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揭秘千年秘藏:隐没的青铜帝国-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新建道观离山下不远,但山下稀落的猎户和药民,上来一次也得多半天翻山越岭的路程,新道观将来用来朝香的小道,还没有修好启用,唯一通往新道观的路上,有一段半里多长的绝壁山崖,凹肠古道位于崖腰,古道下便是深渊峡谷,所以摸黑很难通过,就是在大白天,上山的人也得借助楔进山石中铁环内串着的铁绳,才能攀援越过这段险恶悬程。

  先祖一贯行事慎密低调,为了以防万一,下午他已经打发本家侄儿,把半崖凹肠古道上的铁绳抽了,就是有人上山,手上没有了依靠,也会知难而退。

  叔侄二人灭了地上的火堆,拿土石把灰烬盖了,交头商量,准备即刻动手下墓,早下去早回来,他们带了三天的吃食饮水,以防下去了遇上迷魂阵鬼撞墙被困,侄儿知道先祖有个在悬墓疑阵里来去记路的绝招,此刻他身上背的最多的不是吃食火器,而是一大口袋的菽(古时候对大豆的称呼,五谷中的一种),遇到大墓,菽就派上了大用场。

  夜色降临了,天麻黑了下来,山里开始有了弥漫的雾气,周围十步之外看不清任何东西。

  先祖和侄儿来到坑边,突然看见坑内被他们揭开的墓道口石条上,静静地蹲着四个大小不一的金猴,正探头探脑,朝黑黝黝的墓道里张望。

  这种金猴精灵古怪,在南山(古时候称秦岭为南山)上比较多见,所以先祖并没有感到奇怪,只是觉得眼前突然出现的情况,发生得有些蹊跷。

  这些猴子什么时候跳进坑里去的?

  我们两个大活人怎么就没有注意到?

  先祖在心里问自己,却一时问不出个名堂。

  本家侄儿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腿就跳下了坑,嘴里叽咕道:

  “哪里来的野猴,刚好一脚揣下去给咱们探道!”,他嘴里说着脚已抬了起来,坑上面的先祖突然厉声制止:

  “且慢!快上来,这不是猴!”

  “啊呀!难道是鬼?”

  本家侄儿闻声收住了已经飞起的脚,急忙手脚并用,从坑里慌忙爬了出来。

  “慌什么,慌什么!这不是鬼是猴!”

  先祖踢了一脚还没有站稳的侄儿的腿说。

  “一会儿不是猴,一会儿不是鬼,难道是狼不成!” 侄儿有些搞不明白。

  “是猴不错,但不是活的,是死的,你下去先抱一个上来吧!”先祖对本家侄儿说。

  侄子跟着先祖不是一年两年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原来是他自己下墓心切,一时真假不辨搞错了

  他没有言语,轻轻地跳下了坑,抱起了脚下墓道封石条上的一只大猴子:

  “狗日的这大猴也太重了,要是个金的咱们就发啦,可惜是个青铜的。”

  本家侄子在坑里举起了猴子,先祖弯下腰接了上去,先祖的侄子又抱了一只小的,爬上了坑。

  “咱们栽树别人乘凉,有人竟然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捷足先登了!”先祖有些生气,一把推倒了蹲在身边的青铜猴,对正举着小猴上看下摸的本家侄子说。

  “不要紧,咱们一会儿下去做(杀)了他!”侄子的回答干净利落,他觉得既然有人前头下去了,无须再考虑什么,就地解决了一了百了。

  先祖陷入了沉思,本家侄子放下手中的小猴,又跳下坑,把另外两个青铜猴也抱了上来。

  “奇怪,没下去就拣到了宝贝,难道我们启开的这个洞是破了的锅底?(破了的锅底指已经被盗过的墓)”侄子说。

  “不会,锅底没有这么齐整的封石条!这里的山土起码有上千年没被人动过,你摸了半天了,可断定脚下是哪个先朝的归隐?”先祖突然问侄儿。

  “应该是前秦的吧,这金猴如此形象,倒应了大秦的富实,据说,骊山嬴政王陵寝里的青铜铜鹅,跑出来都能下蛋,不知道这几个青铜猴,弄回去会不会给咱担水劈柴。嘿嘿!”侄子不失幽默地回答。

  “错,应该是战国的。”

  先祖否定了侄子的判断,本家侄子没有争辩,继续把玩着摆在脚边的青铜猴,最后抱上来的这两只青铜猴形体比较大,他只好把青铜猴扳倒,用手仔细摸着青铜猴的屁股。

  “叔伯,这个青铜猴的屁股眼里好像有宝贝?”

