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1892-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月12日,林大鑫就带领在沈阳城郊区驻扎的第一近卫军,离开了沈阳城,向北京城赶去,在路上就接到了报告,说袁世凯准备带领大清新军中定武军的3个镇,归顺自己。

    林大鑫看着电报笑了笑,这位自己的便宜岳父,还是挺识时务的,反应也挺快,林大鑫随即给定北军总参谋部发了一封电报,让吴佩孚抽调部队,进入山西省境内,一面接收定武军的部队,一面接收整个山西省的防务。

    林大鑫带着第一近卫军并没有着急行军,于是用了3天的时间,9月15日才抵达北京城,此时北京城已经被定北军第一野战军接管了。

    定北军第一野战军的军长王宏军带着一些第一野战军的军官,以及武威军的一些将领在北京城外迎接林大鑫,武威军的这些将领,都是军情局和保密局的人员。

    在北京城外,林大鑫从他的越野车上走下来,王宏军马上带着一大群军官向林大鑫敬军礼,“校长好!”“大帅好!”

    林大鑫一眼就看到王宏军身边站了2名身穿武威军军装的军官,林大鑫对王宏军问道:“这2位是?”

    王宏军还没有说话,2个人就情绪激动的又对林大鑫敬礼喊道:“报告校长,我是威海卫水师学堂教导队第五期毕业生吕铭鑫,毕业后加入东北军情局,8年前奉命潜入满清新军,改名为吕成明,成为了武威军第3镇第2协的协统。”

    “报告校长,我是威海卫水师学堂教导队第五期毕业生黄永祥,毕业后加入东北保密局,8年前同样奉命潜入满清新军,改名为黄子蒙,成为了武威军第4镇第3协的协统。”

    王宏军这时说道:“校长,这次控制武威军,占领整个北京城,多亏了这2位学弟。”

    林大鑫露出笑容,分别拍了拍吕铭鑫和黄永祥的肩膀,“这些年辛苦你们了,你们的功劳校长会记住的,以后你们就留在军中继续带兵吧!”

    吕铭鑫和黄永祥这些执行黄袍加身行动的人员,并不知道是李昆等人背着林大鑫下达的命令,所以林大鑫对这些行动的人员,还是要勉励一番的。

    吕铭鑫和黄永祥同时立正喊道:“是。校长!”

    林大鑫随后一挥手,“进北京!”

    林大鑫进入北京城之后,在王宏军等人的陪同下,一直来到了紫禁城,站在**外。林大鑫看着气势磅礴的紫禁城,不禁感慨说道:“这还是我第一次进紫禁城,以前我可不敢来这里,来了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

    王宏军在旁边笑着说道:“校长,虽然您是第一次来,但是以后您就是这座紫禁城的主人了。以后我们这些学生也该改口了。”

    林大鑫笑着说道:“万万没有想到,我还有成为这里主人的一天,就是我登基称帝,我永远还是你们的校长,以后我们军校的名称。都要加上皇家两个字,我也一直会兼任军校的校长!”

    王宏军开玩笑说道:“那以后军校出来的学员,不都是天子门生了吗!”

    林大鑫点头说道:“这样我才能对军队放心啊!”

    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星坛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

    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皇帝自称是天帝的儿子,紫禁城的名字由此而来。

    紫禁城作为满清朝廷的宫城。全部宫殿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由**——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中轴线,和中轴线两旁的殿阁廊庑组成。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前面有太和门,两侧又有文华、武英两组宫殿。从建筑的功能来看,外朝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地方,举凡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各种礼仪。都在外朝举行。

    内廷是皇帝后妃生活的地方,包括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和两旁的东西六宫等宫殿群组成。

    林大鑫在王宏军等人的陪同下穿过了紫禁城的外朝。一直来到了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西暖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这3位满清朝廷的掌权者就被软禁在这里。

    整个西暖阁足足有一个营的定北军官兵把这里团团围住,林大鑫看到这样,摇头对王宏军说道:“用不着这样的架势,朝廷已经日落西山,我们又来了一个落井下石,这里就慈禧、光绪和恭亲王3个人,翻不出什么大浪的。”

    王宏军点头说道:“学生也是害怕这3位出了什么意外,另外学生准备把这3位迁出紫禁城来安置,毕竟这里以后会成为校长住的地方。”

    林大鑫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等林大鑫进入西暖阁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已经接到了通知,知道林大鑫要来看他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在了西暖阁正面的暖炕上,恭亲王奕欣就坐在了下首的椅子上,看到林大鑫等人进来,3个人都没有动,保持着大清皇家最后的尊严。

    王宏军看到慈禧3人的样子,刚要说什么,被林大鑫一摆手给打断了。

    林大鑫对身边的人说道:“除了王宏军、吕铭鑫、黄永祥,其他人都出去吧!别都挤在这里!”

