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荣华路-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感激了倪锦的离开。
  刘之烨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若不是倪锦娶妻了,也许荣娘姐姐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了,在其后当了小尾巴的他是对荣娘姐姐心生爱慕吧?
  赵春花为难了。
  刘之烨又不傻。
  这等时候,能退缩吗?
  肯定不可能的。
  于是。
  刘之烨就是双膝下跪,跪在了赵春花的跟前。
  都道是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跪君王。刘之烨觉得,跪岳母,这也是跪母亲嘛。妥妥的没问题。
  “求姑母成全。”
  赵春花能如何?
  想着女儿荣娘的年纪,再是看了态度特好的刘之烨。
  赵春花倒底心软了。
  这刘之烨是看着长在了,这孩子的品性如何?赵春花心里有谱。再则说,一时半会儿的,哪儿有适合了女儿的夫婿啊?
  这面前的人选,再合适不过了。
  “你起来吧。”
  赵春花扶了一下,还道:“我同意了,快起来。”
  “谢姑母,谢姑母……”刘之烨这会儿是欢喜坏了。他觉得,他的人生,是前进了一大步。而且,是很关键的一大步。
  姑母赵春花同意了。刘之烨觉得,早晚有一天,荣娘姐姐会感受到了他的真诚爱慕之心。他们俩之间,一定有一世的美好姻缘。
  兴宁八年。
  秋过去了。
  荣娘感觉到了。倪锦的离开,倪锦的成婚,于她而言,似乎成为了一段过去,一段曾经的记忆。
  时间,貌似是最好的疗伤药。
  这个冬。
  建业城的冬天,有些格外的冷。
  在这等情况下,荣娘有一些小发现。例如,刘之烨这位刘家的三郎,似乎极外的殷勤?
  “姐姐,这是我雕的梅花籫子,赠给姐姐。”
  荣娘望着那精细雕琢,能瞧出来雕刻之人,必然是一刀一刀的用心仔细。只是……
  荣娘特无奈。
  “三郎,这是第二十八支籫子了。”荣娘有数儿,她记得清楚,这是刘之烨赠她的第二十八支籫子。
  她的木匣子,已经被刘之烨赠的籫子给塞满了。
  荣娘觉得,她若是有心,都能去做了木籫子的买卖。
  “……”刘之烨站那儿,尴尬了。
  倒底打小一起长大,两人也是默契十足了。荣娘看出来了,刘之烨的尴尬。于是,荣娘笑了,一笑之间,春花灿烂。
  在刘之烨眼中,总觉得这笑容治愈了他的心。
  一时间,刘之烨傻站了那儿。
  荣娘无奈的接过了那一支梅花籫,荣娘劝道:“往后,莫在雕了籫子,我那一匣子,天天换着带。一个月都快不重样的。”
  “更何况,出去做买卖时,我都是男装打扮。”
  “你瞧瞧,籫子搁了我的木匣子里,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吗?”
  “太浪费了。”荣娘这个心头的真实想法,妥妥的是觉得浪费了。不光是浪费了刘之烨的时间,更是浪费了银钱。
  毕竟,这般多的籫子,雕刻要功夫,这原料也是要铜子儿的。
  “不浪费,不浪费……”刘之烨连连摇头,他说道:“我就喜爱雕了这些小东西。姐姐长得好看,这籫子戴了姐姐的发髻上,是它们的福气。”
  若是可以话,刘之烨觉得,他都乐意当了一支配戴在姐姐发髻上的籫子呢。
  那与姐姐多亲近啊?
  “都是自己用些时间的功夫,不花费多少银钱的。”刘之烨忙是补充了话,赶紧找了一个理由,就怕荣娘姐姐误会他是一个大手大脚着乱花银钱的主儿。刘之烨说道:“我练手,练熟了后,还能卖豆腐时,也搭卖了一些亲手雕刻的小玩意儿。”


第34章 
  荣娘非是无心人,刘之烨的一些小举动,一些小狗腿样子,为了什么?
  也许开始荣娘没弄明白。
  只以为刘之烨与她亲近些,毕竟,他打小在她家长大嘛。慢慢的,在亲娘赵春花有意无意的旁敲侧击中,荣娘愰然大悟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他心悦于她吗?
  在心头脑上这一个答案时,荣娘神奇的发现,她竟然会有一丝的窃喜。
  倪锦呢?
  曾经刻在脑海深处的影子,居然开始模糊了起来。
  荣娘觉得这应该算是她渐渐走出了,曾经她和倪锦的那一段没什么缘分的感情吧。其实,莫名的,荣娘松了一口气。
  倪锦是谁?
