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鼎1894-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并论。

    这个时代,经历过清末憋屈的有志少年往往早慧。十来岁即能放眼家国天下,民族兴衰,当真不是和平年代的人所能想象。

    厚厚的双层防弹玻璃窗隔绝外面寒气的侵袭,也让单调枯燥的轮轨碰撞声变得不那么刺耳,催眠效果却更加。

    顾维钧脑袋里刮风似的转悠着各种念头,思来想去也无法从了解到的消息中。找出杨子炎这么一号人物。但昨晚上准岳父唐绍仪的耳提面命却让他始终存着一份警醒:“严格遵照其命令行事,不要自作主张。”

    连唐部长都看不透猜不出的人物。绝非等闲。

    事情也果然如开始所料。使团从京城出发开始,一直到出了山海关。正使阁下都没有露面,也不发表什么命令。跑到哈尔滨的时候,却突然挨个把人叫过去谈话。具体谈的什么内容,每个人都对外保密。

    顾维钧是最后一个被叫到的,偏偏他又是被意外任命的副手,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在他的眼中,杨浩实在是太过神秘的一个人。没有来历,没有故事,仿佛凭空冒出来,却能够受到元首阁下的完全信任,更能让老一辈的资深大员们讳莫如深。

    他到底是个什么人?为什么能够获准主持这样重大的事务。

    最关键的是,他老是用那种诡异的眼神打量自己,算怎么回事啊!

    顾维钧强忍吐槽的**,尽量克制自己不会表现出失礼的举动,不过那绷紧的唇线毫无遮掩的表露出内心的丝丝不悦。

    “终究还是个没经过风浪的年轻人啊!”

    杨浩稍稍的得意一把,颇有欺负了历史名人的快…感。。。。。。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恶趣味了!

    他稍微调整了下姿势,两手交叉放在桌面上,面带淡淡的微笑,说道:“介不介意问你一个私人问题?”

    顾维钧一愣,怎么会一上来问毫不相干的东西?难道不应该是从他对外交事务的看法,又或者此次出使的想法下手吗?

    “或许是另外一种独特的考察手段吧。”

    顾维钧干脆把杨浩当成是一位元首阁下的心腹骨干,又或者是秘密发展青年精英力量的代表………青年会和“华兴会”的存在,如今在上层耳目当中不算绝密。顾维钧的老爹是交通银行的总经理,准岳父是外交部长,这点消息还是能够打听得到的。同时。他也早早进入发展人员的视野,并在北洋大学时期就成了预备会员。

    在美国见识过更古怪的仪式,顾维钧没有多想,慎重的点下头。

    杨浩露出少许古怪的笑容,问道:“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你们都不喜欢家里给定下的亲事呢?仅仅因为那是包办婚姻?之前两人没有感情培养过程?还是嫌弃他们裹小脚?又或者觉得他们见识太浅薄,只知道相夫教子,没有新潮时尚的品味和情…趣?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果然是不能再私人的问题了啊。。。。。。。!”

    顾维钧有十足的吐槽念头,并感到些微的难堪。

    没错,他也是对方话里“休妻”大军中的一员。就在不久之前,他提出要跟十三岁定亲、十六岁订婚的前妻提出离婚。不只是因为他正在跟唐绍仪部长家的千金谈恋爱。从一开始他就不满意那桩婚事。

    16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十八岁修满学分后,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前国务卿约翰穆尔,仅仅两年多拿到博士学位。去年归国进入外交部。这妥妥的是一个天才学霸的成长史。

    再加上小伙儿长得一表人才,从小受到父亲严格教育,风度气质中西合璧卓然不群,立即成为京城各家大佬青眼的目标,更被唐部长家的千金近水楼台先得月,给早早盯上并勇敢追求。

    生命中第一次自主爱情忽然降临,年轻的小顾立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很快就下定决心。要与完全没有感情基础,也没生活在一起的前妻离婚。

    这里不得不说下新朝的婚姻制度。因为与前清新旧交替,中间没发生多大的战争波折。一些传统的顽固政策也一时间得不到完全的改观。

    在婚姻方面,政府鼓励一夫一妻制,但并没完全限定纳妾,只是明确了妾的平等合法公民地位,不但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再受正妻的凌辱打骂。更有分家产和亲自抚养子女后代的权利。