    等跟着来到西暖阁的其他军官都出去了,林大鑫示意吕铭鑫把西暖阁的门关上,然后林大鑫往前走了2步,犹豫了一下,对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行了一个军礼说道:“大清定北王林大鑫,见过太后、皇上、恭亲王!”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是第一次见到林大鑫,他们打量着林大鑫,林大鑫也是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本人,也打量着这2位大清朝廷的统治者。

    慈禧太后声音沙哑的说道:“你就是林大鑫?没有想到最后你还是反了!”眼前这个人,就是让慈禧太后近些年来一直恨不得千刀万剐的林大鑫,慈禧太后没有想到第一次见面,竟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已经成为了阶下囚。

    光绪皇帝跟着用更加嘶哑的声音说道:“看来朝廷给你的定北王,你是看不上眼了,直接瞄向了朕的位置。”

    说实话,光绪皇帝对林大鑫的恨意可谓比天还高,可惜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光绪皇帝曾经在梦中多少次,把林大鑫用千万种方法弄死,而今面临的境地却是自己的小命掌握在林大鑫手中。

    林大鑫苦笑说道:“说实话,我还真没有下决心把朝廷推翻,虽然整个朝廷已经成为了**无能的代名词,但是我们福州林家毕竟世代为朝廷效力,可有些事情依然是避免不了的,我也多说无益,现在已经成为了这个局面,大清朝是不可能存在的了。”

    听了林大鑫的话,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脸色不禁更黯然,恭亲王奕欣叹气说道:“定北王,你准备怎么安排太后和皇上,希望你看在多年君臣的情分上,不要伤了太后和皇上的性命。”

    恭亲王其实心中一直预感着这一天,毕竟他算是对林大鑫麾下势力了解比较透彻的一个人,有了那泼天一样大的势力,还不想当皇帝的人,绝对是圣人,可林大鑫是圣人吗?显然不是,不但不是圣人,反而是一个以贪婪闻名于世界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能容忍他的上面有一个满清朝廷多久?终归会取而代之的,现在果然应验了恭亲王的预感。

    林大鑫马上说道:“恭亲王放心,我根本没有加害太后和皇上的意思,不过太后、皇上和恭亲王以后可能不会有自由了,我会在北京城内给3位安排一个舒适的住处,另外在生活上,一定会尽量照顾好3位的,让3位能安然度过以后的日子。”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这时不禁松了一口气,林大鑫好歹也是马上要登基称帝的人,也不需要用假话来骗他们3人,这样一来,至少3人的性命保住了。(未完待续)

    ps:感谢难倒没昵称了的打赏,这一章是定时发的,没有感谢到的兄弟,以后补上,近期实在事情太多太多,再次抱歉。。。

第五百三十章 宅心仁厚的林大鑫() 
在紫禁城西暖阁内,刚刚进入北京城的林大鑫,就来到了这里,见到了满清朝廷的掌控者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以及恭亲王奕欣。

    听到林大鑫承诺不会要了他们的性命,让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不禁松了一口气,这几天被软禁在西暖阁内,3人表面上都还算正常,其实心中一直惊恐不安,深怕林大鑫会要了他们的小命,毕竟改朝换代,基本上不会留下前朝皇室的人,大清当年入关之后,对明朝的皇室和宗室,可是绝对没有客气的。

    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满清是没有可能再继续存在下去了,不过林大鑫倒是不准备对满清的统治者赶尽杀绝,一是念及朝廷与福州林家多年的君臣关系,二是林大鑫不认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等人,对自己会有什么威胁,能翻出什么浪花。

    在从沈阳城出发之前,军情局的局长李昆向林大鑫建议过,由军情局的人动手,制造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自杀的假象,永绝后患,不过被林大鑫严词拒绝了,同时警告李昆,没有他的命令,绝对不能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弄死,不然这次林大鑫一定不会轻饶了李昆的。

    李昆也考虑就是留着慈禧和光绪,应该也没有什么危险,毕竟以后他们会一直生活在军情局的监控之下,有什么情况,自己也来得及处理,也就没有再坚持,招惹林大鑫的不愉快。

    在西暖阁中,林大鑫对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继续说道:“3位暂时还需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等我在北京城内给3位找到了合适的住处。3位再离开这里吧!我林大鑫保证的事情一定会做到,所以3位不用担心会有人对你们不利。”

    慈禧太后沉声说道:“哀家已经是入土大半个身子的人了,能不能留下哀家的性命并不重要,哀家希望定北王在登基之后,不要对我们大清朝的宗室进行清洗。让爱新觉罗的子孙,以后能做一个普通人。”

    林大鑫看了一眼这个统治了中国快半个世纪的女人,点了点头说道:“太后放心,我林大鑫不是弑杀之人,并没有对大清宗室清洗的意思,只要你们爱新觉罗的子孙老老实实的。我是不会轻易害了任何人的性命,当然要是有不识时务的,也怨不得我心狠手辣。”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恭亲王奕欣对林大鑫说自己不是弑杀之人,心中都撇了撇嘴,你林大鑫要不是弑杀之人。那就奇怪了,不说别的,就说林大鑫弄的满世界皆知的南洋土著政策,已经让数以百万计的南洋土著失去了性命,这还不算弑杀吗?

