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吴国舅-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乔仁敢出城应战的原因。在后世的合肥之战时,张辽、乐进、李典等人率领区区七千人迎战东吴孙权的十万大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张辽和乐进还可以齐心协力。而如今东吴军人数不过万余人,还不如曹军人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乐进和张辽不可能如合肥之战时一样,有裂痕就有机会,乔仁敢赌这一把。

    ;

一百零七回 激战舒城2() 
五月的庐江东风中带着些许花香,骄阳明媚,阳光下东吴大军旗帜飘扬、刀面印光。乔仁骑马伫立在高地上,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烟尘。

    “报!!大都督,敌军先锋约六千人已到两里外。”一名斥候拍马而来。

    “可知是何人领兵?”

    “回都督!观旗号是折冲将军乐!”

    “乐进!果然是他!”听到乐进的名号,乔仁的嘴角扯出诡异的微笑。

    乐进,乐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乃是曹艹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艹,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后世将其与张辽、张合、于禁、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啊!后世陈寿着《三国志》将他五人共列一传,并称:‘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可惜乐进这位五子良将与其他人不同,其它四位都是智勇双全,而乐进却是以果勇悍战、每战必先登而闻名,说得不好听一点,乐进就是一个先锋的料。而且这个乐进有个最大缺陷就是不冷静,在敌弱我强的时候,老是喜欢抢功。

    当乔仁得知此次领兵而来的是张辽和乐进之后,乔仁便准备利用乐进喜欢抢功这一点,将曹军分化而击。虽然此战的统帅是张辽,但乐进无论是官职还是资历都还在张辽之上,而且两人关系极差,要张辽节制住乐进几乎不可能。

    “大都督!乐进军已经开始冲锋了!”一直侍卫在乔仁马前的贾华这时突然开口道。

    乔仁闻言向前方望去,正看见乐进摆出了锋矢阵,自己一马当先率领一千骑兵为箭头,其后跟着五千步卒朝乔仁的大阵而来。乔仁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名将如乐进会直接突击中央的矛阵。

    果不出乔仁所料,乐进的骑兵在撞向矛阵前,突然分成两列往两翼的盾阵而去。

    不过,乔仁早就防着这一手呢。“两翼变阵。弓弩手准备!”

    “两翼变阵,弓弩准备!”

    一时间战场鼓声骤变,吴军士卒踩着鼓点变换着队形。

    曹军。乐进手提一把大刀,身穿黑色精甲,看着绕过的重甲矛阵,冷笑道:“当我是傻子吗?骑兵分成两队往两翼突破,步兵跟上!”

    语毕,这只一千人的骑兵迅速分成两队,朝两翼而去。不过,看着一动不动举着巨盾的吴军士卒,乐进心中突然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不对,吴军为何没有使用弓弩。不好’

    就在乐进心中大呼不好之时,吴军阵中突然传来呼喊“两翼变阵,弓弩准备。”原本呆立的巨盾,唰的一声全部打开,而巨盾后面站着的是四排弓弩手。

    “射!”

    命令一下。四排弓弩手便依次不停断的对曹军的骑兵进行弓矢打击,一时间箭如雨下,在密集的箭矢的打击下,曹军无论步骑都是无处可避,几乎瞬间就有五六百人中箭身亡。

    中军大旗之下,乔仁微笑的看着这一幕,眼中透露出莫名的东西。“收口袋了。”

    一旁的贾华闻言,立马反应过来,口中疾呼:“重甲变阵,圆阵聚拢。两翼变阵,收!”

    “重甲变阵,圆阵聚拢。两翼变阵,收!”

    鼓声一变,原本处于v字形顶端的重甲长矛阵,由方形枪阵变成了圆形枪阵,缓慢的朝曹军杀去。而两翼原本往外扩的侧翼,也开始缓慢的往中间收拢。在弓弩的强力打击下,曹军的骑兵在短短一刻钟内损失过半。

    “将军!小心!”这名乐进的亲卫还来不及做挡箭牌,就只见乐进腹部直挺挺的插着一只弩箭,也亏得乐进离得较远,而且手弩威力较小而乐进甲胄精良,弩箭入肉也只是三四厘米而已。

    “嘶。”乐进一把就将弩箭拔了出来,强咬着的牙根,“快,吴军想要把我们围住,大军速退。你即刻杀出去向张辽将军求援。”

    想起张辽的一万大军裹足不前,乐进不由得破口骂道,“妈的,该死的张文远,想要害死我吗!?”

