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时空纵横三国梦-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水师部队:总兵力仍为十五万人,兵种为兵力也没有什么变化,除了近年前加强了海上做战方式训练、变得更加精锐外,其余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仍由蒋钦、周泰、丁奉三人分领一军,陈武、潘漳、董袭、吕范、朱然、朱恒分领一师!凌统则作为周瑜卫将拱卫帅舰!
四、城防军部队:五十五万人,负责全国各处城池和边地的守卫责任,多部署在北边边境。视城池大小和驻地重要与否灵活配备兵力及装备,作战能力在国家各兵种中属于最低的基础部队!
至公元216年中期止。整个华夏帝国军事机器整编工作全部完成。合计有兵力一百一十万人。虽然人数比整编前减少了五十万,但是战力却是更加的强悍。已经完全有能力和草原蛮族进行一场大战!
第二步:傅籍征兵。
战争,尤其是大规模的对内、对外战争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全民族的战争。战争的胜负关系到全民族地生死存亡,以及国家的兴衰成败,任何一个国民都逃不了干系,并且置身于其中。所以战争不仅仅是军队和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普通百姓们重要职责!
于是,为了形成一套当今世界上最为有效、最为迅速的国家后备军队补给体制,我仿照秦朝的先进旧例,设立了‘傅籍征兵制’!
从公元214年起,全国所有年满17岁以上、四十岁以内男丁都全部至户籍所在地官府登记备案,此举称为‘傅籍’。就是说:我是一个适龄的男丁了,可以为国家征战效力了!‘傅籍征兵制’完全剥夺了一些地主、劣绅、腐儒、士族等任何非国家官员三代以内直系家属可以置身于战争之外地权利。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国家可以利用战争的一切人力资源!若有拒绝‘傅籍’者,必须每年按期向国家缴纳相当于常人十倍赋税的‘免籍’税以补充国用。
在平时,民间所有适龄男丁登亡备案后,日常都可以正常地进行生活。但是每季度未必须到官府指定军营完成十天的军事整训,有胆敢无故延期不到者,一次鞭五十,二次枷三月。三次斩立决!
在战时,一旦登记在册的‘傅籍’男丁接到国家调令。限期赶往集结地点而逾期不到者,一日罚,二日鞭,三日斩!
至公元216年中期,华夏帝国完成了‘傅籍征兵制’的全国建设,一支人数高达四百万人的庞大后备部队力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了华夏帝国援援不断地后备兵力。经过测试。在短短一个月内,在国都许都城周边可以迅速调集一百万的后备兵力用于做战,已经完全可以应付任何突然地战争变故!
第三步、军功军衔制。
军队,是一个最讲究资历、最讲求战功地特殊群体。古往今来,历代君主无不将建立一支最为彪悍、最为善战地铁血之师视为心中所求!但这一点做得最好的还是秦朝!
我查阅了许都皇宫中几乎能够查到地所有典籍,秦帝国拥有可以称做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为彪悍、嗜血的军队。战国策上有这样一个记载:他们(指秦军士兵)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赤膊着胸膛。无视万千矢石,奋力追杀着逃跑的对手!可以想像一下,这是一只多么强悍地军队啊!
我沉思良久,要想将我华夏帝国的军队变成像大秦帝国的铁血之师一样善战而求战,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必不可少!秦国曾经规定:有斩敌首一枚者,赏爵位一级。田宅一处,仆人数个;斩敌首两枚首,他做囚犯的父母和妻子都可以转为自为人;斩敌手三枚者……由此可见,为什么秦军会在战场上如同疯魔一样拼了命地去追杀着敌军,因为敌军的头颅就是他们换取地位和财富的等价货币!
我分析清楚后,仰天一阵大笑,挥笔订下了十一级爵位:一公士(副班长)、二上造(班长)、三、国士(副连长)、四、不更(连长)、五、大夫(副团长)、六、上大夫(正团长)、七、子爵(副师长)、八、男爵(师长)、九、侯爵(副军长)、十、公爵(军长)、十一、王爵(都督)。军士凭借每战斩获的敌首或俘虏可以向军官报功获得相应地奖罚或爵位,每获一级爵位便可以享受与之相对应的军官俸禄!
