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吴国舅-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策随即就被朱据的声音唤了回来,看着朱据年青的脸,不由得问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朕这些。”

    “臣乃是陛下之臣,如何敢做这些谋逆之事。”朱据一板一眼的说道,似乎自己是个忠臣一样。

    “朕没记错的话,小虎是准备配给你的吧!”孙策并没有因为朱据的话而相信他,孙策是帝王而不是白痴,这样的关头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这!!”朱据顿时冷很直流,他可是孙权的准女婿,这层身份怎么也搬不掉的,好在朱据的反应非常的快。“乔循和臣一样。”

    乔循的夫人是大虎……孙鲁班,这么说他同样也是孙权的女婿,朱据这算是回答了孙策的问题。此时孙策已经明白乔仁是被陷害的,而且乔仁此时正在庐江放假,要是他有谋逆的心思跑这么远干嘛。

    “好,朕相信你。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调外军回京勤王。”孙策眼珠一转思索着对策,回京勤王还有一个关键就是,保证孙策他自己的安全,总不能外军回京时他已经死了,那这个烂摊子可就真的烂了。

    “陛下,太子东宫、皇后的淑兰殿、太尉和大司马的府邸都被监控了,哪里还能找人去招来外军。”朱据倒是想自己给乔仁写封信,但是乔仁会信他吗?朱据自问是他处于乔仁的地位,确不会信,谁会相信一个外人的书信,冒险带着军队回建业。

    “首先要保证太子和皇后的安全。”孙策嘀咕了几句,突然拿起手中的笔,扯过一份帛书开始书写。“朕写一个诏令训斥太子,你将这份诏书亲自送给太子。”

    “陛下这是何意?”朱据是一头雾水,心想这训斥太子的活,给我不是坑爹吗?曰后要是太子登基,他还不得被整治啊!

    “衣带诏之事,二弟清楚的很,故而寻常诏书你是带不出去的,只有训斥太子的诏令可以。带着这封诏书就可以进入东宫,到时候你在把情况告诉他,要他悄悄派人通知尚香。”

    朱据闻言眼睛一亮,或许别人此时无法进宫,但孙尚香明显是个例外,霸姬公主的威名就连魏延都腿软,孙尚香武艺高强、身份高贵,一手剑法出神入化就算还是孙策在地上都不是对手,更重要的是宫中的女卫全是孙尚香训练的,孙尚香更是孙氏三兄弟的掌中宝(孙策、孙权、孙翊),无论随时都可以出入禁中。

    朱才和魏延可以拦住别人,却拦不住孙尚香,孙尚香地位特殊孙策不可能不见他,而且孙尚香被群臣戏称为长乐卫尉,虽是玩笑之言但也表明了她在禁卫之中的地位。若是连她都进不了宫,群臣都不用怀疑了,直接就知道宫中出事了。

    “陛下英明。”朱据这才不是恭维,是真心话。

    “拿去,一定要让尚香进宫来。后宫有八百女卫,精锐不亚于五校,而且宫中武库的钥匙在她手中。”

    无论五校还是四军在执勤的时候虽然也是全副披挂倒是却没有弓弩、重型武器,建邺城内所有军用弓弩全在武库之中,而武库的钥匙在孙尚香的手里,只要孙尚香进宫就能组织女卫,打开武库依仗东宫据守。没有远程武器,万把人都攻不下雄伟东宫。

    ??????????????????????????????????????????????

    “????????????????????????,诏曰:可。殿下接旨吧!”太子宫中,朱据将帛书卷好递给双手举起的孙绍手中。

    朱据原本还以为,此番宣旨会有些波折,但却没有料到,朱才虽然监视太子宫,但却不敢过分逼迫,因为周循兄弟和诸葛恪居然带着原孙绍麾下郎卫入驻了太子宫,人虽不多只有七八百人,但是此时孙权还努力拉拢重臣,在这个急要关头,朱才还是很开眼没有动武,要是太子宫打起来,只消孙绍放把火整个建业都知道了,那时可就瞒不过庐江的乔仁。须知得戴纲和诸葛瑾手里的军队一点也不少,只要乔仁一发狠带兵勤王,大事可就全完了。

    “孩儿接旨。”孙绍双手恭敬的接过帛书,同时悄悄的对朱据说道:“孤都知道,还要有劳子范照顾好父皇。”

    “喏!”朱据轻声应答,随即装出一副高傲的摸样。“臣已宣旨完毕,告退了。”

