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立鼎1894-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一系列的计划中。杨浩也把他当作一个极有用的棋子来对待。今天接触,却是个极好的机会。

    两人现在前厅分宾主落座。李经方很是客气的寒暄几句,蓦地问道:“杨先生认为此番中日交战,必无好结果,敢为可有挽救之良策?”

    杨浩坦然道:“没有。除非能从天上掉下来五万以现代方法训练并装备起来的陆军,另外还得有跟的上的军官。否则,陆战一定会一败再败。”

    李经方有些失望,他本来还想着弄得到一点好消息的。沉没少许,又问:“那么以你的判断,最坏的结果会如何?”

    “陆军溃败,日军攻占辽东,更进一步登陆山东彻底毁掉北洋水师。朝廷中求和派抬头,为了讨好西太后过大寿,急于息事宁人,会答应日本狮子大开口提出来的天价索赔。赔款几千万两,割让台…湾以及辽东,在天津要殖民地租界!”

    看着李经方的脸色一点一点阴郁,杨浩毫不留情的再给一记痛击:“并且,朝廷一定会让中堂大人去和谈。到时候,一份丧权辱国、被后世千百年唾骂的条约上,就写着李中堂的名字。他会被扣上卖国贼的帽子,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啊?!这怎么能行?!”

    李经方腾地站起来,脸色大变。

    这样的结果不是不可能发生,朝廷之中有多少人嫉恨李家,他一清二楚。当真有那一日,他们一定不会错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而李鸿章能遮掩到今天,也要求一个曾国藩、左宗棠那样的盖棺定论。上次关于高丽的条约,就已经让人诟病许多,此番若在战败合约上签字……这打击可就太大了!

    “哼,一派胡言!仗都还没有打,你怎么就知道日本人能取胜?他们的海军陆军可都吃了大亏,怎么敢再来找打?”

    一个声音从外面传来,就见李鸿章的秘书罗丰禄迈步进来,目光颇为不善的盯了杨浩一记,冷笑道:“大言炎炎,须知这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人了解外洋之情状!”

    杨浩不搭理他,盯着李经方问:“李公使在日本呆了三年,以你所知日本人的秉性,若是吃了此等大亏,他们会如何做?”

    李经方眉头紧蹙思考了少顷,苦笑着摇头:“他们会更加疯狂的报复!日本人有时如疯狗一般不可理喻。”

    杨浩“啪”一拍巴掌:“就是如此!除非被他们彻底打服了,杀他几百万震慑住,让他觉得你更加疯狂嗜血,他们才会反过来极度的崇拜,甚至跪下来舔你的脚趾头。”

    罗丰禄愣住了,这说的还是人么?简直是一群畜生野兽啊!

    他看杨浩的眼神越发不善,但却又不解李经方为何居然会认同的点头?呆了一下才说道:“傅相请大公子和这位杨先生过去。”

    那声“杨先生”叫的很不情愿。杨浩全当没听出来,起身跟李经方往里面去,经过其身边时,忽而说道:“罗先生日后有闲,可以看看我写的《丛林法则》一文,或者对你以后办外交有些帮助。”

    罗丰禄草草一拱手:“定会拜读!”

    三人之后默不作声,直至走进李鸿章召见的后堂。一个李家长子兼驻日公使,外加一个后来的杰出外交家陪伴,杨浩这谱儿之大,在当代来说也算数得着了。

    李鸿章还是那副又老又硬的模样,对杨浩的拱手见礼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座位也不给一个,劈头就问:“你在报纸上说老夫的兵马不堪一击,当真如此,老夫这位子估计也坐不了太久。那么,你认为有谁能代替老夫,接下这千斤的担子?”

    杨浩脸上挂起一副在罗丰禄看来极其讨厌的笑容,指着自己的鼻子道:“中堂大人,您看我怎么样?”(。。)

    ps:三更一万字,求大家给点票子。

第二零五章 你要造反?() 
罗丰禄和李经方齐齐傻眼!各自那怪异的眼神瞪着杨浩,那意思:“你小子是不是太无耻了一些啊!这样的话都能说得出口?”

