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奸妃-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衣宦官这声骂,是要喝破钱皇后强夺人子的遮羞布,这却不等钱皇后开口,吉尚宫已经命侍卫堵住了他的嘴。万贞莫名其妙的又被扣了一口黑锅,眼见气氛不对,连忙道:“皇后娘娘,对于做娘的来说,再没有比孩子安全更重要的事!贵妃脾气再急,也不可能置小殿下的安危不顾,做出这等事来!这贼子是眼看无法脱身,想挑拨离间,使您与贵妃不和。”
  钱皇后和周贵妃的立场决定了永远也不可能“和”,但在场面上,她们是谁也不愿冒着大不韪翻脸的。
  钱皇后吐了口气,道:“本宫知道,此贼信口开河,居心叵测,意在国本……哼!好恶毒的手段!”
  她嘴里说着,目光却往万贞随行的两名小宦官身上转。万贞情急拼命,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将刺客制住。钱皇后虽然觉得她凶狠的模样全无女儿家的温柔婉约,甚是可怕,不宜接近,但却不至于怀疑她与刺客有关。
  然而今天这起行刺,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钻的空子实在巧妙。若是有人促成这种巧合,那除开万贞,就数这两个小宦官最可疑。
  万贞其实也怀疑自己中途迷路,以至于被刺客先声夺人的哄骗了一回,很有可能与带路的小宦官有关联。但若此时把这种怀疑说出来,立即就要断送这小宦官的性命。
  现代人习惯了人命大于天,着实做不到为了一点疑心就置人死地。万贞心中怀疑,但对是否指证这小宦官,却有些犹豫不决。
  两名小宦官早吓得傻了,察觉到钱皇后目光不善,更是吓得直叩头:“皇后娘娘,奴婢与刺客从没见过,与万姐姐一样,以为他是坤宁宫的人!才与他同行!冤枉!”
  钱皇后挥手示意侍卫将两名小宦官的嘴堵上,回头客气的问万贞:“贞儿,这两人是跟你来的,你觉得怎样?”
  万贞犹豫道:“皇后娘娘,奴虽然领了探望小殿下的差事,但职司其实还在尚食局,日常办的是外差,于仁寿宫使唤的内务人手所知有限。这两名小公公,是奴在太后娘娘那里接了口谕后,临时由总管大太监点来陪同的人,此前只能说打过照面,并不熟悉。”
  两名小宦官见万贞撇清关系,都奋力挣扎,神色激动。万贞看着他们,暗里叹气,又道:“但是,总管太监金公公是仁宣朝就在宫里服侍的老人了,点选人手必然也是慎重考虑过的,应该不至于有疑吧?”
  两名小宦官唔唔叫着,拼命点头,想证明自己的出身清白。
  钱皇后也犹豫不决,今天这事利用了两宫之间微妙的婆媳关系,她是想直接将人拿下来交给东厂审问,但这到底是孙太后派来的人,就这么拿下,到底有些不妥。
  万贞也看出了钱皇后的为难,想了想,道:“皇后娘娘,事发突然,坤宁宫又封锁搜查。莫如您派人过仁寿宫,请太后娘娘示下?”
  钱皇后性情实在有几分优柔寡断,远不如能放刁使泼的周贵妃关键时刻能狠心。遇事自己不做主,请太后示下,其实是权柄旁移,但她听到这个建议,竟然马上答应了。不过两名宦官,她却没有让人放开,也绝口不提放万贞给孙太后报信,而是让太医给她诊治疗伤。


第三十七章 救驾后的危机
  万贞身上受的伤最重的是被刺客打的一拳,再往后的贴身缠斗中,对方因为她靠得太紧,反而无法蓄力攻击,打出来的都是皮肉伤。
  平时太医是不给普通宫人看病治伤的,但今天坤宁宫侍卫环围,逐间搜索,一派紧张肃杀,是个人都知道必然出了大事,太医也顾不得自矜身份,赶紧过来给万贞治伤。
  万贞这时候只觉得肋下闷痛,也不知究竟是伤重还是心理因素,见太医过来,赶紧道:“大人,我刚刚肋下中了一记重拳,现在越来越痛,有劳你帮我看看。”
  太医有些忌惮男女之别,不敢伸手摸骨,反而示意医女带万贞进内室去看伤。万贞被这古怪的看病程序郁闷得一口气哽着,等医女向太医回报伤情后才问:“太医,我伤得怎么样?”
  太医不答,慢条斯理的拿出脉枕,又拿出一块纱巾往万贞手腕上盖。把脉就很让已经习惯现代确诊手段的人槽点满满了,还往上面盖纱,这能号准吗?
