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媳妇-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绿伸腿踢了他一脚,“你个二愣子。”
她担忧的看着马车的方向,心急如焚。夫人到底知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若是让人知道了怎么办?
马车出了城门之后,罗素便掀开了帘子,和外面赶车的赵辞说起话来。
“你要带我去哪里?你堂堂一个别驾大人,就这么出门,不担心有危险啊。那个姓花的可还在川州呢。”虽然心里也高兴这么出来约会,可是也不能不防着点。
“我安排人了,你放心吧。”
“你有自己的人了。”罗素好奇的看着他。
“只是一些护卫罢了,你放心吧。”
赵辞轻轻笑了一下,也不明说,倒是让罗素心里这七上八下的。
马车到了山脚下就没法子上去了。赵辞弄了一条木棍,让罗素拉着另外一端,自己捏着这一端,拉着她上山。
到了半山腰,赵辞指着山下的一片良田,笑道,“你看,”
罗素看了下去,只见原本还是稀稀拉拉的一些稻田,如今竟然都整片整片的在一块儿。一眼看过去,就像是湖泊一样的。
赵辞微微的仰着脑袋笑道,“素素你看,如今整个川州都按着你所想的那般了。待到明年夏天,这里又是一片丰收。”
罗素吃惊的看着他,“这些都是你安排人做的?”说起来惭愧,那会子她还不是司农官,所以只是教导那些人如何种田,却也没去监督这些人怎么做。没想到赵辞竟然早就把这事情办好了。
“林家沟丰收后,我便派人去各乡传令,稻田每户至少三亩,如今整个川州,自然是有良田万万亩了。”
他回头看着罗素,满脸清亮,“素素,只要你想的,我都会为你做到。”
罗素没想到赵辞还会说情话,顿时脸红心跳,又觉得有些感动。
她抿着嘴笑道,“如今你说的倒是好,日后可别转眼就忘了。”
赵辞脸色有些着急,指天发誓,“我赵辞发誓,今生今世只心仪罗素一人,宠她爱她,一生一世。若是有违此誓言,必定天打雷劈……”
“不许说了。”罗素伸手阻止他。“若是你以后真的对我不好,我可不会等着老天爷这虚无缥缈的惩罚,我会亲自收拾你。”
赵辞弯唇笑了起来,“好。”
第七十八章
徐莹成亲后,罗素也没再去见她。
毕竟她和花家这边的梁子结大了,俗话说出嫁从夫,她也不指望在徐莹心里,她这个朋友比起丈夫要更重要。
参加完了婚礼,罗素又去林家沟住了几天,接着又去了附近的一些乡镇走了一遍。
如今有了林家沟的先例在前,朝廷封官在后,罗素在川州的话语权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农业种植方面的事情,每到一个地方,那些老农们都很虚心的过来请教。
如今各村各户的良田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来年下种子种稻子了。
听说罗素在林家沟捣鼓什么果树,也有些人过来请教这事情。
反正大家的意识里面,这是朝廷的官,还是皇上封的官儿。那肯定是全天下最懂种田的人了。
一直忙到入了冬了,罗素这才闲下来。
对于农人来说,冬天算是能够暂时偷得一时闲了。
罗素才回川州城安置好,就收到了来自北都城的信。字迹虽然有些稚嫩,不过已经有棱有角,显然进步不少。
“是赵林写的信,语气却是娘的。”
罗素笑着把信递给了旁边喝品茶的赵辞。
赵辞接过来看了一遍,笑道,“你可是要回去?”
