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也评红楼梦中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亲侄女,但毕竟与儿媳妇无法相比,而且熙凤本人深得贾母的喜爱,宝黛联姻后,两人多半会风花雪月,浪漫是浪漫,但当不得饭啊!管家的大权必会属于熙凤,王夫人到时只能退居二线,看别人的风光,你叫王夫人怎么受得了?所以宝玉的婚事不是宝玉一人之事,而是贾府内部利益格局的大混战。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就是宝玉媳妇的人选,就算不是宝玉钗,也必须是一个能够与王夫人一心一意的人,如袭人之辈,那是王夫人最看好的,所以不要认为黛玉不入王夫的法眼,晴雯、四儿、金钏被撵只是为了封建卫道,这当中的明堂,大着哩!

  第二大心事就是贾政。

  有人会问了,贾政这个人,以封建卫道士自居,算是个体面君子,与王夫人看起来,感情弥笃,周、赵二姨娘都不得青眼,王夫人还怕什么呢?

  要是这样想,你就错了。

  红楼梦一书,有明写、有暗写,还有侧写。写王夫人与贾政的关系,以暗写和侧写居多。就说赵姨娘吧,多数人认为她不得贾政喜欢,甚至根据她的表现,认为这个人面目狰狞、乏善可亲,那我告诉你,赵姨娘是个大美女,你可相信?

  赵姨娘的相貌,书中没有描写。在电视剧红楼梦中,两个赵姨娘的扮演者都眉尖眼厉,典型的半老徐娘。但赵姨娘与贾政生了一儿一女,这说明她和贾政的夫妻关系很正常。她泼妇样的性格,全府上下都不喜欢,贾政却没有用三从四德的标准去修理赵姨娘,还是经常到赵姨娘屋内,如书中描写道:一日,贾政与赵姨娘说话,赵姨娘就和贾政打宝玉的小报告,正说着,忽然外面有声音,于是赵姨娘就出去看看,之后打发贾政睡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贾政并不如自己表现出的那样是个封建卫道士,对于赵姨娘的性格,他了解,也不会喜欢,那他喜欢赵姨娘什么呢?只能是相貌,可以肯定的说:赵姨娘长的不错,甚至是个佳人,否则你很难解释贾政为什么喜欢赵姨娘。再说王夫人,虽然是贾政的正妻,但二人之间早已没有了夫妻之实,在书中,我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处描写贾政与王夫人的夫妻生活,贾政与王夫人商量事情,从来都是白天,宝玉放学回来,直接到王夫人屋内,从没有写贾政与王夫人同宿一室。

  王夫人的第二大心事,就是自己年老色衰,不得贾政的宠爱。如果没有了贾母,赵姨娘的枕头之风难免会吹倒王夫人的地位。

  利用一切机会,掌握家中的实权,才不至于在贾母离开后,失去现有的一切,这就是王夫人所有心事的核心。

  不要小看所谓老实的王夫人,其实王夫人是心明眼亮,看透一切的。在声声佛语的陪伴下,王夫人是费尽一切心机要得到贾府的。她的心机,要远远深于凤姐。

  好了,这一章,说的是王夫人的心事,下一章,咱们说说王夫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敬请关注。。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王夫人的手段
王夫人不是凤姐,精明在外,王夫人不是邢夫人,真痴真呆。王夫人的心事,是贾府的内政大权,是宝玉的终身大事。这两个目标实现后,王夫人对内能够管理贾府内政,对外能够巩固地位,实现四大家庭的又一次完美联姻,为了这两个目标,王夫人动用了三大手段。

  咱先说说管家大事。因贾母不喜欢王夫人,所以在贾母生前,王夫人以吃斋念佛的形象示人,从来不与王熙凤发生正面冲突。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段中,凤姐事事先料,没给王夫人说话的机会,最后,王夫人说了一句:原该找出几匹料子来,给你这妹妹做衣服的。凤姐就忙答到:这个我倒先料到了,等太太过了目就给妹妹送过来。于是王夫人就微笑不语了。微笑的王夫人是对凤姐的满意么,绝对不是。精明的凤姐恰恰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很多下级易犯的错误:那就是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比领导有能力。王熙凤把所有的细节考虑的周全,自然在贾母心中赢得了高分,作为上级领导的王夫人,在贾母面前失去了领导的机会,自然不会高兴。因此,在贾母去世后,王夫人利用尤二姐事件,打击凤姐,一举夺取了管家大权。