    对于千百年的旧规矩而言,这已经是莫大的进步。

    同时还对政府公务员提出相应限制。不得随意休妻再娶,更不得在纳妾方面闹出纠纷。否则将作为污点记录在案,严重影响其升迁进步。

    从现实来说,是有相当程度的进步作用。但也因为保留了对之前那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认可,让整整一代青少年深受其害,切齿痛恨。于是也不知道处于逆反心理还是报复社会,这帮子十几二十来岁的小年轻一旦学业有成,不管入职工作还是出外留洋的,几乎个个儿要跟前妻离异。

    时下,成千上万青年俊才的离婚官司闹得全国上下不得安宁,保守念旧的老夫子们气的吐血,不少人挥舞拐棍家法喊打喊杀,却都无法落到实处。没奈何啊,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当家长的都没权利处置,那会犯国法的!

    倘若那些被离婚的小姐闺秀们,仍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闺碧玉,大概只能憋屈的遵循三从四德,郁郁无奈的接受现实。

    可不凑巧的,从一开始,杨海心高调插手北洋大学的建设,硬是立下第一座公立女子学院。更在1900年建国之后,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家适龄小姐太太都得去学校进修。

    到了现在,几乎整个中国上层家庭的年轻女子,全部受过时间长短不一的高等普及教育。即便不能达到专门大学生的水准,却也没有几个再是那种对新潮时尚一无所知的守旧妇女。

    更有甚者,她们从一开始接触杨海心散布的现代时尚理念,又有地位超然的她率先垂范,作为榜样、旗帜、后台引领风潮,全国乃至波及到世界范围内的妇女解放运动提前几十年展开。

    如今,不少政府机构和公司企业里面,都开始有穿着职业装的年轻女子工作,虽然大多数保守的老夫子、老爷们不住的嘟囔不成体统,却也无可奈何。法律规定,女子享有平等的工作权利,他们反对无效!

    如此一来,那些二十岁上下的女子们除了留着小脚没法改变以外,绝对不存在什么不解时尚的短处让人拿捏。而就那点儿的短处,如今也正在被新开发的矫正鞋样辅助解决。

    一双脚的差距,除了不能跟他们一起翩翩起舞之外,当真成了什么十恶不赦之罪?还是这一代人的毛病,全都跟本世界那些大人物一样,不是萝莉控(国府果党系)就是结婚狂。

    谁要是没娶过四个老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民国风云人物。

    杨浩原以为经过一番折腾,不会出现民国那种以休妻、喜新厌旧、*为时尚的变态风气。但现在看来,貌似毛病依然不小啊!

    顾维钧既然成为休妻大军中的一员,自然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如此直接的被人逼问,还是出乎他预料之外。一时间,有些语塞。

    几个理由都被杨浩列出来了,他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同时把责任背到自己头上来吗?

    当然不会。

    到底是未来成名天下的外交奇才,只是短暂的窘迫之后,顾维钧迅速组织言辞,婉转自辩:“国家鼓励自由恋爱,对于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婚姻并不提倡。再者,女方也不再因为离异而受到舆论压力,可以有机会寻求自己满意的对象。在彼此双方都能接受的情况下,和平分手,反而能让彼此拥有更恰当的选择。”

    杨浩嘴巴不由一歪,心说合着从一开始,老子好心办了坏事啊!

    哦,如果不是早早提倡女子接受开明教育,你们这帮厮休妻再娶,或者会被人骂没良心、喜新厌旧。好么,现在大家都是文化人、新式人了,那就应该更能接受现实,勇敢去追求自己满意的幸福?

    这倒好,一帮男同胞都有了更加光明正大的结构去搞婚外恋,女人们却终究因为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约束,无可奈何的看着他们扬长而去。所谓的自由恋爱,她们哪有那么容易打破千百年形成的封建枷锁啊!

    无形之中,杨浩和杨海心成了帮凶。

    心里头一阵腻歪,杨浩果断转换下一个话题,带着少许的难为恶意问:“好吧。我们来谈谈工作问题。有关这一次出使的目的,你大概了解了吧?”

