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资本家-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牙大队的士兵将盖住大炮的毡布掀开,一架造型粗犷的大炮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为了运输方便,大炮的两边还装有轮子。

虎牙大队已经在校场对面的山上设立了一大堆靶子,从山脚到山顶,一共搭建了五座房子当靶子。

士兵们将大炮对准对面的靶子,将大炮两边的轮子拆掉,在大炮的四周安上筑锄。

叶景向在场的人说道:“陛下,各位同僚,等会的动静可能大些,你们可千万要镇静哦!”

群臣腹诽,今天心都被你搞得麻木了,还有什么镇静不镇静的,难道还有什么事情能震动我们麻木的心不成。

看见群臣把自己的话当成耳边风,叶景只是笑了笑,向虎牙大队的士兵打招呼,让他们演示大炮的威力。

一个测定方位的士兵出列,拿出一个和罗盘差不多的仪器,用双筒望远镜观看了一阵远处山脚的靶子,向两个炮手命令:“坐标:32,65;角度:29,装四分之三药型烧夷弹,十秒速装,放!”

两个炮手在测位士兵的命令下,迅速的挑选出一枚纺锤状炮弹,打开大炮后面的炮室,将炮弹装了进去。

“轰!”

炮手一拉炮栓,大炮轰然发射,巨大的后坐力将大炮震得往后退,若不是事先安装了筑锄,恐怕大炮会被后坐力弄翻。

随着大炮的响声,山脚下的靶子轰然倒塌,燃起熊熊大火。

大炮的威力太大,在观礼台上面的人们都能微微感受到一点震动。

群臣原以为自己的心智已经被磨练得够坚定了,可是面对这种大炮的射程和威力,他们的小心肝依旧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这玩意,太厉害了。以前他们见过的那些大炮,在这玩意面前那就是一个笑话,根本不值一哂。

“坐标:41,73;角度:34,装全药型破甲弹,十秒速装,放!”

还不等在场的人反应过来,测位的士兵再次下令,两个装弹的士兵挑选了一颗炮弹,再次击发大炮。

“轰!”

第二座房子是使用大青砖码成的,随着炮声响起,房子的墙面被穿甲弹穿透,炮弹在进入房子里面之后,轰然爆炸,一座大青砖码成的房子轰然倒塌。

群臣再次震撼,有些见识的武将心中感慨,有了这玩意,城墙这东西以后还有用吗?直接一颗炮弹打进墙里再爆炸,再厚再坚固的城墙也不顶事啊!

接下来的三个目标分别使用全装药开花弹、全装药震撼弹、加装四分之一药远程弹,每颗炮弹都击中了目标,简直是弹无虚发,精准度无与伦比。

今天的武器演示可谓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上至皇帝,下至群臣,没有人不竖起大拇哥叫好了,一群人激动地恐怕今晚上得失眠了。

熟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今天的表演,远洋铁厂的工人、技师们可足足忙了大半年。

今天的表演,表演者本身只有一点微末功劳,远洋铁厂的工人技师也只有一小半功劳,最大的功劳应给是叶思文的。

远洋铁厂所有参加研制这些武器的人都知道,如果没有叶思文改进炼钢的方法,远洋铁厂根本找不到制作马刀、枪械、大炮的合适材料。

如果没有叶思文提供的铣床和车床等机床图纸,就是远洋铁厂炼出来的钢再好,也做不出来这些精密的器械。

如果没有叶思文提供各种枪械的图纸,即使远洋铁厂的工人技师再奋斗十年,也不能取得这些成绩。

所以,叶思文现在在远洋铁厂几乎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其实,在叶思文心里,这些玩意简直就不值一提。也不看看别人是学什么专业的,国防科技大学毕业的物理化学双料博士,别说这些二战时期的武器装备了,要是工具和材料合适,就是造一架飞机,在理论上也是行得通的。

最惊心动魄的大炮表演完成,观众们都感觉自己像经历过天人大战一般,纷纷感觉自己累了,他们心里都在思量,有了这些大杀器,是不是大明朝就能无敌于天下了呢?许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了,有此等利器,何愁天下不平?

不过他们还有两点没有考虑到,第一就是这些大杀器的价值,武器再好,也要一起使用才能显现出威力,总不能用一杆枪去对付一百个敌人吧!要用虎式步枪装备一支队伍,那得需要多少银子啊?而大明朝现在的财政,对于这些武器,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万事万物以人为本,就算你有最先进的武器,没有人会操作,也是白搭。而大明朝的军队,要学会用这些大杀器,恐怕还需要花大力气培养。那样又需要多少钱呢?