  再说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对黛玉的不满意是自始而来的。黛玉进贾府后,时时注意,事事小心,就怕让人感到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女,打扰了世俗大家的生活秩序。你道黛玉的清高和不合群,是与生俱来的么,倒也有,不过更多的却是黛玉寄人篱下有保护之色。红楼梦中一段,黛玉与宝钗的对话,宝钗就说:我只有个母亲,比你强些,虽有个哥哥,你是知道的。你是个明白人,怎么也做司马牛之叹。黛玉便说了:我和你如何一样,你家里有买卖,不过暂住这里,我却是一针一线,都是他们家的,这府里的人,只看老太太多疼了凤姐姐和宝玉,便生出多少事端来,况我又不是他们的正经主子,没的讨人厌。各位看官,你们看来,这黛玉是岂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黛玉不管家,却也对贾府的情况有所了解,她也与宝玉说过,我每常算来,你们家来的少,去的多。宝玉却笑说:反正也不差我们两个的。与宝玉这个世家公子比来,黛玉并不天真,她之所以没有宝钗的大度,绝大部分来自于寄人篱下的自卑。宝黛之争,说到底,是家族的势力之争。

  王夫人对黛玉的不满,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黛玉和宝玉的思想意识有共鸣,是王夫人最感头疼的。本来一个不求进取的儿子就令王夫人不安了,可儿子是亲生的,不爱读书,也总能继承贾家大业,也让王夫人老年有靠,再加上个不思进取的媳妇,你让王夫人怎么受得了。二来,黛玉身体不好,一年四季,经常生病,难当重任,难夺管家大权。三来,黛玉身后没有自家依靠,父母双亡,对王夫人巩固势力不利。

  所以以王夫人为首的一干人,是绝对不会允许黛玉成为宝二奶奶的,这宝钗省亲时,有个院名叫做蓼汀花溆,贾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有红学家曾言说,用反切之法读之,蓼汀乃林音,而花溆正是薛音,舍林取薛,当时已定。至端午宫中赏物,只宝玉与宝钗相同,这是元妃的暗里指婚之法。宝玉不觉,而敏感的黛玉已有察觉。

  黛玉之死,是不得不死,不论是哪种方式,只要黛玉不能与宝玉结合,对于黛玉来讲,就没有了生存的必要。恰如紫娟说的:我看宝玉待姑娘就好,只是姑娘小性,常误会他,如今的公子哥,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真心相待的,只怕没几个。你看看,紫娟是明白人,看的通透,但只一点,她却不知,王夫人不会让黛玉与宝玉结合的,她利用贾政的威严,不仅不让宝玉提亲,而且把袭人早早布放在宝玉身边,解决宝玉的生理需要,以免与黛玉发生身体关系,只要宝黛不发生关系,且宝玉迟迟不提亲,黛玉的身体不好,即使不娶宝钗,也不会让宝玉与黛玉结合。

  三说与王夫人与贾政的关系。王夫人的命运不错,贾政与贾赦相比,优点多多。但无论如何,贾政依然是一妻几妾, 世大夫之言,并不影响贾政娶了周赵两个姨娘。周姨娘无所出,出场次数也不多,真正的与世无争,这赵姨娘可是红楼梦中的一大看点,凡是闹事、骂人的情况,几乎都是她的出场,上至与凤姐的磨擦,下至与小丫头们打架,这个赵姨奶奶真是府中的焦点人物。她不怕丑,不怕羞,几乎也不怕王夫人,为的是什么,因为有贾政的喜欢。红楼梦中,有许多暗写,由于人物众多,对性的描写,在所难免。如写贾琏与多姑娘,是明写。写凤姐与贾琏,是暗写,写赵姨娘与贾政,是侧写,只说赵姨娘向贾政说宝玉之事,这时,小丫头听到外面有声音,赵姨娘出去看后,方打发贾政睡了。王夫人与贾政没有了夫妻之实,赵姨娘能吹枕边之风,王夫人聪明的不与赵姨娘正面冲突,而是利用凤姐,打压赵姨娘,利用贾母,压制赵姨娘,利用宝玉与贾环的对比,让贾政爱乌及屋,巩固自己的地位。试想一下,如果王夫人也与赵姨娘直接相争,贾政定会产生厌烦,得不偿失啊。