“你回去吗?”罗素不答反问。
这问题问了也是白问。就没听过哪个当官的还能放假的。
果然,赵辞笑着摇了摇头,“今岁入冬,我还要防着雪灾。冬日不比夏日,若是缺衣少食了,老百姓只怕过不了冬。”
真是头永不停息的老黄牛。
如今确立了关系,虽然还没正式在一起,罗素却是把他当自己未来的伴侣看待的。见着他这样辛苦劳累,心里也少不得心疼。
“我也不回去了。开年了还得看看春播的情况。最近我也让人去山里找一些新的种子,我得等消息。”
而且她现在和赵辞的事情还没定好,回去了她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赵母,心里总是有些心虚的。顶着人家大儿媳妇的身份和小儿子谈恋爱,想想就不好意思。
赵辞心里自然也是舍不得她回去的,便道,“那今岁我们就都在这边过年。”
罗素抿嘴笑,“好,到时候我亲自下厨做几个好菜,咱们在外面也好好热闹热闹。”
冬日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罗素就连房门也少出了。
她怕冷,这古代的冬天太冷了,要是有选择,她是宁愿不出门的。
却没想到,这种天气还有人上门来找她唠嗑。
徐莹自从嫁到花家之后,因着花二爷在这边置办了宅子,目前貌似在西南这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一直留在川州。徐莹这个新婚夫人自然也留在了川州了。
罗素已经两个月没见着徐莹了,如今见着她脸蛋白里透红,气色十分的好,就知道她这婚姻生活过的不错。
待徐莹坐下,捧着暖炉了,罗素才笑道,“你这成亲之后便没了音信,我还道你这是有了新人忘了我这个旧人了。”
听着罗素的调笑,徐莹红了脸,“这些日子熟悉家中的产业,我一直未曾歇着呢。”
罗素诧异,“这么快就管家了?”
“嗯,”徐莹含笑颔首,“二爷待我倒是挺好的,才入门便把花家的内宅交给我打理,府上的事情太多,我都忙了好些天了,如今才算得空了。”
听着姓花的对徐莹好,罗素心里也替她高兴。
两人温着茶,边说边聊,过了一会儿,徐莹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罗姐姐莫怪我,我今日还真是有一桩事情要求罗姐姐。”
罗素倒是诧异,道,“我能帮着什么忙?”
“上次我见着林家沟那边的果园,知道是罗姐姐让人种下的,只怕来年就能开花结果了。去岁那柑橘的生意,西南商会这边做的红火。所以这次我们家二爷也有这个意思……”
徐莹说完,后面的话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了。罗素位居高位却不看轻她,但是如今她却也行走罗素这边的路子,帮着自己的夫君做成这笔生意。
罗素没想到姓花的会看上水果生意。
上次卖柑橘的事情也只不过是她和赵辞的一次试探而已。说起来量也有限。只是徐莹知道她让人弄了果园做实验,估计也猜出她这未来的动向,所以知道到时候西南的水果会很丰盛。
见罗素没回应,徐莹心中有些忐忑,“罗姐姐若是为难,便当我没说过这话了。二爷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只我听二爷和管家提起过,便来多了这个嘴。”
罗素抿了口茶,笑道,“这做生意的事情也不是我管的,如今西南的生意都在西南商会这边管着,这西南商会可是你爹管着的。”
“可是我爹也是听赵大人的。”徐莹低头,这西南商会说的好听是商家管着商家。事实上也只不过是官府弄的空架子罢了。若是没有官府的支持,商会这边也做不了什么事情。
罗素虽然不喜欢姓花的,不过这事情她还没和赵辞商量过,所以也不会单方面的回绝。
“我先问过二弟的意思,我如今虽然是个司农,却也只管着农桑的事情,这些弯弯道道的事情也没接触,都要先看看二弟的想法。”
i
徐莹知道别驾大人是极为尊重这位大嫂的,所以听着罗素愿意帮忙问问,心里便知道这事情成了几分了,赶紧道,“多谢罗姐姐了,不管事情成与不成,徐莹都记着罗姐姐的恩情。”
罗素笑了笑,心里却想着,估计这事情不会成。
没想到晚间和赵辞提了提,赵辞竟然直接应了。
罗素道,“你就不担心他心里有别的想法?”
