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媳妇-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素笑道:“你说的没错,如今咱们天大地大,自由自在,不必再想那些烦心事了。”

    罗素和徐莹这边做的风风火火的,刘知州已经开始愁眉苦脸了。

    “黑子,你说这罗特使到底是来作什么的,来对付老夫吧,又从来不来见老夫。可不是来对付老夫吧,怎么又在这海州瞎折腾。”

    原本以为人家是来对付他的,还特地找了人看着,却没想到人家在这里盖了宅子安安心心过起日子来了。这便罢了,还在海州城开始瞎折腾了,听说把附近的渔村都搅了个遍儿。这到底是想干什么呢?

    “大人,小的觉得这也是好事。”黑子道,“罗大人不止用高于市价的银子收海货,还用粮食换。奴才去看过,可都是大米呢。而且罗大人还对那些渔民说,会教授他们种粮食的。”

    “北都城的官有这么好?”

    刘知州不相信。那些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东西。

    黑子摸了摸脑袋,“别人我不知道,可小的觉得,罗大人就挺好的。她来这里都没欺压过百姓,海州的渔民们对她更是赞不绝口呢。而且听那些随行的护卫说,罗大人是个有真本事的,现在大周的百姓能吃上饱饭,可都是罗大人的功劳。还有之前川州那地儿,也是穷的叮当响,罗大人去走了一圈,如今那边商贾云集,百姓们都能吃上肉了。”

    刘知州摸着胡子,若有所思。

    良久才道,“若果真是如此,那便真是好了。海州的百姓苦了这些年,也该过上好日子了。”

    徐莹用了快马加鞭,迅速的给川州那边的徐会长送了信件。月余,徐会长就派了一些老伙计过来了,一同来的还有一大批的物质。

    很快,海州商会正式运营起来。

    自从海州商会开始之后,罗素和徐莹就张罗着在当地招工。专门打渔的渔民,做干货的农家妇人,还有做手工的年轻女子,特别是一些会做木工的木匠。

    这一举动很快就在海州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往日里农家女子们除了在家里干活,就没旁的出路了。如今海州商会这边不止招手女工,而且给的工钱也不低,特别是做的多还给的多,只要肯努力点,挣的工钱也不比男子低。

    很快,一大批适龄女工都跑商会来报名。

    往日里萧条的海州城变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工作的,报名的,还有来打探消息的人,络绎不绝。

 第一百章

    在罗素和徐莹的合作之下,再加上徐会长那边派来的人力和财力,海州商会很快就在海州城里了一条龙生产线。从打渔到制作干货,再到运输道北都城这样的大城镇销售的,都有了专人负责。

    海货制作好了之后,罗素还专门给北都城的昭武帝送了一份,另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件,描述了海州的风土人情。

    北都城,皇宫御书房

    “哈哈哈哈,这罗司农可真是个妙人啊,去了海州那样的地方,都能够混的风生水起的。还在那边和人做起了生意。”

    昭武帝拿着信件津津有味的看着。

    他没去过海州,那地儿在他眼里,就是个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地处偏远,不是战略要地,也比不上富庶的江南。

    却没想到,这样一个鸡肋一般的地方,在罗司农的眼里,竟是一个风景壮丽,民风淳朴,物种丰富的桃花源地。

    “若有机会,朕都想去看看,这个桃花源一般的海州了。”

    “如今四海升平,陛下何愁没有机会?”吴庸在边上拍马屁道。

    昭武帝笑道,“四海升平?朕可还没糊涂呢。”

    他招手,坐在御案后面,“传召兵部尚书入宫觐见。”

    吴庸神色一整顿,“喏。”

    随着贡品进了皇宫,罗素给其他达官贵人送的海鲜都入了府上,还很贴心的提醒有些人吃了会过敏,如果出现过敏现象如何处理。

    这些久居北方的人对于海货这样的产品还是很稀罕的,拿到东西后,很快让府里的下人试吃。见下人们吃了没出问题,才亲自试吃。

    “大人,听说罗大人在海州那边挺好的,我还特意去找那些送礼的人打听过了,说海州那地儿虽然听着贫瘠,可其实都是别人瞎传的。罗大人在那边也盖了宅子了,在那边过的红红火火的呢。”

