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色生香 作者:十二弦琴-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志远回到家中时,梵音正在看着一封信,见父亲回来,她则慌忙的藏好,笑着迎上前道:“爹今儿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回来早了还不行?什么信啊,偷偷摸摸的还怕我瞧见?嗯?”杨志远故作僵板,可脸上的笑却透出对女儿的宠爱。
  梵音撇了撇嘴,“瞧您说的,好像我会做出什么丢人的事来,是杨家村的曾叔祖父来的信,问您是否回去过年,”梵音把信拿出递到杨志远的面前,“不信的话您看看就是!”
  “这有什么不信的?我们的怀柳是最懂事的了,父亲对你向来不用操心。”杨志远夸赞两句,不乏也想起过年的事。
  梵音自当是不愿意回去的,如若不是今儿有杨家村的人进城办事时顺便送来那位曾叔祖父的信,她都已经快将杨家村忘至脑后了,也更是快忘记了她是冒名顶替的杨怀柳。
  这种滋味儿很不好受……
  “爹,张县尉已经为了守着城内的治安将张夫人和二胖给接回来过年了,如若您走了,岂不是太不够义气了?”梵音试探的看着杨志远的神色,“义气不义气的放一边,这都要您说了算,女儿也只能是提个小建议罢了,但咱们家也刚刚稳定下来,而且您早出晚归的也实在太累,何况女儿是第一次进城,还没在这里过过年,再说了过年的东西都已经备齐全了,如若这么一走岂不是都浪费了……”
  梵音拐弯抹角的唠叨着,杨志远敲她脑袋一指,“这丫头,与为父说话还需要这样动小心思?就不能直说你不想回去?”
  “其实……女儿是不想回去,一回去就能想到娘。”梵音撇着嘴,可她的话却触动了杨志远的心。
  “那就不回了,明日为父亲自写信给他们,派人送上点儿过年的年礼便罢。”杨志远似也被提及柳氏搞的有些情绪低落,“信我现在就去写,对了,钟行俨已经去了西北从军了。”
  “已经去了?”梵音吐了舌头,“这都要过年了。”
  “傻丫头,打仗还分过年不过年吗?”杨志远感慨一声,“这世上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富贵有人愁,还是能乐呵的过一日算一日吧。”杨志远说着便起身去了书房。
  梵音静坐那里想着钟行俨,这个祸害会有事吗?
  宇文信此时正在书房中看着属下对西北军动态的回报。
  待看完这一封密信之后,他又拿起了对庆城县的调查资料。
  看着钟行俨在庆城县停留十几天的所作所为,宇文信的目光不妨停留在一个人的名字上,“杨怀柳……”
  一页又一页的翻过,宇文信把所有的回报全都看完。
  那个方青垣倒是个可用的人才,而且他也已经在往京中动作,这等人的野心绝对不小,从他的娶亲和行事风格便可以看得出,一个区区的县令绝对填不饱他腹中的欲望,如若他真的能够来到京中为官,到时候拉拢亲近一番倒也可以。
  至于那个杨怀柳……宇文信又拿起资料随意的翻着,自言自语的嘀咕着:“她的素斋就做的那么好吃么?”


第一百零八章 喜报

  张文擎过年终究是没有回来,张县尉用了什么手段外人不知,梵音只看着二胖嘀咕着说他大哥本来都要回来,孰料又出了什么让他走不开的事,连过年都不允回家,从军实在是苦的。

  “知道从军苦,你就要努力读书,不然就要去吃苦,总要占一样。”

  梵音笑眯眯的吓唬他,二胖一哆嗦,“我才不去从军,听大哥来信说那里吃顿肉都要自己出去猎,我、我没本事。”

  “那就背书,临走时给你留的课业都完成了么?”梵音一瞪眼,二胖缩了脖子,“怀柳姐,今儿可是过年!”

  “今儿饶了你,过完年咱们再好好算这笔账。”梵音给他夹了一大块肉,“先让你好好的补补,过完了年,写不好的字就留在这里写上几百遍,背不熟的书就罚抄写默写,终归现在房间也多了,还有彩云留在这里伺候着你,你就等着吧。”

  二胖当真了,小脸上胖嘟嘟的肉吓的直颤抖,“这还是过年么?”

  “快吃,吃完咱们去看焰火。”梵音轻弹他的小脑瓜,二胖也心大,嚼上两口肉就把刚刚梵音的话给忘了。

  舒服一顿是一顿,挨罚不是要等过完年么?