赵辞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也是齐王殿下的意思。”
“齐王怎么会帮着姓花的,他可是太……”罗素猛地顿住,看着赵辞,“你的意思是,他现在是这一边的?”这一边,自然是齐王这边了。
“嗯。他这次与徐家联姻,也是为了名正言顺的拿下西南这边的市场。”
为了拿下一个市场,就许下一桩婚事,这姓花的也够狠的。只能说这厮狗屎运,竟然遇着了徐莹这样秀外慧中的姑娘。
虽然不知道朝廷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的花家竟然暗中转投了齐王,不过齐王开了这个口,赵辞这边又是支持的,罗素自然也不会因为私人恩怨而反对。
“这样也好,我还想着估计成不了,到时候徐莹还得失望。现在皆大欢喜了。”
赵辞抿着嘴含笑看着她,“我知道你委屈,只如今还是有些身不由己。找个机会,我帮你出气。”
罗素知道他是要找机会找姓花的麻烦,便道,“算了,他虽然是个商人,但是树大根深的,你还是先别惹他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赵辞见着她脸蛋红红的,脸上带着几分委屈,心里一动,下意识的想伸手触碰一下,才微微抬了抬,还是忍着放在了背后。
他笑道,“总会有机会的。”
徐莹得了罗素这边的回信之后,果然十分的高兴,连连让人送了礼物过来,罗素捡着不贵重的收了,但凡是贵重的东西,都让人还了回去。
一来二去的,徐莹倒是知道罗素的想法,也不让人送贵重的东西过来了。
*********
临着除夕前几日,赵辞便开始忙的脚不沾地了。要么去附近的村子查看,慰问当地的百姓,要么就是跑县衙那边去处理一些雪灾后的情况。
对于老百姓来说,每个冬天就是一场灾。缺衣少食,又不得不出门来谋生计。
当然,林家沟除外。今岁丰收,朝廷又免了西南两年的赋税,他们有粮食吃。加上家里的鱼也腌制了,不差肉吃。
跟着赵辞一起到处查看的官员们看着这明显的差别,纷纷对罗素这位司农官更加敬佩。
平时瞧着还不觉得,如今这和其他村子一对比,差距就明显的出来了。
别的村子还在到处弄吃的,林家沟的村民都各个的在家里围着炉子聊天了。
有随从的官员道,“大人,等今岁过了,其他村子也让他们像林家沟一样种粮食,待到来年大雪,也不用担心什么雪灾了。”
其他人附和道,“是啊,大人,要是咱们西南的百姓人人都能像这林家沟的百姓这样过日子,咱们就真是什么都不用愁了。”
赵辞笑着道,“来年咱们西南的百姓不止能吃饱穿暖,还能吃得好,穿的好。”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如今西南有农有商,何愁不稳不富。
这个除夕,是罗素来到这个时代过的第二个除夕,也是最安静一早去的一个。
赵辞一早去外面应酬了之后,过了晌午便回了府上,直接闭门谢客。
罗素亲自下厨做了一些过年吃的菜肴。她虽然手艺不算顶好,却胜在菜色新鲜。而且她还特意学了大厨雕了花样出来,看着就色香味俱全。
两人平日里都忙着公事,加上也有避嫌的心思,少有这样能够一起用膳的机会。且这样的节日里,也可以少一些平日里的避讳,倒是难得的放松下来。
罗素看着赵辞斯斯文文的吃着饭菜,心里想着,若是以后每天都能一起吃饭就好了。
第七十九章
赵辞除了除夕休息了半日,第二日又开始忙碌起来。大年初一开始,便每天都有人上门来拜年。后面赵辞又去了一次蜀州,拜访蜀州知州和别驾,这种忙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才彻底的清闲下来。
罗素心里忍不住感叹,这古代的公务员待遇虽然不错,但是也忒累了,连个正儿八经的假期都没有。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今岁的年关,川州这地方虽然冻死了饿死了九个人,可是比起去岁冻死了三百多人来看,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了。各地的数据报上来的时候,赵辞欣喜异常,又特地的让人去走访核查,待确定没有谎报之后,赵辞这才写了折子,将川州的情况向上级汇报。
罗素来书房准备谈春播的事情的时候,赵辞正认真的审核自己的折子,见着罗素进来,这才放下折子。
罗素笑道见着他这眼睛下的青黑,忍不住道,“忙完这一阵子你也好好歇着。反正春播的事情我自己也能做的。”
“不妨事,如今川州能有这般的变化,我心里十分高兴,”他笑盈盈的看着罗素,脸上如华光满面,“待来年若是川州果真再无一人冻死饿死。百姓有食果腹,有衣可穿,有被可盖,我们就回北都去找娘。”
听他陡然提起这事情,罗素有些不好意思,扭捏道,“这事情急什么?”