    赵家书房里,赵小五小心翼翼的禀报着,时不时的看一看站在床边的赵辞的反应。

    等说完了,又道,“大人,您就别担心了,罗大人可不简单呢,她去哪里都不会吃亏的。”

    “我知道了。”赵辞轻轻点头。“你先下去吧。”

    “大人。”赵小五却突然跪在地上哭了起来,“大人,你别难过了,现在都有消息了,你该放心了。罗大人都过上好日子了,大人你还折磨自己做什么啊?这些日子眼看着你谁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我知道你心里难过。”

    好几次晚上他守夜,都能听到房间里自家大人的叹气声。一声一声的,辗转一整夜。

    他知道,大人这是又想起罗司农了。

    其实他也想不明白,自家大人这么好,罗大人也这么好,为什么就不能结为夫妻了。就算曾经是大叔嫂关系又怎样了,他们都是这样好的人,也没害过人,还救了那么多的川州百姓,为什么大家就不能对他们宽容点。

    可这事情赵小五不能说。这事情如今只在北都城里有些传言而已,旁人还不敢到处乱传,他更是不能把这话传出去,不能害了自家大人和罗大人。

    “大人,你别再难过了。”

    赵辞闭了闭眼,叹息一声,“小五,你起来吧。“

    “大人。”赵小五担心的看他。

    “我真的没事,你出去吧。”

    “是。”赵小五这才擦了擦眼泪,一步三回头的退出了门外,关上了书房的门。

    赵辞转身,从袖口里掏出了之前罗素留下的那封信。

    “相离之后,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若是这就是你说的欢喜,那我便成全你。”

    “辞儿还是不出来吃饭吗?”

    饭厅里,赵母唉声叹气的看着桌面上的晚膳。旁边孙丽娘和赵城都沉默着没说话。

    自从罗大丫走了之后,皇上就解了老二的禁令,人虽然放出来了,可罗大丫已经走远了。老二连夜追出去,不眠不休的,跑死两匹马都没追到人,反而还把自己给累病了。

    这一回来,整个人就变了,平日里阴沉沉的也不说话,见人三分笑,也看不出来真假。哪里像以前那样温温和和的模样。

    “娘,要不咱们答应了吧。”赵城有些不忍心道。

    到底是自己的亲弟弟,虽然之前有些膈应了,可事后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自己和罗大丫又没怎么样,当初拜堂都不是他拜的,只要他不多想,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孙丽娘看了他一眼,嘴角笑了笑。他知道,赵城说这话,心里就真是把那罗大丫给放下了。看了眼赵母,也跟着劝道,“娘,我看二弟也确实看着挺苦的。这阵子也没少给他相看别家的姑娘,他连看都不看一眼呢。”

    “砰!”

    赵母重重的将筷子拍在桌上。面带怒气道,“你们都给我闭嘴。”

    赵城和孙丽娘赶紧低着头不说话。

    赵母瞪眼看着他们,“老二现在可是做官的,这事情让旁人知道了,你们可知道这是什么后果?之前老二为什么被关在家里,等大丫走了才放出来的?说明圣人是知道这事情的,也是极度不同意的。如今这事情可不是我同不同意便成了,这还得看圣人的意思。你们在这里说这些蛊惑的话,没准可就害了整个赵家了!”

    赵城和孙丽娘一听,下意识的对视一眼,纷纷暗道姜还是老的辣。他们之前可都没想到这一茬呢。看来,这事情还真是没那么简单了。连皇帝老爷都不同意的事情,他们也想成全都成全不了了。

    赵母看着外面,叹了口气,“只希望老二早些想开,早日娶媳妇进门,开枝散叶啊。”

    没几日,赵母便连这点想头都没了。

    昭武帝要御驾亲征踏平突厥,赵辞在朝堂之上请缨随行。

    赵母听到消息,差点晕倒当场,等赵辞一回来,就把赵辞叫到跟前大哭,“辞儿啊,你这是何苦。你就算是怨为娘的,也不能这样作践自己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为娘的可怎么活啊。”

    赵木棉和赵林也抱着他的腿哭,“二哥,你别走了,嫂子已经走了,为什么你又要走啊。”

