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奸妃-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的高烧虽然退了,但仍然病恹恹的没有精神,见到景泰帝,有气无力的叫了一声:“皇叔。”就再不说话了。
  梁芳害怕景泰帝不悦,连忙小声哄劝:“殿下,要给监国行礼问安。”
  景泰帝摆手道:“他还病着,你折腾他干什么?濬儿……”
  他本想叫太子过来问问寒暖,但心中有愧,唤了一声,下面的话就说不出口,转口问:“万侍呢?”
  太子听到他问万贞,才稍稍有些精神,回答:“贞儿还没醒。皇叔,我听御医说贞儿的伤,要是想不留后患,最好是取新鲜虎骨熬膏外熬,您有吗?”
  景泰帝道:“西山行宫后苑早前养着对老虎,也不知道也先纵兵劫掠时,有没有打死。皇叔派人去瞧瞧,要是还在,就让人打了送过来。”
  太子顿时便高兴了:“谢谢皇叔!濬儿以后有好吃的,也孝敬皇叔。”
  景泰帝固然爱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为储。但与这个从小亲近自己,国战时同甘共苦的侄儿,就未必没有感情。此时见他大病未愈,却还记得回报,更是心中五味交织,忍不住长叹一声,轻轻抚了抚太子的头顶,喃道:“只怪我们生在帝王家!”
  侍从们不敢搭话,太子却还不懂这句话后面的感慨,抬手牵住景泰帝的手,笑道:“皇叔,贞儿老是不醒,您也去瞧瞧吧!我听说,天子金口玉言,一说就灵。您快点让她醒,看她还敢不敢睡!”
  景泰帝心中酸涩,挥退兴安他们,顺着太子的脚步往后寝走。
  万贞的脸色仍然不好,但嘴唇上原来那种透白发灰的颜色却已经没有了。因为医婆和宫人照料精心,让她感觉到了外界环境的变化,不再为安危担忧。她的神色也没有了最初那种紧张防备,松驰下来。
  小太子拉着景泰帝走到床头,小声说:“皇叔,您看,贞儿还不醒呢!好几天了,她都在赖皮!”
  他嘴里说万贞赖皮,但脸上却是满满的恐惧和担忧,显然害怕得很。
  旁边侍奉的宫人赶紧道:“监国,御医说万侍只是失血过多,元气大伤,所以昏睡居多。其实奴婢等人日常照料,万侍饮食便溺都已经差不多正常了,只是还睁不开眼睛,醒不过来。”
  景泰帝又召御医过来问话,几名御医这些天殚精竭虑,个个精神萎靡,见景泰帝垂询,便强打精神回话。
  景泰帝将御医关在清宁宫几天,内外消息不通,让他们心中发毛,那些云山雾罩,半遮半掩的话就不敢说。万贞的伤从症状到恢复状况,他们都答得清清楚楚,末了又加一句:“据臣等看来,万侍体质强健,伤口用药又及时,不会有性命之忧。迟则再过一两天,早则今晚就醒。”
  景泰帝总算松了口气。
  确定万贞不会死,他心里的怒气也就上来了,挥手把近侍摒退,走到床前伸手在她额头上戳了戳,恨恨的道:“能的你!居然敢怀疑小爷要杀你!小爷真要杀你,有一百个也早把你捏死了,留着添这堵干什么?”
  万贞昏睡着不会反抗,被他这两指戳得脑袋移动,嘴角扯开,口水哗的流了出来。景泰帝愕然,小太子不满的拨开他的手:“皇叔,你不要趁贞儿睡着欺负她!”
  万贞几天不醒,小太子在旁边见宫人照顾她的样子多了,这时身边没有近侍,便自己小跑着将床头的备用丝绢拿过来,去帮万贞擦口水,换垫巾。
  但五岁大的男孩子,平时只有别人服侍他,没有他服侍别人的分,这手脚怎么可能利落得起来?小太子本来想将万贞的脑袋抬高些,把手巾塞到她脸下隔开湿地方,但笨手笨脚的压住了床边垂着的头发,一用力,景泰帝在旁边看着都觉得头皮生痛,连忙提醒:“头发!头发!”
  小太子醒悟过来,赶紧松手,万贞的脑袋又“咚”的一声摔了回去。景泰帝掩面不忍直视,小太子也知道自己闯了祸,吓得呆站着不敢再动:“皇叔,怎么办?”
