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民国岁月-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见着人,可能还没有回来。”着急出门传达命令的乔格摇了摇头。
    这时,副官马聪平从外面跑进来,报告道:“师座,孙主任回来了。”
    “快,马上让他进来。”沈修文连忙道。
    下一步的作战安排,和南京城内的老百姓是否已经疏散有很大的关系,一旦老百姓全都撤退了,沈修文就可以放开手脚灵活机动了。但是老百姓没有撤光,只能选择死守,赢得让他们撤退的时间。
    “师座孙文华从外面跑进来,敬礼道。
    “孙主任,现在城内的情况怎么样?”沈修文挥了挥手,急切地问道。
    “从昨天到现在,已经向西南郊外疏散出去六七万人了,不过现在城内还有十几万人没有走。”孙文华连忙报告道。
    说着,孙文华看到沈修文眉头紧锁的样子,有些迟疑地问道:“师座。您说一旦城破。日本人真的会屠城吗?”
    “什么真的会?那是肯定会的。怎么搞的,这都快两天了  怎么才撤出去这么点人?”沈修文怒气冲冲地走来走去,嘴里大声说道。听到还有十几万人没有撤出去,他这时也是焦急万分,一旦城破,那这些人只有死路一条。
    孙文华虽然不清楚沈修文为什么会这们肯定,看到沈修文如此着急上火的样子,也连忙解释道:“这一来很多老百姓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都不愿意离开;二来卫戍司令长官部下令封锁了码头,老百姓只能往西南方向撤,影响了疏散的速度。再者外围的战事不利。很多负责疏散的警察和市政府人员也人心惶惶的。”说到最后孙文华也紧皱着眉头,身为力行社的骨干,孙文华也为部分市政府的官员和警察的不作为感到愤怒。
    “我今天下午见到肖市长了,他也是一筹莫展,宪兵部队被卫戍司令部调到幕府山、乌龙山一带。组织疏散的人手严重不足,这也影响了疏散的速度。”接着孙文华又说道。
    “这样,孙主任,你带上师部警卫营,趁着鬼子现在还没有缓,尸镇。没有对雨花台发起进攻。马上撤进城内。协助日散平民。另外。任务完成后你们也不用忙着撤回来。就待在城内。如果,”说到这里沈修文微微迟疑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如果一旦城破,你们尽可能的收拢退到城内的部队向将军山和牛首山一线突围。到时会有部队接应你们,一同按照我们制订的路线向高淳撤退
    “可是,师座,我们是负责外线防守的部队,没有卫戍司令部的命令是不能撤进城内的。再说,按照卫戍司令部的命令必须死守南京,即使城破也要”孙文华没有说下去,而是一脸迟疑地看着沈修文。
    “现在外线阵地只有我荣誉第一师还在坚守,有谁敢说我擅自撤退。城内还有十几万老百姓没有撤退,管不了这么多了。
    防守中华门的是八十八师,我会打电话让他们放行。”说着,沈修文不由冷哼了一声:“巷战?一旦城破兵败如山倒,仅有下关码头一处能撤出去这么多的部队吗?。
    孙文华没有再说话,神情复杂地看了沈修文一眼后,立正道:“是。”
    情况还在不断地恶化,淳化镇失守后,第六师团牛岛旅团连夜向无险可守的江宁镇进攻,七十四军五十八师在抵抗了两个小时后败退城内。第六师团至此彻底突破了外线阵地,挡在他们的是复廓阵地南线的主阵地  雨花台。休整了一夜后,第六师团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即向八十八师防守的雨花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原先一心想第一咋。进入南京城的第一一四师团师团长末松茂治这时才发现。进攻南京的三路大军中负责的左路防线进展最慢,虽然一路攻破了漂水县城和秣陵关,但是依旧被挡在南京的外围阵地之外。况且,挡了自己两天的秣陵关还是支那守军主动放弃的。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更是直接越过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严令第一一四师团必须在一天内突破南京外围阵地,和第六师团兵合一处进攻复廓阵地的雨花台和中华门。
    “一天之内?”头上缠着绷带的末松茂治一筹莫展,他现在已经搞清楚了。他的对手是支那军精锐荣誉第一师。前身就是在松江重创第六师团的独立二十旅。而现在挡在第一一四师团面前的是牛首山和将军  。而且秣陵关又是荣誉第一师主动放弃的。一天之内就想突破由荣誉第一师主力把守的这两座山头,末松茂治摸着还在一阵一阵抽痛的脑袋,顿时觉得十分的头大。