    他们想不通,原本好好的家,怎么就这样散了。嫂子离开家里了,娘也不让他们去找嫂子,嫂子也不来看他们了。现在二哥也要走了,娘说也许还会回不来了。为什么大家都要离开这个家。

    “二弟,你就留在家里吧。”

    赵辞却道,“大丈夫当立于世,陛下都御驾亲征,我又岂能贪生怕死。”

    “可你是文官啊。”赵母不解。

    赵辞坚决道,“儿子也能骑马射箭,也能处理军情公文,便是文官,在战场上也能有些用处。总比缩在这北都城里要强。”

    赵母红着眼睛看着他,“辞儿,你说实话,你是不是为了大丫,所以才这样作践自己的?”

    “娘,她已经走了,你别在把旁的事情放她身上了。”

    “我知道不怪她,可你也不能就这样去战场上啊,刀剑无言的,万一你……”

    “那也是命中注定。娘,孩儿如今只是想搏一搏前程罢了,和旁人无关,娘无需多想。”

    赵母不信。什么时候打仗的事情,文官也要掺合了。

    不过无论赵母如何劝慰,这事情已经上奏朝廷,无法更改。闹了一通之后,赵母总算消停下来,含着泪给他收拾行装。

    昭武帝御驾亲征的事情,是在三个月之后,才传到罗素所在的海州这边的。事实上三个月就能听到北都城的信息,对于海州这样的地方来说,已经是得益于海州商会和北都城建立的商业联系了。这要是放在以前,一年两载都不定能传过来,只怕到时候仗都打完了,海州这边才听到出征的消息呢。

    罗素对于昭武帝这突然的发作很是好奇。

    怎么不声不响的就打仗了。而且这动作也太快了吧,说打就跑去打人家了,怎么一点准备都没有。

    后来仔细一想,又想出了许多端倪来。比如说之前数次在御书房见到的皇舆图,还有昭武帝对粮食的渴望,对马政的重视。

    这些细节充分的显示,这场战役不是昭武帝的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啊。

    罗素忍不住佩服这皇帝,前面操心国内百姓的休养生息,后面又算计着怎么把邻居给打趴下了。

    不过罗素还是觉得皇帝是不是太着急了,要是再等上两年,是不是会更合适一些。毕竟大周现在才刚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这次战役之后,只怕国力又要大大的损耗了。

    好在她如今离北都城远,那边再怎么样,也不关她这事情了。

    很快罗素也没心思再关注昭武帝北伐的事情了。

    自从之前给北都城的那些权贵们送了海货之后,海州的特产干活就在还都城风靡起来。

    很多大酒楼饭馆,都在徐家的铺子里订货,然后再由海州商会这边运货过去。因着每次路途遥远,货物运顺不多,所以原本在海州很普通的干货,去了北都城都成了千金难求的香饽饽了。

    不过物以稀为贵,因着干货的数量比新鲜的海鲜要多,而且能够保持新鲜运送到北都城的更是少的可怜,所以一条海鱼活着海虾,去了北都城,都成了价值千金的佳肴,也只有顶级权贵才能偶尔吃上一条。

    罗素和徐莹一商量,觉得可以在保鲜方面下功夫。

 第一百零一章

    海鱼到了陆地之后,一般很难存活。而且路途遥远,还没到地方就变臭了。

    罗素一琢磨,想起曾经学习保鲜蔬菜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上,是关于古代冰窖的。古代富人家里都会有冰窖,里面的冰块有些是冬天放进去的,可是不能保证全年不化,后来就出现了制冰法。

    利用硝石放入水中,能够洗手水的温度,让水结冰。

    想到这个法子,罗素心里忍不住欢喜。

    若是能够自己制作冰块,到时候路上都能把鱼进行冰冻保鲜了,到了北都城之后就算没有刚出来的时候醒新鲜,却也能保持鲜美的味道。

    “罗姐姐,这个法子真的有用吗?”

    徐莹听了罗素这个法子后,面上有些疑惑。人怎么可以制冰呢?