  倪锦如今不在当年在她家中,那个与她青梅竹马的少年郎。倪锦也不叫锦倪,他是司马仁,是堂堂摄政王的嫡子。去年的秋,摄政王府的世子司马仁,还娶了士族名媛谢氏的嫡女。人家那才叫天造地设的一双。
  荣娘是识趣人。
  身份的差别,在这个时代是鸿沟,不可能跨跃的。
  就荣娘的身份,还是不自寻麻烦了。也不自找苦头吃了。
  倪锦是过去……
  那么,刘之烨这位刘家的三郎,是她的未来吗?
  这一年,是兴宁九年的春天。
  荣娘过了十九周岁生辰。
  其后,三月初三日,刘之烨又过了十四周岁的生辰。
  在亲娘赵春花的眼中,荣娘真成为了老姑娘。再不出嫁,就成为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于是,一个宜人清晨。
  空气清新。
  刘之烨先一步挑了卖豆腐的担子出门。
  荣娘将要出门时,被亲娘赵春花给留了下来。
  “娘,有什么事吗?”
  荣娘奇怪,她瞧着亲娘赵春花的神色似乎总有什么想讲的样子。
  “今个儿,你别急着去卖豆腐了。”赵春花笑眯了眼睛,她说道:“荣娘,咱家一日两日的不做买卖,还是饿不着的。”
  “娘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谈一谈。”
  赵春花话到这儿时,停顿了。
  荣娘本来想挑起的担子,被搁回了地上。荣娘自然是转了身,走到了亲娘赵春花的近前,笑说道:“娘,您别含糊了。究竟什么事情,你说了便是。”
  “荣娘,前些日子,你都是满了十九岁。开年,就是双十的年纪。”赵春花话到这儿,满面愁容,她道:“你的婚事,可不能再拖了。”
  荣娘尴尬。
  这时候,荣娘除了尴尬外,再无其它的表情。
  能说什么呢?
  其实,荣娘早早给自己预定了一个夫君。那便是倪锦嘛。那料得人算不如天算。倪锦说离开就离开……
  这是闪得荣娘没个着落。
  荣娘又是一个死心眼儿的女子。
  对待感情荣娘特认真,她自然要寻一个答案,问一个究竟。
  后来……
  无需要荣娘确认什么?
  倪锦不是倪锦,倪锦是司马仁,是摄政王府的世子,而且,还娶妻了。荣娘自然心灰意冷,一时间,陷入了爱情的死寂之中。
  从去年的秋,到今年的春,今个月的时间。
  荣娘从一份失去的感情中,走了出来。可这青春急匆匆,一眨眼间,荣娘觉得还像亲娘讲的,她莫名的就是添了几岁的年龄。
  “娘,你不需要担心。”
  荣娘这时候倒是搁开了往事,她认真的回道:“咱家还有一个与女儿有些小默契的少年郎……”
  话到这儿,荣娘嘴角含了一抹笑容。
  开了春。
  进了兴宁九年后。
  荣娘待刘之烨的态度就是起了变化,两人算是默契十足了。
  只是嘛。
  有些话,二人暂时没挑个明白。
  “这般说来,三郎那孩子与你讲清楚?他要娶你的事情?”赵春花一听女儿荣娘的话后,那是笑了,笑得一个合不拢嘴。
  “没有。”荣娘摇头。
  赵春花给闪的,一下子笑容僵在了当场。
  “那是什么意思?”赵春花忙追问道。
  “三郎没讲出来,他想娶我。可他的一些举动,倒是实在的表明了,他喜欢我。”荣娘两手一摊,笑道:“如今就是这样子。”
  赵春花给咽了一下。
  “你俩啊……”赵春花直摇头,她说道:“你俩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瞧瞧,你的年纪不小了,三郎也是应该娶妻的岁数了。还拖什么?”