    顾维钧悄悄松了口气,精神一振,目光闪亮起来,用力点头:“知道,我们要挑起沙俄的怒火,让他们主动制造摩擦和纷争,为国会赢得名正言顺反击的借口。”

    这机敏程度。。。。。。杨浩只有竖大拇指的份儿。人家天生吃这碗饭的能耐,没得比。

    赞许的微微颔首,杨浩露出满意的笑容:“非常不错。既然你已经了解任务,接下来火车到达瑷珲的时候,就由你来负责激怒那里的俄国人。你应该知道,这个地方的历史意义。”

    “瑷珲条约!”顾维钧眼神锋利,跳动着火焰。“元首说过,满清曾经在那里签订了一个让我们失去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不平等条约!十年前,我们建国的时候,他们还试图挑起争端制造麻烦!如果不是元首早有准备,不知道有多少国民会惨遭屠戮!哼,这一次,他们大概是想趁着中东铁路通车的庆典,进一步试探我们的决心!”

    杨浩收起笑容,郑重的道:“政府之所以把修建中东铁路的时间拖到现在,又让我们顺路参加通车庆祝仪式,便是要精确把握开战的时机!如何在不会造成民众伤亡的前提下,尽量撩拨沙俄的狂妄,就看你的表现了!”

    顾维钧霍然起身,掷地有声的道:“绝不辜负元首期望!”

第五六八章 海兰泡事件(一)() 
瑷珲,与离着不远的海兰泡、隔江相望的江东三十六屯,共同组成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难以愈合的伤口………庚子俄难!

    本世界1900年的7月,有超过七千之数的无辜中国平民被残酷虐杀!行凶者,正是贪婪凶狠的北方侵略者沙皇俄国。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日的和平合作不代表可以漠视曾经的仇恨。被强加于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和种种惨无人道的杀戮,终有一天会全部清算。

    在乙位面的1909年3月,杨浩和他的专列带着一身的风尘远道而来,名义上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铁路通车仪式。可顾维钧和一众随员们却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那弥漫在神秘青年周围浓烈的杀机!

    火车到站的汽笛声高亢悠扬,杨浩掸了掸圆边礼帽戴在头上,面带幽冷的微笑,淡淡说了声:“好戏即将开场,让我们先从沙俄毛子那里收点利息。出发。”

    众星捧月之下,迈开大长腿不疾不徐下了专列。

    按照沙俄方面的要求,完全遵循其浓烈俄国文化气息建造的车站轩敞高大,主体以成块的石头和钢筋混凝土构成,不但能够经受住东北天寒地冻酷烈气候的考验,足可屹立百年而不倒,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立刻转入成为坚固的堡垒,抗住重炮轰击完全不成问题。

    顾维钧没有参与过中东铁路修建的事务,年轻人心中充满大中华强盛无敌的自豪感。突然发现在自己的国土上,居然出现这么一座重要建筑,立即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脸皮顿时绷紧,目光变得极其严肃。

    “哼!当初那些人是怎么想的?我们根本都不需要对沙俄有任何的让步,能够让他们借道路过已经足够宽容,怎么还照着他们要求建造这些。。。。。。。”

    忍不住,就要说。年轻气盛热情高涨,眼里揉不得沙子。

    杨浩把真皮手套轻轻一拍,呵呵笑道:“要钓大鱼,当然得舍得下香饵。比起收回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远大目标,暂时向敌人虚与委蛇,并无不妥。你们以后办外交。也不能总是仗着国家实力强横,就直来直去跟人家硬碰硬吧?”

    顾维钧脸皮微微发窘,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他学的就是法学和外交,如今做得又是外交工作,还有个当部长的老资格外交高手随时请教。哪里会不懂得其中的玄奥?

    更别提,他父亲就是当师爷的,从小跟着耳濡目染,深知在做事的时候都要讲求一个圆融。哪怕你有着泰山压顶的能力,也要尽量四两拨千斤来悄然做成。大多数时候,都要刚柔并济,方得至道。

    今日之中华乃天下列强眼里的劲敌,乃是挑战整个西方文明的霸者。在国际事务中,明里暗里都要受到全方位的敌对与掣肘。

    倘若中国往外走出的每一步路,都大鸣大放搞得锣鼓喧天。只怕不等脚步迈出,就要招惹来一大堆下绊子使坏的。

    如若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对抗无数敌人合伙算计,恐怕用不了几回,就得精疲力尽。更别提,那样一来的成本之高。也不是国家民族可以承受的。

    以中东路修建的合作,暗中算计沙俄毛子。图谋收回被不平等条约强行霸占的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么大的计划不仅仅代表着天文数字的利益。国家尊严的挽回,更是中国理顺完内部事务,开始向着称霸世界打响第一枪!