制定好了以后,我将御笔一扔,仰天狂笑:军功制一旦定下来以后。战争对于军士们来说就意味着美味、良田、娇妾。甚至豪宅和官爵!朕就不相信百姓和军士们就不心动,就不想努力做战!想想日后我华夏帝国的武士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盛况。我心中就不禁激动不已!
第四步:建立强大的标准化兵器业。
对于大规模对内对外战争来说,建立一套空前强大和完善的标准化兵器业必不可少。因为我华夏军队要想对敌天生在骑术和彪悍上战有优势地草原敌军,兵器上优势就必不可少。我华夏的兵器工业就必须为帝国的军队提供当今世上最为优良、最为统一、最为最全、最易互换的先进兵器,这就对以前帝国一直延用至今的落后兵器工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为此,我通过征询郑浑等人的意见后,亲自安排建立了一整套的跨时代的强大兵器工业:一、国家在各矿产丰富地区以及重要城镇一共建立了三十六个大型兵器生产基地,合计聘用人员多达六万余人!所有兵器生产人员全部为国家科技人才,享受一般小史的优厚待遇!为了防止兵器技术泄密,所有基地技术人员一旦入聘基地以后无特殊通行令不得擅自进出基地!
二、为了保证国家所有兵工厂制造地兵器都属于同一质量、同一标准,特通过科技部与国防院合作精研出最优良地钢铁兵器做为标准范例,并将生产出这些先进兵器的技术标准上升为法律形式后再发到各兵工厂做为标准来生产兵器!
三、为了进行大规模地生产,流水化作业必不可少。由于国家对各项兵器所有部件的尺寸和技术准备都有着明文规定,所以流水化作业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一部件的产量和误差程度,总而整体上大大加快兵器制造的速度、也保证了所有兵器的质量,并且在战场上有着非常良好的互换性!
四、‘物勒工名’!何意也?就是所有生产兵器的工匠都必须在自己生产的部件上留下自己的工号,以备万一生产的兵器出了质量问题可以迅速回溯追查。同时,所有出厂的完整兵器上都必须有着详细的出厂记录:包括:生产工匠、检验组长、车间工丞以及兵器厂官,并且要登记在案!一旦出厂后军队发现兵器有质量问题,兵器上登记的在案官员、工匠都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轻者鞭,重者斩!
五、奖励机制。如果工匠制造的兵器连续多年都未出现质量问题,或且制造的兵器熟练程度非常之快的话,于以进爵或重赏!反之,如果工匠玩忽职守或消极怠工,致使兵器发生质量问题或是产量低下,兵器厂可采取鞭、囚、斩诸般刑罚以正军规!
于是,在朝庭上下的齐心努力下,到公元216年中期,国家终于建立了一整套完备、先进的兵器生产体系!自此,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制造能力最为强大的跨越了所属时代的华夏兵器业开始为中华帝国的腾飞插上了飞天的双翼!
于是,至公元216年中期,从颁布‘国之六策’以后,经过五年时间的准备,华夏帝国已经聚集了相当强大的军事和经济爆发力!巨龙已经完全苏醒,正摇晃着翅膀,飞翔九天的这一日即将来到!
第三章 烽起
公元216年七月,许都皇宫,演武场内!
自我即位以来,每天早晨早朝过后都要率领数百‘解烦军’各师宿卫兵将在演武场内习射一番,参加演习者全部用的是真刀真枪!为此,多有文武劝阻道:“按照律法,在御前现刃者斩立决。可如今,每日都有数百奋勇之士持刃挟弓斗勇于陛下身旁,陛下也不顾龙体,亲力训练。万一有不诡狂夫猛然犯驾,陛下若然有失,非是社稷之福。请陛下三思!”我闻言笑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普天之内皆是朕之赤子,朕恨不得一一和其推心置腹,怎能连亲卫之兵也加以猜忌呢!?卿等之议不足取也!”是言一出,解烦亲卫无论各部、各族兵士闻言莫不感动,知恩而效命,不数年,解烦军诸部皆为精锐,虽陆营精兵亦多有不敌!这正合了我以文固国,以武强国的心意!
是时,正是早朝刚过的早晨,演武场内聚集近千彪形大汉,或穿甲胄、或是赤膊,或持刃互斗,或挽弓急射,各自练得是不亦乐乎!
