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鼎1894-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呢?想歇着就歇着?咱们这是行军!没有军令胡乱停下,挡住了后边儿的銮驾,你特么担得起罪过吗?赶紧的,滚起来!”

    “什么狗屁行军,特么的就是逃命!用得着说那么文绉绉的?”兵痞歪着脑袋一脸的混不吝儿,“从京城跑到山西,从太原跑到西安,如今又从榆林来了这关外,下边在往哪儿去?乌里雅苏台?还是唐努乌梁海?爷用不用拿两条腿子把地球转一圈儿啊!”

    “就是嘛!长这么大从没受过这罪!在特么走下去,两条腿都不是自己个儿的了!不走了,大不了让狼来吃了爷,好歹还能化成三泡屎肥了这草原呢。再往北跑,指不定钻进沙漠里晒成人干……。”

    走路没劲儿,顶嘴个顶个的利索。七嘴八舌的嚷嚷起来,登时让那军官嘴皮子发干,却又无可奈何。

    他真相掏出佩戴的转轮手枪来一枪一个崩了这帮王八蛋,但只是抹了一把枪柄,便无奈的放开。他下不了手,也做不到啊!

    这整支的队伍,都是眼下朝廷最核心的队伍——武卫中军。组成的人员多半儿是旗人,极少数是包衣奴才和招募的兵丁,每一个都是忠心耿耿,但同样也都神通广大,关系多广,七扯八扯的能扯到旗主贵人身上的关系。

    大家都出身不凡,当了军官也不见得真能大过人去,到了要命的时候,那命令实在不怎么好使。

    军官恨得直咬牙,卷起鞭子来一指他们的脑袋,大声骂道:“狗东西,你们真想死在这儿啊!那革命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追上来,你们打算当俘虏是怎么地?”

    兵痞嘿嘿冷笑道:“爷还就要当俘虏了,怎么着吧?人家革命军优待俘虏,管吃管喝管住,外带教认字儿学能耐!指不定过几个月之后,爷就能正经八百的混个工作啥得,比这不死不活的强出八佰倍去!哥几个,是不是那么个理儿?”

    “对!没错儿!咱们都听得真真儿的!”

    “早都听他们说了,人家革命军不乱杀无辜!咱们早几辈子都没害过人,过去一样当顺民,挺好!”

    军官气的脸扭曲成一团,就觉得一股气憋在胸口,随时要炸了一样。

    正在这时,忽听有人远远地冷喝一声:“革命军的俘虏还要服劳役呢,你们这样的废物只怕是过不了三天,就能活活的累死!这一点,你们可曾想明白了?”

    那声音刚硬的好似铁打铜铸的一般,一声声扑过来,如同钢刀割面,登时将众人的胡扯给压下去。顺着声音转头看过去,见一名穿着黄马褂的军官骑马奔来,双眼花翎迎风抖颤。赫然是个有身份地位的高级军官!

    “是铁良那死硬的家伙!起来起来。特么的这小子真能下黑手。可别吃了大亏,哭都没地儿哭去!”

    刚才嚷嚷着打死都不动弹的兵痞们,仅仅是看到他的黑脸,顿时跟上了发条似的从地上爬起来,扑打灰尘摆正了帽子,横七竖八的把枪都抗灾肩头,相互挤眉弄眼的打暗号——待会儿一致对外!

    铁良,正是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兼武卫军总统的荣禄亲自提拔。受命担任武卫中军总统的大头头,乃是受到太皇太后慈禧老佛爷钦点,得了赏识的前途远大之少壮派骨干。

    自从杨浩起兵反清,一锅端了聂士成和宋庆两军之后,清廷进一步加强了对余下武卫军的控制。不但以荣禄总管全军,初时甚至还亲自担任武卫中军之总统一职。至西狩之后,袁世凯审时度势,趁机辞官回乡,却留下自己信得过的骨干把持武装最强大的武卫右军,腾出了位置。

    慈禧太后和荣禄都是精明人。多少能看出其用意何在,当然信不过这上上下下九成是汉人的部队格局。故而到了西安之后。便着手往里面掺沙子。

    一则是将旗人为主的武卫中军提拔了铁良来统领;由荣禄亲自担任武卫右军总统一职。二则将几位年轻的旗人精英塞进去,担当主要军官,并大肆提拔拉拢其中那些立场不坚定的人,借他们之手来掌控大局。比如参谋营务处及兵官学堂监督江朝宗,便被提拔上来顶替了袁世凯老兄弟徐世昌的参谋总办之位。