  万贞忍了又忍,觉得还是身体要紧,一手将纱巾拿开了,道:“医者父母心,太医为治伤而来,只有医者病患,何分男女?请太医放心诊治,不必拘泥。”
  太医愕然,有些不知所措的四下看。但坤宁宫的内侍,见过万贞拼命的场面,心里着实有几分对她另眼相看,都不觉得她的举动言词有什么不对,见太医张望,竟没意会到他的意思,陪同的女官还问:“太医,可是缺什么药?万女官有救驾大功,要用什么药,您说,没有的奴就去禀明皇娘开库取用。”
  太医哑然,他还弄不清万贞的具体身份,但能当上“救驾”一词的人,不伤人面的随意一些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他也只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去掉心底原有的几分轻慢,仔仔细细地为万贞诊断,半晌才道:“万女官气血不畅,脏腑有些震动,体表有瘀伤,但都是一时不适,伤得不重。只有肋下伤到了骨头,虽然没断,但最好近期也不要做搬抬一类的重活。”
  万贞松了口气,道:“谢谢太医,我这伤需要服什么药?”
  太医从医箱里摸出两个瓷瓶,道:“跌打损伤,数这来自滇中的白药最有神效。你拿去按剂外敷内服,用完了叫人出宫再买两瓶,也就差不多了。”
  云南白药治伤当然有神效,那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嘛。万贞收好药剂,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药是明朝就有的吗?广告天天轰炸,她当然知道云南白药是国家保密配方,但这配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普通老百姓谁会注意?
  或许现代的云南白药,就是明朝就有的古方传到后世,经过改良的?
  万贞琢磨片刻,不能确定。想问太医几句吧,太医还在替吉尚宫等为几名擒拿刺客出了力的宫人看伤,不是闲聊的时候。等太医连小皇子和重庆公主都请了一遍平安脉,谨身殿理政的正统皇帝也在幼军亲军的护持下赶了过来。
  帝后夫妻和睦,感情深厚,皇帝虽然因为安全原因,被秉笔太监王振拦住,等坤宁宫完全清查了一遍才过来,但对钱皇后的担心却半点不假,一进殿门便问:“梓娘,你有没有受伤?”
  钱皇后刚刚还端着中宫的架子理事,一见到皇帝却顿时软了下去,双目含泪的叫道:“皇爷!”
  正统皇帝一个箭步窜了过来,握住她的手紧张的问:“怎么了?怎么了?”
  钱皇后梨花带雨的哭道:“贼人行刺皇儿,奴险些吓死!”
  她只说怕,正统皇帝便松了口气,扫了一眼乳母抱着的小皇子,安慰道:“皇儿这不是好好的吗?莫怕,吾知道你抚育皇儿尽心竭力,并无不妥。”
  钱皇后擦了把眼泪,指了指旁边的万贞,道:“也亏贞儿见机得快,将贼撞开,又拼命护持皇儿,才没有酿成大祸。”
  正统皇帝打量了万贞一眼,神色间居然颇有几分感激之色,道:“嗯,吾记得你是母后那边,常陪皇儿一起的……”
  钱皇后在旁边提醒道:“姓万,叫贞儿。是母后指派了每逢一、五来探望皇儿的人。”
  正统皇帝接口道:“贞儿,你危急之机能拼命救主,甚好!吾甚感激!”
  我去,这皇帝不合常理呀!周贵妃都死要面子,怎么这皇帝反而能够舍下面子来,这么直白的对宫人致谢?
  万贞以前没有直接接触过皇帝,面对这突然至极的感激,满腹惶惑,连忙道:“奴奉太后娘娘之命而来,自当尽忠职守,护卫小殿下。”
  她的本性与从小受奴化教育的宫人不同,不管怎么掩盖,总会因为思维角度的原因露出异样的言词。钱皇后和周贵妃她们囿于眼光,只是觉得怪异,而正统皇帝一听这话,却顿时诧异起来,笑道:“虽是内宫女子,行事语言,却颇有外臣品格。不错。”
  他旁边的一个长脸无须,面容俊秀的中年太监笑道:“太后娘娘平时多选有德之妇入宫陪伴,看重的近侍耳濡目染,自然会有不同的风骨,比普通宫女更懂得尽忠尽职。”
  正统皇帝点头道:“先生说的是,贞儿能被母后从上千宫女中挑选出来,自然有异常之处,才得看重。”
  皇帝这一声“先生”对着太监喊出来,万贞顿时知道这穿红蟒袍的人是谁了。整座大明皇宫,除了自小陪伴正统皇帝,又替皇帝理政批红的秉笔大太监王振外,内廷还有谁能坦然受皇帝这一声“先生”的称呼呢?