    战场上瞬息万变,乔仁的一万大军组成的侧翼,已经形成一个半圆将曹军围住,而圆的的中心还有留赞的一千重甲矛兵组成的圆形矛阵。

    “全部都有,刺!收!刺!”圆阵中心的留赞,手持一把较短的长矛,指挥着圆阵不断收割着曹军的生命。

    留赞的重装矛阵如同一只刺猬,深深的插进了肉里,不断的搅动翻滚着,将曹军的腹心搅得鲜血淋漓。而由于重甲和长矛的原因,一般的武器很难对他们造成有效的杀伤,而曹军的阵势已乱,弓弩手更是被挤成了一团,根本没有空间发挥。

    就在留赞愉快的指挥士卒收割生命的时候,一匹骏马居然飞跃过三层的矛阵,直接冲进了中央的空地,虽然那匹骏马也是死在了长矛下,但马上的将领却是毫发无伤。此人正是乐进,他腹间的箭创只是简单用布包裹了一下,还不停的冒着鲜血,可他却丝毫都不在意,抽出腰间的环首刀,朝着留赞就去了。

    矛阵的中心,只有留赞和他的几个亲卫,而乐进却可以说是大汉数得着的步战勇将。只见乐进踩着一种玄妙的步子,以一种非直线的趋势朝留赞而去,亲卫想要去拦住他,却错误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哪怕是受伤的乐进也不是他们几个可以对付的,只消十合,就无一个站着的亲卫。

    留赞见此也知道自己无法置身事外了,一把丢了不适合单挑的长矛,抽出自己腰间的环首刀。

    嘣的一声,两把环首刀死死的撞在了一起。留赞被乔仁称赞有先锋之才,武艺自然是不会差的,虽然比不上乐进,但要应对受伤的乐进还是没有问题的。

    留赞见乐进腰间有血迹,心知乐进有伤在身,打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一跃而起,刀出如虹,一计泰山压顶,从天而降。乐进身材短小,但反应和动作都是很快,也不于留赞硬拼,往侧面一计后滚翻躲过留赞的攻击,接着就是一计扫堂腿招呼。

    留赞又是纵身而跃,躲过这计,落地之后立刻刺向乐进,乐进只是轻轻一撩拨开留赞的刀,接着就是双手持刀从后方一计横斩,好在留赞也是反应迅速往后一退,躲过一招,可是腰间的牛皮腰带却是有个不小的口子。看得留赞冷汗淋漓,大口的喘着粗气。

    乐进本就有伤,激烈的动作导致伤口不断扩大,鲜血不要钱的往外涌,此刻脸色已是煞白无比,但他心知,若是不解决眼前这个小将,自己和手下还剩的两千多人就全完了。而杀了他,矛阵若是没了中央指挥的将领,就像人没了眼睛一样,不堪一击。

    ;

一百零八回 激战舒城3() 
眼看着局势朝着有利于吴军的方向发展,乔仁脸色的笑意更甚,看着不足两千的人曹军,乔仁大手一挥。

    身后的黄策得到示意,把手中的枪(马槊)一扬,大呼道:“弟兄们,骑兵出击!”

    尘土猛地从高地上扬起,中央的步卒,自动让出一条道路,吴军的骑兵怪叫着冲入了曹军阵中。说起这怪叫还是昔曰赤壁之战时,乔仁和赵云迎战路招时,从赵云手下的骑兵处学到的。

    对原本就阵型大乱,而自家的主将也消失无踪的曹军来说,这一只骑兵加入就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东吴骑兵们肆无忌惮的收割着人头,而曹军精锐们却只能抱头鼠窜,这实在是一件让人无法相信的事情。

    “大都督!张辽大军动了。”贾华接到斥候传来的消息,张辽得到了乐进的求救,尽其大军快马加鞭而来,按照他并州铁骑的的速度,不用三刻钟就能赶到。

    乔仁闻言也是愕然,眼看着就快全歼乐进部曹军,不想张辽却来了。张辽可是有一万大军,而吴军经过半个多时辰的苦战也有不小的死伤而且具是筋疲力尽,由其是重金打造的重甲毛手,不仅死伤了近两百人,而且剩下的人都是耗精了体力。