  赵春花表示,她真个着急啊。
  这情景倒真几分,正主不急,旁人急的心慌慌。
  “我是女子,自然等着三郎开口挑明啊。”荣娘寻了一个理由,解释给亲娘赵春花听听。实际嘛,荣娘特享受了,刘三郎追求她时,那些可爱的小举动。
  莫名的让荣娘觉得,她家成功养育出来了一条会看家,能养家,还会撒娇的小狼狗。
  唉呀唉呀,荣娘想不逗弄一下,总觉得对不起她自己的恶趣味。
  “你的话,在理。”本来荣娘是糊弄亲娘的话,在亲娘赵春花听进耳朵后,倒是认真的。这会儿,赵春花认同了女儿的理由。
  赵春花又说道:“你一个女儿家的,是不能挑明了。”
  “那由娘去跟三郎提一提,那孩子总得晓得你的心意。”赵春花双手一拍,那是气势十足,说道:“娘就等着你们成婚,让娘抱抱小孙孙。”
  想一想,孙儿膝下绕的美好日子。
  赵春花觉得人生无憾了。
  当天。
  荣娘出去做买卖的时辰比平时晚了两刻钟。
  次日。
  刘之烨出去做买卖的时辰比平时也晚了两刻钟。
  兴宁九年,春末时分。
  建业城的皇宫出了大事情。
  皇宫后苑中。
  嫔妃们全到了皇后娘娘的寝宫之中,挨个儿的跪着。这时候,兴宁帝在盛怒。
  至于赵皇后?
  赵皇后这时候是缠绵于病榻之上,整个人晕厥着。
  “一群无能之辈……”
  兴宁帝大怒,来给皇后诊治的太医们,那是跪了一群人。一个一个都是磕头请罪。可这些完全无法消除了兴宁帝的怒火。
  嫔妃中,领头的是刘德妃。
  因为,在场的嫔妃里,刘德妃是后妃之中品级最高的。
  这会儿,刘遂歌是低了头,还是哀伤的神情。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病中的赵皇后。当然,这时候,皇后的寝宫之中,大家伙全是一幅死了亲爹娘的哀伤表情。
  刘遂歌的心头,没半分伤心。
  刘遂歌的心头,全然一片平静。
  赵皇后为何病了?
  满宫上下人人知道实情,那便是赵皇后心存死志。
  赵皇后小产了,伤了身子,太医诊治讲明白了,皇后胎宫受创往后难有子嗣。偏偏此时,大皇子染了天花……
  在前日,大皇子夭折了。
  兴宁帝膝下空虚了,一个子嗣也没有。
  赵皇后一直得意的事情,就是她诞下了兴宁帝的嫡长子,这不光是她的荣耀,更是赵氏一族的希望所在。
  奈何……
  一切成空。
  这还不算最惨的。
  朝堂上已经传来了消息。
  春,朝廷对南边的犯境的夷人用兵,赵皇后的嫡长兄被拜将,统一军兵马。这本是春风得意的事情。赵皇后的家族,总算是摸着了实在的兵权。
  可惜,兵权没热乎。
  赵皇后的嫡长兄就是大败,更是累得一军将士死伤无数。
  一将无能,一将无能……
  朝堂之上,自然就是针对赵皇后的嫡长兄这等失职的将军。摄政王一系早等待机会,如此良机自然是反噬了。
  赵皇后的嫡长兄被罢官,去职,下狱。
  兴宁帝对赵氏一族倚重,对赵皇后更是表现出了夫妻情深。这等情况下,偏偏帝王救大舅子而不能。
  赵皇后在失了嫡子,又不能小产后,不能再生育的打击下,本来就是痛苦万分。这时候,加上娘家出事了。
  那真可谓是压垮了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赵皇后一下子就病倒了。
  这病情更是来势凶凶。
  “……”
  皇后寝宫中,太医们在磕头,继续的磕头请罪。
  兴宁帝还在大怒,呵斥道:“皇后活,你等活。皇后是有一个万一,你等尽数陪葬……”
  兴宁帝的这话出来,太医们面若死灰。
  刘遂歌还是当了旁观人,她冷眼瞧着这一切。
  在偶尔的余光中,刘遂歌瞧见了,一位跪在侧面的婕妤微微扬了嘴角,那是一个一闪而逝的笑容。
  刘遂歌知道那一位婕妤是谁。
  那是兴宁八年春,小产的谢美人,如今升为正三品的刘婕妤。
  刘遂歌没记错的话,这位谢婕妤是谢氏一族的旁支嫡女。与摄政王府的世子妃谢蕴是五服内的堂姐妹。
  这一日。
  刘遂歌在赵皇后的寝宫中,跪下半日。
  说是侍疾,倒不如给赵皇后去跪安了。
  可不去,是不行的。
  兴宁帝正在火头上,这时候,谁当了出头鸟,绝对没好下场。
  刘遂歌回了她自己的寝宫时,就是让掌事嬷嬷差宫人给她用药酒揉了膝盖,整个儿都是跪了紫青一片。
  “娘娘受苦了。”
  掌事嬷嬷在旁边叹息了话。
  刘遂歌说了一句,道:“不能为圣上分忧,只是简单的为皇后娘娘侍疾,这点苦,不算苦。”
  就刘遂歌的感觉中,总有一种直觉,她总觉得赵皇后的病,还有大皇子的染上天花夭折,这些事情都不简单啊。
  指不一定,里面有内情啊。


第35章 
  兴宁九年,春末。
  赵皇后薨逝。
  于刘遂歌而言,头顶的一片阴影没了。
  只是,这事情在后宫之中,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朝堂之上,自然也是引起了波澜来。毕竟,皇后来位置空出来了。
  继任皇后宝座属于谁?