    李鸿章一怔,蓦地仰天大笑,连连拍打扶手:“哈哈哈!好哇好哇!想不到今日能听到如此有趣的话。;顶;点; ”

    杨浩不笑,反而在他抬手擦眼泪的时候,一本正经的接着道:“中堂大人以为我在开玩笑?可我觉得,当今天下除了我,实在没有哪一个人还能掌控如今一团糟的局面。”

    李鸿章冲他摆了摆手:“行啦行啦,那些话留着哄你自己高兴就好,不要在老夫面前装傻充愣!”

    杨浩无奈的两手一摊,说实话没人信啊!

    大概李鸿章觉得这个问题自己压根就不该出口,手指头叭叭敲打桌案,静思少顷,目光转为凌厉的看过来:“你最近做的那些事,已经足够引起老夫的重视。现在,老夫问你一句,若是把你弄出那些违法犯禁的勾当一体查禁了,你作何打算?”

    李经方心中一紧,眼睛盯着杨浩,生怕他说出什么触怒老头子的话来。

    罗丰禄却是一脸的冷峻神情,甚至都做好了下一刻就招呼人进来把杨浩拿下的准备。在他心里,这小子就是个乱臣贼子。

    杨浩对那扑面而来的气势压迫浑然不当一回事似的,淡淡一笑,从容道:“那我就用无尽的低价粮食和货物,把整个大清国的原始工农业彻底冲垮!把你们所有的金银财货全部抽干。到时候,天下间无数因此而破产的小商贩。因为天灾**没活路的平民百姓。就只好起来造反。那时。我再低价抢断列强的军火生意,英法德俄必然无法忍受。他们会插手过来,挑起战争,到时候打得天崩地裂,嘿嘿,可就热闹喽。”

    “你!好大的胆子!”

    罗丰禄首先忍不住厉声呵斥,李经方捂着额头连连叹气不已。反而是李鸿章,从头到尾听得眼皮都不带跳一下。甚至嘴角还噙着一丝笑容。

    杨浩不理他人,只盯着李鸿章看。他倒要瞧一瞧,这老头子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鸿章轻轻摇了摇头。杨浩一皱眉,问道:“怎么?中堂大人认为我办不到?”

    “不,老夫相信你有那个能耐。不说别的,只是这半年以来,洋面、火柴、胰子和纸张之类的东西,价格下跌了起码两成。”

    李鸿章也不用看资料,各种数字张嘴就来:“你弄来的自行车,胶轮车。让不少车行都发了财。洋鬼子们的生意彻底没法做了。你弄来的银钢现如今的大富之家几乎人人要买,还供不应求。另外。我听说你运来的各色布匹绸缎,细密精良无出其右者,更已经联手平遥人差点卖光了江南生丝和茶叶。对不对?”

    作为天下首辅,一国宰相,对于影响巨大的要务他不可能不掌握。这些情况,就算不用主动打听,也一定会不断地汇聚到他的案头。

    杨浩点点头,这些东西都是他输出到19世纪位面,最赚钱的一部分。

    以21世纪的工业生产效率,单品的成本低廉的令人发指。拿到19世纪的中国,十倍利润那算有良心的买卖。

    他甚至不敢在一些诸如布匹之类的关键产品上发力。因为纺织业,包括缫丝、纺纱、绸缎和土布在内,关系到全国的人口数量以千万计。如果放开来搞,他随便从本世界划拉一批过来,就能把这边的彻底冲垮!

    那时候,必然要天下大乱。

    李鸿章又道:“你赚去的银子数以百万计,却没多少拿去享乐,如今光是一个沂州,一个青岛口,一个天津卫,一个炎华商会。三处大兴工业,少说要投进去数千万两。成了,你就是天下间头一份的豪商巨头,大清国起码要增添上百万的工人,赋税翻一番不成问题。”

    杨浩还是不动声色,李经方却听得眼睛都直了。合着杨浩根本不是那么简单的有所图谋,他铺开的摊子已经有那么大了?如此说来,反而对大清国有绝大的好处哇!

    但李鸿章紧跟着的话,却让他身子一冷,如坠冰窟。

    “按照你弄得那套规矩来办,不用数年,这百万工人必然能发家兴业,哪一个都得对你感恩戴德,立牌位供奉的心思都有。天下间的商户,若要生存,就得跟着你一道儿走。到时候,你一句话,就能让大清国风云变色!嘿嘿,钱的力量有多大,老夫可是很有体会呀!”

    李鸿章抄起茶碗,慢条斯理的喝完,往桌上重重一顿:“到时候,就算你想当皇帝,也没人能拦得住吧?”