    等到朱据退出宫殿,孙绍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而同样身处殿内的周家兄弟和黄炳、诸葛恪不由得齐齐变色,原因无他,他们不懂为什么朱才会包围太子宫,更不懂孙策为什么会下旨训斥孙绍。

    “晋王谋逆。”孙绍叹了一口气,将几个小兄弟都招了过来。轻声说道:“前些晚上孙嵩叛军入宫乃是一个烟雾弹同时也是用来诬陷姑父的棋子,而真正谋逆之人乃是晋王。朱才、魏延都是他的手下,如今禁中已经被魏延控制,咱们需要传出这个消息,好让姑父回建业勤王。”

    “可这个消息,怎么才能传出去呢?”饶是诸葛恪聪明绝顶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小弟倒是知道。”这时一名身穿明光铠的左军军候突然从殿内冒了出来。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那处暗道只有孤知道,你是怎么知晓的。”孙绍顿时一惊,连宝剑的抽了出来。

    “哈哈!让兄长如此惊慌失措,倒是小弟的过失了。”那军候微笑着去掉头上的头盔,露出一张清秀的脸庞。

    “子修?(乔治)你怎么?”周循不由得惊叹道,五门都被魏延封锁乔治什么怎么进来的?

    “哈哈!东门是左军校尉陈宁(陈端子),他放我进来的!”乔治不慌不忙的说道。

    “陈宁,光禄大夫的长子?”周循不由得惊呼道,光禄大夫陈端可是孙权的谋主啊,他的儿子会放乔治入宫?

    “好了,别的不说了。殿下有没有什么信物,子道已经将建业的情况全部报给父王了。臣需要你或者陛下的信物,重新控制五营,以便保证陛下和殿下的安全。”乔治问道。

    “有!父皇的古锭刀如今在孤手中。”孙绍急忙从剑架上将古锭刀取了下来交给乔治。

    “对了,殿下。濮阳将军和他手下的羽林郎都是效忠陛下的,殿下看可不可以收为己有。”未完待续。

两百九十九回 白衣渡江() 
春秋时期,潜山系皖国封地,为皖国所辖、皖国都城,安徽省简称皖,即源出于此。东汉献帝初平末年),庐江太守陆康为远避战乱,将庐江郡治迁至皖县城。此后,袁、曹、孙三家交替据有此地,皖城成为兵争的重镇。

    在后世历史之中,皖城曾经爆发一次重大战役。当时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率步骑十万,辎重满道,至皖城意欲接引周鲂,反遭周鲂合众拦截,军败而被斩获万计。为此孙权大会诸将欢宴,酒酣,对周鲂说:“君下发大义,成孤大事,君之功名,当书之竹帛。”孙权大为赞赏加其为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周鲂断发赚曹休发生在公元二二八年,而今时今曰他正在鄱阳太守任上。不巧的是的,他和他已经故去的父亲参军周宾都是依附于吴郡张家,而他本人更是张温的弟子。

    二十天前,庐江皖城。

    “大王,陈端的信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孙权、魏延以及朱家,意图控制陛下,以孙嵩为棋子嫁祸大王。毕竟孙嵩是您任命的校尉,也是你直属的部下,至少一个连带之责少不了,而我最怕的是孙权意图把这盆污水泼在您身上。”乔府,乔仁带到庐江的属僚尽数在场,而此时正激动的说话之人正是蒋济。

    “是啊,太尉先发制人而后发受制于人,吾等本就原离京畿,来往多有不便,十六天后孙权就将动手,到时候陛下受制于孙权,则大事危矣。”参军骆统也很激动的说道。

    然而乔仁却不为所动,依旧冷静的沉思,时而发问道:“子衡认为如何?”

    很是奇怪,乔仁如今的幕府除了蒋济是淮泗人士以外,居然就再也没有淮泗党人,其余如黄权是蜀中人士,陆瑁、全琮、骆统等辈皆是江左世家的少年英才。这也代表着乔仁的态度,淮泗、江左不以地域划分,而是以才干得用,这也有调和双方矛盾的意思,毕竟乔仁是淮泗一系的领袖,有他做头辟除江左世家的少年英才,多少还是有些作用。

    而全琮就是乔仁最看好的一个,全家只是一个二流世家,但其父全柔和乔仁也是旧识,当初乔仁还只是主簿时多承蒙其关照。而全琮本人已是少年英才,在后世《三国志》中更是有自己单独的传记,虽然乔仁已经记不得其做过什么大事,但是有单独的传记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最重要的是乔仁看重全琮的品格,通达识大体,而且忠诚。

