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师1879-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就在亨特拉尔教育体系全面发展,逐渐影响江浙等地的时候,在上海和长沙两地,另外两个人也在努力着。

    1906年10,上海德文医学堂举办了开学典礼。

    埃里希·宝隆接受了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资助后世同济大学的前身提前一年面世,并且获得了柏林大学等德国顶尖大学的鼎力。在亨特拉尔银行的资助下,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四所德国医学院校将会每年派出年轻学生前来中国,协助宝隆进行教学。

    而就在这一年,长沙一间面积不大的西医诊所开业了。

    爱德华?休姆……不,爱德华?胡美成这所小诊所的负责人。同样因为有了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帮助,小诊所的建造绝对是高标准,而且也配备了先进的设备,比如说X光机和心电图等等。而且满足胡美的需要,约翰还一次性给他送来了的药物,供他使用。

    只不过……

    在这个时代的长沙,一个外国人,或者说一个西医想要给人看病可不容易。

    中医的攻讦就不多说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也无法理解西医,或者严格来说的现代医学。所以连续一个星期没人上门之后,胡美只好自己走上街头。这年头,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的中国多得是病人,而且很多都是那种病变直接就在脸上、脖子上的那种,所以胡美就很干脆的找到这些人,上去拉住对方,说要给人家诊治。

    一个疯鬼佬的传说,就在长沙城里流传了开来……

第二十九章 庚子退款() 
投资教育这种事情,万万是急不得的。

    别看约翰如今在中国投资了三所大学、四所技工学校,还有更多的中小学和预备学校,但是如果把的在校生人数加起来,其实还没有到一万人。这还是他把自己的学校开在了江浙地区,这地方历来重视教育,而且因为上海的缘故,也更加容易接受西方观念,如果放在其他地方恐怕就没有那么乐观了。

    比如说,耶鲁大学选择的湖南地区。

    一个纯粹的西医,而且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开设的西医诊所,在长沙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根本就没人会找他去看病。因此在最初的几个月时间里,胡美除了上街“拉客”之外,一连给约翰写了好几封信抱怨自己的手术刀都要生锈了。约翰当然是好言相劝,鼓励对方要耐心的,用事实来说服当地的居民。

    与此同时,约翰也加快了公益图书馆的修建速度。

    按照他的计划,未来五年间将在中国建成至少一千座图书馆——当然这里指的可不是那种大学里的图书馆,如果是那样的话约翰也着实建不起。他要建的是那种两三间屋子,一个人员,千把本图书的公益图书馆。租两间屋子一个当地人照顾,然后把亨特拉尔出版社的书每样五本,算下来一个图书馆真心花不了几个钱。

    至于说能起到多大作用,约翰心里也没有什么底。

    这年头虽然大清已经取消了科举,但是除了上海广州那样的地方之外,其他城市想让那些读书人主动去读“洋鬼子”们的书还是有些困难。所以约翰也是抱着尽人事知天命的态度,准备慢慢的建起这些图书馆有心人去看看这些书。左右不过是几十万美元的投资,万一要是有人愿意看呢?而且等图书馆都建起来之后,三所大学和诸多技工学校应该也有人毕业了吧?只要这些人发展的好,自然就能带动起更多人来学习这些书籍……

    中国的事情约翰只能说是尽可能的努力,结果却无法控制。

    但是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太多太多的东西约翰却是可以控制的,尤其是某些对中国有好处的事情,就是约翰必须要极力争取的东西……

    1906年9月初的一天,约翰接到了一封电报。

    接到了这封电报后,约翰立刻便让人叫来了自家的中国厨师,沉声道:“苏力,你准备一下,下周出发去一趟上海!”

    “去上海?”

    苏力的眉头抖动了两下,恭敬的问道:“先生,是需要我去见容闳先生吗?”

    “嗯。”

    点了点头,约翰淡然道:“有一件挺的事情需要你告诉一下容先生……当然,更的是,我需要你去中国看看,然后告诉我那边真实的情况!”

    “是……我明白了。”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苏力用力点了点头道。

    他当然明白亨特拉尔先生的意思,无非就是让自己去中国看看那些电报中的事情是否真实,亨特拉尔先生的钱是否花在了真正该花的地方——这些年,苏力就是亨特拉尔的眼睛,始终帮他注视着在中国发生的一切。

    简单地说,苏力是去视察去了。

    这几年随着亨特拉尔财团在中国的产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和容闳在教育上的合作规模越来越大,苏力回国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身为一名华人,哪怕他早就在约翰的帮助下拿到了美国公民权,但是天然的优势是永远无法消失的,和中国人打起交道来更加的自如。而且作为亨特拉尔家的厨师,他也是约翰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对于人心的信任,约翰从来都是非常谨慎的。

    容闳在历史上名气极大,但是就像很多历史名人有着诸多缺点一样,约翰也不会百分之百就把他当成那种大公无私的人看待。所以除了让亨特拉尔银行的人监督之外,苏力也会时不时的过去看看,了解一下第一手的情况。

    “先生,您刚才说还有一件事情……”

