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进入其中的三千五百名蒙古军困在了里面。

    火遇水灭,这是常人的第一反应。虽然樊城东面是汉水,但位于西北面的内外城之间却是滴水皆无。

    几乎所有的木质房屋都被浇上了猛火油,片刻功夫,整个内外城之间便被火海包围。被困的蒙古将士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得晕头转向,一时之间像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只想寻找水源,根本没有心思去追杀放火的数十名宋军。

    趁着混乱之际,放火的敢死队员们拼命向内城奔去。

    三千多名蒙古士兵毫无章法,情急之下有不少人被烧伤、烧死甚至被自己人踩死。城墙上的阿里海牙愣了片刻,随即便大声喊道:“众将士,不得混乱,本将军立即来救你们。”阿里海牙功力深厚,这一声灌注内力的喝声顿时令蒙古士兵冷静下来。

    在几名千户长的指挥下,训练有素的蒙古军迅速清理出一块块空地,并捣毁民居的土墙,将一块块被砸碎的碎墙体撒在火焰上。不过,火势在猛火油的助燃下,越来越大,而且伴随着阵阵火势,浓烟四起,很快便弥漫在空中。

    阿里海牙带着数十名亲卫跑下城墙,但火墙的火势太大,亲卫们也无法通过,只能焦急地想着办法。

    “将军,得想个办法,在火墙上打开一道缺口。”随后而至的孔元道。

    阿里海牙怪叫一声,随即一脚踢开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道:“老子正在想办法。”

    这时,一名亲卫道:“将军,这附近有好几十具尸体,我等可以采用蚂蚁抱团的方法,将尸体捆在人身上,从火墙上滚过去,以扑灭大火。”

    “蚂蚁抱团?”阿里海牙嘀咕了一句道。

    在遇到火灾时,众多的蚂蚁会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当然,外围的蚂蚁会一层层地被火焰吞灭,但却可以将大批蚂蚁保存下来。

第459章 御驾亲征() 
那名出主意的亲卫立即答道:“是,将军。”

    阿里海牙也无计可施,见其他人并无办法,便道:“好,那就试试。”

    一众亲卫迅速取出绳索,将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捆在数名身强力壮,且通晓武艺的亲卫身上,做成好几个“雪球”,这数名亲卫在旁人的帮助下,躺倒在地,于火墙上不停地来回滚动,当尸体烧着之后,便解开绳索,重新绑上新的尸体,再次滚过,而烧着的尸体则被放到一边,其余的亲卫扑灭火后,用兵器将尸体刺破,并把尸体里的血液取出,当做水撒在火墙上。同时,里面的蒙军也将被捣毁后的土墙撒在火墙上,反复数次后,终于将一小段的火势扑灭,成功地打开了一道缺口。

    阿里海牙喜道:“里面的将士听着,大家弯腰前行,屏住呼吸,从缺口处往外冲。”浓烟中的能见度极低,阿里海牙根本看不清里面的状况,只是不停地大声喊道。

    在阿里海牙的声音引导下,一队队蒙古士卒从缺口处冲了出来,不一会,十米外又被孔元等人灭掉一段火墙,随即,越来越多的将士从一个个缺口处弓着身子冲了出来。

    透过烟雾的空隙,牛富叹道:“只可惜时间不足,不然可以多挖掘几道壕沟,那样的话,这三千多名蒙古将士一定逃不出几人的。”

    驻守樊城的三位主将中,年龄最小的范天顺道:“等战争结束后,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临安军事大学学习一年半载。”

    在付出被烧死三百多人,伤八百多人的代价后,蒙古士卒终于离开了外城,而宋军的三十名敢死队队员中也有一十八人永远地躺在了樊城的内外城之间。

    咸淳五年四月三十一日下午,我在临安宫中的后殿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这是我在出征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军务、政务两院的主要大臣,有各部尚书、朝中重臣以及部分有关人员。此外,太后谢道清也坐在我的右边,亲自参加了这次会议。

    “各位爱卿,襄阳之战已经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据刚刚收到的战报,樊城外城之战已经结束,蒙古军阿里海牙部于四月二十四日攻破了外城城墙,当然,这里面有我军主动回撤之意,在二十来天的激战中,我军以伤亡七千余人的代价杀死杀伤敌军一万六千多人,双方的比列是一比二,这也符合攻城与守城伤亡的正常比率。另据樊城守备言及,因为军医救治及时,我军的阵亡率远远低于往常。”