    另外,还有贝勒爱新觉罗?毓朗为总统,重新编练了武卫左军;将旗人爱新觉罗。良弼塞进董福祥为首的武卫后军之中,以为掌控。

    且不说这些人的领军水平如何,至少在信息畅通方面,无疑比之前要好了许多。再加上这两年他们重新编练武卫军,将总兵力重新扩张到十万人以上,其中颇有不少从各地汇聚来的旗人,以及从蒙古各旗征兆的仆从。

    认真来说,扩充并掺沙子之后的武卫军战斗力不但没有提升,还直线下降。那些从沿海各省不断逃难来的旗人,平时也都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货色——老实认命的那些,早好几代都转为平民做小买卖自食其力了。

    起码有数十万旗人辗转到了陕西,结果将那里搞得乌烟瘴气,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膏腴之地,差点给这帮人折腾成了穷山恶水。

    越是到了这等王朝末世,感觉到前途无亮的统治阶层就越疯狂。旗人们仗着军队和两百多年形成的心里威压,对关中人民的财产横加掠夺,肆无忌惮的抢占,以此来满足他们无底线的奢靡消耗。数百万关中人变成他们的奴仆,再次过上暗无天日的生活。

    关中人向来有反抗精神,当然不会任由旗人欺凌。但奈何他们手里没有武器,光凭一腔热血,与手里有枪的旗人对抗,只会白白的牺牲而已。

    但这些血债一直在积攒着,默默的等待清算的那一天到来。

    平时欺压良善的旗人兵痞,真正到了需要他们打仗的时候,全都拉稀摆带,丑态百出。慈禧太后是看清了这帮人的真面目,根本不指望他们能顶住革命军的进攻,在得知张之洞下野让出两湖之后,当机立断的再次转进。

    旗人为主的武卫中军抓住机会,积极主动的要求当先锋官。看似英勇,实则是能够跑在转进大部队的前头。一点发现情况不对劲,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摆脱所有人,撒丫子逃之夭夭!

    问题是,北上的路途并不顺利。从关中到蒙古草原,中间要经过黄土高原环境最恶劣的广袤地带。哪怕这两年来,清廷几乎征用了陕西一半的人力,尽量去修整出一条直通河套的道路,也终究没法跟杨浩投入巨资以现金机械修建的国道相提并论。

    逃难,那就别指望能从容轻缓,以两宫銮驾为核心,十几万的转进大部队开拔之后,一天走不了几十公里。所有的王公大臣旗人主子们,恨不能连房子都扛着。一家子要占用几十辆大车百十号人工,这还算少的。又没有养成严格的交通观念,也没有强有力的人居中指挥疏导。于是乎整个逃难过程中。道路始终被挤得满满当当。效率低下的令人发指。

    就这么几百公里慢吞吞的走下来,起先仗着马多负担轻跑在前头的武卫中军也扛不住了。好不容易过了榆林北部那片沙漠戈壁,到了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眼睛看到绿色了,心情也没那么烦躁。

    旗人兵痞们绷着的那一股劲,也终于彻底泄了。

    铁良是清末旗人之中少有的能员干将,始终不肯放低标准要求自己和部队,即便是逃难路上。依然保持严肃认真的作风。

    他骑着一匹枣红马,居高临下的冷冷扫视着站没站相的兵痞们,心中窜出一股燥火,差点一冲动纵马过去把这帮熊玩意给踩成肉泥!

    但那充塞胸膛的怒意刚刚膨胀起来,将他的脸面冲的黑红,抓住缰绳的手背上腾起一条青筋,随即被冷静的头脑给强行控制住。因为他看出来,士兵们的确是累得够呛,没有精神继续支撑了。

    管不住的武卫军中,抽大烟的太多了。

    兵痞们战战兢兢的偷眼瞧着铁良总统大人。生怕他右手抓着御赐佩刀会抽出来砍人。等了一会儿,却听到铁良闷闷的喝道:“传我命令。马队散开警戒,步队原地休息一小时!”