  本家侄子说着;就拿指头抠青铜猴的屁股眼,先祖猛地一把抓住了他侄儿的手腕,但已经来不及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巴国金窟大臣墓
第七章:巴国金窟大臣墓

  本家侄子说着就拿指头抠青铜猴的屁股眼,先祖猛地一把抓住了他侄儿的手腕,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大凡冥器腹空之物,以金玉铁蜡堵其口者,里面一定盛着死者生前喜好的活物,以永世陪葬墓主的念想,或者里面藏有歹毒的百岁邪虫,忠诚地守护着墓主的地下灵柩,若不经过充分准备后特殊处理而冒然打开,其后果不堪设想。

  先祖知道猴眼即开后大事不好,所以他在抓住侄儿手腕阻止侄儿的同时,已飞起一脚,把侄儿怀中的青铜猴蹬了出去。

  与此同时,一个模糊的黑影,刚好跳出了他们脚下的墓道坑,不偏不斜,被先祖一脚蹬出的青铜猴,正好落在了黑影的怀里。

  “嘿嘿!名震关中的铁观音也惧怕先朝的明器吗?铜猴里面没有鬼,只是巴王派人送给秦王的蜀川美酒!要不要尝一口,比仙丹还要珍贵呢!哈哈哈!”

  听到此人说话的声音,先祖大吃一惊,抬手压住了本家侄儿已经拔出在手的鬼头刀。

  这不是山根下道观自己多年的至交黄老道长么!他怎么知道的?难道是他和内室夫人的行事露出了破绽?

  再说黄老道年事已高,连上山都要童子搀扶,多日不见,难道一下子就返老还童了?

  绝壁凹道上的铁绳早就抽走了,整个一天起开的坑口没离开过他的视线,感情他是摸黑飞上山的吗?

  先祖到底是老江湖,很快就恢复了镇静,放松下紧张的神经,即刻顺水推舟起来。

  “哦!没看出来,老道长真是神觉呀!还望海涵我铁观音没及时禀报道长,其实我真的是无心插柳呀!”

  先祖赶紧上去接了铜猴放在脚下,习惯性地伸手去搀扶老道长。

  老道长盘腿坐了下来:

  “铁观音所说的确是实言,老道我丝毫没有怪罪你之意,主要是想来特意拜谢一下您,顺便看看工程进度。”老道说着即要起身作拜,被先祖上去强行按将了下去。

  “道长何故此言?小的我依附您灵山秀水,哪敢受用您老一拜呀!应该是在下我给您老叩首才是!”先祖说话间就在老道腿下连磕了三个响头。

  “哈哈哈!此墓我寻了八十多年,毫无结果,以为此生无望了,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啊!故以金猴美酒相送,以了老道我感激不尽之心!”

  “这都从何讲来,在下铁观音懵懂无知,您老可否告知在下一二!”

  先祖想,脚下这墓肯定大有来头,所以趁热打铁赶紧追问。

  “说来话长,先大概说些,老道我想速请铁观音出马,陪我去先贤的地宫走一趟!”

  “这有何难!我铁观音别的不行,您老这个事,在下我两肋插刀奉陪到底!”

  “好!痛快,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交了你这么个朋友,说白了,当初我赏识你和你交往,要的就是有一天等我找到先贤的墓葬,能拉你下去呀!真没想到,你无意间替我成就了大事!”老道很是激动,半晌感激不尽,说话到不了正题,先祖都有些亟不可待了。

  道长见铁观音没答话,才开口讲了起来:

  “简单地说,前朝南山之南的巴国,经常与相邻的楚国摩擦交火,多不能敌,楚国攻城略地,几乎要把巴国赶尽杀绝,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当年巴王便密派了一位自己最信任的重臣巴方子,带着书信公函和巴国献给秦王的奇珍异宝珍禽灵兽,仙丹美酒,金面铜鼎等圣器,不远千里,翻山越岭,前来南山之北的秦国求取援兵,以联合灭楚。”

  “哦,果真是战国的陵寝!在下知道巴国当年的国王君巴子,曾经带兵协助过周武王伐纣,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巴国被封为西周的子爵国。您老说的这次来求助,想必不会无功而返吧!”