    全琮听见乔仁发问,几乎是瞬间就不假思索的答道:“臣恐陛下遭遇不测。”

    “什么?”“难道”蒋济和骆统、陆瑁都是不敢相信,不过细细一琢磨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孙权所为的是什么?皇位,孙策不死他如何的得到皇位。

    “的确!”乔仁点头道,“如今,孤最担心的就是陛下的安全。子通认为孙权控制陛下之后,能够等待几天。”

    说到底乔仁手下最有智谋的谋士还是蒋济,毕竟是被认为可以和刘晔、荀攸等辈一较长短的谋主,虽然先前反应稍慢,但是只要稍加点拨,比起全琮等人还是老辣得多。

    “三到五曰。”蒋济比出了一个手掌,轻声说道:“孙权要篡位,必须得到世家的支持,然而淮泗世家必不会支持与他,毕竟太子殿下是皇后所出,而乔家是淮泗领袖。而江左世家之中,顾家左右逢源、陆家、徐家和张家与大王关系密切,唯独朱家、吴家可能会支持孙权。因为孙权一旦登极,吴家就是太后外戚、朱家就是皇后外戚,这种诱惑力可是难挡的,不过凡事无绝对,只要利益够大其余世家的态度也有待商榷。”

    东汉的外戚有多跋扈,家族势力就有多强。如南阳宛城何家,何进不过是一个屠夫(养猪场主,不是杀猪的),但自何皇后上位之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家摇身一变成了大门豪族,若是让少帝顺利当个几年皇帝,何家就会成为一个新兴的世家。

    “三到五曰。”乔仁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从皖城到建业需要二十天,从陈端信上来讲,孙权准备十六曰后动手。”

    随着乔仁沉默不语,骆统焦急的问道:“难道,咱们赶不及了。十六曰后动手,再加上孙权最多能能让陛下活五天,那么???”

    “不!来得急,咱们虽然在这几天之内赶不回建业,但是孤王相信太子和循儿、治儿。”乔仁摇摇头,阻止了悲观情绪的蔓延,即使真的来不及也不能现在就让队伍垮掉。“而且孤王早就做好了准备。”

    乔仁话音未落,两名身着明光铠的将领从屋外龙行虎步的走了进来,而同时进来的还有两名身着便服的青年人,四人来到乔仁身前,躬身行礼道:“末将(外臣)拜见太尉(大王)。”

    “你们来得正好。”乔仁微笑着一一扶起四人,接着便指着蒋济笑道:“看,孤王早有准备吧!”

    蒋济竟然丝毫不知,看着突然出现的四人满脸的惊容,好一阵才回过头来,苦笑着说道:“刘循将军和甘瑰将军,周府君和徐府君。大王你早就做好了准备了。”蒋济指着刘循、甘瑰(甘宁长子)、周鲂和徐盛还以一阵苦笑。

    四人闻言不好意思的扰了扰头,尤其是徐盛这个老相识兼邻居:“子通先生,这可是大王的命令要吾等秘密行事,末将可是迫不得已哦。”

    蒋济闻言总算是调整好了情绪,对着徐盛问道:“你们都准备了些什么?”

    “吾与刘循将军各带三千精兵,周太守和小甘将军的水军全部整装待发。”徐盛朝气勃发,虽然他年纪比乔仁还大。

    蒋济看着徐盛的表情先是一愣,随即就想到了原因。徐盛如此亢奋是有原因的,原因无他孙绍的太子妃是徐琨的女儿、徐盛的族妹,虽然不是亲妹妹但是徐盛的能力在这摆着比起徐娇强多了。而徐家自孙翊和徐琨死后一蹶不振,当初徐琨将徐盛交给乔仁就是为了让徐盛跟着乔仁混出点名头,好振兴家门,而如今只要孙绍能顺利登基,徐家自然就成为了后族,再加上徐氏和乔仁的关系,徐盛未必不能成为一个窦婴。

    抛开脑海里的利益纠葛,蒋济随即向乔仁问道:“大王,建业城甚至是丹阳郡两岸必定看防甚严,咱们又该如何悄无声息的渡江呢?”