    我首先说了说襄樊最新的战局状况,接着又道:“按照计划,朕打算于本月上旬御驾亲征,今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就朕离开临安后的朝中事务做出安排。”

    对于我会御驾亲征一事,朝中重臣大都有所耳闻,此时听我正式提出,也不免一阵唏嘘感叹。

    “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朕先宣布给予襄阳军区的嘉奖令。小七,念。”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卫小七列席参加了本次会议,只是一直站在我身后。小七左行两步,大声读道:“为表彰在樊城外城之战中表现优异的樊城守军,特授予襄阳军区第十七厢四十六军二二八营营指挥使魏国虎华夏金质奖章一枚,加封上骑都尉,待其生还后,再行封赏;忒授予在火攻中阵亡的十八名敢死队员华夏金质奖章各一枚,追封为晓骑尉;忒授予另外十二名敢死队员咸淳银质奖章,加封为云骑尉,按原军职各晋升三级。此嘉奖令由军务院通报全军,以资鼓励,钦此。”

    小七念完,重新退到我后面。我继续道:“文爱卿,政务院将樊城将士的英勇事迹撰写出来,对外公布,让临安城的大小报纸广泛宣传,以树立起抗蒙的英雄,有关的材料由军务院提供,并将此形成惯例,直到战争结束为止。”

    文天祥起身应道:“是,陛下。”

    “众位爱卿,本次会议正式开始,朕首先来说说有关政务方面的事宜。”我神情严肃道,“经过数年的变革,我朝的政务已经走上正轨,在朕离开期间,所有的政务维持原有的秩序,各级官府除了以发展经济、清新朝政为主要任务外,就是需要配合各地的军事后勤行动,战争期间,如有耽误军务者,一律按军法进行处置。对此,朕宣布两条措施,第一,正常的朝政由太后监理,政务院配合,各部各司各署务必尽心职守;第二,政务院需将每日的朝政摘要或者是有拿捏不定的事务奏折均交与锦衣卫,通过信鸽密函的方式,转呈郢州。”

    以文天祥为首的各文职官员起身道:“是,陛下,臣等遵旨。”

    近几年来,文天祥、陆秀夫等一大批年轻官员已经成长起来,陆续成为了咸淳朝廷的核心大臣。

    “各位,请坐。朕所说的第二件事情是有关临安城的防御问题。目前,我朝的御前侍卫人数已经增至一千两百名,这一次朕会带走一百人,另外一支百人队会长期驻守在火药监,剩下的一千人由侍卫统制蓝羽统辖,归太后节制,以保皇宫的安宁。至于临安城的城防,则交与临安提督赵宝将军全权负责,并组建临时性的卫戍部队,由临安军区第二厢,临安军区独立厢所辖的第十六军以及张贵将军所辖的五千名水师陆战队组成,这两万名将士归军务院及太后共同节制。”

    与此相关的御前侍卫统制蓝羽、临安军区第二厢指挥使赵宝、水师陆战队指挥使张贵等人起身道:“臣等遵旨。”

    “恩,请坐。第三件事,朕宣布此次御驾亲征的陪同人员,师臣、赵顺孙赵爱卿、陆秀夫陆爱卿以及江万载江爱卿,你们四人分别代表枢密院、政务院、军务院随朕亲征。”

    “是,陛下,臣等遵旨。”

    “好,各位爱卿,下面朕要着重说说有关军务方面的事宜,文爱卿及众位政务系统的爱卿,你们先行退朝。”

    “是,陛下,臣等告退,寿和太后,臣等告退。”

    我目送文天祥等人离去后,再次言道:“此次的襄阳大战乃是宋蒙大战中最为关键的一战,如果我军取胜,则可乘势北伐,因此,所有将领务必遵守军令,勇往直前,不得有误。”

    “是,陛下。”

    “史岩之史爱卿,范文焕范爱卿。”

    “臣在。”

    “留守于临安的军务院由史爱卿暂且负责,你们两位协调我军所有的后勤补给,以保证前线将士的军需物资,同时需要安排好本年度的募兵工作,完成在九月份之前招募两万名新兵的任务。”