  这一个年可谓过的喜庆热闹,张县尉和杨志远就老哥俩儿也喝的喜乐融融,张夫人哄睡了二胖子,便与梵音聊起来,从家事到庆城的闲杂八卦事,二人叽叽喳喳格外的欢,说至赵妈妈儿子开的那间面铺,张夫人也已经知道里面有梵音的股,更张罗着让梵音把面铺做的大一点儿,有张县尉和杨志远在,谁还能不给这几份薄面?

  梵音对此倒很谨慎,张县尉就罢了,可自己那位老爹总不能当一辈子主簿吧?

  这等商户的小买卖还是拿不上台面来,也容易给父亲招惹麻烦,故而梵音只是笑着应一应,也没真往心里去。

  张夫人越看梵音越好,临至他们回了张家,与张县尉夫妻二人私聊时都不免说起她,“我就看怀柳那个丫头好,这要是能当了儿媳妇儿,那可真是太好了,就不知咱们文擎有没有这个福分!”

  本是美滋滋的张县尉一听这话当即从床上蹦起来,自家那个傻儿子这么想,怎么他老娘也这么想?

  “别胡说,那丫头才多大?整天这脑子里都胡乱想什么呢!”

  张县尉斥上两句,倒让张夫人不乐意了,“怎么着?你还瞧不上怀柳不成?”

  “我怎么会瞧不上那丫头,我是怕咱儿子够不上人家,你当杨志远是我这大老粗呢?他才当了多久的主簿,方县令居然能够将县衙的所有事都交由他负责,这份信任和宽容可不少,他会在庆城县扎根一辈子吗?再者说了,咱家那大小子才十五,外面的花花世界还没见着呢,你现在就把这事定了,将来他心思歪了,辜负了丫头怎么办?何况若谈不成,我跟杨志远的兄弟情分也就掰了,总之这事儿我不干!”

  张县尉的话也可谓是掏心窝子了,张夫人的那份心思也凉了,“那、那就过两年再说?”

  “过几年再说!”张县尉钻回被窝里,嘿嘿一笑,“这些事,咱两口子先过了今晚再说!”

  张夫人羞涩一笑,吹灭了角烛,屋内响起了嗯嗯啊啊的声音……

  初五、十五,二月二,这一个年在二月初二吃过猪头肉之后算彻底的结束了。

  二月二的这一天,也正是方青垣离开庆城县调职于京中的日子,从庆城县令直接升任为京城县令,莫看都是知县的官,京官就比其他地方的县官要高一品,于是庆城县的二月二变得热闹非凡,连家乡的百姓都出来恭迎送行。

  面对这种场景,方青垣也有些心情激动,临走至城门处都还没有上马车,转头看着熙攘的送行人群,他不乏自诩这些年的父母官当的够值,朝着众亲九十度鞠躬行一大礼,让不少百姓都跟着掉了眼泪儿。

  “回吧,都回吧!”方青垣朝着乡亲们摆手,看向杨志远和梵音,特意将他们叫至身边,“与你私话几句。”

  杨志远并没有单独去,而是带着梵音一起,方青垣有些顾忌,可时间紧,他也顾不得这么多忌讳,直接与杨志远道:“师弟啊,虽说咱们相处的时间短暂,可这份情谊为兄一直记挂心中,若有来日为兄的话能有几两分量,你可愿来京中帮我啊?”

  这是方青垣对杨志远的试探,杨志远当即拱手应下,“愿随师兄左右!”

  “好好好,你这句话我定当牢记心中,庆城县的事如若遇上麻烦也可找我,这里是咱们的家乡,该管的事不能不管。”方青垣转头看了看梵音,“这丫头也大了,师弟自身的家事也别耽搁了,家和万事兴,家中人丁稀少也不合适。”

  杨志远知道这是提及他续弦之事,笑着应下,梵音笑着道:“方伯父不用担心,青苗在我们家挺好的!”青苗是方夫人当初送来的,提及她,方青垣还能有什么不懂?

  哈哈大笑,方青垣摸摸梵音的头,“这小丫头,鬼精鬼灵的,回吧,我在京中等着你们!”

  杨志远没有再过多的寒暄,送至方青垣上了马车,只朝着车上躬身行一礼,随即挥手道别,张县尉亲自带人开路送行,停停行行,一连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才算彻底的出了城。

  梵音跟随杨志远慢悠悠的往家走时,不妨又问起来,“父亲,新任的县令什么时候来?县丞的位子有人吗?您怎么没升官?”

