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鼎1894-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日凌晨早行,经一昼夜的漫长折腾,终于在第三日的下午抵达芝罘港。幸而此地已经不但有了晋商票号,更有山西会馆,从来没感觉那么累的杨浩拖着快散架的身子,与宋云生等人一起入住。

    第四日,杨浩等待货物转运和航船抵达的同时,把这时代已算的上繁华的烟台转了个遍,拍足了照片视频资料,接收他们帮忙买下的地皮,以及一大宗的从招远那边来的金砂。

    又歇息一日,4月15日的早晨,他们乘上一艘怡和轮船公司的“天龙号”蒸汽船,慢吞吞的驶向天津。

    c

第六十三章 日本间谍() 
今天回家,早更,第二更看回来时间了。

    不到一千吨排水量的蒸汽轮船,已经是这时代跑在中国沿海长途旅行的主力军。能够在十天之内,从南方到达北方,对于当代人来说是了不起的速度。

    因此,运输价格上也非常的坑人。1861年长江水运刚开始,一个人走一趟申汉线竟要100两银子!第二年,1吨货物运费还要18两!但随着彼此恶性竞争,以及轮船招商局的加入,短短几年内,就骤降到5、6两的数目。

    1876年,拼杀到只剩下几大家后实行齐价垄断,光绪四年,上海至九江运费是:茶每吨3元,麻每吨2元,粗制纸每吨1。7元。只不过英国人不讲究,太古、怡和两大公司经常私下里暗自降价竞争,随着中国人自己的不争气,日渐退缩,到了今年,两大英国公司就形成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这时代,从海路走南闯北的中国商人数量并不多,以广东人占多数,轮船的客户主要是洋人。而两个最大的租界区………上海和天津,全部的洋人加起来撑死能有万把人,且大多数并不宽裕。

    所以,没事都不会花那昂贵船票到处流窜,也只有那上百家洋行的买办和工作人员,新来中国捞钱的洋鬼子,或者其他目的的外来人,零零散散的搭船上下。在此情形下,弄专门的沿海、沿江客轮是搞不好要赔钱的。目前在航线上跑的轮船都是客货混装,货物占多数。

    在这时代还算很先进的蒸汽机轰隆轰隆的响声,透过铆接的船体隔舱清晰传来,没有足够粗壮的神经,根本睡不着。船体内外到处充斥着呛人的烟气味儿,哪怕杨浩拿出伪造的美国护照,花大价钱贿赂船长进了上等舱,依旧给憋屈的呼吸困难,干脆跑到甲板上透气。

    4月的黄海一片澄净,难得是好天气,早晨的海风吹走了浑身的异味,杨浩也终于从连续几天的不适中缓过乏来,狠狠地伸个懒腰,游目四顾,发现不少乘客也都出来了。

    他那没有辫子,明显经过精心修剪的发型,在中国人里面实在太显眼,无论洋人还是其他,注意到了都忍不住多看几眼,也几乎都作出异样的表情,敬而远之。

    对外国人来说,你剪了辫子也是中国人,怎么也不能混进高高在上的白种人阵营里,就跟那些小矬子日本人似的,喊破喉咙说自己“脱亚入欧”,谁承认啊!

    本国人就更别提了,多数认为“你剪了辫子,那就是不要祖宗的弃民,离着远点省的惹上事端”。除了刘大富两个跟班,和厉应九的好友闻大刀两个高手保镖在边上,杨浩的周围起码空处三米的隔离带,这倒好,省的拥挤。

    如此清闲写意的一路慢行,用了一天多的时间才晃悠到天津大沽口。

    此时的海河因为连年淤塞,租界下行几公里处,许多地方水深不足3英尺,稍微大点儿的船甚至是驳船都可能搁浅倾覆,原本足够容纳千吨级船舶通航的航道,只好用两百吨以内的小机动车转运,无形中增加不小的成本。

    宋云生等人按照事先约定,在公开场合保持距离,自己且去忙活那几十吨货物的装卸转运,杨浩带着四位从人,坐上其帮忙安排的小船,在下午时分逆流而上,开到租界紫竹林码头。

    昔日的烂泥塘村子,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大地上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在码头换过牌子进入英租界,步入有名的紫竹林大街,一片喧嚣鼎沸扑面而来,杨浩就好像一头扎进了菜市场,给那混杂着各种怪味的气息堵的差点喘不过气来!