    这可是诛心之言,李经方听得心脏好似被人一把攥紧了似的。

    罗丰禄扬起下巴,冷笑着打算看到杨浩的诚惶诚恐,但一眼瞥去,却见这厮依旧笑的让人讨厌,浑然不当回事!

    李鸿章自以为看穿了杨浩的全盘打算,甚至都瞪着他下跪求饶,又或者气急败坏的矢口否认。但左等右等,杨浩不但不惊慌,甚至还两手往后一背,左右打量起屋子里的摆设。

    “这小子……!”

    李鸿章差点没忍住把茶碗砸过去。合着自己说了半天,他一点也没听出来好赖是怎么着?当真以为老夫舍不得下手斩了他的脑袋?

    老头子刚要发飙,杨浩却开口道:“中堂大人的仕途,是从剿灭洪杨太平军渐入佳境,对于历朝历代的造反起义种种,想必有极深的认识。在您看来,从陈胜吴广于大泽乡揭竿而起,到前明朱元璋鼎立新朝,他们究竟有何异同?”

    李鸿章又是一愣,这叫什么问题。如果单纯站在他的立场,毫无疑问。凡是造反的都是乱臣贼子。那必须斩尽杀绝。不用迟疑的。

    但杨浩既然开口,这问题就不那么简单,因而他也不由沉吟了一番。同时,拿眼睛扫了一下李经方和罗丰禄。这是个不错的考题,顺便也让两人表现一下。

    罗丰禄首先冷哼一声道:“哪里有什么同与不同?黔首昏蒙,无知无识。天灾**历来常事,捱不得苦,一经鼓噪便暴起生事。放在那一朝也容不下他。”

    站在他的位置,那是如论如何不能说出违背身份地位的话来,传出去,就是不小的麻烦。翁同龢的例子可还摆着呢。

    李经方却有不同看法:“除却王朝末世之时,豪强霸者趁势而起逐鹿中原外,也多有平民无果腹之粮,只好铤而走险,最终却酿成惨祸,涂炭一方。总是有人所求不可得,便以暴力强夺之。此皆生乱之根源。”

    李鸿章听得眉头微皱,这两个答案都不算好。不过当真理论起来。那却是一本书都未必能写的完的。中华历史数千年,秦汉以降就有两千多年,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清?

    他瞪着杨浩喝道:“小子,不要拐弯抹角,直截了当与老夫说清楚。”

    杨浩目光一沉,郑重其事的道:“无论陈胜吴广起义,却让项羽刘邦得了机会。还是韩山童父子以明教聚众造反,却被朱元璋溺死小明王而得了江山。又或者隋末群雄逐鹿,盐贩子黄巢造反,乃至明清两朝的白莲教,以及太平军和捻军。他们虽然规模不同,目的不同,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

    “哦?这却是新论,老夫愿闻其详!”

    李鸿章还真来了兴致。这事儿以前好像没有谁专门去研究吧?站在他的立场,造反的杀了就是,谁管你是为什么。

    罗丰禄无声的冷笑,等着他丢人现眼。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解释的,你难道打算教导中堂大人怎么造反吗?

    杨浩道:“归根到底,失败的那些人,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管嘴里含着均贫富还是‘闯王来了不纳’,一旦有点好处登时忘乎所以,拼命搜刮。分赃不均就大打出手,小富即安又或各行其是。再不然,就都被更有野心和手段的人利用,最终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李鸿章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就说太平军吧,到了南京就当皇帝的称王的,四分五裂,乱的一塌糊涂。若非如此,以当时的声势,朝廷想收拾下来,谈何容易。

    “那成功了的呢?”

    李经方却听出一点味道,忍不住追问。他隐约觉得,顺着杨浩的思路引申下去,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虽然,写出来肯定是很犯忌讳的。

    杨浩换上一脸的沉重,叹道:“成功的,彻底忘记他们当初起事的缘由。从一名泥腿子爬上皇帝宝座,立即与当初欺凌压榨贪渎无耻的那些人一样,倒过头来继续欺压奴役大多数跟他们一样的平民百姓。没有人想到去实践诺言,给天下万民真正开创一个富足安乐的太平盛世。”

    这回,包括李鸿章的老脸也都挂不住了。杨浩这哪儿是评判造反起义者啊,分明是在借机讽刺他们这些读书人没良心!