  万贞被人细心照料时没醒,小太子这笨手笨脚的折腾,却触动了动物本能的危险警报,皱眉哼了一声,微微挣动眼皮,想醒过来。


第九十六章 背道而行渐远
  万贞的意识许久没有清醒,乍然睁开眼睛,虽然目光正与小太子相对,但却根本没有真正意识到眼前的是谁,微微一瞥,眼皮又往下掉。
  景泰帝弄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有些紧张,连忙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急道:“喂,你别睡了!口水都睡得淌了一被子,再睡你还能看吗?快醒醒!”
  万贞的意识犹自不清,慵然从鼻腔里哼了一声:“别吵……烦死了……”
  景泰帝气急败坏:“你居然嫌我烦?赶紧起来!小爷还有账要跟你算!”
  太子吓得赶紧拦在床前,张开双臂道:“皇叔,你别生气,贞儿不是故意的!”
  万贞总算清醒了些,张嘴道:“……你……别欺负小孩!”
  她几天没说话,声带发涩,一开始光张着嘴巴没声音,过了会儿才挤出这么句话。景泰帝看着这一大一小互相护持的模样,突然觉得心里不好受,也没了逗弄他们的意思,好一会儿才道:“杀濬儿的人,不是我派的。”
  万贞也彻底清醒过来了,沉默片刻,道:“我知道。”
  她开始怀疑过他,后来又放弃了怀疑,因为不管是皇帝这样的身份,还是她认识的人,都不至于愚蠢到光天化日之下勾结瓦刺残兵,对太子当众围杀。
  导致这种局面出现,定然是因为主导者缺少真正临敌应变经验,虽然找得到可供驱逐的人,但却无法真正掌控刺客的行动。所以才会将事情办得七零八落,完全走形。
  而景泰帝外败瓦刺,内肃朝政,在朝野中威望极高,又亲自将原来的三大营和京师相关守卫改编成十团营。朝政的处置或许仍显稚嫩,但对兵权的控制,却远超他的哥哥朱祁镇。若是景泰帝真要太子死,他有的是办法,根本不会闹得满城风雨的,却徒劳无功。
  只不过派杀手的人虽然不是景泰帝,但太子会有这样的遭遇,根源却还在景泰帝身上。
  万贞虽然消除了怀疑,却对他生起了浓浓的忌惮。
  景泰帝也明白她的忌惮源于何处,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辩解。
  一时间两人都沉默不语,寝殿中的气氛凝滞,只有小太子惊疑不安的左看右看。但他迭遇变故,年龄虽小,却已经敏感非常,大人不说话,他也就安静的看着。
  好一会儿,万贞感觉肢体恢复了些控制,摸摸身上穿着睡衣,便侧了个身,左手支撑,想起身行礼。但她护着太子一路夺命奔逃,为了保持平衡,几乎满是撞伤,拼命的时候不觉得,养了几天,淤青散开,却是全身到处都痛,忍不住龇牙嘶了一声。
  景泰帝叹了口气,走过来将她扶起,道:“你放心,这种事以后不会发生了。”
  万贞吃了一惊,抬头看着他:“果真?”
  景泰帝气极发怒:“我骗你干什么?”
  万贞见他情急,便叹了口气,道:“我只是觉得……这太难了!”
  景泰帝冷笑:“你也知道我难?你还跑到于谦府上给我难堪?”
  他的难,最多不过是利益受损而已;而太子的难,却是性命攸关。这两者,如何能够相提并论?万贞沉默了一下,抬头问他:“我不找于谦,还能怎么办?”
  景泰帝怒道:“你可以让舒伴伴告诉我!”
  “然后这件事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接下来东宫继续过刺杀手段层出不穷的日子?”万贞死里逃生,惊怕恐惧随着意识的清醒汹涌而出,让她完全忘了控制情绪:“这世上,有千日做贼,哪里有千日防贼?要是没有首辅大人出面,恐怕我说了,您也不会信;更何况,您对东宫如此,即使我去求见,难道舒伴伴就真的会通传?”
