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宫乱青丝-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倾。。带她走。。去浴殿梳洗。”,端若华吩咐道,云倾上前,眉眼亦是不忍,抬手横抱起她,往凤栖宫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猜到青笙早就恢复记忆没?
  后妈心也很痛,默默流泪。。。
  





☆、不忘

  “皇上,怎么样了”,太皇太后亦被囚禁在宫中,不过守卫较少,便轻易地被救了出来,一获救,太皇太后便急急地往乾德宫赶来,见得从乾德宫出来的周祺麟,完好无缺,方才放下心。
  “皇祖母。。”,周祺麟扑入她的怀中,多日来强作的镇定才化作委屈,紧紧抱住她不肯松手,
  “太后呢?”,太皇太后环顾四周,没见着端若华的影子,便问道,端若华身为太后,此地凶险,她怎能不在皇上身边陪着,
  “母后回了凤栖宫,行色匆忙,好似身后宫女手中抱着一人,满身血污”,端若华恐外面凶险,便让周祺麟先呆在乾德宫中,由云倾护着她,出来探视一番,故周祺麟见到虎豹骑的人后,出来时,只远远见得端若华离去的背影。
  太皇太后眉头微蹙,沉吟不语,“皇祖母,你怎么了?”,周祺麟拉着她的衣角,眼前的大片的血污和横七竖八的尸体,让他有些害怕,小脸上惊魂未定,
  “无事,麟儿,先去皇祖母的坤宁宫住几日罢,等乾德宫清理干净再回来”,太皇太后搂过周祺麟,轻拍他背,安抚着,眉头紧锁,脸色阴沉。
  云倾依端若华命令,把青笙抱至凤栖宫的浴殿中,偌大的池子,冒着热烟,她把青笙放在池边,替她除去外衫,又解开了她的中衣,
  “云倾,先下去罢”,端若华走了过来,从她怀中接过了昏迷的青笙,遣退了她。她取了丝巾,沾湿了水,细细擦拭着她满脸的血污,一层层,有的是鲜红的液体,有的已干涸成紫色的硬块,只得用水润湿了,再慢慢擦去,血污洗尽,才渐渐露出了原先白净的小脸,她眉头紧锁,痛苦、倔强又不安。
  端若华帮她除尽衣衫,仔细洗净身上的血污,擦净后才发现周身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刀痕,有的擦破皮肉,有的深可入骨,不由眼眶一红,给她披上衣衫,让云倾进来抱了出去,找御医包扎伤口。
  三日后,端若华去了凤栖宫安置青笙的屋子,见得云倾亦站在门外,有些发呆,“醒了么?青笙已经昏睡三日了”,端若华不眠不休地在床边守了她两日,云倾见她撑不下去了,才让她回去休息下,方不过睡了两个时辰,端若华便不放心地又过来看看,
  说罢,端若华便要推开房门进去,云倾一把拦住了她,“娘娘。。”,端若华抽回脚,疑惑地看着她,“怎么了”,云倾迟疑一刻,说,“她不在房中。。”,
  “她去何处了。。”端若华脸色一变,素来平淡的语气里透着不安和紧张,
  “她去了马厩”,云倾见得她这样,不由叹气,只要遇上她的事,冷静的端后永远都会失了镇定。
  皇宫中的御马房,格成间间的马厩,铺着干草,马槽中放了水,空气中混杂着干草味、马粪味和腥臊味,远远地,便能闻见那刺鼻的味道。
  “娘娘。。马厩脏污,奴婢过去带她过来罢”,云倾阻了端若华,她知道她素喜洁净,不喜脏污之地,
  “无妨。。”,端若华未停步,直直走了过去,月白暗纹凤舞锦袍,曳在地上,沾染了泥土和污渍,白色八凤祥云靴小心地避开地上的马粪,急切地寻着那人而去。
  终于,在马厩角落中,见得那青色人影依偎在一匹毛发油亮的赤马身侧,赤马匍匐在地,歪着脑袋,轻轻摩挲着那人,双眼微闭,一簇赤红的马尾甩来甩去,凌空拍打着蚊虫。那人枕在马身,躺在干草堆里,四肢蜷缩,身形微微颤抖。
  轻轻的脚步声走来,“青笙。。”,端若华轻轻喊道,语气里含着担忧和不安,听得人走近的声音,赤马张开眼睛,乌黑的眼睛望过去,神色不善,它直起身子,打着喷鼻,前蹄不耐地刨着地面,好似对她们的打扰很是不满。
  “火麟。。”,那青影微动了下,轻声唤道,火麟转头,向青笙走过去,跪下前蹄,俯下身子,脑袋摩挲着她,呜呜地叫着,