    紫竹林原本只是海河边的小村,人居河堤上,下边是大片大片的沼泽泥塘,十年九涝,往往是半年下不去脚,半年下去种点儿东西勉强充饥。当年英法美三国划了租界之后,并没有认真经营,一直到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里面拢共不过两百来人。

    随后大批在天津县界开工厂居住的洋人纷纷回迁,如今不但建成了沿河码头,英租界还有了一条石子路,一些西式风格的主要建筑,也纷纷在吹泥垫高的地面上耸立起来。

    紫竹林大街就是在这样的地面上建成,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广东人的南北货行,洋鬼子的四十来家洋行,小门小户的饭店,还有来自日本的几百号娼妓,从天津、京城等地过来开洋荤的游客,在此做生意的洋人,拉洋片、吹糖人、卖葫芦、杨柳青画……五花八门光怪陆离,堪称当代东方最混杂的奇特景象。

    尤其是跟本世界街边店铺似的,把各自的货物都堆到门口,原本就不怎么宽敞的街道更显拥挤。头顶上,各种旗幡迎风飘舞,招揽客人的喊声吵嚷成一片,冲的人耳朵发痒。

    现代人见惯了动辄数百万人的大城市,整天挤来挤去的不胜其烦,当然不会有多喜欢。刘大富四个人却是终于看上了西洋景,那红眉绿眼的男女洋人都能让他大呼小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样,引来不少轻蔑的眼神。

    不过好在,他们身上穿着的西装一看就价值不菲,被簇拥在中间的杨浩又是挺拔英武气势不凡,头顶白色礼帽,表情怡然自得,如入无人之境,这份超然不群落在众人眼里,那就是出身来历不一般,最好不要惹的典型。

    刘大富四个人挪不动腿儿,恨不能把所有东西都看到眼里,随着暮色降临,那些半掩门做生意的私娼………广东胭脂、东洋婆子卖弄风骚,更是让这没见过风情的小子魂不守舍。

    杨浩一个后脑勺刮过去,骂道:“笨蛋,想找娘们,办完了正事,少爷给你们安排,这些街边上的玩意儿离远点,染上梅毒淋病当心烂了你的子孙根!”

    闻大刀两人登时警醒,他是跟着出来当保镖的,在人群里走神可是大忌!练武多年,那心志足够坚韧,赶紧的回神。

    刘大富脑子多机灵啊,立马反应过来,捂着脑袋嘿嘿笑道:“我那不是没见过的么!少爷,你说话可要算数!”

    杨浩气结,懒得理他,自己拿着台广角卡片数码相机,随意的把街上景象咔嚓咔嚓不停地拍摄下来。

    走到一间松昌洋行门口的时候,他倒背双手,跟一般游客似的信步走进去,用挑剔的目光四下打量。一名小个子职员眼睛一亮,迎上来用一口稍微有点怪味的山东话询问:“这位客人,可是需要购买些礼物吗?本店的货品齐全,还有近日刚刚从米利坚运到的银钢餐具。”

    一套不锈钢西餐具,被一个明晃晃的玻璃柜子装起来,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上,标价都没有,显然是用来坑人的高档货。

    杨浩偷着乐,想不到自己出手的货物传播的还挺快,随口问:“这玩意儿多钱?”

    一口带着京腔的普通话。那职员的眉头微微一抖,笑的越发和气,伸出三根手指一比:“只要三百元!整整49件稀有的银钢餐具,在整个天津不会超过10套的顶级货色,无论自己用还是送人,都倍感体面。”

    我草!你们一个比一个黑啊!老子建议零售价才49大洋好吧?你丫的就敢翻六倍!

    杨浩心里头一阵狂晕,他其实不知道,这种整套的不锈钢餐具流出来的极少,又格外的亮眼,首先就被各国洋鬼子给喜欢上了。物价一炒就连番往上窜,在第二批没有到达之前,卖出去就是一笔保利,真心没什么奇怪。

    他腮帮子一歪,摇摇头,又随意的看了两眼其他的东西,转身扯着被惊得口眼歪斜的刘大富出门。背在身后的手中,卡片相机打开录像功能,把那职员和其他人的表情,尽数拍了下来。

    回到喧闹的街上,李大富颤声道:“少爷!咱们的东西卖亏了啊!一套那玩意要三百银元,都够买一套大宅院的。十亩上好水浇地啊……。”

    他是亲自搬货的人员之一,给当地批发商什么价码一清二楚。小门小户的穷惯了,一种自己吃了大亏的难受堵在心口下不去了。

    杨浩笑道:“咱们是总货源,只需要赚自己那份利润就好。再说,中间利差越高,分销商就越发卖力的为咱们隐藏行迹,更离不开咱们,这是好事。对了,刚才那店里的人,你看出点什么没有?”