  杨志远看着她嘟嘟囔囔的嘀咕,不由嗤笑道:“傻丫头,你当升官是那么容易的事?为父任这个主簿还不足一年时间!”他感叹一声,提及新任县令来,“新任县令乃是前两科的一名进士,为人有几分傲气,是个实实在在的文人,之前乃是其他县的一名县丞,这一次也算是升官了。”

  “实实在在的文人?那不就是个死读书的书呆子。”梵音的毒舌没有让杨志远惊讶,琢磨一会儿却是点了头,“你说对了,他还真就是个书呆子。”

  梵音吐了舌头,“那县丞呢?吴县丞的位子还那么空着?”吴县丞早已经带着家人离开此地了。

  “暂时不知,谁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杨志远看着梵音道:“今儿怎么想起问这些事了?难道女儿开始盼着为父升官了?”

  “才不是,女儿是在想着新来的县令和县丞会不会与父亲不和,咱们家不是还参股了一个小面铺么!”梵音笑嘻嘻的说完,杨志远忍不住仰头大笑,“这丫头啊,难怪刚刚方青垣都说你鬼精鬼灵的,这心眼儿是哪儿长的哟!”

  “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梵音的回嘴让杨志远无奈摇头,“为父是说不过你,不过咱们如今有了新屋,也有了积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您也该考虑娶后娘,为女儿生个弟弟了!”

  梵音的话让杨志远差点儿磕个跟头,踉跄几步才稳住身子,青苗跟在后面连忙跑上前将自家老爷扶住,“老爷,您没摔着吧?”

  “没、没事。”杨志远连忙将青苗的手拿开,梵音咧嘴嘿嘿的笑让杨志远登时一张大红脸,只有青苗莫名其妙的不知怎么回事,被自家老爷那么嫌弃的推开,还有一丝小忧伤。

  梵音急忙上前替老爹掸掸身上,随后继续的走。

  杨志远狠弹了她脑袋一下,算作调侃父亲的惩罚,梵音故作疼的捂着脑袋,其实戴了帽子根本就没有疼的感觉,可总要做出几分戏来给老爹瞧一瞧。

  路过县衙门口,杨志远让梵音在门口等一等,他进去拿几样东西便出来。

  梵音在门口闲着,衙役们知道这是杨主簿家的大小姐,不乏也过来与她随意的闲聊叙话。

  “看今儿送来的消息了么?国志上表了怀远大将军的儿子这一次率军出战西夏大捷,当今圣上大喜,当即封他为宣武将军广诏天下人人皆知,不然也不会突然送了国志书来。”

  “那位公子可是从咱们这里直接去西夏应战的,你见过吗?”

  “我没有,你见过?”

  衙役扬着指头炫耀道:

  “那是!我去给杨主簿家传过话,这位宣武将军当时正在杨主簿家里,看着便是虎背熊腰的汉子,可其实才十六岁的少年,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咱们这等老不死的都完蛋!”说及杨主簿家,衙役不免看向了梵音,“杨大小姐,您跟这位宣武将军可熟啊!咦,人呢?”

  衙役们见梵音没了影儿,四处找找也没看到人,想必是刚刚忙着说话,没看到她已经跟随杨主簿先走了。

  梵音此时已经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则一直都想着钟行俨。

  一战告捷?祸害就是死不了……心里这般想着,梵音不自觉的笑了。

  春夏秋冬,冬去春来,燕儿飞去飞回,一转眼,三年过去了。

  梵音看着窗外从南方飞回的燕子,心中只嘀咕着:“居然已经十四岁,九月初九便到十五了,日子怎么过的这样快呢?”




第一百零九章 亲事

  这三年发生的事很多,尽管身边没有了那么几只大马蜂嗡嗡捣乱,梵音也并没有闲下来。

  方县令调任京中,新的县令姓曹,是一位年逾五旬有三的老头,迂腐的书呆子,外加上一把年纪,这其中的矛盾点很快就迸发出来,自己父亲还算躲过一劫,因为曹县令发现什么事都离不开杨主簿的协调,可张县尉是彻彻底底的与这位县令水火不容。

  原因很简单,张县尉性格豪放不拘小节,瞧不起酸腐文人的穷算计;