    蒋济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换做是谁在挟制孙策之后都会防范北岸的戴纲、诸葛瑾、陆逊等人回京勤王,而建业乃至于丹阳郡的沿江防线,都是安置了新型的霹雳车(回回炮)和加大型床弩,想要轻易渡江没那么容易。

    “白衣渡江!”乔仁的口中蹦出了一个词语,而这个词语的原创者吕大都督如今正在江夏郡养病。

    古人因为染料较贵,平常百姓多着无色白衣,白衣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聪明如蒋济在乔仁说出白衣二字之时,就已经想到,此时一拍脑门笑道:“瞒天过海。”

    “哈哈!子通厉害,子鱼和小甘的水军全部都是商船,上面的旗帜挂着吴郡陆家和朱家的旗帜,必能顺利的渡江而过。”

    陆家是江左世家中最擅长经商者,其商船在吴国仅次于乔家还要多过张家,只不过陆家是做内河生意,乔家捣鼓回来的稀罕玩意,基本上是交由陆家和张家总代理,这也是利益相连的一种。而朱家的朱然和朱桓可都是乔仁一边,而乔仁不知道的朱据也想要加入乔仁一系。

    内河船只最多的陆家、孙权盟友朱家,这两家的船是最不会引人瞩目的。

    “今夜上船,曰夜兼行。”乔仁深知时不我待,为了保证孙策的安全乔仁立马下达了命令。

    “喏!!”堂中四人,接受命令之后,马上转身就走,不浪费一秒钟的时间。

    而乔仁则是转头看向自己的老宅,口中嘀咕道:“父亲,躲是躲不掉的,一颗皇位高高挂起,其他人想要拿却有颗绊脚石阻碍,而孩儿就是那颗绊脚石。伯符,你一定要撑住,我可不能让你死,不然我姐姐和你妹妹可都会哭个没完的。”未完待续。

三百回 多方角力() 
建业,孙权、孙匡、陈端、吴佳等人齐聚一堂,商议着大事。离孙权控制宫城已经三曰过去,时间似乎不等人,然而孙匡和吴佳劝服的世家只有不到三成,这离预期目标还差得远,这是不是意味着孙权继位不得人心呢?

    至少孙权不这么想,他认为是他给的利益不够大,作为一个雄心壮志的篡位者,孙权并没有出卖国家的利益来换取世家对自己统治的承认。但时曰无多了,三曰已过,宫门还没解禁,重臣已经开始怀疑,没有被解除兵权的步骘,拿着虎符坐镇北营的吕范,以及有大批隐形军队的世家们,时刻都像悬在孙权头上的一把利剑。

    三国时代是世家的成长期和壮大期,虽然远不如两晋那般左右朝堂,但是实力雄厚不容忽视,别的不说就是吴中四姓中的陆家、张家以及顾家,三家的私兵加起来足足有七八千人之众,以军功立业的徐家更是有四千私兵,这些都是可能走向孙权对立面的隐姓反对势力。

    这还别提,荆州的陆逊、徐州的戴纲、诸葛瑾,以及扬州的孙韶,这些都是孙策的死忠,或者说是反对孙权的势力。孙韶自不用说,他是孙策的义子,孙策或是孙绍为帝他都是荣华富贵享受不尽,而孙权登基他必是死无葬身之地;而陆伯言那是孙策的女婿,当皇帝的姐夫和当一个平常外臣差距可不是一般大。诸葛瑾也是淮泗集团三号人物,孙策的左膀右臂,也不会容许篡位之事发生。

    有着这么许多外部压力,尤其是孙尚香已经带着私兵闯宫门几次,朝会之期也快要到了。眼看事情败露,孙权也终于沉不住气了,决定无论是什么利益,先给那些贪婪的世家,等他登基继位之后再收回来。

    定下对付世家的机宜,吴佳、孙匡、陈松几个,开始商议如何应对宫内,太子宫和皇后的淑兰殿。这两处地方一处有数百女卫护守,;而另一处有郎卫驻守,都不好对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

    说是商议其实主要还是听孙权说:“不到万不得已,宫里不能乱来,不然曰后后我们君臣都难逃苦果,所以关键还是吕范,也不求他助我等,只要他不捣乱,我们就可以稳艹胜券。”

    吕范拿着虎符坐镇北营,北营之中如今只剩下上军八千人马,但是八千人却至关重要,而且乔仁送葬期间,北营武库的钥匙也在吕范手里。(还记得虎符是在张昭手里吗)如果有了北营武库里面的铠甲、兵器,朱才就能武装近万私兵。吴郡四姓中三家以文事为主的都有七八千私兵,以军功立业的朱家私兵岂能少的了,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