  这两人说话,连钱皇后都不插口,万贞自然更是低头垂手的站着,老实得鹌鹑一般。旁边的小皇子却还不懂事,见万贞在旁边站着,就又咿咿呀呀的叫开了。
  钱皇后看出小皇子的意思,但从内心深处来说,她并不乐意小皇子过于亲近万贞,当下哄他:“贞儿身上有伤,不能抱你,你和乳母在一起乖乖的,不要吵喔!”
  万贞身上痛的地方真不少,也不愿意这时候还抱小皇子,跟着一起道:“小殿下,奴下次来探望,再陪您玩好不好?现在宫里有事呢!”
  小皇子一把抓住万贞的手指不放,却冲钱皇后仰脸笑,口齿不清的喊:“母……妈……”
  钱皇后一时没反应过来,倒是旁边的重庆公主脆生生的笑叫:“母后,弟弟喊妈了!”
  小皇子又喊了一声:“妈……妈妈……妈……”
  小孩子不能控制声带,发出的声音多重复含糊,但不管怎么含糊,这声“妈”却是清清楚楚地让人听到了。钱皇后惊喜过甚,猛的把小皇子抱了起来,在他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笑叫:“皇爷,您听到了吗?皇儿喊我‘妈’了!我儿会喊‘妈’了!”
  一边说她的眼睛又红了起来,显然激动至极,以至于完全忘了礼仪。她抱养皇长子半年,既喜自己得子,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这孩子养不亲,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时皇长子一声妈喊出来,才让她放下了心中大石,只觉得前面半年的辛苦,都没有白费。正统皇帝也又惊又喜,笑道:“梓娘,都是你养得好!”
  本来坤宁宫一派肃杀紧张,但小皇子一开口叫妈,皇帝皇后一高兴,这满天乌云顿时消散许多,大家都不自觉的松了口气,暗里觉得小皇子叫妈的时机正好。
  万贞被小皇子紧拉着手指不放,姿势别扭极了,但想把手抽出来吧,小皇子又委屈得直噘嘴。钱皇后心情好,被她左右为难逗得发笑,连忙又哄小皇子松手。小皇子哪肯听话,不止不松手,还把万贞的手拉到嘴边,露出新发不久的两颗糯米牙叭嗒就是一口。
  万贞痛得直抽凉气,又不敢用力甩开,只得低声下气地劝他:“小殿下,这是手,不能吃的!快松开,咱们让厨房找个好吃的咬好吗?”
  小皇子咯咯直笑,总算把万贞的手放开了,一边笑一边往皇后怀里藏,万贞看看他这表情,心一动,轻叫起来:“皇后娘娘,小殿下这个……莫不是见您不高兴,故意逗您开心?”
  钱皇后一怔,小皇子又伸出手来在她脸上抚了抚,这个举动安抚的意味就很浓了,连正统皇帝都呆了一呆,惊奇的道:“还真的!濬儿这真是在安慰你呀!”
  他一说话,小皇子却不往他那边转了,而是在钱皇后怀里伸直了腰,抬起小手在旁边的万贞胳膊上也拍了拍。
  这一下,不止钱皇后发呆,万贞也呆了呆,突然觉得心中一暖,笑道:“小殿下,您这是也安慰我吗?我没事……我……”
  她一个“我”字说出口,发现不对,但赶紧弯腰低下头去,哽咽着道:“……真是……什么都值得……什么都值得……”
  她本是假装,但在这个氛围里一激,眼泪却真的掉了起来,倒很让钱皇后心有戚戚,也不计较她的失态失礼,含泪笑道:“不错,我儿如此,我做什么都值得了!”


第三十八章 小皇子的帮助
  钱皇后和万贞的身份天差地别,但被小皇子这突兀的举动一带,两人在感情上却有一种微妙的共鸣,一时间连负责礼仪的女官都不好出来指责万贞僭越失礼。其余人更是油然生出一种感觉来:这万贞儿虽然不太合时宜,但却质朴情真,却也是宫里少见的直人。
  坤宁宫里气氛缓和下来,正统皇帝扶着钱皇后坐下,又让给王振看座,正传了搜查宫禁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说话。仁寿宫的大总管金英、宫正王婵也终于赶了过来,两人受太后指派来看小皇子,不知具体情况,进来只顾得给皇帝、皇后行了个礼,旁的事一句没问,就先来查看小皇子有没有受伤。等确定小皇子无恙,这才与王振见礼。
  王振虽然权倾朝野,但对金英这种历经四朝的大太监倒是十分客气,主动问:“事发突然,太后娘娘意下如何?”