  曹县令满口之乎者也,文人规矩,瞧不上张县尉张口老子、闭口老子的张狂。

  于是这三年多来,张县尉屡遭曹县令的整治,张县尉也接二连三的撂挑子,关键时刻总是让曹县令下不来台,而自己的父亲在其中协调不成,索性撒丫子不管,由着不靠谱的县令和张县尉闹去。

  虽说县丞也有了一位,可此人压根儿就是派来养老的,三天两头儿的浑身难受请病休,据说是哪一位官夫人的亲娘舅,只拿二两银子和县衙的福利过活就成,分毫的痴心妄想都没有。

  这样一来,县衙内的事全都归杨志远一人掌管,反倒是官声颇佳,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青苗已经被收了房成了第一位姨娘,可家中除了又雇来了一个婆子和两个小厮外,并没有添人口,故而青苗时常还帮着做一做家事,也分毫不把自己当成半个主子看。

  彩云是彻底的在杨家不走了,三年过去,她也长成个十来岁的丫头,除了偶尔脑子反应慢一点儿之外,学了厨房的手艺,也学了写字算术,时而帮着家中算一算开销账目。

  梵音忙的是面铺子的事,之前她将做汤面改成了流水线,赵阳等人的手艺越发的成熟起来,还另外训练了两批伙计,轮番上线三班倒休,面铺子成了庆城县第一个不夜休的地界,于是日日夜夜生意红火,铺子已经扩大了之前的五倍。

  银子嗖嗖的往兜里赚,梵音并没有急着去做其他的事,因为自己父亲已经快行职四年,也到了官考的年限了。

  原本杨志远对此事并不上心,只要保住主簿一职他就心满意足,可就在前几天,方青垣忽然派人从京中送来了一封信,问杨志远是否愿进京,如若师弟愿意他自当全力帮忙!

  这一封信就好像在平静的心湖中扔下一颗小石子儿,荡漾起的水花连绵不断,让杨志远好几晚都彻夜失眠。

  梵音曾问过,为何三年多过去了,方县令会突然想起爹?

  杨志远的回答很耐人寻味,方青垣之所以找他的原因很简单,其一,方青垣在京中缺人,其二,自己身后没人。

  梵音撇了撇嘴,对于她来说,去京城除了能够再打探一下吾难师太的下落之外,并没有什么吸引她的地方。可自己老爹显然蠢蠢欲动了。

  梵音没有多问,只是开始筹备自己家的银子,虽说进京这件事上算不上贿赂,可该走的关系该送的礼是一样都缺不得,银子少了的话,还去什么去?莫不如小县城里乐呵呵的过着更快活。

  临近晚饭时间,杨志远从县衙归来,青苗上前伺候着更衣净手,杨志远笑呵呵的喝了口茶,道:“文顾的童生身份已经拿下来了,唉,如若早知会这样,当初还不如让张县尉豁出去面子直接找方县令要一个,哪会如现在这样麻烦!”

  “爹居然会这样说,也不怕让曹县令听见批您不尊圣人!”梵音故意调侃,杨志远却不以为然,“我这也实在折腾不起了啊,何况文顾也已经具备童生的水准,圣人不怪。”

  青苗在一旁不说话的为杨志远叙茶,梵音想着张县尉也忍不住叹口气,其实童生只要县令大人批即可,可曹县令就是刁难张县尉,于是连二胖子也深受连累,明明能得童生身份,可曹县令就是不给。

  如今这一次能顺利拿到,指不定是花了什么样的代价。

  杨志远也满心感慨,抛开这件事不提,他看了梵音半晌,“钟行俨前些天回来为怀远大将军和其母做周年法事的事,你知道吗?”

  梵音的情绪落了下去,去年的时候,怀远大将军病重过世,钟行俨刚送走生母,这转而又要为怀远大将军守孝三年,这个人是个什么命?

  之前与西夏的征战他也险些葬身战场,好容易活着命回京,尽管接连得了更高的封号,可怀远大将军的重症难解,终究没熬过去,临终前要求与正妻合葬,所以才会在庆城县办的丧事。

  钟家如今只有他和她长姐二人,还有两名庶兄,据说关系极其不好。

  “我怎么会知道,如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若是以前年纪小还罢了,整日抛头露面,如今头发也长了,年龄也大了,还有曹县令那一双眼睛紧盯着咱们家,女儿也鲜少打探外面的事情了。”梵音说的倒是实话……

  杨志远感慨一声,“我倒是见了他一次,是曹县令特意拽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