    说完,他拨转马头朝着后方轻快的奔跑,远远的,看到高高耸立着伞盖的车辇也放慢了速度。

    绵延十几公里的迁移队伍中间,是两宫銮驾的车辇。在两侧有超过两千骑兵保驾护航下,核心处数百名穿着黄马褂的大内侍卫团团围住两辆大车。那大车是用东边辗转买来的订造零件改装而成,与蒸汽客车一样的钢板减震、大型车桥和轮胎。上面以名贵木头重新打造出最宽四米上下、长八米还多的超大型结构。

    如此大的家伙宽大沉重,跑起来的话能把这时代绝大多数路堵死。

    然而慈禧太后终究不肯让自己受委屈,她预料到自己将来可能还要逃亡,绝不肯再坐那些能把人肠子颠出来辇车,命李莲英亲自盯着完成了两辆大车的建造。

    里面装饰的豪华奢靡,各种从京城带出来的宝贝到处镶嵌陈列,简直是一座移动的超级豪华别墅。若是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拍卖的话,起码价值几千万两银子才过得去。

    西安到榆林的公路修造,就是比着这两辆大车能够通行的标准来的。所有狭窄桥梁被加宽,崎岖不平的路面被填平整修压实。有东面来的各种机械,大肆征用本地民夫,两年时间总算是完成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好的条件,几百公里走下来,依然让她疲惫不堪。

    足有十六匹骏马拖动的大车,随着前面御者的一声呵斥,缓缓停住。伴随在边上不远处的内侍卫统领急忙催马过来,凑近辇车恭谨的问情况。

    李莲英佝偻着腰背,从车的侧面拉开门,冲着对方轻轻咳嗽一声,慢吞吞的道:“老佛爷体恤大家伙儿的辛劳,吩咐下来,让队伍都歇一歇。”

    侍卫统领感激的反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的谢恩,随后起身上马转头去传达她的谕令。

    李莲英没有马上回头,就那么站在车门前,秽浊的老眼远远的眺望碧草连天的荒原,在目光所及的地平线之处,似乎有一道浓烈的烟柱升腾。他心中暗叹:“都到了这份上,何苦造那些罪孽啊!”

    然而这些话终究轮不到他来说,只是无声的叹息,并暗暗的发愁。搞不好,他这辈子只能埋骨他乡,回不了老家了。

    一会儿工夫,就听车厢里慈禧干巴巴的声音呼唤:“小李子,让他们把窗户都打开,散了车里的浊气。”

    “嗻。”李莲英答应着,一甩拂尘转身回去,简单几个指令下去,随行的小太监和宫女们手脚麻利的把玻璃窗户都推开一半,让外面的风透过纱窗过滤后吹进来。

    李莲英弓着腰走进去,在辇车的最里面,慈禧太后病怏怏的斜靠着枕头,两眼无神的望着坐在侧面桌案前,抓着毛笔认真写大字的小皇帝。

    两年时光,保养的皮肤润泽光滑的老佛爷一下子老了很多,皱纹不但爬满了脸庞,发际线更往后退了不少,露出一个大大的额头,这却正是她最不喜的。近乎全白了的头发虽然一直用了东边来的染发剂,却架不住白色的发根一天比一天长。整个人再没有以前四十岁的尊荣,却几乎恢复了六十岁老太太的模样。

    队伍停下之后,践踏起来的沙尘很快被吹走。带着青草气息的清新空气卷走车厢内的浑浊,慈禧太后的精神头儿竟也因此而好了一些是的。

    李莲英赶紧上前几步候在床前,让慈禧能搭着他的胳膊缓缓地起身下来,一步一步的挪到外头窗前,居高临下的遥望草原。

    沉默了一会儿,她忽然幽幽的问道:“小李子,你说今儿这一走,日后咱们还能回得来么?”

    李莲英低着头回答:“有老佛爷您在,那是一定能回来的。”

    慈禧眯起眼睛来,远远地望着后面天地,低沉的挤出几个字:“怕是,不能够了。”

    李莲英的脖子后面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一股寒意遍及全身。他知道这就话,到底是为什么问的。

    就在迁移队伍后面几十公里外,榆林边关所在,一支军队正在把一座镇子所有的房舍全部点燃,熊熊大火引发的浓烈的烟柱,如同黑龙般随风摇摆着直冲天际!(……)

第四五一章 大清末日 二() 
早在逃难到西安,惊闻革命军在陆上战胜列强联军,在海上三次击败各国海军的消息之后,慈禧太后确定大清朝廷复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杨浩忽然出事,又或者革命军内讧,否则基本没机会拨乱反正。

    其后两年间,革命军一步一步走的太过稳健,所过之处的土改工作无比彻底,同步推行的工农业建设大潮,将潜在的危机摧枯拉朽一般的毁掉。清廷想要蛊惑一些人来制造舆论压力,却发现根本找不到几个有胆子站出来说话的。阶级斗争的铁拳面前,一切试图顽抗的力量都要被无情的粉碎。

    在新政府的严密统治体系下,从城市到乡村,全民动员起来,白天干活晚上学习。不客气的说,广大人民群众连跟老婆亲热的功夫都没有,人人都忙着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说特么有那闲工夫听外边人胡说八道?