演武场西北角,约有百名‘雷’字部队勇壮正围成一圈大声叫好:“好,使得好戟!……”
我也端坐御椅之上,笑看着圈内一员少年在圈中舞戟!只见这少年手持一柄大戟,使得是有若出神入化,寒光闪闪!黑色的大戟在其手中直有若苍龙狂啸、威若雷霆!地面上地草屑和灰尘在戟风的强烈带动下漫天飞卷。好像有若一个小型龙卷风相似!
须臾,少年收戟定势,额头直冒热汗,自信满满地走上前来道:“父皇,您看我这戟使得怎么样!”原来这少年正是太子陆冲!我伸手递过一方丝巾给陆冲,陆冲接过擦了擦额头的热汗,然后递给了身边的侍女!
我想了想道:“冲儿。你的戟式已经很纯熟了,内力也有五六成的火侯。只是以你你现在功力上战场的话,恐怕要不了十招,就会被孟起、子龙、兴霸这样地高手击败!”陆冲闻言噘着脸,有点不服气地道:“哪有,我和甘将军他们拆招时,都能战个二三十招呢!”
我闻言笑而不答,问身边的黄叙道:“义文。以你看太子地功力到底有多深?”黄叙笑笑道:“恕罪直言,在演武场上太子和朝中几位大将还是能战个一二十合的,因为这只是比武、太子又是万金之躯,谁也不会当真敢下杀手。但是在战场上,那是以命搏命的时候,以太子现在这般没有经验、没有杀气的功力,在战场上也许在子龙将军麾下走不了五个回合!”
我闻言抚掌大笑道:“听到吧,冲儿。不要太骄傲了,你的本事离着一代名将的位置还差得远呢!不要骄傲,也水要灰心,继续好好努力吧!”陆冲闻言有些垂头丧气地挠了挠头道:“是了,父皇!”
正是这时,忽然演武场外有一阵大喊迅速传来:“让开!让开!陛下在哪?边关六百里急报!”一名边军信使满头大汗。飞奔至近前,下拜急道:“启禀陛下,西部鲜卑步余根部联合匈奴一部约有十余万人七日前陷平城,正进逼雁门!太守郭淮大人命小人火速前来报知陛下,请陛下速发援军!”
我闻言大惊,急接过信使所呈的边讯密筒。打开来一看,果是郭淮告急文书,书曰:臣雁门太守郭淮急禀陛下:本月初,河西鲜卑步余根部并南匈奴一部十余万大举来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破平城。进逼雁门!雁门城少兵寡。势若累卵,危在旦夕!请陛下速发援兵。以救危局!
我闻言面色急变,问信使道:“郭太守可曾告诉你,雁门能守住几日?”信使道:“太守曾言,三十日内可保无忧,三十日后城池难保!”我心中稍定,便道:“你下去歇息吧!”信使告退!
我站起身,大喝道:“来人,速撞景阳钟,召集全体朝臣金銮殿议事!”“遵旨!”几名随侍太监急匆匆而去!陆冲闻言跃跃欲试道:“父皇,我可不可以也去参加朝会?”我闻言犹豫了一下,笑道:“也罢,父皇十四岁已经领兵征战了,你也应该熟悉一下朝政了,随朕一起去吧!”陆冲闻言欢呼雀跃,喜孜孜地跟在我身后直奔金銮殿而去!
不一会儿,景阳钟响后不到半个时辰,各部文武大员纷纷如飞赶至,无人敢怠慢一步!须臾人齐,我面色微皱对众臣道:“适才朕接到雁门边关六百里急报:河西鲜卑步余根部联合南匈奴一部共十余万人已陷我平城等地,正围攻雁门。若雁门一破,并州大门洞开,中原危矣!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诸文武闻听大怒,张昭道:“此次鲜卑来势汹汹,其心不善,若不于以迎头痛击,岂非让其以为我华夏无人!?”孙策当即请命道:“请陛下下令,臣愿亲提一旅雄师北上,荡平蛮夷,以靖边境!”一时间,众文武纷纷请战,十分踊跃!
我闻言冷笑一声,问道:“诸公纷纷请战,可曾对鲜卑诸部有所了解?他们分为多少部落?有多少人口?兵力有多少?为何会倾军来犯?”此言一出,诸文武大多哑了火了,一时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我暗骂了一下:“一群愣头青!”对张昭道:“子布,朕已令你搜集鲜卑、匈奴、乌桓等部资料多日,现在既然鲜卑和匈奴一起来犯,你就给诸公说一说这两部的情况,让大家心里有素。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遵旨!”