    “是,臣等遵旨。”

    “各位,朕决定成立一支由临安军区独立厢和部分水师陆战队成员组成的特殊部队,这支部队会从沿海北上,自山东半岛登陆,然后直插蒙古国的腹地,该部队朕取名为挺进纵队,其任务是在敌人内部搅个天翻地覆,这个任务十分艰巨但同时又具有重大的意义,挺进纵队的成功,将会为我军全面之北伐创造有利的条件。”

    我停了停道:“临安军区制置使印应雷、军区独立厢副指挥使韩靖听令。”

    “臣在。”

    “印爱卿,朕任命你兼任挺进纵队指挥使,加封上护军,赐金带一条,韩靖担任副指挥使,加封飞骑尉。”

    “谢陛下。”

    “两位爱卿,挺进纵队于五月五日出发,由北海舰队护送至登陆地。”

    印应雷道:“是,臣遵旨。”

    “接下来是西南部的四川军区、广西军区、苗家军区的军务安排,御林军参议田修颜听令。”

    去年七月,田修颜和公孙小宸从临安军事大学离开后,我便安排两人加入了御林军,并担任军参议之职。

    “臣在。”

    我看着这位姜央大巫师的弟子道:“修颜,朕任命你为钦差,于明日出发,快马赶至成都府,向四川军区制置使高达将军传达朕的指令,着其率领四川军区第二十二厢,和你一起轻装南下,以最快的速度击溃大理国内的蒙古军。为统一指挥大理之战,朕决定成立西南临时军区,由高达将军担任制置使,范文虎将军、洪源大巫师担任副制置使,汪立信汪爱卿担任军区参议,所辖部队为广西军区一个半厢的兵力、苗家军区及二十二厢共计三万五千人。在击溃大理境内的蒙古军后,部分人马就地组建云南军区,并驻扎云南,其余人随高达返回成都。具体方案朕已写好,密封于这两个锦囊中,第一个锦囊中的内容是有关收复云南的作战方案,第二个锦囊的内容是云南战争结束后的计划。”

    年轻的田修颜兴奋道:“是,臣遵旨。”

    我笑笑,让小七将两个锦囊递给了田修颜,接着道:“李北洋李爱卿听令。”

    李北洋大声道:“臣在。”

第460章 饯行() 
“李爱卿,你们水师的任务是,北海舰队在护送挺进纵队登陆后,便在北部沿海一带寻找战机,一有机会就先将沿海的蒙古水师击溃,东海舰队余部进驻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夏口(今武汉),随时准备前往襄樊支援,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沿海海防则全部交给南海舰队。”

    “是,臣遵旨。”

    “李爱卿,请坐。”我笑笑继续点将道,“御林军副军长谢道临谢爱卿,军参议长赵淮赵爱卿听令。”

    “臣在。”

    “你们二人率领御林军第一师及火炮营于下月初二出发,赶赴郢州。”

    “是,臣等遵旨。”

    “至于江淮军区,暂且按兵不动,等挺进纵队登陆时,便出兵佯攻,以吸引蒙古东路大军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挺进纵队的压力。远在海外的琉球军区及驻扎在济州岛上的我军将士则维持现状,待襄阳大战结束后再做安排。以上是各军区的任务安排,众卿还有本上奏吗?”

    陆秀夫见无人出声,便起身道:“陛下,臣还有一事上奏。”

    “陆爱卿,请讲。”

    “陛下,军务院于今日凌晨接到江淮军区制置使李大人的报告,李大人言及,襄阳会战乃是重中之重,我军应以最精锐的部队战之,除御林军外,大宋诸军当属扬州破虏军和襄阳黑炭团为最,近闻蒙古阿术率领五千怯薛南下,而陛下又意欲亲征,加上江淮军区短期内并无大战,是以李大人提议,将其麾下的三千破虏军调至郢州,以战怯薛。请陛下指示。”

    “这个李庭芝,哈哈。”我笑笑,随即想了想道,“好,以破虏军的速度,从扬州到郢州也就数日之间,既然李爱卿有此想法,那就让破虏军于五月二十五日之前抵达郢州吧,朕也想见识下我大宋军队的王牌部队。陆爱卿,会后由军务院传令江淮军区。”