其实终归一点,就是大明朝现在没有钱来搞这些幺蛾子。

在场唯一想到这一点的就是朱由检,他向叶景问道:“叶爱卿,这大炮需要多少银子一门?”

“回禀陛下,大炮的成本是一万五千两银子一门!炮弹一百两银子一颗。”叶景回答道,这些价格都是造价的一倍,叶景父子俩都是商人,他们可没有损己利人的习惯,即使对方是皇帝也不行。

“这么贵啊!”朱由检郁闷的说。

叶景又道:“启禀陛下,这已经是成本价了。哦!这种大炮还没有名字呢?还望陛下为其命名。”

“烧钱!”二字差点从朱由检的嘴里脱口而出,不过他忍住了,朱由检知道,好东西就是贵。他想了想,道:“就叫神威大将军炮吧!”

“谢陛下赐名!”叶景笑着感谢,又从衣袖中拿出一张清单递给朱由检,道:“陛下,这是微臣献给陛下的礼物,请陛下查收。”

礼单上面礼物分别是,新式马刀九十九把。叶氏神机、叶氏迅雷各五支,两种枪通用的子弹一千发。惊天雷一百颗。左轮手枪二支,子弹两千发。神威大将军炮一门,各类炮弹十枚,总计五十枚炮弹。

这份礼物可不轻,简直将近五万两银子。叶景上任一天不到,连俸禄都还没有领呢!就给皇帝送了这么大一份礼物,这让朱由检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朱由检将礼单放到一边,向叶景问道:“叶爱卿,这些武器都是由你制造的吗?”

叶景说:“回禀陛下,这些武器只是由微臣设计,具体的制造是交给远洋铁厂生产的。”

“远洋铁厂!”朱由检念叨了一声,似乎有些熟悉,转念一想,叶思文名下不是有一家商号叫远洋商号吗?

“叶爱卿,你过来一下。”朱由检向叶思文招了招手。

叶思文走进圣驾,见礼,问道:“不知陛下招微臣来有什么事情?”

“远洋商号名下的远洋铁厂是你名下的产业?”朱由检问道。

叶思文知道瞒不过,硬着头皮答道:“以前是,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了,微臣自从出仕以来,就和远洋商号没有关系了,现在远洋商号已经由别人打理了。”

朱由检发现不能在叶思文这里捞到便宜,只好点了点头,道:“你们父子俩都是好样的,不过朕的确不知道该用什么好东西来赏赐你们。”

“微臣只为陛下效忠,不求任何赏赐!”叶景和叶思文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叶景父子俩的表现让朱由检很满意,他虽然没什么好处给叶景父子,不过话还是有几句的。朱由检高度赞扬了叶景的专研精神和报国热情,号召群臣向叶景学习。

朱由检命人接收了叶景献上来的武器,摆驾回宫,他需要回去仔细的考虑一下,是否给大明的军队装备上这些武器。

“唉!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造出来好东西没人买得起!”回到家中,叶思文便开始长吁短叹,朱由检今天的表现令他很失望,生意估计要黄,可惜了那么多武器。

面对叶思文的瞎抱怨,叶景只是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这小子,做生意的眼光还没有马欣惠这个女孩子高。

看着叶景笑自己,叶思文问道:“爹,难道你有不一样的看法?”

“呵呵……”叶景笑道,“你这孩子,也忒心急,你提供的那些武器虽然威力巨大,可是价钱也不低啊!成批量购买的话,总得给买主一点考虑的时间吧!而且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陛下怎么好意思开口?”