  所以,为人不要只看外表,老实的王夫人可比凤姐更难对付,职场中的老实人,有时会有另外的一面,你,要小心。

第一章  可怜的“二木头”
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为马。贾家是四大家族之一,王夫人的月钱有20两,够刘姥姥这样的农家一家人一年的开销。小姐们的月钱有五两,这还不包括小姐们的年、节分例和其他开支。按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当是衣食无忧。可是,在这锦衣玉食的大家族中,就有迎春这样的可怜人。

  说起来,四春中,迎春的境遇最为可怜。她自幼丧母,父亲贾赦一味的贪淫好色,对女儿从不关心。迎春的婚姻说来可笑,只因贾郝欠了孙家5000两银子,就作主把迎春嫁与了中山狼孙绍祖。孙绍祖的荒淫无耻,胜于贾郝,结婚不到一年光景,把家中的丫头、仆人遍及淫遍,迎春只略劝了劝,孙绍祖就大骂:醋汁子拧出来的老婆。然后就是拳脚相加。后来,孙绍祖明确告诉迎春,你就是我花5000两银子买回来的,别以为自己是什么大家闺秀,在孙绍祖的眼中,迎春就是5000两银子罢了。可怜的迎春,结婚一年,就香魂渺渺。迎春的后母是邢夫人,邢夫人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大蠢妇,她首要的目标是奉承贾赦以求自保,次则是聚敛钱财,对迎春没有丝毫的感情可言。

  二木头是迎春的浑号,这一章,我们且看看,二木头的可怜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作为贾府的小姐,迎春的内心向往平静生活。她与世无争,心地善良,被贾母容留在大观园的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可是与世无争,并不等于就能够拥有平静生活。正是迎春的步步退让,次次容忍,无限度的不抗争,让她在贾府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成了可有可无的主子,最终,成为毫无价值的牺牲品。

  红楼梦中,对迎春性格的刻画,十分传神,有几处,大讲二木头的“木性”。

  元春省亲后,时逢上元佳节,元春就制作灯谜让大家猜。小姐、公子们对元春在家中地位很了解,没有不用心猜的,只有贾环和迎春没有猜中。太监就传话说:各位公子小姐都猜到了,只有三公子(指贾环)和二小姐(指迎春)猜的不是,贾环因为没有猜中,心中不喜,迎春却自以为玩笑小事,不以为然。迎春的淡然,与惜春不同,惜春是看破世情,迎春却是天真木讷。

  再说小姐们起诗社,黛玉和宝钗暗暗比较才气,探春诗情虽不好,却也参与竞争,只有迎春不参加,成了监社了事。因为二木头的木性,在大家眼中,迎春已经不是简单的内敛,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可怜人。迎春的乳母因为夜里打牌被发现,要被撵出去,宝玉来找迎春,结果迎春却不敢和宝玉一起为乳母求情。

  最能体现迎春性格的一章,便是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章,这是迎春的专版,把迎春可怜人的性格刻画的深入细致。这章开始,邢夫人因迎春乳母打牌闹事,来问迎春。到了迎春房里。迎春正因他乳母获罪,心中不自在,忽报母亲来了,遂接人。奉茶毕,邢夫人因说道:“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如今别人都好好的,偏咱们的人做出这事来,什么意思?”迎春低头弄衣带,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叫我没法儿。况因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邢夫人道:“胡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姑娘的身分来。他敢不依,你就回我去才是。如今直等外人共知,这可是什么意思!再者,放头儿,还只怕他巧语花言的和你借贷些簪环衣裳做本钱。你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济他些。若被他骗了去,我是一个钱没有的,看你明日怎么过节?”迎春不语,只低着头。邢夫人见他这般,因冷笑道:“你是大老爷跟前的人养的,这里探丫头是二老爷跟前的人养的,出身一样,你娘比赵姨娘强十分,你也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你反不及他一点?倒是我无儿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接着,邢夫人走后,迎春的丫头绣橘因说道:如何?前儿我回姑娘:‘那一个攒珠累金凤,竟不知那里去了。’回了姑娘,竟不问一声儿。我说:‘必是老奶奶拿去当了银子放头儿了。’姑娘不信,只说司棋收着,叫问司棋。司棋虽病,心里却明白,说:‘没有收起来,还在书架上匣里放着,预备八月十五要戴呢。’姑娘该叫人去问老奶奶一声。”迎春道:“何用问?那自然是他拿了去摘了。我只说他悄悄的拿了出去,不过一时半晌,仍旧悄悄的放在里头,谁知他就忘了。今日偏又闹出来,问他也无益。”绣橘道:“何曾是忘记?他是试准了姑娘的性格儿才这么着。如今我有个主意,到二奶奶屋里,将此事回了,他或着人要,他或省事拿几吊钱来替他赎了,如何?”迎春忙道:“罢,罢,省事些好。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绣橘道:“姑娘怎么这样软弱?都要省起事来,将来连姑娘还骗了去。我竟去的是。”说着便走。迎春便不言语,只好由他。