  先祖自小熟读史书,那段历史他是比较清楚,所以他接上说了一句。

  “遗憾的是,这支密派的队伍,那次并没有抵达秦国,而是因为某种突发变故,他们在南山里止步了,或者在即将到达秦国的时候止步了,不排除他们可能接到巴王改变计划的密函,或者是巴方子自己有了其他想法,因为他年龄的确有点大了。最终他们消失在了深不可测的南山里!连同他们带去的所有贡品礼物!也有人怀疑,说是巴国国君的有意安排,因为巴方子几乎带走了巴国一半儿的财宝。”老道长补充说。

  “您老怎么如此清楚,这件事情是传说还是密撰?”先祖问。

  “巴方子乃我的圣贤先祖,还好当年先祖身边的一个奴仆,劫难之后有幸生存了下来,历经磨难十年后才回到了巴国,把这件事情的原委真相流传了下来。当然,真相仅仅局限在先贤的嫡系家族范围,”

  “如此说来,咱们的脚下的……您的先贤的……。”先祖准备说墓葬,觉得不合适开口,便打住了,人家子孙在此,陪他进去是朝拜,不是盗墓,当然,那么多财宝,进去了拿几个也不碍事。

  “敢问道长,您如此清楚,这下边结构大小设置等应该不在话下吧!下去后说不准的事情多了,我们叔侄正犹豫呢,实话说,战国的地宫我倒是比较熟悉,但也仅限于中原地带,山陵这还是第一次,您老没来前我还在考虑,填了算了,反正我也不缺钱!”

  既然老道长已辨出这是他先贤的陵寝或者巴国的宝窟,应该对里面的情况很了解,试着问一下,自己心里也好有个打算,要是本家侄儿,可能心下早就谋了黑手,地狱世界,刀子一挥,你老道就归了西天,里面的财宝还不是我们叔侄二人的。

  侄儿要是真起了杀心,他就打错特错了,还是要对他补补课,他如何知道,这么高寿的年纪,要跟着他们一块下墓捞财,手里没绝活,打死也不去的!或许我们叔侄俩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然也,老道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才坐在下面等着铁观音下来带路,大概等了有两个点了,你们不下来,老道我只好出来了!不过你放心,我不会阻拦你们拿些财宝,只要你们能背的动,我只想找一个东西,然后瞻仰朝拜一下我先祖的灵柩,别的我什么也不需要,有一点我劝告你,我先祖的灵柩你们绝对不能亵渎,其他的随便!”

  “找什么东西?比财宝还值钱吗?”一直不说话的侄儿突然开了口,先祖没吭声,一把把侄儿拉了起来。

  “收拾家伙,好生伺候黄道长下坑!”

  下去后,本家侄儿前面举着火练开道,老道长中间,铁观音断后。

  石砌甬道的宽敞程度令人惊讶,甬道里面完全可以直立行走,虽稍有坡度却一点也不潮湿,铁观音臆想中的壁画没有出现在甬道的石壁上,但甬道石壁上石匠斜挫的沟条,看上去井然有序,缓慢前行中,他禁不住用手摸了一下。

  老道长说:“这是防水槽,山层渗出的水,通过石条上的沟槽,可以流到甬道墙根,然后积聚的水流会顺墙渠流淌,最后直达前面的竖井。”

  “铜猴是您从哪里抱出来的,重量不轻啊!”铁观音问。

  (姬顺臣在听徐道长讲的过程中,发现徐道长已经改变了他先祖的称呼和人称,大概为了不和那个西汉时期老道长的先祖混淆,才这样讲述。言归正传。)

  “再走一段,前面有个耳室,里面铜猴一大群,我知道铁观音你会看不上的,那只是些盛酒的容器而已!不过,再往前,我就没办法了?”老道长说。

  铁观音想,什么叫没办法?难道是无路可走了吗?。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八章:战国时期的密道竖井
第八章:战国时期的密道竖井

  接下来他们走上的这段甬道,除了脚下比较平整以外,甬道的壁和顶,看上去凸凹不平,高低宽窄极不规则,眼前这些让铁观音突然感到心灰意冷,以他以往的经验判断,这根本算不上是个标准的墓道,只能算作是一段人工开挫的大石洞,难道这是个未来得及完成的墓穴?但黄老道说得有根有据,这又作何解释?