“爹的意思是,陛下对这些武器有意思?”叶思文眼睛一亮,如同见了曙光。

叶景点点头,说:“如果不出为父所料,最迟后天下午,陛下就会召我们两人进宫商议此事。”

对于叶景的商业眼光,叶思文是很放心的,他说的话,十有**都能应验。

第二天一早,父子俩来到新建的海事衙门。叶景还没有正式任职的时候,海事衙门的事物一直是程国祥和叶思文负责,现在叶景来了,程国祥和叶思文自然唯叶景马首是瞻。

叶思文已经开始有序的向手下的人交接工作了,等工作交接完,叶思文便会向皇帝告假辞行,回家娶媳妇去也。

叶景梅开二度,爆发出来工作能力无人能及,只用了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就从程国祥手里接收了海事衙门的筹建工作,程国祥则被他派去吏部挑选五个通商口岸市舶司衙门的一干官员。

不出叶景所料,心急的朱由检并没有等到明天,下午就把叶景父子俩召进宫,商议购买武器的事宜。

双方本着友好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展开了谈判。朱由检开出的条件是,海事衙门正式成立、通商口岸正式开通之后,用日照市舶司十年的关税换取五千支叶氏神机、五千支叶氏迅雷、一百支左轮手枪、十万颗惊天雷、十门神威大将军炮,另外免除远洋商号五年的关税,用来换取这些武器的弹药。

听了朱由检提出来的条件,叶思文惊呆了,这朱由检很有当奸商的潜能啊!用看不见的利益换取看得见的物资,亏他想得出来。

虽然这买卖有些亏本,可是叶景父子俩却不得不签订下来,谁让他们的下家是当今的皇帝陛下呢!这位爷还算是客气的了,要是换了别人,指不定会开出多么苛刻的条件呢!这也是叶景父子俩把价格抬高一倍的原因,早就防着呢!论奸商,谁能比得过叶景父子呢?

走出皇宫,叶思文郁闷的仰天长叹:“世界上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造出来的好东西有人买了,可是卖家却收不到现钱,十年啊!尼玛真坑爹!”

叶景在一旁无奈的摇了摇头,拍着叶思文的肩膀,说:“你就知足吧!”

叶思文郁闷的回到唐府,进了大门,只见唐婉儿正在等他。唐婉儿一见叶思文,立刻大喊道:“表哥,你看谁来了。”

叶思文正郁闷呢,有气无力的问道:“谁来了?”

唐婉儿让开身子,一个皮肤微黑、面容姣好、身材火辣、穿着淡蓝色衣衫的女孩子出现在叶思文的眼前,不是女海盗宋娇又是谁?

第二十六章、又是大功一件

叶思文一看是宋娇,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高兴的问道:“娇娇,你怎么来了?”

虽然宋娇是个热情大方的女海盗,可是在长辈们面前,还是有些放不开。她只是对叶思文淡淡的笑了笑,没有理会叶思文的问题,先在唐婉儿的引见下拜见了长辈叶景。

“小女子宋娇,见过叶伯父!”宋娇向叶景行了一个万福,她的动作略微显得有些生疏,明显是临时抱佛脚的结果。

虽然不认识宋娇,可是叶景是何等人物?他看看有些兴奋的叶思文,就知道是儿子惹下的风流债找上门了,也不多说什么,呵呵一笑,向宋娇虚扶一下,道:“贤侄女不必多礼,你们先聊,老夫还有些公务要处理,就不打扰你们了。”

叶景走后,几个年轻人都放松了下来。

叶思文上下打量宋娇一番,发觉宋娇比几个月前黑了、瘦了,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苦头。

“这才多久啊!你怎么变得又黑又瘦了啊?”叶思文怜惜的问道。

没有了长辈在场,宋娇又恢复了女海盗的本来面目,摆摆手,大大咧咧的说:“哎呀,别提了,都是被那个死洋鬼子害的,那家伙简直就是一个疯子,天天把兄弟们拉出去训练,真是受够了,这不,我只好借着给你送信的名目逃了出来。”

不待叶思文说话,宋娇又歪着头向叶思文问道:“怎么,我变黑了,变瘦了,你就不喜欢我了?”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宋娇一脸促狭,一双大眼睛眨呀眨的,煞是好看。

“远洋水师不是你老爹在管事吗?他也跟着库福尔闹腾?”叶思文根本就不回答宋娇的问题,而是巧妙的岔开了话题。

对于女人提出来的尖锐问题,叶思文历来都本着躲得过就躲,躲不过就敷衍,敷衍不行就岔开话题的基本原则。这一招对唐婉儿和马欣惠都非常有效,屡试不爽,不知道宋娇会不会中招。

“别提我老爹了,他现在整个一个甩手掌柜,就管管物资供应什么的,训练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库福尔那个疯子。”宋娇果然中招,不再追问。

“嗯!不错,这库福尔挺敬业的。”叶思文点头称是。

“好了,你们两个,不要一见面就聊个不停,要聊天,也要到屋子里聊才是嘛!站在外面算什么事情。”