张昭润了润喉咙。将近年来‘暗影’搜集到的资料一一报来:#####
匈奴和大汉交战数百年,其历史早为汉人所熟。但自汉武大帝于以匈奴以强力打击后,匈奴实力大弱且分裂成一南一北两只、并且内斗不休!北匈奴继续与大汉作战,南匈奴则南迁塞内、归附大汉!
公元91年,东汉政府和南匈奴一起对北匈奴发动致命性打击,北匈奴灭亡,余部西迁远遁。远离中原!而迁居塞内地南匈奴人发生很大变化。除南匈奴本部外,又先后分解出屠各胡、临松卢水胡、铁弗匈奴胡三个重要分支集团。屠各胡与南匈奴散居于今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和内蒙古一带。其中以居住于山西省的部分为最多、最强;“临松卢水胡”居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与青海省之间;“铁弗匈奴”是鲜卑人与匈奴人融合后产生的一个分支群体,原居于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但由于南匈奴各族分布渐广,族群渐杂,南匈奴各单于除对其位于河套的本部及屠各胡有较完全的管辖力外,对分裂而出地另两个分支‘铁弗匈奴胡’及‘临松卢水胡’的管辖力则是十分孱弱,多有不听命令,归附各方势力者!
公元147年。南匈奴单于兜楼储死,居车儿继位。居车儿死后,其子孙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呼徵单于、羌渠单于相继立。187年,羌渠被部众所杀,子於扶罗、呼厨泉相继即位。於扶罗子刘豹被封为左贤王,刘豹即刘渊之父。(原本历史上地呼厨泉多次受到鲜卑各部的袭击,于216年投靠曹操。曹操为了削弱势力,分其众为五部。每部选尊贵者为帅,别令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令左部居今汾阳、右部居祁县、南部居隰县、北部居忻县、中部居文水县。南匈奴国家政权亡。)
但现在由于历史已变,南匈奴虽很少犯境,并且屡受鲜卑欺压,但至今216年七月止。仍未收到其降表!此次随同河西鲜卑一部进犯地雁门的便是匈奴族中与鲜卑一族最为密切地铁弗匈奴胡东部一支!而铁弗匈奴胡西部一支则多居于西凉境内,业已经完全接受华夏帝国管辖,不再听从南匈奴本部管辖。而‘临松卢水胡’则更是随着铁枪盟的战败而基本全部归降了华夏!如今华夏帝国各部大军之中拥有众多铁弗匈奴胡西支兵士和‘临松卢水胡’族兵士!
#####
而鲜卑一族由于与前汉交战不久,且寇边大汉时,汉朝内部正忙于内战,后自身又四分五裂、种群复杂,所以诸文武对鲜卑一族了解都并不甚深!鲜卑一族远古起源十分复杂,有说是源于古代山戎和东夷北支的白夷,但时间已久,难以考证。有历史记载的是鲜卑与乌桓同时兴起于东胡别支。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仍为匈役属。随着北匈奴势力衰耗。鲜卑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迫使其逃遁。公元87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公元91年,东汉政府和南匈奴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性地打击,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并且开始渐渐同前汉展开展开小规模的骚扰性战争!
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民族涌现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领——檀石槐。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下不断壮大,统一了鲜卑诸部,建牙帐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地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仇水(今东洋河)附近。随后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夫余,西击包孙,南扰汉边,尽据匈奴故地,建立了一个强大地军事部落联盟。鲜卑自此自恃强大,开始与大汉展开了规模较大的边境战争!继匈奴之后成为大汉北疆地心腹之患!
但随檀石槐于公元181年的病死,鲜卑瓦解,分裂成三部,势力大弱且互相征伐,便无力再对中原发动进攻。所以在汉未诸侯分争之时,不能倾力南下。以占中原。
但近年来,随着中原战争的渐渐平息,鲜卑诸部也实力渐复,又有重新一统地趋势:A、东部鲜卑经过檀石槐部落联盟时期后,分裂而出,现已由轲比能一统。(这就是后来‘五胡乱华时’慕容氏、段氏、宇文氏的先祖!天龙八部中慕容博、慕容复就是属于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