  金英道:“事涉两宫腰牌,太后娘娘之意,两宫各就其便,巡捕追查。事发时坤宁宫中所涉之人,听凭皇爷和皇娘发落。”
  王婵等金英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贞儿亲身与事,皇爷这边讯问之后,太后娘娘也想调过去问个究底。”
  万贞的心情真是起伏震荡,直到这时才松了口气。像这种行刺皇子的大案,宫里的慎刑司都不够格审问,肯定要转到东厂去办。而东厂和锦衣卫,那都是有名的黑窟,黑白颠倒,指鹿为马那叫常事,别管有罪没罪,就没有谁乐意过去。
  孙太后不管两名随行的宦官,是不想与皇帝母子之间起嫌隙;但说要调万贞问话,却是给钱皇后划条线,不折损太后的威严。
  但不管怎么说,有孙太后背书一句,厂卫即使要问话,也会有些顾忌,不会为了功劳办大案,连万贞也扯进刺客一党去。
  正统皇帝听到这里,不假思索,挥手道:“贞儿救驾有功,不予重赏,却让厂卫讯问,岂不是寒了忠仆的心?事发于众目之下,坤宁宫这边随便问哪个都一样。既然母后要问话,金大伴和王侍长把贞儿带回仁寿宫去便是。”
  万贞以前只听胡云说过正统皇帝待人极好,但现代人对古代帝王,天然就有一种成见,无法理解皇帝也会“待人极好”,直到现在与皇帝正面接触,她才明白为什么胡云那样的混得皮厚肉糙的老宫人,也会对正统皇帝发自于心的尊重喜爱。
  这位正统皇帝,虽然身为皇帝,但人情味极重,待人竟然很是真诚。他相信一个人,就是完全的相信,不肯多一点疑心来让人心冷。
  就像万贞救了小皇子,但因为刺客是与她同行而来的,即使她救了人,按厂卫的办事风格来说,也不能不受讯问就让她离开。可这位正统皇帝,却是完全相信她与行刺案件无关,认同她的功劳,而不加掩饰的偏袒。
  这样真诚的品格,放在普通人里都少见,更何况这还是位皇帝!
  不过完全不出份口供就跟王婵他们走,以后这案子不管怎么结,总留了个不好的尾巴,万一事情牵扯过大,到时候发现没有她的口供,又回头来问,难保不会受坑。
  万贞心有所触,郑重的躬身行礼,道:“谢皇爷厚恩!未知厂卫那边要如何讯问?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正统皇帝有些意外,但万贞这个态度合适,他也就不加阻拦,而是回头看了一下簇拥着的亲卫。赶过来的东厂提督曹吉祥连忙道:“皇爷放心,老奴这就让人过来问话。”
  小皇子见万贞要走,急得啊啊直叫,钱皇后此时对万贞好感大增,安抚小皇子的时候也不禁露出了点情绪偏向来,柔声道:“贞儿只是去说说话,很快就会回来的。濬儿莫急,等贞儿问完话后,咱们再召她来陪你啊!
  万贞上有孙太后和皇帝做了背书,钱皇后和小皇子又留了后话。东厂的人虽然喜欢把案子往大里办,但看到这种情况也歇了很多心思,仔细的把万贞从仁寿宫出来,遇到刺客,进入坤宁宫,再到发现不妥的情况从头到尾问了一遍,就客气的让她签字画押走了。
  回到仁寿宫,万贞连外衣上的雪都来不及扫一下,内殿的女官就匆忙把她叫了进去。
  孙太后平时无论穿着打扮,都以舒适为主,一派温和慈善,见面常带三分笑的模样。但今天她阴着脸,正肩直腰的端坐在凤座上,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却自然而然的散发了出来。万贞行礼,她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道:“你把今天去坤宁宫的事仔仔细细地说一遍,莫要疏漏。”
  万贞早有心理准备,当下从她领了口谕,直到发现不对制服刺客的所有事情都说了一遍,不记得、印象模糊的也都老老实实地说了。
  等她一遍经历说完,金英也赶了回来,回禀孙太后:“娘娘,刺客的身份查清了。是静慈仙师原来的近侍。”
  万贞不知道静慈仙师是谁,但孙太后一听到这话,顿时脸上变色,冷然道:“人都死了四五年啦,怎么还有人借着这名头兴风作浪?查明原因没有?”
  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