    犹豫了一下,苏力开口问道。

    “哦,对了。”

    眨了眨眼睛,约翰淡淡的说道:“美国政府刚刚通知我,他们同意从明年开始,将庚子赔款超出的部分退还给中国了……”

    “真的?”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苏力顿时也是喜上眉梢。

    所谓的庚子赔款,自然是八国联军进京之后中国欠下的巨额赔款。而在原本的历史上,这年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给罗斯福总统送去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按照他的说法,影响一个国家首先要影响它的精英,也就是留学生们。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拜见罗斯福,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

    最终在1907年,美国国会批准了这个提议。

    当然在实际上,美国人愿意退回这笔款子可没有这么简单,也绝对不是出于帮助中国人的目的。因为就在这两年,中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反美运动,原因是1904年美国人延长了排华法案,甚至把留学生和外交人员都列入了名单之内,这引起了中国人极大的愤慨,掀起了抵制美货的运动。

    中国人的反抗让美国人损失惨重,不得不做出改变。

    除了出台优待中国的政策、派出高规格的代表团前往中国之外,退回部分庚子赔款也是其中之一……

    “呵呵,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面对着兴奋的厨师苏力,约翰不无讽刺的冷笑道:“不过是退回超出战争损失的部分,而且还要扣除利息……其实就是把讹诈中国人的钱拿出一部分,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笔钱必须用来投资教育,而且必须是美式教育!“

    “呃……这有什么不同吗?”

    晃了晃脑袋,苏力有些不太明白亨特拉尔先生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用我们自己的钱来做对美国有利的事情!”

    深吸了一口气,约翰甚至都忘了自己的身份,沉声道:“只是退回超过损失的部分,然后让中国人感恩戴德的来美国留学,不但把这些钱重新花在美国,而且还能培养起一大批亲美的精英……是不是很划算的买卖?”

    “啊?”

    听到约翰这番话之后,本来很兴奋的苏力顿时傻了“这……先生,这我们还要接受这笔款子吗?”

    “呵呵,为什么不接受?”

    看着苏力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约翰忍不住摇了摇头。

    不管美国人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笔退回的款子能给中国带来好处!

    要知道,那可是上千万美元的一笔巨资!

    在原本的历史上,中国人用这笔钱派出了数以千计的留学生,建成了山西大学,催生了后来的清华大学,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而且……

    “我已经和罗斯福总统达成了一致!”

    轻轻敲了敲桌子,约翰淡淡的的说道:“这笔款子的使用将会交给我们亨特拉尔中国基金会使用,中方的监督人是容闳先生!我今天叫你来的意思,就是请你再去一趟上海,把这个消息通知容先生他开始筹备建设一所新的大学……地点的话,暂时就定在北京吧。另外他从明年开始,可以酌情每年增加一百名赴美留学生!”

    ”是,先生!”

    听到约翰的吩咐,苏力立刻便答应了下来。

    “呼……”

    摆摆手让苏力下去之后,约翰顿时轻舒一口气。

    既然穿越到了这个世界,约翰当然不会等到其他美国人提出这个提议之后才行动。凭借着他和罗斯福的私人关系,去年提出这个意见后对方自然是认真考虑,然后今年提交国会通过了——比起原本的历史,足足提前了一年。

    而且最的是,在罗斯福的运作之下,美国人把使用这笔款项的权力交给了约翰前几年成立的亨特拉尔中国教育基金会,并且把使用的时间也前提了两年!

    也就是说,退款明年就可以使用了。

    每年数十万的款项,足以让容闳多送上百人来美国留学,并且也可以再在中国建两所大学。或许对于现在动荡的中国来说,这些人才或者大学就是杯水车薪,但是别忘了,事情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个国家的进步同样也是如此……

    “叮铃铃……”

    正当约翰琢磨着如何把庚子退款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随手抓起话筒,招呼过后约翰笑道:”保罗,今天这么晚了还打电话找我,应该是有什么好消息吧?”

    “当然!”

    话筒中有些杂音,但是保罗?埃尔利希的声音却清晰无比,兴奋无比的大声叫道:“约翰,明天请你务必要来学校一趟!”

    “哦?”

    听到埃尔利希如此激动,约翰顿时挺直了身子,讶声道:“能让你如此兴奋的……不会是……”(。)

    1

第三十章 疫苗() 
“十四年,整整十四年!”

    在老朋友面前埃尔利希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情绪,感慨万千的说道:“我们花了十四年的时间,终于培养出了可以使用在人身上的疫苗……约翰,我们终于成功了!“

    “恭喜你,保罗。”

    深吸了一口气,约翰真心实意的恭喜了一下自己的好友。

    十四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极为漫长的,足以让保罗?埃尔利希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人变成了双鬓发白的老年人。今年的埃尔利希已经五十多岁了,十几年前开始的研究也终于成功了。

    人类抗击肺结核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卡介苗,以两位法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肺结核人工疫苗,原本应该是在1907年开始研制,1920年成功。但是这个世界因为有约翰的引导,有埃尔利希的参与,提前了足足十四年的时间,正好与埃尔利希研究的时间一模一样。

    毫无疑问,这是个非常漫长而枯燥的过程。

    从牛乳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牛结核杆菌,然后在甘油牛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移植培养,每两三周接种一代,降低毒性,历时十四年,培养了两百余代,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适用于人类的结核病疫苗……

    “不,应该是祝贺我们!”