    如若不能做到小心谨慎、万无一失,只怕从一开始就要失败。

    威胁到西方文明的任何行动,都会招来群起围攻。不管欧洲列强怎么不待见沙俄,他们终究是有着血缘亲戚关系的,更加都是白人和同一个宗教体系下的伙伴。关键时刻,必然再次联手。

    杨浩点到为止,沿着警备森严的专列站台缓步前行,随口给身后的一票青年上课:“当初修建中东路,沙俄提出的条件跟列强殖民没什么两样。不但要求勘探沿途地质环境,更要求铁路两边一定距离内的资源开发。如此无礼的条件,被我们断然拒绝。之后,便是长达三年的扯皮。”

    顾维钧等人开动脑筋,努力从记忆中搜寻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事发生在十年前,他们当时不过是十岁上下小孩子,大清国也还没有灭亡,是在杨浩的暗中主持下,由李鸿章出面跟沙俄扯皮交手。

    与本世界历史不同,乙位面的李中堂因为杨浩的崛起,一连串对列强海陆进攻的胜利,及早建立起亚洲霸权,清廷更是被一路逐出跑到了西安。

    于是,在先进战列舰壮行之下,老奸巨猾的中堂大人从访美开始,一路不断积累声望气势,到了莫斯科的时候,已然是浑身挂满各国勋章和厚望,欧洲列强各国的国王、大臣们纷纷背书,并派出最得体的人手随行。

    狂妄浅薄志大才疏的尼古拉二世一看那架势,根本兴不起任何的欺凌压榨勇气。如此也就没有机会忽悠哄骗老李去签什么密约。

    那之后的中国外交因为主权的不清晰,沙俄与西狩的慈禧太后谈判,结果无效,新政府不搭理他们。逼急眼了,沙俄在1899年企图制造冲突事件,但刚刚起头,就被早做防范的边疆军团迎头痛击狠狠打下去!

    新政府从1895年的东北大开发大移民开始,到1900年正式建国,五年时间里疯狂往北大造铁路,一直伸展到依兰(佳木斯)、桦川才暂时刹住。

    边疆建设兵团更是早早跟着一路扩充,沿途洒下足可容纳千百万移民的据点,最后以多达二十万军民的庞大开发团队立足于此,战天斗地!

    这便是乙位面版本的北大荒。

    随后几年里,国内北方各省大量失地农民纷纷北上。沿途充实各个安置点,并一直千里跋涉到以哈尔滨为中心,往黑龙江各个边界地带延伸出去的新城前进。

    至此,沙俄毛子发现再不想办法,他们的“黄俄罗斯”大计行将流产!

    无奈之下。尼古拉二世再次派人与中国谈判。这一次,他们不敢把条件喊得那么离谱,仅仅是咬定了铁路所有权和通行权。

    中国政府这边也早已完成全盘计划的拟定,由元首特别代表袁世凯(没看错,就是那家伙)出面,展开长达两年的扯皮。最终。双方签订一个你情我愿的合作协议。

    由沙俄方面出全部的资金,中国铁道建设集团负责线路规划和勘探设计施工,一应使用的铁轨机车通信灯火管控设备,全部采购中国所产。

    铁路建成之后,属于中国境内路段的运营由双方共同控股的“中东铁路公司”负责。使用的人手是双方各占一半,收益也是如此比例分配。

    沙俄获得的特别便利,是其通行于中国境内的列车不受任何的限制,不管你是运输军火还是各种资源,中国统统不干涉,一切收益归于铁路公司所有。总之只要俄国毛子不自己犯浑,触犯了中国法律,他们都是安全的。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这样的合同堪称“丧权辱国”了。

    因为对死要面子的中国人而言太过丢脸,合同细节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