    刘大富察言观色的水平挺高,咂嘴道:“那人笑的有点假!”

    “这就对了!”杨浩冷笑道,“这一窝子,都是日本间谍!”

    “间谍?!”

    刘大富差点喊出声。常在杨浩身边,他耳闻目睹很是知道些情况,也清楚杨家弄基业训兵马,首当其冲的敌人,就是东洋小鼻子。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遇到了。

    “可是,怎么看上去长得跟咱们差不多啊?不过,他看人的眼神真是怪别扭的。”刘大富好奇的回头瞥了一眼后边。

    杨浩微微眯缝眼睛,一扫两边的铺子,轻声道:“被咱们中国人给他度种改良了一千多年,猴子都能长得像点人样了。另外,那些日本娼妓,也有不少是充当耳目探子的。你们以后出来玩,要小心些!”

    刘大富哪还有那心思啊,心里头毛毛的,死命摇头:“打死俺都不碰她们,忒脏!”

    杨浩呵呵笑道:“好啦,别在街上浪费时间,等晚上,少爷带你们办件大事!”

    c

第六十四章 打草惊蛇() 
杨浩可不是闲着没事乱跑到天津的。

    名义上,是与宋云生一起送来第一批货物,同时接收其通过电报委托平遥商家给买了天津东门外、大狮子胡同的四合院宅子,作为北方据点之一。

    真正的目的,却是要在乙位面建立第一个正式的时空锚点。

    在本世界,他已经通过购买肯尼亚的私人庄园,构建了炎黄鼎授予权限下,那一端的锚点,可以通过横跨两个时空的老宅为跳板,直接从乙位面穿过去,而不必慢腾腾的坐飞机捯饬。

    相对的,他可以在乙位面建立另外一个时空锚点,那么就能从本世界直接穿越到此地,而不需要更为繁琐的舟车劳顿。

    如此两个锚点,便是杨浩作为炎黄鼎认可的,双鼎印持有者才能做到的事情,其他五名家人,只能老老实实的通过老宅来往,灵便程度完全不成比例。

    不过要设立时空锚点,前提条件要求所在房产必须为杨浩私人合法持有。这意味着,在土地国有化的国内,他是别指望弄到第二个可供随时穿越的地盘。就算买下来的房产,也只能方便跨越位面投送物资等等一切无生命的东西。就算有活性的粮食种子之类,投放之后也会被灭活,所以,别指望能用本世界的良种之类去那边直接一步到位了。

    之所以选择天津为当前唯一性的时空锚点所在,是因为在短促的资料汇总分析中,发现天津及其租界,在未来数十年间,在整个的远东风云变幻、各种大事件里,都充当了极其重要的策源地。

    无论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清廷、北洋、列强各国在靠近中枢帝都的地方,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政治建设行动;还是作为北中国、内外蒙、俄国乃至远达欧洲在内,漫长而庞大的跨国贸易路线的起点,汇聚了当代中国仅次于上海的进出口产品、资金和力量。

    更在甲午爆发之后,列强展开的一系列瓜分、掠夺、操纵分裂等种种激荡变迁的谋划、执行,以及义和团运动、清末民初的政治博弈、各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巨量的资金,无数的阴谋策划,都与这片坐落在海河下游的古老城市,有着绝大的干系。

    可以说,天津是清末民初五十余年里,发生在中国乃至远东一系列大事件的操盘手所在地,动员力量的汇聚地,其重要性,远甚于以后几十年里快速成长为世界几大都市之一的上海。

    在如此重要的地方,离着京城那么近,杨氏要谋划的所有动作,没有比这里更方便的了。再者,整个计划还有一石数鸟的效果。

    而杨浩刚刚去参观过的那间松昌洋行,便是来天津第一个要收拾的目标………日本间谍机构。不论是从本世界的了解,还是乙位面摆在眼前的紧要威胁,日本都是必须放在第一个要对付的位置上,并且要毫不留情的一举扫光。