  这一日。
  刘遂歌正在抄写了佛经,这是祈福用的。
  “娘娘,朝堂上刚刚的最新消息。”掌事嬷嬷在刘遂歌写完了一页纸时,走到她近前,小声的嘀咕道:“礼部尚书上奏,请立继后。”
  “这位尚书大人提名的人选是您。”
  话到这儿时,掌事嬷嬷的眉角都是弯弯的,似乎笑弯的月牙。
  刘遂歌挑起一抹笑容,似笑非笑。
  “礼部尚书?”
  “本宫没记错的话,这似乎是摄政王一系的官员?”刘遂歌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可跟摄政王没什么瓜葛。
  摄政王会这般好心,送她一阵好风,让她直飞青云之上?
  “……”掌事嬷嬷一时无语了。
  掌事嬷嬷是王氏一族的嫡支专门送给刘遂歌的人手。掌事嬷嬷还是知道一些内情的。这摄政王会做无用之事?
  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嬷嬷,咱们且别急。指不定这后面有王氏与司马氏的一些默契在呢。”刘遂歌瞧着,总会水落石出的。她不需要着急。
  若真是王氏一族的嫡支跟摄政王有什么交易?
  她哪怕在宫里,也一定会知道的。无非早晚罢了。
  事实呢。
  真相就是王氏一族当然觉得刘遂歌这一颗棋子,若能当了皇后是好事。若是攀不上这高枝,也无妨。
  可这等风波出来,自然有附会之人。
  兴宁帝在头一回,还是置之不理。


第二回 ,第三回呢?
  夏初。
  一个午后。
  刘遂歌正在午睡时。
  兴宁帝来了。
  彼时。
  刘遂歌真不知道帝王来的如此急匆匆。刘遂歌仓促之间,倒是未能施了粉黛。
  “爱妃,好雅兴。”
  兴宁帝随意一句话。
  刘遂歌品出来,一些莫名的味道。刘遂歌福一个礼,道:“圣上,可否容妾梳妆一下。这般姿态见了圣上,妾恐慌。”
  “无妨,无妨。”
  兴宁帝说了此话。
  尔后,这位帝王就是坐在了榻上,他坐那儿,嘴角却是含了一抹冷笑。
  半晌里,兴宁帝没唤了起。
  刘遂歌自然就是保持了行礼之态。
  良久后,在刘遂歌的沉默中,兴宁帝说道:“起吧。”
  “谢圣上。”
  刘遂歌谢了话,才是起身。
  “朕一时走神了,倒没注意到爱妃你还行礼啊。你呢也是,干嘛不提醒朕一声。”兴宁帝貌似关怀,实则真一点也不体贴的话。
  让刘遂歌知道了,帝王来意不善啊。
  “圣上说笑了。”
  刘遂歌回道:“妾不敢扰了圣上的静思。”
  “哈哈哈……”听了刘遂歌的话,兴宁帝大笑起来。笑过后,收了声。兴宁帝才说道:“德妃,你真是一直都如此的善解人意。难怪……”
  “难怪朝堂之上,都赞你贞静贤德,端庄知礼,是继后的合适人选。”
  兴宁帝此话一出来。
  刘遂歌忙是跪了下来。刘遂歌行一大礼,说道:“圣上,妾不敢,万万不敢窥视了元后娘娘遗留下来的六宫尊位。”
  “妾侍奉圣上多年,自然知晓在圣上心中,元后娘娘的英容笑貌,那必然会在圣上心头长长久久。”
  刘遂歌这时候就是回忆了赵皇后的过往。
  她继续说道:“非是如元后娘娘一般的世家贵女,哪能继任后位?”
  “妾家世不够,若是勉励当之,必然惹人笑话……”
  在心头,刘遂歌更清楚了。兴宁帝是没想过的,让她做了继后啊。既然如此,她何必去争抢了?
  皇宫后苑,不得帝王欢心的皇后。若是没有深厚的家世背景,那真可谓是度日如年,熬着苦日子。
  刘氏一族……
  刘氏一族凋零,刘遂歌能奈何?
  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