  “她死了。。她死了。。。”,青笙抱住火麟的头,埋首在它的脖子上,语气酸楚、难过,似带着无尽的悔恨和自责,火麟仰首,见得她泪如泉涌,似是知晓了什么,高亢地嘶叫了一声,硕大的黑眼睛,翻滚着泪珠。
  火麟站起身子,好似发了狂,拼命撞向马栏,脑袋重重地撞去,嘶声哀嚎着,整个马厩颤动了下,火麟的脑袋擦破了皮,流着血,它仍不知痛地一次又一次地撞去。
  “火麟。。她不会回来了。。活着。。好好活着。。”,青笙大叫着,冲上前去,抱住火麟,死死搂住它的脑袋,火麟低低呜咽着,打着喷鼻,前蹄使劲刨着地面,硕大的眼睛里流下了颗颗的泪珠。
  “青笙。。”,端若华站在马厩外,怔怔看着她,眼眶微红,那青影却是一震,却兀自不动,良久良久,才转过身来,双眸凌乱,闪着内疚、自责、悔恨,
  “我害了她,都是我害了她…”
  “若不是我一意回宫,她便不会随我而来,若不是我着急救你,她便不会死。她是想护住我的,她从来都是护住我的,我却从来没想过她,从来没顾忌她的周全”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她。。”,
  青笙拼命扇着自己,神情激动,刚包扎的伤口又裂了开来,涌出的血,在青衣上漾出朵朵血花,她双颊早已红肿,却不知疼痛般,大吼大叫,浑身颤抖得如萧瑟的落叶。
  她缓缓跪在地上,低下头,大颗大颗的泪滴落下来,呢喃着,“她死了。。她死了。。我害了她。。”,火麟呜咽着,埋下头,摩挲着,安慰她,伸出舌头舔着她的脸,黑亮的大眼睛里积满了泪水。
  “别哭了。。你还有我。。还有我。。”,端若华将她抱住怀中,素手轻抚着垂下的头,软语轻言,任得那干草、污渍还有她身上的血迹,染在月白锦袍上,只是下巴轻抵着她的头顶,手轻拍她后背,软语哄着,直到怀中的人,疲惫至极的昏睡过去。
  等到青笙再次醒来,见得端若华坐在床头,双手紧紧握着她,憔悴苍白的脸上,竟是担忧神色。青笙勉强笑了下,撑起身子,坐在床头,定定地凝视着她,毫无血色的双唇,嗫嚅着,似是有话想说,
  “别说话。。先养好身子。。药凉了。我去拿”,端若华眼眸闪烁,心里不安,她急忙站起身子,转过去,端起桌上的药汁,盛上一勺,轻轻吹了吹,送到她唇边。青笙却是摇了摇头,她抬手推开了她递过来的药,嘴唇微启,
  “别说。。别说。。”,端若华红了眼眶,她怕,她怕,宁子沐的逝去,她比青笙更害怕,怕宁子沐会成为她与青笙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青笙苍白的脸上,闪过一丝心疼,她抬起手,握住端若华,仔细地盯着她,喉头哽咽,嘴角苦涩,一字一句说道,
  “从今后,我心里怕是再也忘不了她了。。”
  端若华眨了眨眼,晶莹的泪滴便滚落下来,溅在青笙手上,灼热得似沸水一般,她俯下身,紧紧搂住青笙的脖颈,不让她看见自己的泪水,她深吸了几口气,强作平静地说,
  “我会等。。一直等。。只要你别离开我。。”,语气平静,身形却不由自主地颤动起来,泪水终于忍耐不住地似决堤的河水,涌出来,顺着青笙的脖颈,流进颈窝里,烫的她亦身形剧颤,终于也回抱着端若华,大声地痛哭出来,似是将所有的委屈、自责、内疚、悔恨都发泄出来,许久许久。
作者有话要说:  后妈仰天流泪。。。。





☆、坤宁

  “凝秋,胡德胜来了没有?”,太皇太后坐于灯前,三十几岁的脸上,保养的很好,仅有着细细的皱纹,依稀能见到年轻时貌美的容颜,岁月却在眉眼间刻画的威厉之色,沉淀出了宫中最权势女人的手段和气势。
  “回禀太皇太后,人到了,奴婢这便将他带来”,凝秋身形瘦削,双眼如炬,手腕骨骼突出,不过只年长太皇太后五、六岁,脸上早已皱纹如沟壑,嘴角刻着深深的法令纹,显得冷厉阴狠,不通人情。
  “把人带过来”,太皇太后颔首示意,不过片刻,一个眉清目秀,年约十四五的小太监被带了进来,他初次见到太皇太后,紧张拘谨,手脚都不知该往何处放,眼睛死死盯在地上,不敢抬起,额头冒着冷汗,而后背的衣衫早已湿透了。