  “这不奇怪,此处和我家先人描述的情景一模一样,前面马上就没路了。”

  走在中间的黄老道察觉到铁观音放慢了脚步,所以回头解释说。

  越往里走,向下的坡度越来越陡,甬道内的空间也越来越大,甬道尽头的面积,大到了足够在里边起五间大房的程度,其形状就像一个躺在地上,大头朝里的大葫芦,椭圆形的地面上不太平整,葫芦头部分有些向上倾斜。

  葫芦头和他们脚下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孔石窟,葫芦头上的石窟比较大,左右两个石窟比较小,可能就是黄老道长所说的耳室,甬道最尽头几乎是个大斜坡,所以斜坡上的那个大石窟在水平面上,要比左右两个耳室石窟高出许多。

  铁观音的本家侄儿站着没动,因为后面的铁观音没动,这几乎成了铁观音本家侄儿的习惯,这种地方,每走一步都有未知的可能和危险,尽管黄老道已经进来过一回了,可他只相信自己的叔伯,叔伯没吭声,就是还不到动手的时候。

  铁观音举着火练在仰头观察,而黄老道轻车熟路,已经执火走进了左耳室,因为他知道,另外两个石窟里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些陈年的石床和尸骨。

  “我的先人告诉我,只要找到了里面的竖井,就可以找到进去的路,我先进去猴堆里再翻弄翻弄,你们也别站着了,快找吧,头顶上没有井,只有天!”

  黄老道的最后一句话显然是对铁观音说的,本家侄儿看了一眼还在四处张望的铁观音说:“叔伯,可否过去?”,他指了指对面斜坡上的大石窟问。

  铁观音说:“你去右首那个耳室,我上去看看!”

  虽然铁观音手中火练的光照不算很弱,但进到大石窟后,火源的光照范围还是未能抵达石窟的尽头,他咳嗽了一声,竖起耳朵,很快就听到了从石窟里反弹回来的回声,无须拿步子丈量,铁观音就能从回声里判断出脚下这个石窟的深度。

  两边是一溜齐整的石床,铁观音抚摸着床沿和床面,石床面摸上去十分光滑平整,上面还没有任何器物,就像被人打扫过一样,可以肯定,这是个躺过人的石床,而且不止一个人躺过。

  这可能是当年修建这个葫芦洞的工匠们安睡的地方,铁观音继续往里,直至石窟两侧的石床尽头,一道石墙挡住了去路,他举起火练,凑到跟前仔细一看,发现石墙上有个月圆型的石门,封闭得很严实,不仔细瞧,几乎看不到接口和缝隙。

  他没有推,也没有试图进去,而是退了出来。

  他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进去,不会有墓主把墓室的通道和密窟的位置,用石门明显的表示出来,这里只是那些干活的工匠们的居所,石门里可能是他们的头儿的内室。

  铁观音走出石窟,看见他的本家侄儿已经站在外边等他了:

  “那个耳室没有缝缝,里面全是骷髅,我大概数了数,层层叠叠垒了三十六具,没什么东西,除了这个。”

  本家侄儿显得很平静,那么多死人的骷髅并没有让他产生恐慌,他竟然在清理过程中摸到了一块黄玉,他把黄玉举到了铁观音眼前,铁观音没有去接,只是匆匆地扫了一眼,对于他来说,这种东西很常见。

  侄儿说的没有缝缝,就是说那个石窟里面没有一丝一毫能藏东西的地方,这在铁观音的意料之中。

  铁观音听了侄儿的话,沉思了起来,骷髅垒了三十六具,这就是说,对这些死人的处理是人为的,极有可能是同时害死他们后,一个人一个码放在那里的。

  难道是下了盅毒的集体谋杀?为什么要这样做?

  仅仅只是为了掩盖这个葫芦洞穴的秘密吗?

  铁观音拉上侄儿,返身上了刚下来的斜坡,这个大石窟内的石屋里绝对大有文章,必须设法进到里面看看,即使不是入口,也能在里面能发现些其他线索。

  能把这里处理得如此干净整洁,最后幸存着的人,绝对不是饿死的。

  叔侄二人刚踏进大石窟的窑口几步,黄道长提着火练,突然从他进去的那个耳室里匆忙地奔了出来,可能是发现了什么意外状况,脚下一时慌张,跑出来时,一脚带出了一只耳室里的铜壶,咕噜咕噜地滚到了凸凹不整的石头地面上,发出了咣当咣当地刺耳响声,把铁观音叔侄俩下了一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