“当然着急,我可等了许久了。”赵辞笑着看她,每日这样看着,心里有情不能说,他心难耐。
罗素咬着唇笑了笑,心里没好气的想着,这人平日里看着端方有礼,如今说开了,倒是把本性给露出来了。
三月开始,罗素就不再亲自去各乡了,而是通过官府这边派出府差去各地通知播种的事情,顺便看看各地的春播情况。
反正去年她都把春播要种的东西,还有这些种植方法都传了下去了,如今只要看看结果就成了。
好在有了林家沟的先例,在加上朝廷封官,罗素如今在农人心中的形象又神秘又高大,听说是罗素亲自派来的府差,百姓们都十分热情,有些不懂的问题也围着问。府差不懂得,就干脆让各村派出代表,跟着他们一起回到川州见罗素。
如此忙忙碌碌的一个月,稻种也下了田里,麦子又要开始收割了。
这次收麦子可比林家沟上次收稻子要热闹多了。
因着罗素上次帮着林家沟种稻子,来了个大丰收,所以好些村子曾经派人来川州城里向罗素学习种植技术。其中就包括种麦子,回去后,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学了如何让麦子增产的法子,虽然没有罗素亲自指点的那般好,不比比起曾经亩产一二石的产量,如今亩产达到了五石,这简直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从四月开始,整个川州城都是金黄色的一片,包括蜀州的部分地区,也迎来了一次麦子大丰收。
比起上次只有林家沟一个地方的小动静,这次是整个西南都有了动静。
关于西南的消息明着暗着的都像纸片一样的传往了北都城。
“你们看看,你们都给朕好好看看。当初朕封个司农官,一个个的就要撞柱,如今你们可还有何话所说?亩产五石的大麦,你们谁见过,谁见过的?!”
昭武帝一番底气十足的质问,愣是让之前还总是颇有怨言的文武大臣们都消了声。
这天下什么最贵,一是兵,二是粮!
陛下手里兵,人家现在又给弄了粮食出来了,这就是立国之本。现在谁还敢在这个当头和皇上唱反调的。
昭武帝心里痛快极了。
“大司农,如今罗司农在西南做出了这般的成绩,证明罗司农之前提倡的种植法是可行的,你可尽快派人去各地勘察土地,将种水稻种植法和大麦种植法推广下去。”言毕话锋一转,“若是在此事上面有任何懈怠,朕决不轻饶!”
头发花白的刘大司农赶紧跪下应是。
想当初,反对罗素为司农官的呼声里,他是呼声最高的。如今这一招,着实让他这脸火辣辣的疼。
不过这他好歹也是吃过苦头的,知道粮食就是天下老百姓的命根子。如今这罗司农有这等本事,他心中也没有什么不服的了。
活到这把年纪,才知道麦子和水稻还能这么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他这是真心服了。
罗素并不知道自己给昭武帝长脸增底气了。此时她正在带着人在山里转悠,准备找个大地方种植棉花。
本来她心里还是一心一意的想把最基本的农作物一点点的传遍天下,让天下人先吃饱了再说。但是今岁过冬,川州百姓遇着赵辞这样心系老百姓的官员,都还是有冻死的情况,那其他各地就更不必说了。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都是百姓都要的。她之前只顾着粮食,倒是考虑的不周全了。索性如今川州老百姓也不用征税,这次光收的麦子就能吃个一年了,马上夏天又要收稻子,到时候不愁吃的。不如早些把防寒的东西准备了,冬天的时候,让各家各户的,能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管了老百姓的吃,现在又要管老百姓的穿。
罗素光是想想,心里就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心情。
地方很快就找到了。不过开荒又是个大难题了。川州这边的耕牛还不如当初毗陵县的,当初赵家村虽然穷,可是好歹耕牛还是有几头的。川州这边离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