见自己的未婚夫和另外一个女人聊得很开心,完全把自己撇在一边,唐婉儿心中多少有些不快,于是她毫不犹豫的上前,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唐婉儿一提醒,叶思文才发觉他们还在院子里站着呢!连忙把宋娇请进了大厅。

宋娇此次来的确是来给叶思文送信的,叶思文上次写信给宋海龙,让宋海龙把远洋水师一分为二,准备拿出一半来接受朝廷招安的事情已经办妥了。现在宋海龙正带着十艘战舰、二十艘黄鹞快船在天津卫附近游弋,等着叶思文送去招安状呢!

这可是大事,是叶思文在朝中安插人员的第一步计划,也是给老爷子添政绩的东西,马虎不得。看完宋海龙的信,叶思文让唐婉儿帮忙安顿好宋娇,自己则带着宋海龙的信找到了父亲叶景。

叶思文亲手把宋海龙的信递到了叶景的手上,宋海龙的信一共有三页。不过最后一页叶思文没有好意思拿给叶景,因为最后一页是宋海龙托付叶思文照顾宋娇,并且嘱咐叶思文尽快把宋娇收房的事情。信总共才三页,宋海龙就用了一页来嘱咐这件事,足以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叶景看了宋海龙的信,抚掌大笑,道:“文儿,这信来得太及时了,你说,这是不是你安排的?”

“一切都逃不过父亲的火眼金睛啊!”叶思文先感慨了一声,这才老实的回答,“他们原本是海盗,后来被我们远洋商号收编了。由于这次事情紧急,孩儿便直接将他们从远洋水师分割出来,拿出来帮父亲组建海事衙门下辖的水师。”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只要向陛下讨一张招安状,就可以得到一支人员齐备,装备完善的水师。”叶景一脸的喜气,只要能把这件事办成了,他在朝中的地位就算彻底稳固了。

叶思文颔首,道:“是的,他们现在已经在天津卫附近了。”

“我现在就把折子准备好,明天一早递进宫里。”叶景有些迫不及待了。

叶景一共准备了两份奏折,一份是他自己对招安海盗的看法,他认为海盗中也不乏忠心为国之人,只要控制得当,同样可以成为国之利刃。最重要的是,招安海盗可以让海事衙门下辖的水师尽快发挥作用,也可以让朝廷节省一笔不菲的开支。

另一份是叶景替宋海龙写的降表,降表里面,宋海龙简直就是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误入荒原的迷途羔羊。

降表的前半段,叶景用宋海龙的口吻讲述了当海盗不得已的苦衷,乞求皇帝陛下收下他这只迷途的羔羊。后半段不断的向朝廷表忠心,说什么自己虽身为海盗,实则心向朝廷,麾下弟兄盼慕圣恩已久,此次听说陛下开海禁需要组建水师,立马前来效忠云云。

要是让粗犷豪爽的宋海龙看见这份降表,他只会说两个字“我呸!”,他愿意来当官,那是看在未来女婿叶思文的面子上,要不谁知道你崇祯皇帝是老几啊!

再说了,朝廷的官能有在远洋商号当水师管带来得爽快?当官的俸禄能有远洋商号的工钱多?当官能如同在远洋商号做事那般来得爽快自由?

说句实话,在远洋商号干,不仅钱挣得多,最重要的是自由,没有任务的时候,尽管玩。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叶景将降表连同阐述自己观点的奏折递了上去。

朱由检翻阅了一下降表,立刻拍案大喜,自己刚想要组建水师,立马就有成建制的海盗送上了降表,这开海禁还真是上顺天命,下应民心啊!看来开海禁真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兴奋的朱由检根本没有思考为什么降表会由叶景递上来,他也不会想到,在他看来上“顺天命,下应民心”的事情全部出自叶家父子的手笔,包括这份情真意切的降表。朱由检还真以为是自己的英明神武感化了宋海龙,让这头黄海蛟龙迷途知返了呢。

朱由检让王承恩把降表和叶景的奏折当着众位大臣的面读了一遍,群臣听得一愣一愣的,天下有这么巧的事情?还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群臣并没有考虑太多招降海盗的事情,毕竟招安海盗、土匪都是朝廷经常会干的事情。他们现在心里羡慕叶景羡慕得发慌,这才上任几天啊!功劳一件接一件,先是敬献新式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