    面对着约翰真诚的祝贺,埃尔利希开心的笑道:“没有你的提议和研究方案,我们无法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约翰,如果真要仔细算起来的话,你才是功劳最大的那一个!”

    “哈哈,您太谦虚了。”

    摆了摆手,约翰哈哈笑道:“没有您十几年的努力,我的提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已……好了,保罗,我们还是讨论一下疫苗的名字好了。”

    前面说了,卡介苗是以两个法国人的名字命名的,但是在这个世界它的发明人变了,自然就不可能再用这个名字。所以想来想去,约翰决定还是把命名权交给埃尔利希来行驶。

    “嗯,就叫亨特拉尔…埃尔利希抗结核病疫苗好了。”

    埃尔利希明显早有准备,立刻笑眯眯的回答道。

    “呃……”

    听了埃尔利希的话之后,约翰顿时一脑门的黑线:“保罗,你这个命名法也太……好吧,如果你坚持的话,就叫埃尔利希…亨特拉尔抗结核病疫苗,把你的名字放在前面!”

    西方人生性直接,非常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发明或者公司,这一点约翰重生了几十年以后,深表理解。但是要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埃尔利希前面,他就有些汗然了。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诚如埃尔利希所言,当然的方案都是他提出来的,但是如果想要让他像埃尔利希一样,埋头苦干十多年的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埃尔利希本人,手下面可也有着一大帮子的技术人员,不然的话光是做这个实验也太浪费了。

    在约翰的坚持下,埃尔利希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就答应了下来。

    开心过后,埃尔利希迫不及待的说道:“约翰,人体实验已经完成了三十例,是不是可以考虑发表了?还有……什么时候开始上市?”

    “唔……我看可以!”

    沉吟了片刻之后,约翰点了点头道:“先把结果发表出来,扩大人体实验的规模,争取一年内完成至少三百例,然后再推向市场!”

    如今的亨特拉尔系统新药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首先是实验室研究,然后是动物实验,再然后是小规模人体实验,再再然后是大规模人体实验,最后才是上市销售。在这个人们可以把hailuoyin当成灵丹妙药的时代,这种行为无疑是让人无法理解的,包括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内部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

    很明显,亨特拉尔先生在放弃的利益。

    在大多数人看来,一种新药只要被研究出来,可以大规模的生产,然后进行小范围的医学实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非拖上许久完成这些步骤。但是在约翰的坚持下,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包括亨特拉尔旗下的各个医院都严格遵守了这个规定,哪怕要为此浪费的时间和金钱也一样。

    对于这个制度,埃尔利希其实也有些无法接受,不过他更清楚约翰的脾气,所以很快就点了点头笑道:“好的,我立刻安排下去……”

    看着匆匆而去的埃尔利希,约翰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当然很清楚埃尔利希想要把产品尽快推向市场的想法,毕竟如今白色恐怖依然笼罩着整个世界,欧洲和北美对肺结核还是闻之色变。一旦历史上的卡介苗,如今的埃尔利希…亨特拉尔抗肺结核疫苗上市,不光光是可以给亨特拉尔制药公司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给两人带来巨大的声望!

    科赫的例子,可是活生生摆在那里呢!

    在细菌学上的伟大成就,无疑是科赫对于医学的贡献,但是真正让他踏上声望巅峰的,毫无疑问是发现了结核杆菌,并且在随后多年对于结核病的研究。没有在这个时代生活过的人们,无法理解结核病在人们心中的可怕。不仅仅是经济发达的欧洲和北美,在那些落后地区更是如此,比如说中国,直到未来新中国成立之前,结核病都是中国人三大死因之一,每年都要夺取无数人的生命!

    但是在约翰看来,再都必须要坚持原则。

    这不光是因为他脑海中某些概念已经根深蒂固,更的是约翰想要建立一个规则,一个后来的医师提起来就必须竖起大拇指的规则。或许他无法影响这个时代的法律,也无法影响其他的制药公司,但是至少他可以在自家产业做到这一点……

    送走了埃尔利希,约翰并没有马上离开。

    如今他虽然来医学院的次数并不多,但是每次来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因此稍稍休息了片刻之后,约翰拨通了奥斯勒教授办公室的电话。

    不过让约翰有些惊讶的是,听到约翰来医院的消息后,奥斯勒教授立刻便笑道:“太好了,约翰,正好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这样吧,你直接来我的办公室,有一位的客人在等着呢……”(。)

    1

第三十一章 弗莱克斯纳报告() 
“约翰,这位是美国医学会的副会长多利?亨特先生。”

    当约翰走进奥斯勒教授的办公室时,这位已经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立刻便向他介绍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