品级的女官,小李子是太子内坊的典内而绿竹则是太子司闺!

    终于过了好一会儿,在还有入画的帮助下,陈伯宗也是将繁琐的太子冠服都是穿戴完毕。而这时外面的车架仪仗也都是准备好了,高升则是急匆匆的跑进来禀告说可以出发了。

    随后在一众内侍宫女的簇拥下,陈伯宗和王采苓都是上了车架,而绿竹与入画作为两人贴身宫女也都起一起坐上了马车。

    然后马车上陈伯宗对着外面的随意的说了句“高升,出发”,随后高升就是大声喊道“遵太子殿下令,出发!”

    随后浩浩荡荡的太子仪仗就是从东宫出发,由东宫正门东华门出东宫在横穿宫城装向宫城西北角的大夏门出宫城前往位于宫城北面的鸡笼山。

    而从大厦门出了宫城就是建康城的北市,因为地处建康城的北面。所以北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陈的一个国际贸易区了,虽然有些不贴切。但是事实却是这样的,因为只是隔着一道大江所以北面的周齐两国的商人更愿意将商品拿到北齐来发售。甚至与更为北方的草原上的突厥人还有契丹人都是将自己需要售出的东西拿到北市来卖,而如果事实来说在北市中更多的就是这些人了

    相比较来说哪些周齐两国的商人,更多则是一些小商人而已。他们更多会选择去南市,毕竟和哪些突厥还有契丹人比起来。他们也是文明社会的一员,当然不会与哪些异族混在一起了。而这些突厥还有契丹人所没够卖的无非就是一些马匹还有皮货什么的,所以北市也是建康最为庞大的马匹交易地。

    正因为所交易的都是些大型商品,也是让这北市跻身建康三市的第二大市坊,成为仅次与南市的市坊了。

    此刻的北市也是因为梅林诗会原因,变得更加热闹起来。整个市坊的街道上都是来来去去的人,这些人有来采买东西的,也有街上闲逛的也有急匆匆的赶着去鸡笼山上香客。当然也是更多的还是去鸡笼山看热闹的人,还有各式各样的小商贩穿梭在人群中叫卖着自己的商品。

    而在陈伯宗陈伯宗车架来到的时候,一队队建康府还有丹阳尹以及的军士就是大声叫喊着驱散着街上的行人,将他们通通赶到简单的两边。

    面对着士兵们的驱赶人们也只有敢怒不敢言,至于坐在车架上的陈伯宗对此也是当做没有看见,只要是不太过份就行了。

    因为准备仪仗还有梳洗打扮的原因,现在陈伯宗明显已经有些迟到。所以陈伯宗都是有些后悔自己做出的的决定,自己是不是太有这兴师动众了。

    不过转念一想陈伯宗又是觉得,自己身为太子当然不能提早去了了。不然还算什么领导,毕竟也是这个国家的继承人,得有派儿!

    但是陈伯宗看着车窗外哪些被士兵暴力驱散开的百姓还是心有不忍,所以就是对着车在喊到“曹山,你瞎了吗。去叫他们都给本宫小心点,不要伤着人!”

    骑着马跟在车架一边的曹山一听到陈伯宗马上就是拍马上前对着哪些还在驱赶百姓的士兵喊到“你们都小心点,不要伤了百姓。”

    可是或许因为人太多又或许哪些府兵并没有将曹山看在眼里,还是没有停下手上驱赶百姓的动作。这下曹山不干了,身为东宫禁卫的副将在东宫禁卫当中也是说一不二的,现在说话却是被几个兵卫府的府兵当做耳旁风,更何况还是太子殿下的命令呢!

    所以当即手一扬马鞭就是抽外那个用力推搡路边百姓的府兵身上,“给老子住手,你没有听到太子殿下的命令不要伤着人吗!”

    那抽的府兵顿时脸上一阵呲牙勒嘴然后愤怒的转过头来,不过在看见骑在马上的曹山之后却是不敢发作“属下明白了,明白了!”