    近十几年来,日本在清国的间谍活动越来越猖獗,各种探子伪装成国人深入各地侦察刺探,其中作为疯狂的一个组织,便是以汉口“乐善堂”为核心据点的势力。

    这群以玄洋社首领平冈浩太郎和中野二郎为后台支持,派出山崎羔三郎、奈良崎八郎、平冈常次郎、丰村文平等一批青年间谍,作为骨干,以发起人岸田吟香亲自坐镇中枢,宗方小太郎一手策划,召集二十余名果敢勇猛之日本精英,以开设“乐善堂分店”的名义,组建各地支部,并展开声势浩大的名为“四百余州探险”的上山下乡运动。

    乐善堂的“外员”们纷纷进入两湖、四川,直指陕、甘、滇、贵,以至新疆、西藏,举凡地形气候、风土人情、产业交通、关卡兵营、军事要塞等,均在他们的侦察范围。

    这些年轻的日本间谍们,不畏艰苦,先是肩挑背扛,扮成货郎,四处贩卖货物。货卖光后,就假扮郎中、风水先生甚至乞丐四处周游。遇到关卡盘查,汉语说不标准,就谎称自己是福建人或广东人蒙骗过关。各地间谍几乎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险情,这成为甲午战争中谍报工作的一场“实兵预演”,这些年轻人也因为扎实的调查研究,而成为深知中国国情的专家。

    各种各样的情报都汇总到了汉口,1889年4月,荒尾精将乐善堂创立三年来获得的大量情报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提炼成了数万字的《复命书》,提交给日本陆军参谋本部。

    在这份谍报总结中,荒尾精明确提出,中国已经全面腐…败,日本必须先发制人,才能利用中国对抗西方。他提出了应以商战养谍战,以商战扩充军备,在上海建立日清贸易商会,在汉口、镇江、天津、广州等地建立支部,边经商边搜集情报,这是“对清国第一要着,今日万急之务也”。这一建议,在谍战甲午65日本间谍潜伏记第一部分日本朝野得到巨大的共鸣。

    在这份提纲式的报告基础上,后来主持乐善堂的根津一,将所有情报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整理和编纂,形成了一套《清国通商总览》的煌煌巨著。全书分二编三册,2000多页,内容全面,涉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金融、商贸、产业、教育、交通运输、地理、气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俨然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后受到日本各界热捧,成为日本侵华的指南。

    《清国通商总览》也震撼了日本商界,大阪一位名叫冈崎荣次郎的富商,在感动之余欣然解囊,同意为刚在上海成立的间谍学校“日清贸易研究所”,赞助设立一个实习基地,对内叫“日清商品陈列所”,对外则叫瀛华广懋馆,令年轻的间谍学子们有一个实践商战的平台。这个实习基地经营得法,生意兴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日清贸易研究所的经费困难。

    上山下乡,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乐善堂的年轻间谍们在中国行万里路,“写”万卷书,扎实地进行着调查研究,并比大清朝野更深刻地认识着这个国家的一切。这些,似乎也注定了随后到来的甲午战争及其之后中日两国的命运……。

    (以上1000字来自网上,因为写的实在好,就扒过来了,免费章节不骗钱。另,一帮日本鬼子在19世纪就大胆预言“主宰中国的必为湖南人”,这个真心牛叉大发了。)

    天津作为重点地区,自然也有“乐善堂”众精英存在。不过现在他们没有租界,所以分堂没开过来,却先以一间紫竹林大街的“松昌洋行”为活动据点。能说熟练中文的日本间谍当老板,资深“外员”充伙计。

    比如此次杨浩的目标石川伍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石川便是“上山下乡”行动中的杰出人才,曾经成功经营过四川分堂。去年北上扩展业务,曾陪同日本驻华武官海军参谋部特派海军少佐井上敏夫,乘坐租来的中国帆船,由烟台出发,游历长山岛、庙岛、小平岛等,并查看了旅顺炮台,回程又途经大沽山,以及朝鲜的大同江、平壤和仁川口等处,经由威海卫返回烟台。他们所经过的海面和海口,都做了相应的测量,形成了报告。为以后日本海军与中国舰队的海战做准备。

    同年8月,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