    “是,陛下,臣遵旨。”

    我当然明白李庭芝的用意,战怯薛只是一个借口,调派破虏军至郢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来保护我。

    “各位爱卿,我朝自太祖帝立国以来,先有契丹辽人,后有金、夏,再有蒙古,三百年来,边境之地始终不得安宁,虽然我朝的经济势力超越了以前的汉唐,但由于先帝们大都采取了求和的外交政策,希望用银两、绢帛来换取和平,这就使得周边的虎狼之群得寸进尺,不断地蚕食着我朝的国土,以致到了今日,我朝的都城还在异族手中,成千上万的我朝百姓沦为蒙古国内的下等人,这不能不让朕痛心啊。至于个中的原委如今也不必再去追究了,朕相信,随着襄阳会战的结束,随着宋蒙大战的结束,这一切都将会成为历史。”

    我越说越激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等众多因素外,在军事上也必须强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那么因经济发达带来的成果就会成为他人的盘中餐。汉唐之所以被称为盛世,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强大的军队。因此,齐头并进,综合发展将会作为我大宋王朝今后的永恒国策,只有如此,方可使我朝在综合国力上始终站在世界的顶端。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朕也喜欢和平,但和平不是靠金银财富就能换来的,无论是今天的蒙古,还是以往屡次犯我大宋的辽、金、夏,朕认为,只有将他们打败打残,让他们臣服,才能使我朝一劳永逸,才能使我朝得到相对久远的和平。”

    我的话音刚一落下,就见贾似道带头鼓掌赞道:“陛下圣明,陛下之言,实为立国、强国之本,有陛下高居庙堂之上,我大宋王朝的未来必会更加辉煌。”

    范文焕接着赞道:“陛下,能够书写我大宋辉煌的,唯有陛下也。臣借用陆大人之言,只有像陛下这般神人方可带领我朝走向中兴。”

    我哈哈大笑道:“各位爱卿,朕上应天命,带领我朝走向中兴,书写我朝崭新的历史,而你们在座的每一位,更包括我朝千千万万的百姓,都是顺应天命,一起来辅助朕创造我大宋王朝未来的历史新局面。”

    “臣等誓死跟随陛下,完成中兴大业。”

    “好,众卿家,退朝。”

    说到最后几句时,我突然想起了以前所受的教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我这个帝王算不算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呢?我的这些臣子们又算不算呢?

    或许,这句话该改一改了,历史是由全人类共同创造的。如此,可能会更为确切吧。

    五月三日中午,我在袁棘、方灵的陪同下,来到狮峰商行,召见了索无极、叶东升等人,就我离开临安后龙牙的安保工作做了指示,并让他们和锦衣卫密切配合,维护好临安城的社会秩序,同时,我还说道,凡是有对大宋不利之人,可以先行扣押,不必通过临安府。龙牙安保部的另外一位骨干姚朝辉早在十天前便已被我派往大理,通知舍利空、舍利畏做好起事的准备。

    约莫谈了两个时辰,我才和方灵回到宫中,在福宁殿和全玖汇合后便直接前往宁坤宫。

    谢道清及一众嫔妃们早已在屋里等候,就连挺着大肚子的杨淑妃也在其中。

    “官家来了。”眼尖的秋妃第一个叫道。

    “见过官家。”众妃子一同起身相迎。

    “免礼。”我笑笑道,“见过母后。”

    谢道清“嗯”了一声,指着空位道:“大家都不用客套了,直接上桌。”

    在一旁侍候的宫女们很快便端上了酒菜,并给众人的空杯中倒满了中华御液。谢道清举杯道:“大家一起举杯,今日的家宴是为官家饯行,这第一杯酒我们一起敬官家,共祝官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众人一同举杯道:“敬祝官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我一饮而尽:“谢母后。”

    “这第二杯酒嘛,我们一起祝愿官家平平安安,早日归来。”谢道清说到这里时,眼中已经有些湿润。数年来,谢道清对于赵禥的态度已经完全改变,从当年极力反对理宗立其为太子,到现在的全力支持,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其中的原因乃是此赵禥非彼赵禥也,当然了,这一点是谢道清无论如何想象不到的。

    我又是一饮而尽,安慰道:“母后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