  景泰帝哑口无言,小太子担忧的拉了拉万贞的手,小声劝道:“贞儿,别冲皇叔生气。”
  万贞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但这个时候,让她对景泰帝低头道歉,她又实在做不到——眼前的皇帝,曾经是她在这个时代交往的,最不沾世俗,以君子之道相处的朋友。只要想到自己曾经的君子之交,有朝一日,竟然为了利益,纵容别人来杀她,她就有一种控制不住的愤怒以及受到背叛的痛苦。
  尽管他的身份转变,她日常也经常提醒自己,双方身份转变,不能再以旧日时光相处。但无论如何,面临生死关头,这种最直观的情绪终究掩饰不了。
  她不肯低头,景泰帝更不可能低头,两人互相瞪着对方,不说话。
  小太子劝了万贞,再看景泰帝脸上阴云密布,又来劝他:“皇叔,贞儿身上痛,您别生她的气。”
  万贞也渐渐冷静了下来,低声道:“陛下,当日去寻于首辅,我也不是故意要您难堪。而是情急逃命,怕回宫的路上会再遇截杀。您的大驾出宫,京师便只有首辅于大人够身份,够威望。我当时只想到于谦为人刚正,不畏强权,会庇佑东宫,并没有想到这会让您难堪。”
  景泰帝也不管她说的是真是假,见她服软,便也不再深里追究,退开几步,在床边的桌前坐下来,缓缓地道:“贞儿,去年几场大战,将国朝数十年累积消耗一空。国库空虚,年前收的秋赋连给有功将士犒赏都不够,更何况要支应整个朝廷的运转。户部指望着我从内帑中拨出钱来,可是内库一年的收入也只有那么多,接连几个典礼、节礼下来,早就用得空了。不瞒你说,我连你以前送我的程仪都派人拿去兑了,又让潜邸的总管私下找晋商、徽商拆借,才算把这段时间的账糊弄过去。”
  吴太后本就不擅理财,偏偏还养着一条当年留下来的旧谍线,有时候甚至需要郕王府孝敬补亏空,基本没有积蓄;而汪皇后初掌后宫,面对的又是被钱皇后掏空了内库的局面,不打饥荒已经不错了,在钱财一事上,也确实无法给丈夫更大的帮助。
  景泰帝开了口,满腹的苦水也就哗啦啦的往外倒,道:“我这大半年,改编十团营、整顿御马监、澄清吏治、四处筹钱……忙得无暇分身,不见你和濬儿,不是因为我不想见,而是真的几乎没有闲下来见的时候。”
  两人的话都不尽不实,但作为根本利益已经冲突的故友,能把话说到这一步,已经不能强求更多。
  万贞长长的叹了口气,道:“陛下初临大宝,其实不用这么着急的。事缓则圆,等到今年秋赋入库,钱财充盈了再图改制,会容易很多。”
  景泰帝摇头,道:“不急不行啊!虽说去年也先大败,脱脱不花、知院阿刺他们在瓦刺内部争权,但也难保他们什么时候就和好了再南下。不趁早整顿军事,将九边重设厚防,修缮四镇,万一他们再来,未必还能有上次京师防卫战的幸运。”
  土木堡之败,固然是王振之过。但追根究底,与领兵的勋贵承平日久,惯享安乐,以至于在王振淫威之下不敢直言抗争,失了临机决断的勇武之风有关。军制腐败,那是必须马上整顿的。因此满朝文武虽然明知国库空虚,但在这件事的态度上却是出奇一致,都赞同景泰帝改制。
  改制要花费的巨款从哪里来?国库没有,那当然是找皇帝开内库了!反正国朝的大臣,历来都有向皇帝哭穷,刮皇帝私库来充盈国库的传统。
  至于皇帝的内库因此被搬得耗子都不乐意住了这种事,大臣们也是喜闻乐见的——天子坐拥天下,要什么私财?没私财,就只能戒掉许多奢侈享受。皇帝尚俭修德,这也是大臣们规谏有方的功绩啊!
  因此景泰帝这半年来,一边是享受着群臣拥戴期盼的满足,一边硬捱着群臣各种逼迫的煎熬,既快乐又难过,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他提到了防备瓦刺,万贞沉默了一下,试探着问:“上皇还在瓦刺手里,若是他们再逼迫上皇来叩关,怎么办?”
  她以前从没问过相似的问题,陡然一问,景泰心一紧,问:“你觉得呢?”
  万贞摆手道:“这样的国家大事,我哪里懂?”
  景泰帝哼了一声。
  万贞知道他这声哼里的恼怒,却不以为意:“不过对于我这样死里逃生的人来说,我觉得比起性命来,世间什么身份、地位都不重要。想来北狩的上皇,心思也是如此。”
  景泰帝哂然一笑,道:“贞儿,这个你就不懂了。人心易变,此一时彼一时,谁能保证呢?”
  他的目光在小太子的身上转了转,轻叹:“若他回来,上有太后、下有太子,朝中还有旧臣……你让我如何自处?”