    “给我立即接通第六师团指挥部”小一番思量后,末松茂治终于决定主动向第六师团求援,请求第六师团分出一部从侧翼进攻将军山。要不然仅凭他第一一四师团一己之力,他自问根本无法完成松井石根司令官下达的任务。
    在得到谷寿夫承诺将派出第十一旅团的一个联队在明日拂晓向将军山的侧翼发起攻击的承诺后,末松茂治孤注一掷,命令属下的两个旅团同时向牛首山和将军山进攻。必须在一天之内突破这道最后的外围防线。
    远在武汉的蒋介石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南京的战事,不但每天让南京卫戍司令部分时段汇报战况,而且还派出了有限的空军助战。
    但是情况极不容乐观,自南京战役开始。国际社会对日本悍然侵略中国。进攻首都南京依旧泰然处之,蒋介石原来盼望的和苏俄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后能够从远东地区出兵中国东北的希望也没有达成,只是派遣了部分空军志愿人员参战。这让蒋介石再一次期望能得到外力迫使日本停战的希望破灭了。
    南京外围主阵地除了荣誉第一师还在南线苦苦支撑外,即全部告失守。复廓阵地又立足未稳,光华门这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受到日军的攻击,南京随时都有可能失守。而且,镇江方面。天谷支队已经渡过长江。向扬州进发;从南线包围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在八月十日晚间占领芜湖;次日国歧支队占领当涂,正准备从当涂渡过长江进攻江北。
    局势十分危急,一旦江北失守,南京城内的十几万大军就有被围歼的危险。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七十四军乃至沈修文的荣誉第一师那支不是蒋介石的心头肉啊!再加上这段时间来,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人又多次进言放弃南京,保存抗日力量。最终使得蒋介石下定决心放弃南京。  但是由于当初老蒋他自己坚持要死守南京的,而且自己在临行前,还慷慨激昂地向南京各部队守军的主官话。亲自下令恐有失他作为领袖,作为黄埔校长的威严,不得已命令第三战区副司令官长官顾祝同打电话给唐生智,让唐生智当晚北渡江北,同时由他下令南京守军各部相机突围。
    顾祝同的电话应该说让此时正在焦头烂额的唐生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是当他想到当初就是他在一片反对声中站出来力主固守南京的,要是这吓小时候让自己下令撤退,到时候自己很可能会成为蒋介石的替罪羊。和老蒋十几年的交道打下来,唐生智对老蒋太了解。过去两次反蒋失败的教告诉他,这个命令一定得让老蒋亲自来下,才能保证他自己将来不受到南京战败的牵连。因此直接在电话中向顾祝同表示,因为战前他和所有南京守军将领都已经做好了背水一战,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准备,这时候由他下令放弃南京撤退。唯恐守军各部队将领不服,必须要让守军各部将领清楚最高统帅的意图后,方能撤退。
    放下电话的顾祝同一边暗骂唐生智无耻。这个时候还惦记着挡箭牌。还要唱高调,一边还是紧急向蒋介石汇报。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了,成绩比上个月都差,老万泣血叩求月票。D!~!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十一)
    将军山发起攻击的同时,已经占领江宁镇的第六师团也派出一部进攻将军山的侧翼。wWW!上午鬼子延伸的炮火甚至直接打到了荣誉第一师的师部门口。
    将军山和牛首山一线,不但是南京外围阵地南线的最后一道防御阵地,而且还是将来从南线突围的必经之地。无论如何必须要守住。第一一四师团一开始就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驾驶,所属两个旅团倾巢而出,分别向将军山和牛起猛攻。负责牛首山防御的是荣二团和网刚从秣陵关撤下来的荣三团,由副师长兼荣一旅旅长滕东林指挥。袁华的荣四团和黄立本的补充一团负责将军山正面的防御。四个团力扛一个师团,不论从装备上还是人数上荣一师都处于劣势,不过凭借着居高临下的优势以及将军山和牛首山上钢筋混凝土的永久工事,堪堪守住阵地,和疯狂进攻的第一一四师团打了个平手。