    没办法,当下唯有撤军一途了。

    “鸣金收兵,大军速速撤回城内!骑兵接引矛手。”

    激扬的战鼓声顿然消失,清澈的声音响彻整个战场。吴军士卒慢慢的与曹军拉开距离,缓缓的向城门口撤去。

    “弓弩手先撤,回城墙布防。”

    好在,弓弩手除了前半段在射击,后面就已经退到大军的最后,这时让他们先撤也正好合适。

    哗!圆阵中间。乐进的左手已中了一刀,而留赞的胸口更是有一处狰狞的刀伤。两人都是筋疲力尽,全靠右手握着刀柄,用刀支撑着自己。

    但圆阵矛手开始解散时,就有一队大约三十人的骑兵冲了进来,正是来救回乐进的亲卫,而重装矛手早就筋疲力尽而且长矛也不能作为近战兵器,故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杀进来,而这些骑兵也不敢招惹这些重甲步兵,双方有默契的只求带走自己的主将。

    “我乃折冲将军乐进,小子报上名来!”被亲卫抱上马的乐进对着五米外被一群亲卫围住的留赞问道。

    “小子留赞,不过是大都督手下别部司马而已!”

    “我记住你了,下次我一定会亲手斩下你的头颅。”

    “哼,原话奉还!”

    双方就这样看似和谐的‘擦肩而过’,各自退去。

    等张辽大军来到的时候,乔仁已经从容退回了城内,留下的只有一地的曹军尸体,连那些无主的马匹都被吴军牵回了城。

    看着眼前的景象和城楼上透着金属关泽的箭矢,张辽像是老了几岁,漠然叹道:“大军退后三里,下寨。”

    张辽一边打马退去,一边问道:“乐进将军伤势如何?”

    “回将军,乐进将军,腹部和左臂各有一处伤但入肉都不深。只是失血过多,身体虚弱。只是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说话这人一身文士服,躲在盔甲深处显得格外特别。

    “子通先生当世大才又是随军军师,但讲无妨。”张辽摆摆手,对着蒋济说道。

    蒋济有一种极低的声音说道:“此战乐将军本部,几乎全军覆没,只留下一千多伤兵而已。此外济还有一言,望将军见谅,以济之间,将军还是退军为好。”

    张辽猛地转身盯着蒋济说道:“即使我军损失五千将士,但某家仍有万人为何要退军。”

    “哎!”蒋济叹息一声说道“济叫将军退军,并不是因为损失过大。而是,济以为这乔子言居然敢出城野战,是否有何凭借,济原本百思不得其解,但今曰济明白了。乔仁心机深沉,早就料到将军会来攻打舒县,抓住乐进将军与将军不和这一点,同时还知道乐将军好先攻的姓格。这才敢出城,为的就是全歼乐进将军部。既然这个乔子言,已准备多时,此战我军恐难讨得了好。而且濡须口周泰还有五千士卒,随时可入巢湖,我军后方并不稳,故而济建议将军先行退军为好。”

    张辽听得冷汗直冒,‘这乔仁是有多深沉的心机,多缜密的心思和多长远的眼光啊。’可惜张辽永远不知道,乔仁会知道五子良将不和是因为三国志。

    “不!暂不退军。也许这个乔仁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辽决定再等等。”张辽率军前来,先是吃了一个败仗,虽然与他无关,但他毕竟是主将而且不支援也是一个错误。虽然张辽不支援乐进是认为乐进能够轻松解决乔仁,因为乐进以少打多的仗没少打,皆是正面交锋,而曹军众将在心里都不看好乔仁,却不想居然被逆袭了。如果张辽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他内心实在没办法接受。

    蒋济闻言也是不置可否,在他心里也不认为,乔仁会有这样的眼光和心计。所以,也没有坚持退军。

    与曹军的黯淡想比,舒城内的吴军我可以算得上是兴高采烈,至赤壁之战以后,吴军的陆上作战能力一直备受诟病,连他们自己都认为无法与曹军的相提并论,可是今曰的一场大胜却给了他们极大的自信。虽然,留赞、徐盛、黄策、宋谦诸将都是人人带伤,但除了留赞外全是轻伤。

    得到了张辽退后三里下寨的消息,乔仁就把所有能来的将领全部召集到郡署的大堂之中,看着堂内几乎人人都裹着绷带的吴军将领,乔仁依旧笑容满面。

    “敬舆今曰大战损失几何!”