    恭亲王奕欣说道:“定北王宅心仁厚,老夫代表宗室的子孙,谢过定北王了!”

    奕欣在林大鑫说出不会为难宗室之后,马上一个马屁拍了过去。绝对是违心之言,就林大鑫那个熊样,能用宅心仁厚来形容吗!果然林大鑫下面的话。让奕欣恨不得把刚才的马屁咽回去。

    林大鑫一本正经的说道:“没有办法,我这个人就是出了名的宅心仁厚,为了爱新觉罗的子孙能在以后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我会派人把他们的财产充公之后,给他们留下一些钱财,只要他们以后像普通人一样。找份工作,一定会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咳咳咳——”恭亲王奕欣被林大鑫的话。弄的一顿咳嗽,什么宅心仁厚。应该是贪婪至极,看来林大鑫是准备没收整个宗室的财产了。

    林大鑫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恭亲王奕欣3人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就离开了西暖阁,在定北军第一野战军军长王宏军的引导下,去了乾清宫,林大鑫准备在紫禁城内,暂时就住在乾清宫中。

    等林大鑫离开之后,光绪皇帝愤愤不平的说道:“这个林大鑫果然贪婪,并且还很无耻,就他那个样子,还自称什么宅心仁厚,简直是……”

    光绪皇帝还没有说完,就被慈禧太后打断了,“行了,我们和宗室的子弟们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皇上还是小一点声音吧,外面可都是林大鑫的人,别再节外生枝,我们已经不比以前了,哀家和皇上以后的身份,只是阶下囚而已。”

    光绪皇帝顿时神色萎靡了下来,苦笑说道:“是啊!我们大清已经完了,从今之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林大鑫想怎么样,我们这些人都得受着了。”

    恭亲王奕欣叹气说道:“还是往好处想想吧,至少林大鑫没有斩尽杀绝,给我们留下了一条性命。”

    光绪皇帝不甘心的小声说道:“不过后半生,朕只能生活在囚禁之中,真不如直接把朕杀了。”

    不过光绪皇帝也就抱怨一下而已,他对自己的性命也是很珍惜的,不然如今这样的情况,他完全可以学习一下明末的崇祯皇帝。

    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它是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

    “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彻的意思,乾清宫的名字一是象征透彻的天空,不浑不浊,象征国家安定,二是象征皇帝的所作所为像清澈的天空一样坦荡,没有干任何见不得人的事。

    林大鑫走进乾清宫正殿之中,就看到正殿宝座上方悬着由清朝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

    林大鑫听说过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密建皇储的“建储匣”,清朝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朝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林大鑫看着“正大光明”匾,不禁想到自己如果登基称帝。自己以后是不是也得像清朝的那几位皇帝那样办,林大鑫现在的儿子就有好几个了。

    林大鑫摇了摇头,把这个想法抛出脑后,现在想继承人的问题还有些早,还是接下来准备接管整个大清地盘。计划登基称帝的事情吧!

    接管整个大清地盘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大清战斗力最强的13镇新军,4个镇的武威军已经都归顺自己了,6个镇的北洋军,李鸿章也表示将会并入定北军,在山西省内的定武军3个镇,也在自己便宜岳父袁世凯的带领下,选择归顺定北军。

    这样一来大清就剩下各省总督手里的一些新军了。可这些各省自己组建起来的新军,在训练和装备上,照比大清朝廷直属的13镇新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至于和战斗力冠绝全球的定北军相比,就更不用说什么了。

    那些大清的总督识时务最好,如果敢选择逆流而上,林大鑫也不介意多一些大清的殉道者。

    林大鑫走到了乾清宫正殿宝座的前面,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然后对着正殿内的王宏军说道:“怪不得那么多人想要坐这个位置,坐下来果然很舒服。”

    王宏军笑着说道:“校长。看来我们可以准备您登基称帝的事情了。”

    林大鑫摆了一下手说道:“不着急,等我表哥带着人进京之后。登基的事情自有他帮着忙活,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把大清各个省份彻底控制了。这样吧,给各省的总督发一封电报,署名就用定北王的名义,让他们迎接定北军接管各省的防务和军队,再让这些总督都来北京城一趟,我要和他们商量一下国体的事情。另外给吴佩孚发个电报,让定北军总参谋部派遣部队,接管大清各省。”

    王宏军点头说道:“是,校长!我马上派人去办,不过那些总督会老实的让我们定北军接管他们的地盘和军队吗?另外要是那些总督不来北京城怎么办?”

    林大鑫冷笑了一下说道:“有不识时务的,那就不用客气了,告诉吴佩孚直接用武力解决,发电报让那些总督来北京城,别忘了在电报后面加上一句话,如果这次不来,以后就没有机会来了!”

    林大鑫给各省总督的电报很快就到了各省总督的手中,在南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接到了林大鑫发来的电报,就召集了自己的幕僚进行商讨。

    此时的刘坤一已经身染重病,根本无法下床行走,要不是有林大鑫麾下药厂生产的西药,可能刘坤一连公务都办不了,不过现在刘坤一只能把幕僚们召集到自己的病床前。

    刘坤一在太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