    不过在侧翼担任阻击任务补充二团就显得吃力的多。进攻侧翼的第六师团足足派出了一个联队。但是补充二团本来就缺额严重,而后收拢的一部分溃兵又没有经过整,再者在方山防御时伤亡不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有些顶不住了,接到王绍平的求援后,沈修文急忙派出师部直属工兵营和火力营的一个连前往增援。
    从方山上撤下来的炮兵营放在将军山右侧的主峰上,那里设有专门的炮兵阵地,不但能居高临下,同时可以给将军山和牛首山正面的防御阵地提供火力掩护,个置隐蔽不容易被山下的炮火覆盖。
    火力营一分为三,分别加强到三个阵地上。由于警卫营被孙文华带进城内,协助警察厅疏散平民,荣一团和抬重营又秘密调往高淳,现在沈修文手上的预备队只剩下一个特务营了。  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山头上不断有炮弹爆炸腾起的火球。沈修文网刚和城内的孙文华通过电话,想全部疏散城内的平民最起码还需要两天,这就意味着他的部队还要在这里顶上两天。沈修文没有把握能不能守住,而且即使他能守住,他也不知道其他的部队能不能顶住。在两天内不让日军突进南京城。
    “砰”一只玻璃杯被狠狠地砸碎在地板上,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刚刚被任命为湖北省主席、武汉卫戍司令的陈诚吓了一跳。
    只见蒋介石拿着才网由侍从室主任钱大钧送进来的电文,一脸的怒色,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卑鄙!无耻!这个时候还想着勾心斗角,推卸责任。要他这个卫戍司令长官还有什么用?”
    “委座,出了什么事?南京方面的部队不能撤退吗?”陈诚一听就知道蒋介石这是在骂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中午的时候,蒋介石是当着何应钦、白崇禧还有他的面终于决定放弃南京的。
    “你自己看看吧。”蒋介石把手中的电报递给眼前这个自弓最信任的部下。
    电报是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发过来的,迅速浏览了一遍电文后,陈诚便知道这位最高统帅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情况如此危急,唐生智非但没有积极应对,反而第一想到的却是如何推卸责任,而且还要把这个责任推到最高统帅的头上。也难怪蒋介石发什么大的火。
    “辞修啊,当初要是由你出任这个卫戍司令长官,又岂能出现今天这样的情况。战局也不会糜烂至此。可是你就是偏偏和白健生一样不肯就任。唉!”蒋介石长叹一声道。
    陈诚的脸色尴尬,其实当时他反对死守南京,不肯就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但是他也没想到溃败的速度会如此之快。当初泓沪会战时。十八军在无遮无掩的罗店面对日军两个师团的进攻,尚且能坚守半个月,南京尽管易攻难守,但毕竟外围还有永久的防御工事。竟然在短短两三天的功夫就被日军连续突破了外围阵地和部分复廓阵地。
    不过,陈诚当然不会用这些话来刺激蒋介石,而是一脸恳切地说道:“委座,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部队从南京撤出来。毕竟这些部队都是委座您多年的心血,未来抗日的中坚力量。今天的撤退就是为了明天的反攻。”
    “是啊,委座,如今日军各部在南京外围进展迅速,如不及早撤退将有被围之危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把部队撤出来,不作无谓的牺牲,我们还能在委座您的领导下继续抗日。”一旁的钱大钧也忍不住劝道。
    当初,侍从室的意见也是放弃南京,只是可惜蒋介石没有接受。作为侍从室的主任,他的行事只能体现最高统帅的意志。
    “唉!”看着两名部下的劝谏,蒋介石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给唐孟潇去电: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看到蒋介石终于亲自下达了撤退命令,陈诚和钱大钧脸上的神情顿时一松。不过他们并不知道此时蒋介石的心里正在暗自骂着:“唐孟潇啊,唐孟潇,部队如果能顺利撤出来,万事俱休。如果一旦撤不出来,那就别怪我蒋某人翻脸无情。”