    更别提,身份证制度之下,胡乱流窜的人一看盖章就知道是否可疑,不等他们活动到位的,警察都已经找上门来查问个清楚了。

    大清国彻底没了希望,清廷只好全力准备退路。修建纵贯陕西的公路市一方面,另外则部署了各种防卫手段。

    在绥德州。一直有近两万人的部队驻扎。严防革命军从太原方向杀过来。

    等到现在两宫和十几万旗人大转进的时候。这支部队则担负起掩护后路,制造麻烦的重任。

    已经打定主意不回来了,清廷也就不必再装出道貌岸然的嘴脸。他们两年时间里几乎抢光了关中地区的民脂民膏,往北撤走的时候,蛮横的把一直到延安府的沿路州府县城,能够抢劫的粮食、物资、金银财宝,全都掠夺一空!

    大部队过了绥德州,殿后部队突然对沿路州府实施最彻底的破坏!城市主要城防建筑全部炸毁。民房全部纵火焚烧一空!眼瞅着就要熟了的麦子,也被他们放火烧掉!敢于抗争的平民,全部杀掉!

    从绥德到榆林,数以百计的镇子变成燃烧的地狱!所有城市被摧毁,只留下满地狼藉和百万孤苦无依的灾民,无助的哀嚎!

    当两宫大驾终于跑出长城之外,进入草原中部,方圆数百里之内都不可能有军队追击,他们便把榆林彻底摧毁。

    昔日防御草原胡虏入侵的长城关墙,再次燃起滚滚烽烟!

    负责殿后的这支军队非是别个。赫然正是袁世凯辛苦打造,处心积虑留下来的武卫右军!

    武卫右军在陕西整编之后。原来的马步炮三队全部打散,编成为五镇。每一镇分为两协,各4038人,又分两标。每标三营,每营四队。每镇还辖炮队一标(官兵1756名)、马队一标(官兵1117名)、1个辎重营(官兵754人)、1个工程营(官兵667人)。

    通算起来,一镇兵马总数12512人,与现代军队的一个步兵师规模相仿。

    但实际上,这五镇兵马没有一个是完全的。兵力最多的也不过是六七千人,最少的甚至只有四千多。五镇之中的马队和炮队都严重不足,仅有定额的三分之一。工程营之类,更是成了滥竽充数的疲兵安置之地。这导致五镇兵马的战斗力直线下降,远远比不上护驾西狩之处的那之大军。

    唯独第一镇是全装满员的,不但达到一万两千人的足额,甚至还有超出。

    在武卫军中,第一镇又被称为“旗镇”,皆因统治凤山是旗人,绝大多数士兵军官也出身旗人,极少数则是从原来五万右军之中选拔出来的,军事素质过硬,又对大清忠心耿耿的优秀官兵。

    尤为突出的是,第一镇还拥有超过其他五镇总数规模的炮兵和骑兵。所有清廷花了昂贵代价买到的75快炮都集中于此,所有马克沁重机枪也都被他们优先装备。只要不是出其不意,便是其他五镇联起手来,都未必能打得过他们。

    除此之外,荣禄还严格控制另外五镇的兵马。其中第四镇的统制,便是将袁世凯的亲信家奴吴凤岭给换掉,提拔忠心于大清的张勋上来担当。加上吴长纯为主、江朝宗为辅的第五镇,清廷事实上掌握了武卫右军。

    此番断后,便是以第一镇压阵,第四、第五镇具体实施,一路上劫掠杀戮,坏事做尽!

    至于第二、第三、第六镇,加起来总兵力不过两万,被分别派遣出去担任别的任务。第二镇给一杆子支到了甘肃秦州,第三镇派去了安康,第六镇被派去了汉中,都离着中枢远远的。两宫往北逃窜的动作太快,他们想做出反应都来不及。

    后顾无忧之下,清军放开手脚大肆破坏!

    榆林以北的恩多尔拜山下,武卫右军总统行辕之中,大腹便便好似怀胎八个月的荣禄高距山顶,用望远镜看到那升腾的烟柱,满意的点点头:“奴才们做得不错。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