    “都小心着点,殿下有令,不可伤民!”那府兵看来是个小头所以当下对着自己的手下的人大声吼着,然后一个个极力的维持着秩序。

    今天这是陈伯宗自从被封为太子以后,第一次这么兴师动众的出行,所以陈伯宗也不想太过于扰民所以就是当即命令快速通过。

    而在街道两旁的人群也都是安静等待着仪仗徐徐眼前通过,不过与大多数周围人群有些不同的是。在人群有几个很明显就是异域打扮的人,这时也是混迹在人群中而且一路跟随着仪仗。不仅如此在街道的这一边也是有人总是在故意贴近车架,但是慑与车架两边装备精良的东宫禁卫还有东宫而不敢靠的太近!

    至于这些坐在车内的陈伯宗都是一无所知的,此刻的他坐在车内只是闭目养神一边还不停在默念着什么。不过声音实在太小就是坐在他旁边的王采苓也是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更不要说坐在对面的绿竹与入画了。

    三人都是疑惑看着陈伯宗,但是陈伯宗却是还是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陈伯宗也没有在念些,只是在准备一下等会之上他要做出来的诗而已!

    早在昨天晚上他就是从张成那里知道了今天这个所谓诗会的所要比的诗题了,所以早就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了。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陈伯宗的解释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总的来说这陈伯宗来参加诗会,完全就是为了出风头而来的。不然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的摆出太子仪仗,所以为了万无一失陈伯宗当然是要提前做准备了。

    而诗会的诗题,不好意思这是陈伯宗老丈人出的。虽然不是王固直接透露给他的,而是净卫司安排在王固家的内线通知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分别呢!

    但是通过这一次提前知晓诗会题目,陈伯宗对于张成又是多了一分看重。并且还发现自己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一直以来陈伯宗都喜欢将要做的事都是事无巨细的安排清除。然后才是找合适的人去办,这无疑是增加了他自己的工作量也让一些很是有能力的人不被发现。

    而这个张成就是其中之一,原本陈伯宗因为自己的有些格式化的想法。认为净卫司就只能有太监组成就好了,但是他忘了宫女也是一股力量。

    而张成想到了,这次诗会的题目就是王家的一个侍女送出来的。毕竟太监有些地方是不可能出现的,比如朝廷大员的家里。而这些地方也是陈伯宗最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但是内侍只有皇帝还有皇室王爷才是能够使用的。

    所以陈伯宗说张成是一个被埋没的人!

第131章 热闹非凡的鸡笼山() 
其实所谓的天公作美也不过如此了,虽然说自正月以来建康城就是再没有下过雪。但是这几天来却是有着雨的,虽不大但是却是一会下一会儿停让人不胜其烦。

    可以当陈伯宗今天晚上一起来,一看却是看到外面很难的晴空万里。

    这样的好天气,再加上今天又是上元节又是诗会。所以建康城北边的鸡笼山上此刻也是热闹非凡。这样的好天气,且又赶上正是正月十五,许多的香客还有善男善女们都是前往鸡笼山,整个鸡笼山此刻都是人身鼎沸的。

    而鸡笼山最初应该是鸡鸣山的,不过因为前齐武帝到钟山射雉至此闻鸡鸣,故鸡笼山又改称鸡鸣山。不过最让鸡笼山饱受追捧的是,在这鸡笼山下的史学馆和文学馆还有同泰寺的存在。

    正因为这三个地方的存在,让鸡笼山成为了整个南国文化科学加之宗教的真正中心!每年都是有着无数的文人墨客,还有信徒香客慕名而来。

    而每年鸡笼山举办诗会的时候,也是整个鸡笼山最为人声鼎沸最为热闹非凡的一天了。这一天与建康城中文人骚客还有众多的书生士子来说可谓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也不为过。

    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在鸡笼山下梅林举办的梅林诗会都是一场文人的盛宴!只要心中有些抱负的文人都是会来附庸风雅一番,同时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以期望一朝成名,步入殿阁。

    往年梅林诗会都是有山下的文学馆来主持举办的,但是今年却是与往年不同。早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就是不知道从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