  太后、太子俱全,法统便没有瑕疵,若是上皇回来联络旧臣逼宫,扶立太子。景泰帝这皇位,立即就坐不稳了。
  万贞怔了怔,忽然一笑,道:“陛下,我觉得您想错方向了。真正的难处不在北边回不回来,而在于……将来归谁。”
  将来,自然是指太子。景泰帝原本以为她会反对东宫废位,乍然听到她这话,不由一愣,失声问:“你不反对?”
  “我人微言轻,谈什么反对赞成,那不是开玩笑嘛?”
  万贞笑了笑,怜惜的摸了摸小太子的头顶,肃然道:“我带着殿下,只盼他父母双全,能平安长大,健康幸福。至于别的,能得固然好,失去也未必不幸。然而像于首辅他们那样的直臣,都希望看到天家法礼无亏,垂范万民。您想图将来,就不能不正视现在。”


第九十七章 峰回路转花明
  万贞说的话真真假假,但有一点没有错。就是因为皇帝没有法律上的管制,士大夫们只能试图用礼法来约束这种权力轻举妄动可能造成的对国家、对制度、对臣民的巨大破坏力。于谦他们恨不得皇帝拥有礼法上的一切美德,没有丝毫瑕疵,才好让他们供在金銮殿里做标榜,使人心向齐思安,方便王朝稳定延续。而孝、悌,又是礼法之首。
  景泰帝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是人之常情,满朝文武心里有数;但这有个前提,你得把你哥哥从瓦刺接回来,全了孝悌,才好商量。
  否则的话,把兄长丢在外面不问生死,只管废侄立子,岂不是欺负孤儿寡母?满天下的人看着,皇帝这么干了,固然要挨骂;满朝文武百官,要是任皇帝这么干而不劝谏阻止,同样要挨骂。
  因此景泰帝与群臣之间,有个死结:孙太后和群臣希望太上皇朱祁镇接回来后,再讨论太子的废位问题;而景泰帝自觉地位不够稳固,太子不废,他就不愿接兄长回来。
  只不过这样的心理,他在群臣面前不愿意说出来,只有万贞劝他,他才肯直说:“贞儿,现在人心不稳。我把他接回来后,万一有人在其中投机取巧,搬弄是非,令我们兄弟争位,你说我该怎么办?”
  他的神色冷峻,正视着万贞,慢慢地说:“他不回来,这些危险都不存在;他回来,这些事都有可能发生。朕临危践祚,拼尽心血才有今日,绝不可能因为他是兄长,便将帝位拱手相让!”
  万贞急道:“陛下,以您今日今时的功绩地位,也无人敢生此妄念啊!”
  景泰帝唇角一勾,露出一个讽刺至极的笑容来,一指旁边的小太子,问:“你想过濬儿有朝一日,会遇到这样的刺杀吗?”
  万贞心一沉,摇头。
  “我也没有。”
  景泰帝神色淡漠的道:“所以,贞儿,你永远不要低估人在为权力、地位而贪心大炽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疯狂的事来!”
  万贞沉默片刻,仰头望着他,恳切的说:“陛下,我从认识您的那天起,便知道您天性光明磊落,深怀赤子童心;我深信,您永远不会变成那样的人!”
  “即使我不会变成那样的人,你又怎能保证他不会变呢?”景泰帝望着殿中高烧的大烛,半晌才道:“除非有一日,我能确定自己完全掌控朝政,即使他想争位,也没有力量引发大乱。否则,我不会接他回来!”
  景泰帝话说到这一步,万贞实在没有了劝说的余地,只能轻叹一声。倒是旁边的小太子忽然问道:“皇叔,您是因为太子位和贞儿争吵吗?”
  景泰帝一怔,小太子望着他,认真的道:“那濬儿就不当太子了,给济弟弟当太子吧!您不要吵架。”
  为了一个太子位,前朝后宫已经是战火绵绵,杀气冲天。然而,身为太子的朱见濬,却这么坦荡,并且轻巧的说出来自己不要当太子,把朱见济当太子的话来。
  他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太子位对于皇家子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出于孩子特有的大方——我有的这个东西,你这么想要吗?那就给你吧!不要再为它吵架了!
  景泰帝一直觉得自己于国于家有功,为儿子争取太子位并无过错。但在此时,面对着小太子清澈的眼睛,却突然觉得心中有愧,一时竟有些不敢直视这孩子的双眸。
  对比起孩子赤诚无伪心意,大人的世界里那买铁思金的贪欲,是如此的丑陋难看。
  万贞也被小太子的话惊呆了,好一会儿才搂住他小小的身体,既自豪,又心酸的他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