  各位看官,且看这事由,这迎春的木性之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面对邢夫人的指责,迎春全无辩解之意,丫头对她讲累金凤之事,她也全不能处理,虽有主子之位,却让手下人为所欲为,一个懦字,把迎春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

  咱们接下来,再看看迎春乳母的儿媳妇如何来求迎春,探春又是如何处理的。

  迎春的乳母之媳玉儿媳妇为他婆婆得罪,来求迎春去讨情,他们正说金凤一事,且不进去。也因素日迎春懦弱,他们都不放在心上。如今见绣橘立意去回凤姐,又看这事脱不过去,只得进来,陪笑先向绣橘说:“姑娘,你别去生事。姑娘的金丝凤,原是我们老奶奶老糊涂了,输了几个钱,没的捞梢,所以借去,不想今日弄出事来。虽然这祥,到底主子的东西,我们不敢迟误,终久是要赎的。如今还要求姑娘看着从小儿吃奶的情,往老太太那边去讨一个情儿,救出他来才好。”迎春便说道:“好嫂子,你趁早打了这妄想。要等我去说情儿,等到明年,也是不中用的。方才连宝姐姐、林妹妹,大伙儿说情,老太太还不依,何况是我一个人?我自己臊还臊不过来,还去讨臊去?”  你看迎春,全不说金凤之事,一味的自责。也怪不得下人对她毫不在意。

  绣橘便说:“赎金凤是一件事,说情是一件事,别绞在一处。难道姑娘不去说情,你就不赔了不成?嫂子且取了金凤来再说。”绣橘倒是明白两件事的情由和不同,求情是你做下人的求主子的事,金凤本来也不是下人应该取的,是你私取,明明是错事,自然不能混为一谈。

  玉柱儿家的听见迎春如此拒绝他,绣橘的话又锋利,无可回答,一时脸上过不去,也明欺迎春素日好性儿,乃向绣橘说道:“姑娘,你别太张势了!你满家子算一算,谁的妈妈奶奶不仗着主子哥儿姐儿得些便宜,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自从邢姑娘来了,太太吩咐一个月俭省出一两

  银子来给舅太太去,这里饶添了邢姑娘的使费,反少了一两银子。时常短了这个,少了那个,那不是我们供给?谁又要去?不过大家将就些罢了。算到今日少说也有三十两了,我们这一向的钱岂不白填了限呢?”绣橘不待说完,便啐了一口,道:“做什么你白填了三十两?我且和你算算账!姑娘要了些什么东西?”迎春听了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不能拿了金凤来,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就是太太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你什么,你出去歇歇儿去罢。何苦呢?”一面叫绣橘倒茶来。

  大家看这迎春,不但自己不管事,没有主见,且全不分清道理,绣橘原是为主子着想,迎春不但不支持,反而步步退让。于是绣橘又气又急,说道:“姑娘虽不怕,我是做什么的?把姑娘的东西丢了,他倒赖说姑娘使了他的钱,这如今竟要准折起来。倘或太太问姑娘为什么使了这些钱,敢是我们就中取势?这还了得!”一行

  说,一行就哭了。司棋听不过,只得勉强过来,帮着绣橘问着那媳妇。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去看。 

  三人正没开交,可巧宝钗、黛玉、宝琴、探春等,因恐迎春今日不自在,都约着来安慰。他们走到院中,听见几个人讲究,探春从纱窗内一看,只见迎春倚在床上看书,若有不闻之状,探春也笑了。小丫头们忙打起帘子报道:“姑娘们来了。”迎春放下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