  “哀家问你,当日乾德宫起兵戈时,你可在场?”,太皇太后摩挲着手中的佛珠,微闭着双眼,随意问着,
  “奴才在,奴才平日负责乾德宫的膳食,都会守在乾德宫,只是当时混乱,奴才害怕,便藏了起来”,小太监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答道。
  “哀家问你,太后出宫后的情形你可看到,据实说出”,太皇太后问道,语气里的威厉令人胆颤,“奴才不敢对太后有所隐瞒,当日,乾德宫打杀混乱,奴才看不真切,只是依稀见到,一个宫女护送着太后出了乾德宫,苏将军与一青衣男子争执起来,太后让那宫女打晕了青衣男子,便抱着离去了,依稀听得回的是凤栖宫”,小太监据实说完,顿然觉得不对劲,这么说,不就是说太后有私情么?他慌忙不停磕头,急急说道,
  “奴才记错了,若是男子,那宫女如何抱得动,看那身形娇小瘦弱,应是扮作男装的女子,太后恕罪,奴才记错了”,太皇太后手中佛珠猛地一顿,又缓缓转着,一颗又一颗,从指尖转过,拨的有些快,太皇太后微闭的双眼,猛地睁开,眼神凛然,充斥着狠厉之气,厉声喝道,
  “你竟敢诬陷太后与男子有私情,凝秋,让人拖下去斩了”, “太皇太后饶命。。饶命啊。。奴才并无半句诬陷。。饶命啊。。”,小太监惊恐地大叫求饶,流着眼泪拼命磕头,白净稚嫩的脸上满布恐惧和不安,他死命挣扎着,却仍是被两个侍卫拖了下去。
  “太皇太后。。。”,凝秋脸上有些不忍,欲言又止,
  “不斩他,流言不止,此人非斩不可,看谁还敢乱嚼舌根”,太皇太后淡淡说道,手中佛珠依然转着,可眉眼间却无半点仁慈,多年的宫中争斗早令的她心硬如磐石。
  “凝秋。。这几日你跟的如何?可确定是那人?”,太皇太后问着,语气黯然,“确实是当日凤栖宫流血不绝的宫女,她竟如此命硬。。。。”,“前两日太后都守在那人屋中,第三日时,那人去了马厩,躺在马侧睡着,太后去马厩寻了那人,两人。。”,凝秋犹豫着,欲言又止,
  “据实回禀”,太皇太后一声厉喝,眼神凌厉,“相拥而泣。。”,凝秋迟疑一刻,才缓缓说道,
  啪,嗒嗒嗒,手中佛珠线断了,数颗佛珠似是脱了束缚般,洒落一地,太皇太后浑身颤抖,眉眼间竟是不敢置信,又满含哀戚,语气狠绝而后悔,“哀家当日就该斩了她”,“若华,你好糊涂啊”。
  长宁宫
  平素的冷宫,此时更为清静了,冷清无人,偶尔有一些主子,被人搀着,携了包袱,往外急急走着,行色匆忙。
  端若华颁布懿旨,念及新帝仁和,废除往日妃嫔殉葬先帝之习俗,贵妃薨于途中,葬于皇陵,除三妃以外,小主们可自行选择出宫或者留在宫中终老,
  “月汐,太后下了懿旨,先皇已薨,长宁宫的妃嫔可出宫或留于宫中,你如何作想”,林湄儿拉过喻月汐,坐在榻上,淡淡问道,
  “虽则喻家俱灭,但我仍是想出宫的,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世间,好不好?”,喻月汐白皙的小脸,带着激动,拉着林湄儿的衣袖,眉眼间竟是憧憬之色,
  “可。。天下之大,你我两个女子,该去向何处”,林湄儿有些难色,她心中是想留在宫中的,月汐生在官宦家,不比她,心中自是单纯得多,她作舞姬时,见多了这世上的丑陋和阴暗面,两个貌美的弱女子单独上路,很难不让人起歹心,可她见着月汐的期盼眼神,一时不忍拒绝,
  “你我二人,乔装一番,择一山中小镇,带些宫中首饰,便够你我逍遥此生,好不好?湄儿,湄儿。。”;喻月汐满目期待,撒娇地喊着她,黏软的嗓音,让人心中不由一软,化作了水,
  林湄儿搂过她在怀里,双唇轻贴在她发间,低低叹了口气,呢喃着,“我该哪你怎么办。。怎么办。。这一生怕都是要被你吃定了。。”,喻月汐闻言一喜,拽着她的手,语气喜悦,“太好了。。太好了。。可以出宫了”,随即又站定,有些焦急地说道,“我得收拾衣裳、首饰,不能带太华丽的,带些寻常些的,最好去找宫女借几身衣裳”,她低着脑袋,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