    自古以来,他们这些儒生满嘴的圣人之言,动辄要“为生民立命,万世开太平”。可实际上呢?当了官就忘了以前的志向,官越大的人味越少。平民百姓的死活,关他们什么事啊!

    潜台词他们也听出来了,历朝历代,哪一皇朝也没真正管过百姓死活。他们享受着统治者的各种优待,却都没低头看一看苦苦求生的平民如何。包括这大清国在内,都他么一个德行。

    李鸿章老眼微眯,拉长了声调问:“那你的想法,是要管一管这事儿?”

    杨浩竟断然点头:“没错,我想给他们创造一个全都能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笑话!这等事体,什么时候轮到你一个黄口孺子来信口雌黄!”

    罗丰禄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他作为一名幕僚的作用,不等李鸿章表态,就断然喝止,甚至上前一步,作出搏命厮打的恶形恶状。

    不能再让他说下去了!此等无父无君之言,任何一句传出去都是了不得的风波。一个本来就非常值得怀疑的潜在威胁,居然当着一国宰相的面儿说三道四,这等行径,性质极其恶劣!

    杨浩霍然回头,目光灼灼,竟让罗丰禄不敢逼视。义正词严的喝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也是读的圣贤书,当知达则兼济天下的道理。怎么,我一个人过上了好日子,想着让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这样做,错了吗?”

    “不错,但是……。”

    罗丰禄能说错吗?那是前代贤者的话,正好能表现他们一帮子读书人的伟大志向和高尚情操来的,哪能否认啊?但是这话能说,事情却不能做。

    不等他说完,杨浩冷哼道:“莫非,罗先生其实也跟天下间的大多数清流一样,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其实不过都是在做样子。人间疾苦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甚至国家垮了,他们洗洗手脚换一个主子继续当官!”

    李鸿章蓦地一拍桌子,喝止:“不要说了!”(。。)

第二零六章 接下战舰维修订单() 
李鸿章几乎已经忘记了当年进京时,那股“三千里外觅封侯”的豪情壮志。*顶*点*小*说 。。

    现在看着杨浩,他恍惚发现与记忆深处的那个年轻的自己有些重合。仔细一看,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他当初自负才学,意气风发,一路蟾宫折桂,步步高升。仕途上,几乎没什么挫折,直到今天的地位。他自命为这个大清国鞠躬尽瘁,用尽了心力来维持,也算对得起朝廷,更无愧于天下人。

    但照杨浩这么一说的话,那等于在自欺欺人了。好歹他也是正统进士出身,一个读圣贤书的文人,嘴上再怎么把“海晏河清”喊得山响,也比不过每个老百姓口中一碗老米饭来的实在。

    杨浩就是这个意思。

    并且他花了那么大的力气,用了那么多的金钱,搞出那么多的实业,足以养活千百万人。就凭这一点,也比天下间大多数的官员强的多。而他,偏偏还只是一个连辫子都不留的外来人。

    这叫什么事儿!

    不过,要说李鸿章真的就信了杨浩的说辞,那不可能。

    自古以来无数英雄豪杰,开始起家的时候不都是这么想的么?闯王李自成开始还秋毫无犯来者,但进了北京城之后,还不是照样烧杀淫掠,坏事做尽?

    罗丰禄也不信。在他看来,杨浩这样的人,不是大圣大贤,就是大奸大恶。毫无疑问,自古以来的圣贤,也就是孔子和颜回那寥寥数人而已。剩下的。开始装的越高大伟岸。最终越是奸诈阴险。比如王莽曹操。

    杨浩到底能不能成王莽曹操,这事儿还不好判断,因为这厮还不是大清国的高官。不过就他拥有的实力而言,却已经有了动摇清廷统治的资本,关键要看,李鸿章能不能约束的住他。

    李老头那也不是几句大话就能糊弄住的。只是顺着杨浩的话头往下想了一点,就果断刹住,轻轻拊掌赞道:“说得很好哇!只不过。你既然有此认识,当知朝廷绝难容忍如你这般的人在野。”

    历朝历代,都容不得有人不受控制的当慈善家做好事,却不通过统治机构。你那是在与朝廷争夺民心啊,想干嘛?找死呢。

    李鸿章咄咄逼人的盯着杨浩,喝问:“若是你肯投效到老夫帐下,那么一切干系,老夫都可以为你承担起来。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