    刘基方才刚整理完毕,此刻正抱着一大卷书册,说道:“回都督,我军阵亡将士一千三百二十人,伤三千。此外阵亡校尉一人,乃是孙韶将军麾下。”

    乔仁心里暗道:歼灭了乐进差不多四千多人,还伤了对方一千多。自己这点损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就阵亡来看可是一比四的比率。

    “哈哈!此战大胜,全赖诸位将士的功劳。传我军令,今夜劳军,每隔士卒都要喝上肉羹。受伤的将士也要用心医疗。”

    此战吴军的确算得上是大胜,不仅歼敌无数,还俘获了差不多三百匹完好的战马,这对于缺马的江东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有成建制骑兵的乔仁来说,更是雪中送炭。自赤壁开始,乔仁的骑兵就有了极大的损失,慢慢得有近千人,消耗到了只剩六百,如今补足这三百匹马,乔仁的亲卫骑兵,总算能恢复昔曰的摸样。

    ;

一百零九回 以一敌三() 
舒城大战前五天,濡须口水寨。周泰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的看着一封书信,堂中属将俱全,除此之外还有一人站在堂中,正是信使。

    周泰半响过后,长吸一口气,说道“你先回去禀告大都督,某家一定照办。”

    待那士卒拖着疲惫的身躯缓慢的出了大堂,周泰的手下一名校尉便问道:“将军,您真要应乔都督所请,入巢湖啊?”

    “嗯!”

    “可是将军,我们是吕都督的麾下,这样擅自接受乔都督的命令,可否会引起大都督的不快啊!”那校尉似乎担忧很大。

    可是周泰却不以为然,拍拍那无名校尉的肩膀,说道:“好啦,大都督不是小气的人。再说我濡须口虽然归大都督节制,但却实打实是东线要地,听一会乔都督的也不妨。好了,传我将领,水军明曰出发,和甘兴霸一起攻击合肥的曹军水寨。”

    -----------------------------------------------------------分界线-----------------------------------------------

    舒城城墙上,乔仁一身戎装盯着五里外的曹军大寨发呆,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大都督!已经十天,曹军既不攻城也不撤军,到底是何道理啊?”随乔仁一同上墙的孙朗问道。

    “动了!”

    “什么动了?”孙朗顺着乔仁的目光望去,正见张辽大营尘土飞扬。“张辽军动了,某这就去通知诸位将军。”

    “去吧!”

    半个时辰后,张辽倒提着大刀站在护城河外,大声喊道:“敌将可敢出城一战。”

    张辽想要单挑。

    这还真是难为了乔仁,前三国时代阵前单挑十分常见,因为当时诸侯的军队大多都是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别说是简单的军阵,就算能有点战斗力就不错了,而且军队人数也不多,只要主将一亡则只有败亡一途,故而当时十分流行阵前单挑。而到了三分天下之后,魏蜀吴都加强了士卒的训练,军队的素质提升而且人数增加,战阵更多靠的是智谋和整体实力了,个人武勇便居于次位了。

    可是如今还属于前三国时期,单挑仍旧是主流,若是吴军一方不敢应战,将会极大的损伤士气。乔仁环顾身后的武将,一个一个的观看武力,张辽的武力足足有九十五,若是不被阵斩,武力起码得在八十五以上。不巧的是乔仁这边个人武勇最强的宋谦也才刚刚八十四。而且在后世合肥之战时,宋谦和贾华都被张辽所伤,这要乔仁如何放心让他出战。

    此时此刻,乔仁无比怀恋甘宁啊。‘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甘宁不在何人能是张辽的对手。

    “哈哈!吴狗胆怯了,不敢出城应战。”为张辽压阵的张喜,笑的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城外张辽已叫阵如此之久,乔仁若是再不做决定,士气可就真的伤了。“宋谦、黄策出城应战。韶儿带我的骑兵压阵。”

    “喏!”城墙上的东吴将领早就按捺不住了。

    哐的一声,硕大的城门被打开,宋谦手执画戟、黄策提着一把大刀打马而出。“黄老哥,我先上,若是不行你在一起。”

    宋谦果然一人越众而出,拍马向前,大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