  林湄儿拉过她,抚平在她微皱的眉头,呵气如兰,妩媚地说道,“不用急,慢慢来。。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做别的事。。”,抚在眉头的手指,往下移动,轻点在她的朱唇上,媚眼如丝地扫过,
  “你。。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想这个。。”,喻月汐正激动地思索着,一时不妨她的挑逗,气得小脸涨得通红,狠狠在她腰间拧了一下。
  林湄儿轻笑了声,将她搂入怀中,脸上的笑意慢慢收敛了,变得肃然坚毅,出宫后,纵是世间艰难,路途险峻,但我会用尽力气,保护你,不受一点伤害。
作者有话要说:  





☆、秋探

  九月金秋,翠绿的树叶染上了红霜,劲风拂过,叶子便簌簌地掉落着,漫天飞舞的霜叶,景致怡人,端若华和太皇太后坐在御花园的亭子中,桌上茶香四溢,摆了各色糕点,品茗赏秋,惬意自在,宫女跪在一旁,给太皇太后敲着腿。
  “若华。。。南郡王之叛军如今如何了?”,太皇太后缓缓问道,威厉的眉眼,扫过她清冷的脸颊上,轻轻抚着手上澄绿的翡翠扳指,流露出了一丝的打探的意味。
  “禁卫军已降,配合虎豹骑,已将叛军驱至帝京外,留了三千禁卫军驻守京城,剩余两千与扩充的三千虎豹骑,联合追击赤虎军,想是不足半年,便可彻底击溃赤虎军”,端若华淡淡说道,眉眼间有了些释然,这些日子辅佐新皇和众大臣的朝政之事,倒是费了她不少心神,如今叛乱已平,只需其后,安抚民心,重振朝纲,她便能多些时间与青笙相处,
  “倒是哀家亦一时未查,这四皇子竟有如此狼子野心,当真令人心寒。不过这苏暮寒,倒是有几分将才”,太皇太后轻抿口茶,长长指甲上绘的枝头红梅,傲然盛放。
  端若华捧了茶杯在手,淡然说道,“苏将军骁勇善战,又谋略超群,此役有他的功劳,不过宁家亦是功不可没,当日黑虎军支援时,留下了研制出的蒺藜火球、火箭等武器,杀伤力极大,在劝降禁卫军时,起了不可抹灭的作用,亦是大大助了虎豹骑一臂之力”,
  “哦?宁家竟出了如此人才,哀家可是并未听闻,宁家既然立下如此大功,他日平息战乱,若华便犒赏下宁家及黑虎军一众将士”,太皇太后脸上倒有异色,宁家如今愈发受到器重,她不得不提点端若华几句。
  “儿臣心中有数,宁家作为周朝的镇北防线,必是要为皇家拉拢的”,端若华颔首应道,眉眼间早是心中有数。
  “若华腹有经纶,胸有谋略,哀家年迈,身躯残破,自是不应多言了”,太皇太后看了她一眼,威严的眉眼间,却是闪过了丝不悦,如今大权旁落端若华之手,连她的话都可以不在意了。
  “母后此言可是折煞儿臣,母后句句皆是良言,儿臣心中皆是铭记在心”,端若华不动声色,却是安抚起太皇太后来,她向来看人透彻,轻易能猜中旁人的心思。
  纵是端若华疏淡待人,与母后间情意仍是颇深,只是不知何时起,母后竟对自己有了不满和埋怨,她抬手亲自替太皇太后满了茶,素手递过一块她最爱吃的糕点,这才让太皇太后神情和缓下来,微微叹了口气,有些不忍地说道,
  “哀家只有一句话,他日若是擒了四皇子,毕竟是便留他一命,驱逐塞北便罢了,毕竟也是皇上血脉之亲的叔父”,
  “谨遵母后旨意”,端若华淡然开了口,语气恭敬,面色无波。
  “你这孩子,心里约有些不快时,便愈发有礼有节了,别以为哀家老眼昏花,便看不出来了”,太皇太皇说道,言语里有了埋怨。
  “儿臣并未在母后身上见到岁月的痕迹,母后容颜永驻”,端若华语气清冷,淡然清雅,言语却是在哄着她,果然太皇太后轻哼一声,脸上才有了笑意,嗔到,“就这巧言令色,倒是没变的”,片刻后,又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随意问道,
  “哀家听人说,乾德宫乱那日,你带了一人回凤栖宫?”
  话音刚落,端若华的眸子里的震惊,一闪而过,片刻恢复了清冷淡泊,若不是熟悉她的人,绝对看不出来,可却恰好落入了凝视着她的太皇太后的眼中,令得她的神色又阴沉了下来。
  “是儿臣当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