    罗素笑道,“我也没试过,不过总归是个法子,没准就能成呢。要是咱们成了,以后咱们海州商会可就财源滚滚了。”

    徐莹见罗素这么想,自己也不犹豫了,一拍桌子,“好,那我这就让人去找你说的那个什么硝石,回来试试看。”

    徐莹身边的人都是从川州那边调过来的。

    徐会长对于这个女儿很是疼爱,派过来的自然都是很有些能耐的人。加上罗素这边的侍卫都出动去找,不出几天,就找到了罗素所需要的硝石。

    找回来之后,罗素就让人关了院子,和徐莹一起试验制冰。

    看着硝石融入水盆里,徐莹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罗素也在边上紧张的看着。

    等了半盏茶的功夫,水里终于冒出了白烟,两人都瞪大了眼睛,很快,就见着盆子里的水慢慢凝结成冰。

    徐莹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又吃惊的收回了手,看着自己的手,又看看盆子里的冰块,然后满脸惊奇的看着罗素,不可置信道,“罗姐姐,真的成了,咱们真的制出冰块了!”

    “哈哈哈,真的成了,徐莹,我们成功了,”罗素也忍不住欣喜不已。这事情原本她也是抱着试试态度,毕竟之前也没做过,也不知道成不成。没想到还真是能行呢。

    事实证明,看书多真是有好处啊。谁知道什么时候用不用得上的。

    罗素决定以后多多看书。

    冰块制作成功,海鲜的保存就不担心了,路上只要不断的制作冰块,保证运输途中冰冻状态,这海鲜到了北都城也一样是新鲜的。

    徐莹很快就吩咐下去,让打造一些密封性较好的箱子,到时候好用来专门运输海鲜。

    这条路一走通了,两人都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大力的发展海洋渔业。

    这阵子经过了海州商会这边的运作,海州的渔民也开始富裕起来。打回来的海鲜,不管数量多少,都不用担心卖不出,而且价格上面比以前还要高一些,渔民们生活总算是有了保障。这也让一些原本有些消极的渔民们都开始积极打渔。

    一时间海州的渔业也比往日更加发达起来。

    刘知州知道这事情之后,乘着自己的那艘破船在海上巡视一番,看着渔民们各个精神抖擞的打渔,很是欣慰的摸了摸胡子。

    “老夫可是好久都没见到海州的百姓这般的模样了。哎,老夫竟然还不如两个女子,真是羞煞人了。”

    随从老黑道,“大人,他们毕竟是北都城来的,有些见识也是应当的。”

    刘知州不高兴了,回头吹胡子瞪眼,“你这是什么意思啊,说本官没见识,是不是?”

    老黑赶紧哈腰赔罪,“大人,冤枉啊。小的可没这么说。不是您自己说的吗?”

    “老夫那是谦虚,你懂什么。”刘知州气的冷哼哼。

    老黑自知看不透自家大人,干脆闭嘴不说话。

    过了一会儿,又听刘知州道,“说起来老夫可好久没去岛上看看了,也不知道岛上怎么样了,也没个人收拾。”

    “大人可要去看看去?”

    “还是不去了,咱这船去那边,保不准就翻船了。还是等大卫他们来了,坐他们的床过去吧。”

    听着刘知州说起那位大卫,老黑很是高兴,问道,“大人,大卫公子什么时候过来啊,我可想念他们那个什么烤鸡了,那味道可真是香啊。”

    “就知道吃。”刘知州伸腿要踢他,一下子没站稳,自己晃荡了一下,差点掉水里了。好在老黑及时给拉住了,惊险一场。

    刘知州摸着心口,“哎哟喂,真是老了,真是老了啊。”

    要是还有当年那精力,这会子他也能弄一艘船,出海去看看去喽。

    这边,罗素也在和徐莹两人商议海州商会在海州的发展。

    如今随着海州的特产在外面卖的风生水起的,好些商户也闻风而来,渐渐的,海州的来往商户也越来越多。

    徐莹见着这境况,商业头脑立马就显现出来了,准备在海州这地儿开酒楼茶馆和客栈之类的地儿。

    “你这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是真的准备和我待在这地儿不走了?”罗素原本以为徐莹和她来这里,也就是看看稀奇罢了,没想到这还真是劲头十足啊。不止和她一起成立了海州商会,现在又看着是要大干一场的势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