    八月十一日深夜,南京城外的枪炮声依旧震天。自从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后,唐生智就把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连负责市民疏散的南京市长肖山令求见,他都没有见。蒋介石已经明确下令可以放弃南京部队撤退,原先的巷战已经不可能发生了。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心思再去关心市民疏散这种事情了。
    唐生智此时的心理很矛盾,手中这份署名蒋中正的电文是他的挡箭牌,但是又何尝不是一把双刃剑呀。一旦部队无法撤出去,那等待他的又是什么,他的心里很清楚。他甚至有些后悔不该要求让蒋介石直接下令撤退。这等于是把老蒋直接顶到了权头上。
    唐生智双眉紧锁,连日的劳心和缺乏睡眠使得他的身躯更加消瘦了。尽管旁边的茶几上的杯子中泡着着他平时最喜爱的大红袍,但是此时他已无心品茶了,只是大口大一旧二拜 突然,他把烟头,扔。把守候在门外的副官叫厂皿!“年运输司令。”
    运输司令周鳌山是唐生智的老部下,唐生智在湖南主事时,周鳌山任过教育厅长,长期在唐生智身边做幕僚。听到唐生智这时叫他,心里早明白了几分,唐司令长官恐怕要准备向江北澈退了。
    “南京的局面已经如此。你的运输准备如何?”唐生智的心思果然让他给猜中了。
    “我当尽一切力量满足需要。”周鳌止  赶紧回答。
    “我问的是你手上控制了多少运输力量。”听到周鳌山含糊的回答,唐生智不满地追问道。
    “江上可用的船只,帆船有烈口多只。小火轮有  骆。一共加起来一次运功人不成问题。不过周鳌山说到这,停住话头。看了看唐生智的脸色。
    “你看我干什么?说下去!”唐生智不满地神情溢于言表,皱着眉头提高声调道。
    “虽然,您已经下令,将所有船只都收拢起来,但是这些运输工具并不都归我指挥,部分还有各部各自控制着。调动起来很困难。”周鳌山苦着脸说道。南京守军各部特别是那些嫡系部队的将领,根本没有把他这个运输司令放在眼里,或明或暗地都私藏了不少船只。
    “我让弥师宋希镰部队协助你把运输工具统管起来。速去办理!”唐生智皱着眉头命令道。
    “是。”周鳌山应了一声后,匆匆准备出门。不过,还未等他走到门口,又被唐生智叫住了。
    “另外,负责平民疏散的市政府和警察的家属,明天上午优先安排撤退到江北。”这是唐生智当初亲口向肖山令承诺过的。这一刻,他总算是临时想起来,还没有忘记。
    看着周鳌山匆匆离去的背影。唐生智又眉头紧锁地点上了一根烟。其实。唐生智对这道命令能否行得通,自己心里也没把握。手下的部队大多不是他的,命令下去常打折扣。就譬如上次下达的船只收缴的命令,就有部队阳奉阴违。一边大口的吸着烟,唐生智一边悄恨地想:要是手下的兵全换成自己的湘军老部队,说不定也不会败得这么惨。
    唐生智又拿起桌上的电文看了看,最后叹了一口气,命令副官把罗卓英、刘兴两位副司令长官和参谋长周澜叫来。
    命令在三人手中传了一圈。罗卓英沉默,其实他已经早就收到了陈诚的电文,知道蒋委员长已经下令放弃南京,守城部队相机撤退。他只是有些不明白唐生智为什么到现在才拿出来。周澜也没有说话,他已经习惯了把唐生智的意志当作自己的意志。刘兴虽然也是唐生智的老部下,但是他还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军人,拿着这份电报道:“这打的个什么仗嘛,早不撤、晚不撤,偏偏这个时候撤退。”  唐生智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知道当初刘兴也是赞成放弃南京的,是他说服了刘兴出任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协助他守南京,要不然他这个司令长官手下就没有一支属于他的部队。
    “刘长官,既然委座已经明令在先,那目前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部队撤出去,保存这十几万大军,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罗卓英在一旁劝道。刘兴和他虽然同为副司令长官,但是刘兴无论是资历还是军衔都比他高,所以他对刘兴还是比较尊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